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愛上印度洋上的斯裡蘭卡,緣於看到了2009年《孤單星球旅遊者》手冊的彩色封面:橙紅的天空與海面上,皮膚黝黑的漁民站立於海水中的木樁上,老僧入定般地安然垂釣。這種傳統而獨特的釣魚方式,被世人戲稱為「世界上最牛的釣魚方式」,因此,長期以來成為各國遊客來到斯裡蘭卡都必看的一道靚麗景觀。
懷著十分的好奇與嚮往,近日我終於如願一睹風採。晚上,我們從中部山區來到南部海濱城市加勒古城,入住海邊的夢幻島度假酒店。
早餐後,行車6公裡,我們便到了位於加勒古城與美瑞莎一帶的淺水海域。這裡正是「高蹺海釣」的理想地帶。
據導遊小古介紹:「高蹺海釣」是當地漁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捕魚技術。當初,一些漁民因貧窮買不起漁船,又得下海捕魚謀生,於是便想出了一個妙招:用一根根木棒或木樁深插淺海之中,再在木棒上搭建一個簡易的木架。漁民涉入海水,爬上木棒,或站或坐於木架之上,手持有魚鉤而無魚餌的魚竿,靜候魚兒上鉤。遠遠望去,酷似一群腳踩高蹺,站立海水中的垂釣者。
我們一行14人興高採烈地來到海邊,欣賞著5個漁民嫻熟矯健的釣姿。他們差不多40歲開外,一個個光著膀子,上半身完全赤裸,下半身只裹一條紅色紗籠裙,頭纏紅毛巾或頭戴大草帽,黝黑而光潔的皮膚,明亮的雙眼,其形象與神態,更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
把高蹺插入海水,表面看來,漁夫們一個個泰然自若,而事實上,那長滿苔蘚的溜滑的杆子,爬起來還很不容易。同行的權哥打趣道:「上次有朋友來嘗試,還傷了腳的。看來,要想在斯裡蘭卡釣魚,很需要功底,可能從小就得練雜技!」
如今,這種古老而傳統的釣魚方式,在當地很少再用。現在我們欣賞到的,多半是為了讓遊客體驗留影。當地導遊阿毛告知:爬上木桿體驗「高蹺海釣」或與漁民合影紀念,需要支付200-500盧比的小費,相當於15-30元人民幣。
看到同行小夥伴們躍躍欲試,挎著相機的我也極力鼓動他們心動不如行動。很快,有7位美女帥哥相繼脫鞋、挽褲步入淺海。有趣的是,一陣海浪撲來,體驗者們全成了落湯雞,周身打溼了一大半,等於海神率先給幾個好龍的「葉公」來了一個下馬威。
在漁夫的攙扶下,他們才得以爬至木樁中端的支架上坐下。見海浪一浪高過一浪,他們仍有些心驚膽戰的樣子。當我鼓動其中的一位美女:「站在支架上垂釣如何?」「坐著都心虛,哪還敢站著嘛。」引得大家一陣笑聲。一個個隨意比劃幾下,趕快請我拍個照,算是體驗了一把「高蹺海釣」之趣。
細微觀察,我們發現,「高蹺海釣」的確不易。首先,在高高的木樁上或坐或站,必須保持平衡,那得先練好身體的平衡能力;其次,要能經受住海風、日光的雙重考驗;第三,還得密切關注洶湧海水中的獵物動向。
人生一世,讀書乃精神的旅行;而旅行乃身體的閱讀。萬水千山的行走,探尋人生旅行的意義,不就是期待不一樣的風景與人文,以及悅目爽心而帶來的好心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