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如何裝病得天下的

2020-12-23 歷史小笨蛋

司馬懿於正始八年(公元247年)藉故生病辭職以迴避曹爽。 次年(公元248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司馬懿奪取天下,其實和漢,魏晉時期特有的門閥士族政治離不開

士族,也就是掌握有文化輿論的文人家族,在漢,魏晉時期不斷膨脹,到五代十國時期強盛到了掌握了帝國的人才任免,學術輿論,和教育文化資源的大勢力。連皇上面子都不賣,比如李世民嫁女兒的故事,就是大士族認為李世民李家有四分之一的胡人血統,配不上他們四大族,結果李世民硬是把女兒嫁出過去了;士族有高門望族的排序,但李世民和他的兒子,兒媳李治武則天強行發布官方的高門望族排序打壓士族,並三代皇帝代代發揚了隋煬帝開創的科舉制度,選拔平民人才最後壓制住了士族,從此門閥政治才受到了抑制。

曹操雄才大略,但曹操出身其實是備受質疑的,因為他父親為了前途,認宦官為父,原本姓夏侯,卻改姓為曹。所以曹操是個宦官之後。但曹操憑藉一系列冒險取得了天下人的認同,也取得了荀,陳兩個青徐二州超級大士族的支持。這也是荀彧是文官之首的原因,就算他什麼能力都沒有,在這樣的門閥社會裡,他的身份就已經讓曹操收益匪淺,重要性不可替代了。

但曹操死後,曹丕上位,曹丕自立為帝後為了穩定江山,通過了陳家家族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度,從而延續著一支持。九品中正制度是推舉制度,官員晉升靠的是上司的推舉,但這些上司是誰呢?——士族,都是士族。所以魏晉時期士族實力巨大膨脹,有一位詩人叫鮑照,郭沫若稱其文採堪比李白,但在士族的壓迫下,也只能寫出「吞聲踟躕不敢言」

司馬家就是大士族,司馬家的崛起,和士族實力的大大膨脹有關。偏偏能壓得住士族的曹丕死的很早,結果士族又獲得了晉升官員的權力,朝唐之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司馬一家作為士族的權利代表,自然獲得了最後的勝利,給士族帶來了巨大,前所未有的利潤,到了兩晉時期,門閥勢力之強達到了歷史巔峰,這是曹家給不了的。

所以三國水面上的戰爭是三國之間的競爭,但水面之下,三大君主都面臨了軍閥和門閥之間的對抗。對於這個問題,曹操選擇了霸道之路,殺孔融,崔琰,楊修,荀彧,幾乎把大士族敲打了一個遍。而他的兒子曹丕選擇了妥協之路,為了稱帝把人才晉升的主要渠道讓給了士族。劉備入蜀時間不長,當時的蜀國尚未需要激化這一矛盾。後期諸葛亮當權時,選擇了拉攏一部分,打壓一部分的集權之路。重用荊州人,打壓東洲,元叢派(劉備舊部)。蜀國後期政治很特殊,軍權和政權掌握在丞相府,東洲和元叢派人士跟著劉禪的小朝廷看似官職很高,名頭大過荊州派,但實則整體實權遠少於荊州官員。荊州人大量任職於丞相府,職位低但實權在握。元叢派僅有趙雲得到重用。這樣的結構保證了小國蜀國也能堅固,團結的對抗魏國。

而深受門閥士族之害,最慘的就是東吳了。雖然看似孫家是江東人,應該根基深厚才對。但其實孫家發家於江北,本土的江東士族根本不認為他們是自己人,更視其為侵略者,對於門閥士族的桎梏,孫策和曹操一樣選擇了霸道之路,大開殺戒,江東四大士族虞、魏、顧、陸中陸遜的父親就是被孫策殺死的,這血海深仇絕非一時能解。但孫策並沒有曹操的實力,被刺身死。孫權早年選擇對士族妥協。孫權繼位時,局勢岌岌可危,內有士族不滿,外有曹大軍壓境,孫權不得不選擇對士族妥協,結親家優待士族人才等等。孫權中期選擇利用外來人士和提拔低階官員制衡士族。這點看東吳四大都督是最為明顯的,周瑜是能壓得住東吳士族的外來戶,魯肅是和東吳士族交好的外來戶,呂蒙是低階軍人提拔上來的,而陸遜,乾脆就是東吳四大士族的代表人。這也體現了孫權越來越難以壓制東吳士族勢力擴張的尷尬局面。所以孫權晚年,和孫策,曹操一樣選擇了霸道統治。大開殺戒。如果你不知道漢末士族的影響力之大,幾乎很難理解孫權晚年的濫殺無辜,迫害忠良。然而孫權不傻,他怎麼可能無故殺人,難道他不知道這樣不對?但東吳大量的人口,財富,晉升渠道,甚至私兵都掌握在各大士族手裡(東吳的軍隊是私人式的,將軍都有千,萬為單位的私兵,幾乎就是一個個軍閥),如果不壓住士族,孫家江山隨時傾覆,孫權對外面臨蜀魏蠢蠢欲動,內部有山越人,士族實力強勁,幾乎是站在四個雞蛋上面跳舞,其尷尬處境在他晚年感到生命垂危要交付給接班人時,幾乎不得不痛下殺手打壓士族,這樣才能放心的傳位給下一代,這也是他極為反感並廢除了自己那個「仁厚」的太子,因為太子那種妥協士族的道路在東吳孫家的尷尬處境下註定是行不通的,傳位給暴君,孫家還能有江山可坐,傳位給繼續讓權與本土士族的「仁君」,那孫家的滅亡基本是倒計時式的,要不換成士族當東吳皇帝,要不投降曹魏,唯獨沒有繼續維持孫家朝廷的可能性,因為孫家拿不出比曹丕在位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更高的善待士族的條件了...

這就是三國戰爭水面下的隱線——士族奪權的恐怖局面。如果你知道這一層,那麼你就會發現,熬過兩代強力君主之後的司馬懿的上位,和他本身的能力,隱忍當然有關,但本質上已經是歷史的必然,瓜熟蒂落,毫不突兀。

相關焦點

  • 沉默的司馬懿如何「裝病」吃三國?
    裝病也是技術活兒,司馬懿的裝病,裝得非常徹底和長久,裝得連家中下人都被騙過。又一次,他叫人在院子裡曬書,忽然天降大雨,嗜書如命的司馬懿一時忘了自己在裝病,便起身到院子裡收書。結果被一名侍女看到了,司馬懿立馬叫夫人將這名侍女勒死滅口,正因為此,連最狡詐的曹操也被他欺瞞過去。可是病也會有好的時候,曹操也一直沒有忘記他。
  • 裝病得天下,年近七十的他才是古今中外第一人
    >說起中國歷史上演技派政治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司馬懿,因為司馬懿擅長表演,特別偽裝,尤其善於裝病。漢代吏治很嚴,擔任朝廷公職的人平時不能各地亂跑,不上班泡病假也是很嚴重的事,以裝病來欺騙領導和組織,一旦被發現將會受到嚴懲。曹操對司馬懿是真病還是裝病也產了懷疑:早不病晚不病,偏偏我要用你,你就病倒了。曹操一生最恨欺騙自己的人,所以興許會暗中派人來核實。事實上,曹操的確也這樣做了。
  • 歷史上的《軍師聯盟》:曹操的自卑和司馬懿的裝病
    點擊收聽陳禹安-《心理曹操》部分音頻他還創作過《心理司馬》(此為「心理三國·逆境三部曲」之一,該系列尚有《心理劉備》《心理孫權》),運用社會心理學,分析了司馬懿的心理蛻變過程。他是如何從一個單純的儒家信徒,最終蛻變為心機深沉似海的亂世贏家。在權力無處不在的世界,司馬懿的心戰之路,給身處逆境的人帶來後來居上的強大力量!
  • 論裝病得天下,年近七十的他才是古今中外第一人
    ,因為司馬懿擅長表演,特別偽裝,尤其善於裝病。二、因裝病殺了人曹操是以司空的名義徵召司馬懿的,司馬懿以生病為藉口不應徵。如果真病了,當然無話可說;但如果是裝的,罪名就大了。漢代吏治很嚴,擔任朝廷公職的人平時不能各地亂跑,不上班泡病假也是很嚴重的事,以裝病來欺騙領導和組織,一旦被發現將會受到嚴懲。
  • 拒徵辟司馬裝病,怕洩露春華殺婢——司馬懿(一)
    司馬懿是司馬防的二兒子,大兒子就是後來在曹操陣營中也官任要職的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在年少時,與曹操有類似的經歷。就是在二十歲之前,有擅於相面,和知人善任特長的人為其看過相。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曾經見過年輕的司馬懿,當時就說司馬懿絕非尋常的孩子。
  • 喜歡裝病的司馬懿玩脫了,如果不是夫人幫忙,早就被曹操殺死
    司馬懿在歷史上可以說是集合了諸葛亮和曹操兩個人而演化出來的一個人。這個人的計謀是很少有人能比得過的,他的智慧可以說成為了一種狡猾的代表,甚至是腹黑陰謀家的濫觴。不過就是這麼一個陰謀家,其實也有差點被自己的計謀給搞死的時候。首先來說說司馬懿一直以來喜歡的一個計謀,裝病。
  • 司馬懿為何寧可宅在家裡8年,臥床裝病,也不願為曹操效力?
    但作為年少時期就「常慨然有憂天下心」的司馬懿來說,年屆三十還不出山,就有點愧對自己的才華和志向了。 而曹操之所以最後選擇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是因為早在8年以前,司馬懿就已經拒絕了曹操一次。 公元201年,曹操就曾徵辟司馬懿出來做上計(相當於今天市統計局局長)。但年僅22歲的司馬懿並沒有應徵。
  • 三國第一腹黑男司馬懿是如何奪取天下的?
    ,有一次和他的臣子王導聊天,問自己的祖宗是怎樣得取天下的。王導便將司馬懿如何誅殺曹爽,司馬師如何殺死魏朝高貴鄉公之事,逐一述了一番。晉明帝聽罷,羞愧至極,把臉埋在床上說,「照你這麼講,晉朝又安得長遠?」
  • 司馬懿咳嗽連連,戲演得惟妙惟肖,刺史李勝沒看出來嗎
    ,一日,曹爽與大司農桓範以及新任荊州刺史李勝飲酒,席間,桓範勸曹爽提防司馬懿,曹爽不以為然,說司馬懿臥床不起,不必杞人憂天,在桓範一再勸說下,曹爽讓李勝以赴任辭行為名,去探察司馬懿病情之虛實,司馬懿聽說李勝前來辭行,料知他實際是來探察自己的病情,於是脫冠散發,上床擁被而臥,李勝入內,司馬懿裝病,咳嗽連連,並假裝耳背,一再打岔,還示意婢女端上湯藥,剛一入口就噴了一身,李勝見此,確信司馬懿染病在身。
  • 為啥偏偏司馬懿笑到最後?
    不,他依然低調,因為曹真很厲害,曹家勢力依然龐大,所說司馬懿繼續忍,直到熬掉曹真,才放心地大權獨攬了。 待到曹爽強出頭時,司馬懿再次發揮影帝本色,先示弱,再突襲,幹掉最後一個對手。從此,曹家已是司馬家的了。 話說,炒股要有司馬懿這謹慎勁兒,真的就是必勝無疑了。設若生在今日,司馬懿就是股神了。
  • 張春華與司馬懿:當年的誓言,誰當了真?
    世人都知道,司馬仲達如何厭惡他的結髮妻子,張氏春華。《晉書·宣穆張皇后傳》:帝嘗臥疾,後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煩出也。這才是真實的司馬懿啊。那些流傳的舉案齊眉、情比金堅,不過是後人一廂情願的執念罷了。那些故事很美好,然而從來都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或許是織夢娘,窺得那年我些許朦朧的期許,得夫君愛重吧!
  • 司馬懿為何晚年如此厭惡妻子?
    這種情況當然只有她自家人知道,司馬懿肯定是不知道的。那麼司馬懿是如何了解他這位妻子的為人呢?緣起於一件事情。張春華在13歲時就嫁給了司馬懿,也可能更早。一開始,司馬懿並不在意,因為婚事是他那個古板的爹給操辦的,司馬懿只是順從而已。後來,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被曹操闢為司空屬官,曹操知道司馬朗還有個弟弟司馬懿也很優秀,於是下令召闢他,但是司馬懿決絕了。為什麼呢?
  • 「鷹視狼顧」司馬懿
    據《晉書》記載,有一天他們家在院子裡曬書,突然來了暴雨,(因為那時候書寫文字都是在竹簡上)司馬懿一著急,忘了自己在裝病人,起身跑過去收書,這件事恰巧被家裡的一個婢女看到了,司馬懿的老婆叫張春華,怕婢女告密被曹操知道。就親手把這個婢女殺了滅口。就這樣裝病七年。司馬懿這裝病七年也是夠敬業了!
  • 成功不擇手段,司馬懿可曾聽到來世的聲音?
    郵發代號1-201晉明帝司馬紹(公元299-325年)是司馬懿(公元179-251年)的玄孫。他繼承了皇位後,就問大臣王導(王羲之的伯父),司馬家是如何得到的天下。    祖先得到天下的經過,怎麼會讓司馬懿的繼承人痛愧成這樣?     歷史上對司馬懿奪取曹魏天下,最說不清的,是司馬懿從什麼時候,開始存心謀奪。    公元201年,佔據黃淮之間地盤並控制東漢朝廷的曹操,徵辟司馬懿來自己這裡做官。可是司馬懿不願意去。    為什麼呢?
  • 天天講述:如何評價司馬懿
    司馬卬的八世孫,也就是司馬懿爺爺的爺爺叫司馬鈞,曾經出任東漢王朝的徵西將軍而名噪天下。應該說在漢室穩固的時候,司馬家族表現得相當有臣子忠心,無論是司馬懿的太爺、當過南昌市長的司馬量,還是他爺爺、當過許昌市委書記的司馬雋,以及當過洛陽市委書記(當時是王朝首都)、衛戍區司令的他親爸,都以盡忠職守、愛民如子、興師重教而聞名,總之作風低調而不浮誇。
  • 司馬懿的三千死士是怎麼來的,有那麼多人,卻不被曹爽發現?
    司馬炎篡位,雖然是在司馬懿死後很多年之後,但是司馬家奪取曹魏的政權,卻是在高平陵之變中。在這一起事件中,司馬懿憑藉著三千死士,趁著曹爽與曹芳一起前往高平陵掃墓之機,控制了京城,最終獲得了大權。那麼這三千死士是如何來的呢,為何那麼多人,卻沒有被曹爽發現?這個問題要從頭說起。
  • 真實司馬懿的幾個故事
    曹操聽說後,立即發了一道徵召令,要求司馬懿出仕。誰知卻收到回報:司馬懿突然患了風痺,也就是小兒麻痺,來不了司空府任職了。   曹操吃了一驚,隨即起了疑心:你麻痺的還真是時候,老夫不信!於是就派刺客去探聽虛實。當刺客的刀架在司馬懿脖子上時,司馬懿還是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倆眼瞪得老大。刺客回報後,曹操將信將疑,放了司馬懿一馬。
  • 《軍師聯盟》:司馬懿可曾聽到來世的消息?
    晉明帝司馬紹(公元299-325)是司馬懿(公元179-251)的玄孫。他繼承了皇位後,就問大臣王導(王羲之的伯父),司馬家是如何得到的天下。
  • 曹操派刺客刺殺司馬懿,司馬懿寧死不動,48年後發現仲達真高明
    司馬懿裝病曹操多疑,當晚就派遣刺客,去試探司馬懿。在記載中: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刺客拿著明晃晃的刀,走到司馬懿面前。刺客假裝要刺殺司馬懿。司馬懿身體明明可以動,但是為了偽裝成風痺症,寧死不動。刺客把刀捅向司馬懿,已經刺破了司馬懿的衣服,司馬懿身體還是沒動。刺客只看到司馬懿眼珠,在不停的動,於是停下手來,離開了。
  • 司馬懿夫妻不恩愛,別聽電視劇瞎扯
    曹操懷疑他胡扯,派部下刺探真假,司馬懿只好假裝不能直立行走。有一天,司馬懿把家裡的書,搬到院子裡面曬。突然,天上打雷,要下雨。司馬懿慌了,忘了裝病這件事,立即衝到院子裡面把書往屋裡搬。司馬懿跑到院子裡搬書的情景,被一個侍奉他的女僕看見了。妻子張春華毫不猶豫,把這個女僕殺了,以防她洩漏司馬懿裝病的秘密洩。殺了女僕,誰做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