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媧與DNA螺旋圖驚人相似,山海經講述的到底是什麼?

2021-01-18 花落花又落

大家都知道中國流傳了五千年的文明,但是在先民文明之前,中國真的是蠻荒之地嗎?

當時的西周王室,收集了當時世界上最多的記錄先民事跡、思想的古籍,老子作為圖書館管理員,讀遍了書,寫出了《道德經》,而後人根據圖書館關於先民所見所聞古籍的記載,整理成了一本中國奇書——《山海經》。

而山海經並不是人們所想的志怪小說,而是記錄了史前超級文明史!

很多人都知道伏羲女媧圖,它長這樣子:

伏羲女媧雕畫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上說,伏羲女媧圖與DNA螺旋結構及其的相似,讓人不禁往人類文明的歷史源頭、基因去思考、考古,結果不看不要緊,人類學者在世界人類的起源、中國人類的起源上有了新的觀點:

中國人有一個支脈,是從非洲東遷過來的

從人類學文明的角度上來說,人類的祖先都是來自非洲的智人。

1987年,美國科學家華萊士和威爾遜通過檢測細胞線粒體內的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發現,現代人祖先應該是15萬年前非洲的一個女人,這個女人的名字,翻譯過來叫做「露西」。

中國學者這麼認為: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1943年),都有說明:

故自五帝以來,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東方,惟周獨崛起西土……自五帝以來,都邑之自東方而移於西方,蓋自周始。

王國維

接著徐中舒先生便作《從古書中推測之殷周民族》一文(清華大學《國學論叢》),以為:「……綜此四證觀之,周人之視殷人為東方異族明矣……」

這句話什麼意思?周人視殷人為東方異族明矣,意思說:

咱們的祖宗周人和殷人,可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

石器時代壁畫

山海經寫的是最遠古時代的歷史。 我們知道的黃帝炎帝這些人當時發生的事跡,其實都在非洲和歐洲一帶。

人類一直在東遷。在繁衍和分離。 我們這一系的後來跑到現在的黃河流域,定居了太久了。 所以後來的古人以為遠古時代的事情就發生在身邊。

這點從山海經的描述中,就能窺得端倪:1、《山海經》中的位置:

上面是山海經的地圖,而最先看的是《海內經》!也就是起源地的世界觀。世界起源於哪裡呢?

很多學者認為,是在今天的非洲。

《山海經·東山二經》: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關於犰狳的描述很符合現實中土豚的樣子:

下面是犰狳

犰狳

與它相似的是土豚,除了土豚,很難在東亞、東南亞找到符合這段描述的動物。

土豚

而土豚只分布在非洲。犰狳分布在美洲,反正在中國以及周邊國家找不到這種生物。

《山海經》中知名的鹿蜀:

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壯如馬而紋路如虎,有人指出這就是斑馬:

而斑馬,還是分布在非洲。

還有人指出,這東西可能不是斑馬,而是一種叫做狓的東西:

好吧,也有這種可能。而狓這種東西的分布區域也很明確,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東北部」。

還是非洲。

至於其他動物,如當康,《山海經》記載:

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鱔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當 康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

這東西的形象是這樣的:

後人說當康是一種神獸,並不見於現實,然而等世界通訊發達了以後,人們知道,它的確是的一種動物,疣豬:

而疣豬,還是分布在非洲。

此外的崑崙山,現代人在亞洲找不到相似的山脈,而更像是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

還有我們所知的「崑崙奴」,就是之前的黑人奴隸。

山海經上還說:

「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開明獸應該是獅身人面像,崑崙南淵有可能是東非大裂谷!)

我們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在《山海經》裡面是這樣描述的: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這是我們最早看見的,描述西王母的文字。

西王母的形象演變過程,是從先民們以為的人獸結合體,再到了美化的「王母娘娘」。也就是說,西王母最開始,是被妖魔化的!

漢代磚畫西王母漢代磚畫西王母

在描述西王母的文字裡面,前幾句我們很容易就知道什麼意思,典型的獅身人面像的形象,那麼蓬髮戴勝,是什麼意思?

戴勝是一種鳥,長這樣。

而埃及遺蹟的女法老,也是「蓬髮戴勝」,它與山海經裡面描述的,幾乎一模一樣:

在山海經北經裡面,描述了一個東西,名字叫做「開明獸」:

「崑崙之虛,方圓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

「崑崙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崑崙上」

第一段說的百神之所在,應該是當時的法老陵墓。

「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說的就是獅子身、人的面!也就是現在遺蹟「獅身人面獸」!

而崑崙南淵深三百仞,很可能就是今天的東非大裂谷!

獅身人面像

《山海經》有這麼一段話: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崑崙東北。

這些遺蹟,在埃及遺蹟中,都能找得到相似的。

此外,神話傳說中的刑天,在中國人的認知裡是這樣的:

而在維基百科中,我們可以看到,刑天一族似乎並不是只有古中國人才認為有的: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這種叫做Blemmyes的生物,在公元前數世紀,生活在非洲東北部,後世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對這一生物的描畫:

所以,我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部落氏族的大遷徙,導致了《山海經》的產生。

開頭我們說過,山海經是唐虞時期甚至更早的古書,根據書中做記載的內容,可能是記錄氏族聯盟從非洲大陸大遷徙一路走來發生的事件,遇到的風土人情!

然後在目的地之後整理而成。這個部落氏族起源非洲,在兩河流域落腳:

雖然這種想法令人細思極恐,但是仔細思考,確實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解讀。

但是有人指出:古代人怎麼可能徒步穿越大半個地球呢?

對此,有一種說法令我們細思極恐:5000年前的地球文明是一個極度發達的文明,或許是受到了某種外來文明的指導。從而創造了世界各國輝煌的文明。

某種外來文明幫助撰寫了《山海經》這一族人的遷徙,可能是因為本身這一族人的要求,也可能是外來文明「幫助」人類遍布地球而導致的。

一些文明比如亞特蘭蒂斯,瑪雅文化奇異的壁畫:

瑪雅人在天文、星象、曆法、數算等方面竟如此在行,有些甚至超越現代人。

但是再怎麼說,這一切無從考證,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的條件自己去推斷。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的確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它囊獲文獻、地理、神話、奇幻等的研究價值,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擁有著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影響。

而這本《山海經》真正記載的也許是某個失落的世界,也許是另一個維度的世界,也許是某片消失了的空間。細細想來,當真是一本令人細思極恐的「天書」了。

當然,這些都是一種假設。

而真正做到遷徙,先民們其實並不難。大陸板塊漂移大家都知道,當時的非洲與印度是連在一起的,直到後來印度才從非洲分裂過去,擠進了亞洲,所以當時的先民從非洲到兩河流域,也並不是太難。

而在板塊漂移過程中,山崩地裂,洪水滔天,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地古文記載、古神話記載都有世界發大水的故事了。

山海經記載的版圖,世界是畫成圓的,這說明山海經可能是上一段人類高度文明留下來的產物,天圓地方是我們這一段文明留下來的產物。

因為太陽系的緯度變化,造成地球出現海洋和陸地板塊新的變化,這從很多山脈發現海洋生物化石可以得到佐證,隨著地球板塊的變化,山海經記載的很多動物肯定大部分早已滅絕。

而回到最開始,紀曉嵐意識到《山海經》裡面的內容對於百姓來說難免荒誕不經,如果流傳出去,會讓百姓的思想更開放,不便於管理,自然就想方設法去銷毀《山海經》了。

不過雖然如此,民間還是流傳出了山海經的版本,

而且不管怎麼來說,還是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

學語文地理學習的《水注經》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它不僅僅是神話故事,更是一本影響了無數中國人的奇書,也是讓每一個中國人了解自己祖先的書。

作為先秦古籍,很多人覺得《山海經》,應該是一本十分晦澀難懂的書,看不懂其中的文言文。所以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山海經全套。

這本書不僅有山海經完本,更有注釋,有譯文,還有插圖。

書全譯無刪減,語言平實,不至於佶屈聱牙,讀起來費勁。

還有白話文詳細注釋,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這本書。

整整三指厚的一部經典,只需要49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給你帶來很多趣味,自己看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

沒事的時候,拿上一本山海經,就算是閒暇的時光,也變得有意義了起來。

如果您想購買這本書的話,點擊下面的連結,就能直接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世間流傳無數女媧伏羲圖,女媧真是人首蛇身嗎?
    女媧是人首蛇身的記載出自這些文獻:山海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最早女媧是在戰國《山海經》《楚辭》以及西漢《淮南子》中出現。原文中並沒有說女媧是人首蛇身。這一現象與古籍中的記載驚人的相似,當時的人就是以此來塑造該雕像的。女神廟建築物周圍,到處散布著「之」字紋彩陶片以及冶銅坩堝片(煉紅銅)。是否就是神話傳說中女媧煉五色石的地方?現代的女媧雕像:
  • 國學與科學,伏羲女媧圖與DNA雙螺旋結構,都證明著世界的運轉
    價值肯定是有的,要我們去思考,比如《伏羲女媧圖》和DNA雙螺旋機構,出奇的相似,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就真的是巧合嗎?我們中國神話故事裡,伏羲和女媧是人類文明的始祖,是他們創造了人類,賦予人類知識,文明,智慧,引領人們走向更好未來的「神明」。
  • 伏羲女媧圖的文化天機
    伏羲女媧圖的第二重含義:「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兮另指的就是伏羲的含義,禍另指的就是媧的意思,紅顏禍水這句成語大概是指的越漂亮的女人越是禍,而女性的始祖也是女媧,這個禍代表的就是媧的含義,不僅僅是越美麗的女性越危險,任何美麗的事物也都是越危險的,所以這句話的的第二重疊加含義不僅是用來描述人生無常的天機,是用來描述女媧伏羲的天機。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目前高昌遺址發現這種伏羲女蝸圖總數達三十幅以上。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伏羲女媧圖表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的形象。畫中左邊是女媧,右邊是伏羲。圖中男女二人,均微側身,面容相向,各一手抱對方腰部,另一手揚起,男女下半身均為蛇形,互相交繞。女媧右手執規(拿「規」是用來研究天象的。中國最早的立法就叫「女媧歷」,也就是用來立法的。女媧補天又有一種說法叫「女媧補天」,不是說天露了。
  • 伏羲女媧交尾圖,竟然預言了DNA的分子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我們現在從生物學裡面知道,DNA是呈現雙螺旋結構,兩條脫氧核苷酸鏈相互纏繞,形成了一個完整的DNA分子。但是,在古代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一幅伏羲女媧交尾圖仿佛預言了當時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 驚人相似!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消失的文明都有?學者:不可思議!
    驚人相似!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消失的文明都有?學者:不可思議! 而在古書上說: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也是伏羲的妻子,由於當時的歷史因素,致使兩人成為夫妻,並以此繁衍後代。
  • 由伏羲女媧交尾圖到太極陰陽八卦圖的系列真相(超越矩陣-神聖幾何四)
    於是就去特地查了一下,我想這個太極八卦圖到底是誰畫的?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八卦圖竟然是伏羲畫的!伏羲是蜥蜴人,易經是蜥蜴經,那麼出自易經的八卦圖就有問題了!你看世界各國的神話歷史何其相似,都在講述著同一個故事:人類是「神」從泥土裡創造出來的!蘇美爾的創世「神」有恩基和寧呼爾薩格,中國古代的創世「始祖」有伏羲和女媧!恩基和寧呼爾薩爾就是納菲利姆人-即阿奴納基和人類的混血,那麼伏羲和女媧是什麼種族?也許近代出土的一幅畫告訴了我們答案。
  • 伏羲女媧圖,中國的斯芬克斯之謎
    1960年,考古人員在阿斯塔納-哈拉和卓古墓群中,發現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媧圖。
  • 不死之謎:伏羲女媧圖與人體基因雙螺旋理論
    二號控制眼睛、三號控制鼻子、四號:嘴、五號:耳朵、六號:氣管、七號:心臟……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西方一位科學家在迷茫對雙螺旋基因組迷茫的時刻,看到了一幅來自我們東方的一幅畫,伏羲女媧圖,伏羲女媧圖中,伏羲女媧上身相擁,以紅彩勾勒或塗繪衣服,衣袖飛揚,伏羲手持矩,女媧手持規,代表天地方圓,下身蛇尾相交,交合七段,為同類絹畫中交合最長的一幅,尾部粗長內勾,蛇尾以紅、黑線勾邊點線,內塗白彩。
  • 女媧與伏羲,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女媧是神!少有的上古之神。我很少講神,不是不想講,而是不好講,一講就破,神的外衣會被拔下來,但女媧不同,她的確就是一個神。最早記載女媧的書是《山海經》,但《山海經》裡涉及到女媧的僅有一句,還有點前言不搭後語。
  • 伏羲女媧交尾圖的含義以人首蛇身的遠古英雄
    在遠古開天闢地的時候,分為了天地人三界,他和女媧產生了一段愛情,那麼伏羲的母親是誰呢?到底是什麼樣的女性才能生出這樣的厲害人物呢?伏羲畫像伏羲的母親是華胥氏,相傳在她年輕的時候,在一個地方玩兒的時候,她走過了一個地方感覺到奇怪。這個地方就是雷澤走過之後留下的大腳印,她踩過這個巨人的腳印後來就懷孕了,經過了12年的孕育,她生下了伏羲。
  • 世界50億人竟彼此都有血緣關係——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關係之分析
    在源遠流長的中西文化傳統中,都流傳著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如中國的伏羲女媧和西方的亞當夏娃。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神話雖然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度,但它們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究竟他們只是相似,還是本就是不同版本的相同傳說?在華夏歷史文明裡,女媧和伏羲其實是兄妹,他們兩人的形象都是人首蛇身,他們是為了創造人類才結為了夫妻,也有人說世間萬物都是女媧和伏羲創造出來的,共同繁衍了人類。
  • 《山海經》與瑪雅預言驚人的相似,難道只是巧合嗎?這也太神奇了
    但當你仔細讀過我國的經典著作《山海經》後,你就能發現,他和我們所了解的瑪雅預言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山海經》是我國古代比較神奇的一本書了,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光怪陸離的神話書籍,所以也一直被當做神話故事的存在。即便在科技如此發展的今天,很多文明的記載在《山海經》之中都有所體現。今天我就從幾個方面做一個簡單的對比,看看是不是巧合?
  • 上古傳說中的兩位大神,女媧和伏羲,到底是兄妹還是夫妻?
    比如在新疆吐魯番地區考古發現的《伏羲女媧圖絹畫》,他們蛇尾交纏,頭上有日,尾部有月,周圍是星辰,伏羲於左邊,左手拿著矩,女媧在右邊,右手拿著規,中國人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大概從那時候起,人們便已知道了規矩的重要性。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在傳說中,伏羲和女媧先是兄妹,後又結為夫妻,這算不算是壞了規矩呢?
  • 吳曉東:伏羲女媧蛇尾蜴尾考 ——兼談嫦娥為什麼也有尾巴
    關於女媧的記載也出現在戰國時期,《山海經·大荒西經》云: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關於女媧的形象,東漢王逸注釋《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一句時說: 「女媧人頭蛇身。」關於伏羲人身蛇尾形象的成因,有學者認為是因為他的出生傳說使之與雷神建立了聯繫: 「在伏羲與雷神建立血緣關係的同時,伏羲又與代表雷神形象的龍發生關聯。
  • 伏羲女媧 VS 亞當夏娃
    在文化身份上伏羲女媧神話代表著農耕文明,亞當夏娃神話則表現為遊牧文化;在哲學意義上,伏羲女媧神話反映著東方陰陽和諧、人本主義精神,而亞當夏娃神話則顯示著西方二元分立的哲學思想;在美學追求上,伏羲女媧神話流溢著寧靜空靈之美,亞當夏娃神話則激蕩著悲壯理想之情。 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分屬華夏民族和希伯來民族的始祖神話。在華夏文明裡,女媧既是一位創世神又是始祖神。
  • 與DNA相吻合的女媧伏羲交尾圖,印度為什麼也有?
    估計很多朋友已經聯想到了易經 推背圖。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另一件神秘之物,伏羲女媧交尾圖。 這幅畫原本默默無聞的掛在博物館的牆壁上,直到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中國版雜誌,刊登了這幅伏羲女媧交尾圖,這才使得這幅圖畫走入大眾的視野下。 這幅圖畫中女媧和伏羲頭頂著太陽,尾部環繞著月亮,周圍布滿了繁星。他們的手中拿著類似圓規和直尺的物件,還有算籌和準繩,這些工具都是用於度量或測算用的工具,裙擺作為中國傳統屋簷的造型。如同將要飛升的感覺。
  • 起源| 伏羲女媧 VS 亞當夏娃
    因此,本文對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進行比較,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們,以何種文化手段和以怎樣的想像力來講述並表達對源初世界的理解與領會,則始源地體現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始初的差異性。基於不同文化土壤的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包含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標準和道德風俗等民族意識內容,它必然對後世文化心理、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等產生巨大的影響。
  • 我國出土的女媧伏羲圖,兩人手裡拿著圓規和曲尺,有什麼寓意?
    近幾十年,全國各地相繼出土了許多女媧伏羲圖,比如,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境內出土了幾十幅畫在絲織品上的女媧伏羲圖,山東嘉祥武梁祠西壁上有許多漢代畫像石,裡邊有多幅女媧伏羲圖,另外,陝西、河南、山西等地方,也出土過不少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上面都有女媧伏羲圖。隨著人們對這些文物的研究,對這兩位人文始祖的研究和了解也更加全面,有望解開許多圖騰崇拜的謎底。
  • 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的比較研究
    因此,本文對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進行比較,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們,以何種文化手段和以怎樣的想像力來講述並表達對源初世界的理解與領會,則始源地體現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始初的差異性。基於不同文化土壤的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包含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標準和道德風俗等民族意識內容,它必然對後世文化心理、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等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