關注浮生有戲 ,陪你 讀書 | 吃瓜 | 講故事 | 看大戲
第二期《姐姐》終於不再是三四個小時的時長了,所以我有空看了兩遍,越看越有意思。
這期的鏡頭,聚焦在選歌完畢後,6組姐姐各自進行排練並接受四位導師考核的過程。
節目播出後,承包了熱搜的話題大半由選隊長、分歌詞、排練這三個環節貢獻。
但是比起聲援or群嘲丁當、痛斥《艾瑞巴蒂》團隊,我更想聊聊第2期節目中表現出的團隊中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
觀人如觀己,與其把《姐姐》當成一個勾心鬥角的現場,不如透過這個節目,反思一下我們的職場。
巧了,一曲《大碗寬面》,歌詞特別應《乘風破浪的姐姐》第2期的景。所以就讓我們一起聽著這首奇妙的歌,開啟今天的閒聊。
1
業務能力強=領導能力強?
業務能力強的領導,帶領團隊當然事半功倍。
那麼,是不是好領導的業務能力必須最強呢?
▲ 詳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32頁
一腳踏入人群,哪怕只是上了個幼兒園,都免不了有人領導,有人被領導。
有的領導是更高的領導選的,有的是團選的,也有的是天選的。
但是,無論上位的契機是什麼,都有人能抓住機會讓隊員口服心服。
每個崗位都有最核心的考核標準。作為隊長,這個核心指標就是帶領團隊作戰的能力。
引申一下,就是敢於站出來的魄力+能夠引導團隊的智慧。
缺一不可。
可惜,歌手丁當,雖然業務能力超強,卻實在愧對「領導」這個角色。
當然,這不是她一個人造成的結果,但是,「隊長」這個崗位確實是她親自認下來的,成年人有誰能不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呢?
舞臺考核,留給排練的時間只有3個小時。
《艾瑞巴蒂》7人團裡有兩個實力唱將,隊員一致選定丁當做隊長。
為什麼許飛和丁當的業務能力都強,大家卻一致選擇丁當呢?
首先,丁當有三個優勢:
許飛雖然唱作能力都強,卻架不住她已經在別的節目上建立了刺頭兒的形象,大姐大也不願意跟她節外生枝呀!
丁當備受肯定,舉手接活。
這個選擇,實在不夠明智——
第一期成團選歌的時候,丁當全程坐在隊伍裡,周邊發生的一切應該盡在眼中。尤其是現場換人的操作,多麼有內涵。
可惜她竟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狼群,邁入無準備之戰場,這是開頭錯。
排練第一件事是自助分詞,隊長丁當卻成了被分配的那一個:張雨綺、黃聖依、劉芸,紛紛指揮她來頂高音。
從播出的剪輯版來看,這個時候,大家都是真心想要一個好水平的舞臺的,都表現出過配合的態度。
只不過從黃聖依開始,大家忙著選擇那個能讓自己出彩又不擔風險的歌詞部分。
這其實是常見的人心,趨利避害,大家想一想搶購的場景。
面對這團隊最常出現的一幕,隊長丁當怎麼處理呢?
丁當的應對是:「我不知道怎麼跟她們溝通,(所以)不想講話,不想管了,想逃避。」
於是她就真的不講話了。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
假設謝娜在這裡,大概率會祭出「撒瘋體」:哎呀!我是Leader,聽我的!
假設沈夢辰在這裡,大概會使出「撒嬌體」:哎呀,不是說好了聽隊長的嗎?
假設阿朵、陳松伶或者伊能靜在這裡,也許會分析利弊:我知道大家都想贏對不對?既然選擇相信我,就讓我來幫大家放在最能發揮各人優點的位置上,好不好?
可惜,她們都不是丁當。
《艾瑞巴蒂》團裡也沒有她們。
張雨綺倒是想凝聚一下團隊,無奈業務能力太廢,力不從心。
想逃避的丁當,在發現自己不適合這個隊長的時候,至少有五六套應對方案。
最光棍的一條:立刻用坦誠的方式逃避,就說自己幹不了,把隊員晾一下,不也是個辦法?
哪怕考核前的最後十分鐘,丁當都是有轉機餘地的。因為最後這個時間,大家都感覺到了緊迫的壓力。
可是丁當的表現是:沒什麼,不說了。
氣不氣人?
也許有人會說只剩10分鐘了,一切都來不及了。
真是不明白「危機即轉機」的道理啊!
只是一次小考核,又不是正式的淘汰賽,有什麼來不及的?
假如這個時間,她站出來,舉起指揮棒的同時提醒大家浪費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絕不能浪費最後10分鐘拼一把的機會,既可以降低預期,又可以建立威信,多好!
並且,通過十分鐘後那場可以預見結果的考核,丁當本可以借四位導師之口,打散隊員過於自我的狀態,趁機凝聚團魂。
可惜,丁當完美地又放過了一次轉機。
更扎心的場景,是最後黃曉明的上場。
其實這個時候大家都發現了丁當不是個領導人才。
但是,畢竟是要播出的節目,直接把丁當下馬,太損面子了,還是要再給一次機會。
為難的是這個機會給的,也實在沒法讓丁當更有面子。
杜華等於是直接否定了現任隊長丁當的作用。
小明哥哥更體貼些,他給哭唧唧的丁當隊長選了個助手:吳昕。
這個任命太合適了,吳昕當副手,可以有。(她也當不了隊長,缺乏大局觀)
2
領導有什麼用?——領導的價值
寧靜說:才三個人,不必非要領導吧?
不。
哪怕只有兩個人,想要發出步調一致,都必須有個定調的。
《蘭花草》三人組的定調者就是阿朵。
《推開世界的門》三人組的定調者是伊能靜。
只是定調者站出來的方式,會和該組的具體情況相對應。
比如寧靜強勢,還是個大姐大,那麼阿朵就以委婉的方式去定調,給寧靜以方向,給袁詠琳以平常心。
▲ 阿朵:A可以,E也可以,我們就是要保護非專業歌手出身的寧靜。
比如王智和王麗坤基礎差,沒信心,那麼伊能靜就以當仁不讓、溫和又果斷的方式去定調,給隊員以技術和信心。
說實話,如果不是張雨綺的業務能力實在太廢,她是可以在個性張揚的七人組裡擔當隊長角色的。
實際上張雨綺在發現丁當指望不上的時候,也試圖去這麼做過。
第一次,她主動提出要陪丁當一起唱,怕丁當「聲音太小」,鬧了個可愛的烏龍。
▲ 動圖:我又不懂事了是嗎?
第二次,她發現丁當在逃避,並且拋球都不接之後,提出解決方案:讓老師來分。
第三次,考核敗北後,她表面看是問自己的想法,實際問出的是團隊的表現,是借四位老師之口,提醒團隊「別急著個體風格,先把團隊統一起來。」
第四次,考核後的飯桌上,這時候團隊需要的是士氣。
被黃曉明安慰並送回來的丁當,含著眼淚,軟綿綿地試圖引導大家感受歌曲的情緒,劉芸和黃聖依尷尬地捧場,
張雨綺卻爽快地說:想那麼遠幹什麼,眼前就是爭第一,我們就是最棒的,她們(大碗組),大碗變小碗。
看,這就是領導必備的魄力:敢講話的膽量。
而這種膽量,來自於領導必備的另一個素質:責任感。
張雨綺這種超有責任感的「混不吝」,在臥虎藏龍的《艾瑞巴蒂》7人組,不要太適合當隊長哦~
張萌也有能力做隊長。可惜她是來結交人脈,為自己的製片人身份加人脈儲備庫的,她的目的性與節目競技匹配度不高,不大會主動去做這件事的。
其他幾位目前看起來,都不適合:
黃聖依太自我中心,表現欲過強;
吳昕存在感太低,大局觀也不夠;
許飛冷靜,有口飯吃就不錯了,不會繼續當刺頭;
劉芸……不說了,這不省心的大姐。
領導的價值,就是在各有所圖的團隊中,把大家一致的那個欲望理出來,再升華一個明確的、光彩的目標,指定靠譜的方法路徑,帶著大家去實現。
這方面,目前首推伊能靜。
3
好漢、臭皮匠、諸葛亮
有的團隊,領導是隱形的,團魂是顯形的。
這種團隊,靠的是隊員的綜合水平。
多人團的困境,是相同的。
《大碗寬面》七人組也遇到了人多嘴雜的問題,可是她們是怎麼處理的呢?
首先,《大碗寬面》組有個幸運的優勢:隊裡沒有大腕兒,也沒有刺頭兒。
於是,業務能力強的人,先就技術方面提出分配意見:
張含韻提議有難度的部分由自己和鬱可唯分擔,而且有理有據地分配了鬱可唯的擔當部分,和自己的擔當部分。
果然,鬱可唯的京劇唱腔一出來,全場振奮,團魂初建。
也有要爭臺詞的:唯二的非專業歌手沈夢辰和金晨都看中了同一段,於是兩人歡快地PK。
這段PK看得真是清清爽爽,坦坦蕩蕩。
沈夢辰一摔的自嘲,金晨之後唱了兩句就停下來的情商,都讓被《艾瑞巴蒂》組悶到了的觀眾看得神清氣爽,笑從心底起。
兩個5人團,也是同理,清爽——
《得不到的愛情》雖然有前輩在,可是鍾麗緹不作妖,還大氣、上進又可愛;
全世界快要崩塌,也是在是太寫實了,果然又可憐又可愛。
看,團隊裡什麼人都可能遇上,可是什麼情況也總會有解決方法,有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最重要的,是團魂。
當然,《姐姐》給我們看到的場景裡,還可以引申出許多可以探討的細節,比如黃曉明的領導藝術,比如從團隊處事看沈夢辰和吳昕的主持前景,有時間的話,我們再開一章聊。
閒聊到這裡,關於「領導的業務能力是不是一定要最強?」這個問題,諸位心中可有想法?
可曾因此而想到了生活中的誰?
又或者想到了曾經遇到過的什麼職場事兒?
說說看——
好領導,業務能力不必最強。
是不是這個理兒?
END
浮生有戲,堅持原創,值得關注
讓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