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川劇《落下閎》在錦城藝術宮正式亮相。首演現場座無虛席,蓉城戲迷終於一睹川劇裡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的真容了。
川劇《落下閎》現場照
川劇史上首次以科學家為主角
還沒上演前,川劇《落下閎》便吸引了眾多關注。
因為它題材出「新」,聚焦了一位四川本土的科學家——落下閎。落下閎創製《太初曆》,決定性地影響了中國曆法結構;提出渾天說,創新中國古代「宇宙起源」學說;確立正月為歲首,人們才將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新年」。2017年,落下閎被列入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可是,關於他的史料又極為缺乏,創作難度非常大。
兩年多的準備、20餘次易稿,市川劇院拿出了這部創新突破之作。該劇主創陣容豪華,川劇《落下閎》的導演工作由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蔡雅康,國家一級演員、國家一級導演毛庭齊和國家一級演員蔡少波三人共同完成。劇本則由蔡少波和國家二級編劇吳澤地一起創作。除了蔡少波在劇中擔任主角、飾演落下閎,「梅花獎」得主王超、國家一級演員馬麗也加盟劇中。
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蔡少波說,以往大家看慣了川劇中以才子佳人為主角的題材,川劇裡以科學家為主角還是前無古人的。在重視科學的今天,將一位偉大科學家的故事搬上戲劇舞臺,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且具有創新意識。川劇《落下閎》是川劇史上第一次以科學類題材為主的劇目,填補了川劇科學家人物題材的空白。
虛實結合落下閎人物形象豐滿
「首次嘗試科學人物題材,《落下閎》是我們在啃的一塊硬骨頭。」蔡雅康介紹,該劇通過落下閎、漢武帝、司馬遷三大核心人物構成骨架。
劇中,因舉薦入朝的落下閎有著與司馬遷等人的一場「舌戰群儒」的重點戲。即使沒人支持落下閎,但他絲毫也不動搖自己的信念。落下閎正直不屈的科學精神得到漢武帝的肯定,大刀闊步開始了曆法改革。該劇「歷史劇」的風格與戲曲傳統程式相融合,劇中人物服飾更加具有歷史真實感。蔡少波細膩的演繹,讓這位曾被歷史湮沒的人物,穿越千年為今人講述自己的故事。
川劇《落下閎》現場照
同時,編劇還虛構出了幾位生動的人物,例如落下閎妻子臘月、徒弟鬼精靈等,是這部劇飽滿鮮活的地方,從愛情、親情等層面來展現落下閎的另外一面。
馬麗飾演的臘月是一位潑辣的川妹子,但隨著劇情發展,觀眾也會發現她的可敬可愛之處。特別是當落下閎被打入天牢時,她不僅全心全意支持落下閎,還十分堅決地與他結為夫妻,令人印象深刻。
人如其名的鬼精靈,滿腦子的小聰明,一路跟隨落下閎,照顧他幫助他。飾演鬼精靈的青年演員薛川表演生動有趣,貢獻了不少笑料。
川劇《落下閎》現場照
音樂舞美亮點多多
臺前的演員貢獻了高質量的演出,此劇的音樂舞美也是亮點多多。
紅星新聞了解到,川劇《落下閎》的音樂設計很有難度,因為這部劇非常特殊,寫了一位川劇歷史上從沒寫過的科學家。負責該劇音樂設計的是國家一級指揮周玉。在川劇《天衣無縫》之前,周玉已為川劇《傳說陳麻婆》《黎明十二橋》《愛情天梯》等川劇戲迷耳熟能詳的川劇作品擔綱作曲一職,劇中的音樂和唱腔都不乏創新,而又尊重川劇傳統,得到了觀眾的廣泛好評。
從開頭的主題曲中,周玉就努力營造這種感覺,用川劇崑腔使人產生浩瀚星空的聯想,樂感優雅而古樸。「浩瀚穹宇,日躔月離。河漢間映照著生生大地,祥瑞興,萬物啟。天人之際,上下求真理。」在周玉的指揮下,宏大的主題曲的一字一句間都能夠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該劇「投影」的舞臺運用也讓人眼前一亮。在劇中多次運用了燈光投影,同樣是與「皮影戲」的元素有關,但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更加符合落下閎「天文學家」的特殊身份,投影不僅可以烘託人物、營造神秘感,也能彰顯星宿、宇宙的特有美感,同時古代中國的美學概念也是平行透視。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實習生 李銘銘 攝影報導
編輯 汪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