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春節之源 到閬中過年」。隨著春節的臨近,閬中古城的年味也越來越濃。1月13日,小編從2020落下閎春博會籌委會辦公室獲悉: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面就緒,正在等待國內外遊客前來體驗原滋原味的中國年味。
全球最大燈籠亮相
近段時間,位於閬水中路春博會主會場的巨型燈籠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的興趣,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前往拍照圍觀。
據了解,巨型燈籠設計高26.887米,加上8米的避雷旗杆,共計34.887米,最大直徑51米。上下口內徑都是30米,最大內徑38米,燈籠內為演藝大廳,總建築面積1152平方米,可同時容納約400人。
此外,主會場設置室內展廳總建築面積4481平方米,分8個區域展陳非遺傳統文化。目前已經有侗族大歌、踢踏舞、景德鎮陶瓷、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山東年畫、河北剪紙、濰坊風箏、伊朗地毯編織技藝、馬來西亞水墨畫、土耳其原拓技藝等上百種國內外頂級非遺項目報名參展。
千龍千獅熱鬧古城
春
節
「安逸走四川·閬中過大年」, 四川省2020年「千龍千獅鬧新春」群眾文化活動將於1月17日在閬中古城正式啟動,屆時來自全省其他市州的42支舞獅隊、21支舞龍隊人員,南充各區市縣(區)龍獅表演隊人員、春節文化非遺項目傳承人及文創產品展示展銷人員1000多人將在閬中集體獻藝,60餘支龍獅隊伍以行進式、板塊式的個性化特色表演,形成威武雄壯、熱烈喜慶的流動的龍獅賀年聯展。
整場表演分為「龍吟獅嘯喜賀新春」「龍騰獅舞歡慶盛世」「龍飛獅躍築夢興川」三個篇章,展現出舞龍舞獅磅礴有力的恢弘氣勢,並配以歌舞歡騰的民俗表演方陣,表達了「溯源閬中古城春節文化由來——慶祝太平盛世吉祥如意歡樂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主題寓意。
嘉陵江浮橋打卡去
溫暖春節與你相伴
嘉陵江上浮橋橫臥,成為一座網紅橋,吸引遊客前往此處打卡。據了解,為再現嘉陵江昔日勝景,南津關古鎮在2020年元旦,在跨度350餘米的嘉陵江面恢復重建浮橋,新建浮橋由60 艘船隻串連而成。浮橋連通古城兩岸,燈籠彩旗裝扮橋身,氛圍濃烈,春節期間每天均會有成千上萬的群眾人來踩「福橋」祈福。
據悉,華光樓外嘉陵江上曾有大型浮橋連接對崖南津關,浮橋為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府同知趙宗繼創設,後知府李伸重造。橋以木船連接於水面,鋪上木板,兩岸以鐵獸為樁,鐵纜系牢。秋冬水落時鋪設,春夏水漲時拆除,華光樓周遭曾為商賈雲集的鬧市和水碼頭。清人金玉麟《夜登華光樓》詩云:「春城天不夜,人語市如潮」令人差可想見當日的繁華景象。
復建的浮橋將閬中古城、南津關古鎮、鏡屏山景區、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在內的多個旅遊景區連為一體,形成古城古鎮相依相融格局,成為遊客參與體驗的又一個水上旅遊項目。同時,浮橋的復建還能適當緩解旅遊黃金周期間的交通壓力。
閬苑仙葩燈火輝煌
閬苑仙葩迎春燈會將於1月17日晚舉行亮燈儀式。為進一步豐富閬中「中國春節文化之鄉」的「春節」元素及表現形式,給閬中市民和遊客創造一個熱烈而隆重、歡樂又祥和的節日氛圍,今年春節期間,閬中市將舉辦「2020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其中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十六,將在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和錦屏山景區舉辦「閬苑仙葩迎春燈會」。
本次燈會總投資2000萬,以「春節文化」為靈魂,「天文文化」為主題,巧妙運用「燈會」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手法,對中國傳統春節文化進行生動再現,在光彩炫目的光影世界中讓參觀者體驗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文化藝術魅力。 本次燈會是集美食、展演、歌舞為一體的視覺盛宴,大小燈組百餘個,主燈高達20餘米!燈組形式新穎、造型獨特、氣勢磅礴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和美學感染力。
來源丨四川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