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獨,其實是心中住著一個愛的人

2021-03-05 張德芬空間


面對紛擾的世界,獨處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能力,能夠在獨處時安然自得,才會在喧囂時淡然自若。

在十一期間,我們平臺邀請了七位作家,跟大家分享「遇見幸福的七堂必修課」。

今天我們邀請的作家是武志紅,作為資深心理諮詢師,跟大家談一談遇見幸福的第七堂課:人生中的每一個挫折都有他的非凡意義。

人不能獨自長大,一個人需要藉助飽滿的關係,才能發展出一個成熟的自我,所以長大會是這麼難。

看起來,我是有名的心理諮詢師,寫了一些書,各種心理學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然後還要再過兩年,我只是,剛剛成為一個人。

為什麼這麼說?什麼才叫做「成為一個人」?

在我的定義中,「成為一個人」就是我直接單純地發出我的各種動力,如對愛的渴望、欲望、表達我自己的觀點、伸展我的手腳等等,我的這些動力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各種挫敗,而這些挫敗也都和其他人其他存在有關,特別是其他人。

但不管如何受挫,我不會輕易收回自己的動力——我確信它們是人性化的,我也不會輕易黑化對方,我會真正懂得對方有其人性化的道理。這聽上去有點複雜,簡單表達就是我完全體悟到,我是一個富有人性化的人,而其他人也一樣是人性化的。

更簡單表達:我是一個人,別人也是人。我要單純直接地伸展我的動力,同時也對別人的各種動力有真切接納。

完整地做到這一點,就是徹徹底底「成為一個人」,這個要求太高,我不奢望,我希望是兩年內,我能「剛剛成為一個人」。

還會對自己有不接納,對別人也是,但我對自己與別人的人性,有了基本確信與接納。在這一點上,我有了一種綿綿不絕的韌勁。

這個過程,一個人不可能獨自實現。我們很容易美化孤獨,實際上,沒有回應的孤獨即是絕境,各種惡與恐怖,其實是由沒有回應的孤獨演化而來。這個過程,就是在與人以及其他存在,豐富互動而來。


一個人,只有與其他存在,特別是人,建立起飽滿豐富而深刻的連接,他的存在才能被照亮。並且,這不是純粹的哲學領悟可以做到,這必須是活出來才行。所以,它真的非常不易。


享受孤獨的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愛的人

解讀人生關鍵詞:孤獨

自體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心理學大師科胡特認為:人永遠都需要自體客體,來滋養他的自我伸展,讓他確信,他的活力是人性化的。

所謂自體客體是指,你雖然是客體,是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存在,但我卻覺得,你像是我自體的一部分,你作為一個客體的存在,確立了我作為自體的存在。

當然,不是所有心理學家都接受自體心理學,接受科胡特的這個說法。

但就我而言,我會說,要小心你的孤獨。如果你曾享受過豐盛,建立過飽滿快樂的深度關係,體驗過有連結的深度關係帶給你的幸福感,那麼,你的孤獨或許真是好的。

然而,如果你從記事起,一直都是孤獨的,那麼,你的孤獨會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你認識不到你這種孤獨的問題所在,那麼,就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師。

我們很容易美化孤獨,也許是,關係太難搞了,所以我們普遍希望,能孤獨地走向圓滿就好了。然而,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如果你的孤獨,是沉寂如死地,那麼,它是比什麼都可怕的玩意。

每個人,作為一個能量體,必須與其他能量體建立連接後,才能被照亮,同時也會照亮其他能量體。如果陷在沒有連接的孤獨中,那麼,一個能量體必然會走向黑暗。徹底的孤獨,會導致一個能量體的徹底黑暗。

即在無回應之地的孤獨中的人,不管你表面上看上去多好,但你內在有能量的真實部分,會有極度可怕的絕望、恐懼與怨恨,或是死亡,或如惡魔。

那些真能享受孤獨的人,其實是心中住著一個愛的人。


 

1.您覺得在家庭中,男人和女人誰更難長大?

武志紅:都挺難的,並且難度從整體上看,不相上下。

只說我所了解的中國家庭中,我經驗上的總結是,女人問題更大,痛苦更多,男人相對痛苦和問題輕一點。這既是因為,我們悠久的重男輕女的傳統,也是因為性別差異。

兩性差異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女人不能關閉自己的情緒與感受通道,而男人卻可以輕易地活在邏輯與頭腦中。這顯得女人比男人更痛苦,因為她們敏感。

然而,女人決不能關閉這個通道。如果一個家庭中的母親,關閉了這個通道,那麼整個家庭很容易陷入死寂。

受痛苦的驅使,女人會更容易尋求改變,這也使得她們容易走向成長之路。但凡和心靈成長有關的事,她們是絕對主角。全世界的心理諮詢室中,都是女性遠多於男性,常見的比例是七成對三成。

男人則有自己的挑戰,特別是作為一個父親,他的挑戰相當不易。

首先,父親是所有敵人的原型。這話是美國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說的,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即,孩子最初是和母親共生在一起的,於是會將父親視為要外部的入侵者。

其次,父親必須要有力量,否則得不到尊重。他需要是家庭的保護者,他要留著雄性的感覺。

接下來,也許更為重要的是,他得有愛的能力,他要主動靠近孩子,化解孩子對他的原始敵意。

父親與母親完全不同。母親是要付出懷孕、哺育的重大代價,但這也導致,孩子們天然都會親近母親,而父親要想獲得孩子的親近,他就必須做出主動的努力。

並且,先有力量,而後又能有愛,這兩個特質,在人性中很容易體驗為相反的部分,這給男人製造了很大的難題。

簡而言之,女人因感性,在家庭中是保持連結增進關係的,而男人因理性,在家庭中是提供力量、秩序與界限的,這兩者相輔相成。


整體而言,在家庭中,女人的痛苦與問題一目了然,而男人的痛苦與問題,則相對隱蔽一些,但兩性想化解這些問題,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同時又是好父親好母親、好丈夫好妻子,都非常不易。

2.很多人認為遇到對的人就會幸福,您認為幸福和什麼有關?

武志紅:遇見對的人就幸福了,如果世界上有這麼簡單的事就好了,然而抱歉,這種事不存在。

的確,幸福主要取決於深度有連結的關係,特別是兩性關係。如果你有一個高質量、有連結的深度關係,那會是幸福感的最重要源頭。

心理學家弗蘭克說,投入地工作,投入地去愛一個人,幸福就降臨了。意思是,如果你能投入地和一件事建立深度關係,和一個人建立深度關係,那麼就會有幸福。

作為一個做事還算投入的人,我可以作證,長時間地投入到一件事中,和這件事建立起深度關係,的確會帶來幸福感。但是,我見證的大量故事顯示,事情帶來的幸福感,遠不如人與人的關係帶來的幸福感更大。

所以,90%的電影、電視、小說、音樂和詩歌,都在歌頌愛情。

但靈魂伴侶,或對的人一來你就幸福了,這種玩意不存在。事實是,深度關係,和你的自我,互為鏡子。有質量的深度關係,會讓你的自我變得更好,而你的自我更好時,你的關係也就處得更好,這兩者,絕對是正相關。

所以,一方面要找那個相對對的人,一方面要不斷地自我成長。

實際上,當你特別有問題時,一個痛苦的關係,才是對的,那個讓你痛苦的人,才是對的,看似是他製造的外部痛苦,讓你不得不去面對你的內部問題。

再說說,幸福是什麼呢?弗蘭克說,幸福感,是投入的副產品。我則認為,幸福感,是深度連結的自然產物,當你和某件事、某個人、整個社會、整個世界乃至宇宙,當然還有你自己,建立起有深度連結的關係時,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

3.什麼是親密關係最好的狀態?

武志紅:我是我,你是你,我們在一起,我們有深度連結感,但這又沒有給彼此構成入侵。

就是說,我們有深度關係,但同時我們又都可以做自己。

4.您最欣賞的女性特質是什麼?

武志紅:我最喜歡女性的感性,當女性的感性自然流動時,我會著迷得不得了。也許是因為我太理性。


我會認為,哪怕是情商再高的男人,他的感性,也遠不如女性。

一個男人,需要找到他的阿尼瑪——即榮格所說的男人的「女性原型」。它是一個男人的人格陰影,而和它整合後,男人才會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榮格自己,也是找到了適合他的阿尼瑪,並深深整合後,成為了他自己。

5.在這個假期,請為讀者推薦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並說明推薦理由。

武志紅:書籍,我推薦《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是美國運動心理學第一人、教練技術的先驅提摩西·加爾韋所著。加爾韋幾十年中一直致力於研究體壇頂尖選手制勝的心理秘密。

最終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選手在賽場上進行外部比賽時,內心還在進行著一行內部比賽,後者才是他們能否制勝的關鍵。我寫過《身體知道答案》一書,由衷贊同這一觀點。

電影,我推薦《小天使以雅》,是一部腦洞大開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宅男天神用電腦創造了世界,並製造了世界運行的規則。

而他的女兒以雅,在看到父親是如何戲弄人類後,大罵父親是變態,然後下凡到人間,改變了人類世界的規則。

...

長按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10月10日,《小時空修心課》即將正式上線。

長按上圖二維碼,立即訂閱


我們邀請親愛的你

加入這趟心靈自由之旅

從心開始聽見自己

開啟你的內在力量


這一次德芬與風潮音樂合作,特別設計了100堂音頻修心課,在心靈音樂和專業冥想的輔助下,與大家分享最精華的修心法則,引領大家走過喚醒、療愈、創造的完整過程。更有德芬私房讀書會,與你分享最值得推薦的心靈成長讀本。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圖片:



點擊閱讀原文,遇見七位作家,七本好書。

相關焦點

  • 「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心中有愛,才會享受孤獨
    換句話說,那些無法走出孤獨的人,或許意味著他們的內在是貧乏的。2.無法忍受孤獨的背後,是渴望愛一個無法了解孤獨,亦或很難忍受孤獨的人,是因為心中無愛,渴望得到愛。正如周國平說的:"孤獨也是一種愛。由於懷著愛的希望,孤獨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還可以用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的話來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能享受孤獨,真正能享受孤獨的人,是因為心中住著一個愛的人,他心裡不虛。"
  • 享受孤獨的人,才配有自由
    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享受孤獨的人,才配有自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活法,一個人最優雅的樣子,是不爭不搶,和諧自在。04享受孤獨,才配自由。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寂寞是一種情緒,孤獨是一種境界,他們都是命運給予我們的厚贈。事實上,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才配擁有真正的自由。
  • 每個孤獨的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菊次郎的夏天》
    跳動的音符從琴鍵涓涓匯入內心深處,音樂聲響起,腦海中便浮現出盛夏的歡快景象,給人帶來聽覺的享受。本片的色彩更是經過導演的精心設計。藍色的天空、泳池、大海、鈴鐺,綠色的田野、草坪、玉米地、青蛙......藍色和綠色的完美交織,勾勒出一幅夏天的水彩畫。電影最大的特點便是「北野武」式的幽默。
  • 享受孤獨芭提雅
    享受孤獨,享受被浪花追趕的孤獨,享受售賣炸蟹和春卷的孤獨,享受冷靜的香蕉船的孤獨,享受留下一塊老虎紋身的孤獨,享受一個人讀書一個人站在街邊的孤獨,享受兩個人攜手走入大海的孤獨。享受過於喧囂的孤獨。像大多數人一樣,我在芭提雅只不過停留了兩天而已,但卻好像在一個什麼播放著快速電影的時空隧道裡,看到了泰國從傳統到現代,從本土到國際的變化與包容。每個到這裡的旅人,也毫無例外都找得到自己心中嚮往的那個神奇泰國——Amazing Thailand。 芭提雅可能是除了曼谷之外泰國最繁華的中心都市了,並且好像曼谷的城市靈魂的延續。
  • 真正活得高級的人,是「享受孤獨」
    像一出皮影戲,幕布後的人走來走去,或悲或喜。這是在這世上任何一座城市裡的任何一個夜晚,都會上演的一出都市戲劇。它將孤立與聚集結合在一起,人們身居城市,常常被數萬人圍繞著,但依然無法止住內心的孤寂與寒冷。
  • 學會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 ​比孤獨更可怕的,是和錯的人在一起
    文:丹尼爾 | ID:MRDANIEL777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叔本華說:「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真實的自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尚未崩壞的角落。可能是一個故事,是一首歌,抑或是一場相談甚歡的欣喜。
  • 「嘿,你害怕孤獨嗎?」,「不,我享受孤獨!」
    有一些主題是永恆的,它伴隨著一代代人、一個個個體在某一階段或者每個人的一生中,比如愛情、比如青春,比如奮鬥、再比如孤獨。這都是我們如影隨形的東西,適合慢慢品味。,見見面,唱唱歌然後吃吃喝喝溝通溝通感情,最好不過了」,其實我知道她只是害怕獨處,她說「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會感到無盡的孤獨,我很害怕,所以我必須讓自己熱鬧起來,孤獨才不會找我」,這是她剛失戀不久的狀態,她害怕自己獨處的時候會忍不住找他,所以把自己的大段空閒時間都拿來聚會了。
  •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孤獨讓我們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 《西雅圖》裡有一句話: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在我眼中,孤獨分兩種,一種是沒有享受過繁華世界單純的孤單,一種是歷經悲歡離合後,學會與孤獨好好相處。
  • 《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一個吃獨食的人的孤獨
    「原來是這種味道啊」,每當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主人公五郎在心中發出這樣的感慨的時候,我都跟著會心一笑。在網上看到一句評論:「一個人吃獨食可以吃得那麼幸福且理直氣壯,並不多見。」而我,很是羨慕這樣的五郎啊。雖然孤獨,卻心生滿足。曾經有個男性朋友跟我抱怨他的經歷,在肯德基用餐到半途時跑去上了回洗手間,結果一回來就發現食物已被收走桌面已被清理。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享受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劉同《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人有時候感覺好孤獨,那不是心中的想像而是心靈深處缺少了愛的溫暖,孤獨的來源是心靈沒有依靠,那是一種寂寞的惆悵,而不是想像中的動容,孤獨是累,孤獨是痛,人不喜歡孤獨的感覺,卻喜歡一個人獨處,品著孤獨的酒痛著自己的痛,酒不醉人人自醉。寂寞是孤獨的心,孤獨是悲傷的酒。
  • 學會享受孤獨,才能找到自己
    我知道的其中有人是回家便開始了網課學習,給自己充電;有的是接單兼職,給自己更好的物質保障……哪一個不是自己在深夜一個人熬出來的呢?又有誰是輕鬆的?低質量的交際,不如高質量的獨處。與其把時間都耗在空虛的聚會和合群上,不如享受這份難得的孤獨,給自己一個高質量的獨處空間。唯有在默默耕耘時,才會慢慢知道自己要什麼,而心中篤定的人,總有許多大山等著他們徵服。
  • 一個孤獨的人,往往有這幾個特徵
    余杰說:「孤獨就是籬笆。有了籬笆才能有自己的園地。」 孤獨的人,總是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在他的面前,有一堵無形的高牆,把自己圈起來,外面的人進不來,他自己又不願意走出去。 有人認為,孤獨是一種享受。
  • ​孤獨是自由的開始,自由讓你享受孤獨
    享受孤獨,在平凡的生活裡擁抱自己一個人其實是最自由的時候,可以思考很多問題。《開啟你的高維智慧》裡說:我們都曾孤獨地行走在心靈的原野上,快到山頂時,該遇到的人自然會遇到。學會享受孤獨,高質量的與孤獨相處,在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裡,學習是最容易取悅自己的方式。
  • 女人的智慧,學會和享受孤獨
    每個人對孤獨這一詞語都有不同的理解,而孤獨也是生活的常態,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也可以說我們時時刻刻都處於孤獨的狀態,只不過有些人比較樂於享受孤獨。是得,學會享受孤獨的女人明白,無論自己沉浸的有多深,不如意的事情終究不如意,沒緣分的感情終究抵不過現實,與其讓自己在痛苦中孤獨,倒不如讓自己成為一個會享受孤獨的人。 一個能夠體會到孤獨是一種平靜的狀態的女人,在感情世界裡,大多數都是比較理智的,不會因為感情的傷害,就讓自己一蹶不振,而這樣的女人,便是感情世界裡是有智慧的。
  • 《怪物之子》:心中有劍,其名為愛,陪你在孤獨與失敗中成長進步
    在很多人看來,熊徹和九太是師徒的關係,但其實在二人朝夕相處下,關係早已超越了師徒,比起師徒,熊徹和九太更像是父子。一郎彥的孤獨導致了一郎彥最終的黑化。正如英國詩人西格夫裡·薩松曾寫過的不朽名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隻猛虎,在細嗅薔薇。」人是矛盾性的動物,人心更是如此。有陽光的地方必有陰影,而人心的陰影在孤獨的時候會被無限放大。
  • 真正層次高的女人,不是害怕孤獨,而是「享受」孤獨
    -01-周國平先生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可見,真正高層次的人,從來都不會害怕孤獨。其實,孤獨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有些人不敢獨處,害怕寂寞,是因為她內心極度的匱乏,她沒有獨處的勇氣,也沒有自得其樂的能力。
  • 人生最好的修行:享受孤獨
    馬爾克斯在書裡寫到: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人似乎都害怕孤獨,但孤獨卻一輩子如影隨形。在變老的路上,與其抗拒孤獨,不如學會享受孤獨。
  • 享受孤獨,是人生大境界.
    孤獨是一種最本質最昂貴的自由。因為只有孤獨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不能享受孤獨的人,不配擁有自由!杜拉斯說:「一本打開的書也是漫漫長夜。」莊子的書,就是孤獨的暗夜之中,大聲唱出的一首自由之歌。其實,享受孤獨和自由,就是在享受人生。
  • 一個人其實並不孤獨,想一個人才是真正的孤獨
    1.在正確的時間,遇見正確的人,是一種幸福;在正確的時間,遇見錯誤的人,是一種悲傷;在錯誤的時間,遇見正確的人,是一種無奈;在錯誤的時間,遇見錯誤的人,是一種折磨。2.我相信,一個男人如果愛一個女人,那無論他多忙,多累,多辛苦,他總會有時間能和愛的人發條簡訊,打個電話,只是他願不願意的問題。
  • 陳學冬新歌上熱搜:成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享受孤獨。
    這一次用唱的給你聽····從十二歲開始歌劇到二十歲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到現在發專輯·····」其實陳學冬這幾年一直在認真做自己,經常一個人去思考,他這些年一直在享受孤獨,第一張專輯就受到大家的歡迎,這一首《孤獨學》真的唱出了無數人的心聲。其實想想,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孤獨就是享受人生最曼妙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