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家講壇講師,到國民詩詞男神,看鬼才教授酈波的詩意人生

2020-11-20 老歷史茶館

東野圭吾在《變身》中曾寫道「所謂活著並不是單純的呼吸,心臟跳動,也不是腦電波,而是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要能看見自己一路走來的腳印,並確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記,這才叫活著。」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在於生命的長度,而在於生命的寬度,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的人終其一生都不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活著是為什麼,而有些人卻活的恣意瀟灑,仿佛一切胸有成竹。

其實,大多數人的出生與結局都很相似,唯一能體現自我的就是中間的一段過程,看你如何選,看你如何走,從百家講壇的講師,到國民詩詞男神,看看鬼才教授酈波的詩意人生。

百家講壇道明清風採

2001年央視科教頻道的一個講座式欄目橫空出世,瞬間吸引無數歷史愛好者,裡面的各位優秀講師們也因此廣為人知,例如易中天品三國、酈波聊明清,年輕博學的酈波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

1972年酈波出生在江蘇省丹陽市,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大才子。酈波小時候跟隨父母在南京居住,這座歷史文化古城多多少少對少年的他有過影響,他自小就喜歡讀書,酈波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非常人性化,他們還鼓勵酈波多去外面看看,豐富自己,提高自己,所以酈波每年到了暑假就會出去兼職賺錢,然後用打工賺來的錢四處旅遊觀光。

雖然愛玩,但是他一點也沒有耽誤學習,高考那年,成功考進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畢業後又繼續深造,先後獲得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這樣高的學歷意味著他確實在文學上有一定造詣。博士後畢業後他成了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還兼任江寧織造博物館館長一職。

酈波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文學與文化,當年央視新創《百家講壇》欄目,前幾年,欄目組數次就請酈波教授擔任講師,他主要講了大明名臣和曾國藩家訓兩個系列,幽默詼諧的語言將枯澀的文言文變得通俗易懂,行雲流水的邏輯將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因為酈波老師的出色講解,吸引更多人對節目的觀看,對中國那些歷史名人的懷念。

詩詞大會誦千古名章

其實,酈波早在參加《百家講壇》之前,就曾在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講《萬家燈火》,可真正讓酈波老師被人熟知則是《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

前些年,他作為《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的嘉賓「高調」亮相舞臺,他的腦海裡好像有一本成語大全,沒有他講不出來的成語故事,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頻頻上各種節目,雖然真的很有知識,但是一直都不慍不火。

過了幾年後,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的嘉賓,他在詩詞界「爆紅」,他的心中仿佛住著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許多的大詩人,不然如何隨口就能誦出一首首千古名詩。他帶著眼鏡顯得很有書生意氣,名家名作隨口就來,詩詞典故張嘴就說,要知道他雖然是嘉賓,但基本都在比賽前一晚才會拿到總題庫;

一來時間不允許看完,二來也不知道選手會抽中什麼題,所以在節目裡他大多都是臨場發揮,這也恰恰反映出他一個文學博士後的水平。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詩詞讓大眾再一次看見酈波的風採,也給他鍍上了一層光環,讓大家看見一個真正文化人的魅力,他的儒雅與博學令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詩詞男神」。

鬼才教授享詩意人生

從一開始在圈內小有名氣的欄目講師到全民詩詞男神,酈波的名字被全中國的人熟知,名聲大了自然就引來了非議,有些人指責他作為一個大學老師,卻頻頻參加各種節目,已經成為了文學界的「網紅」,他們質疑酈波的學術精神,認為他參加這些節目就是為名圖利。

對這種評論,酈波心態很平和,他給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一個教書匠,他只是想通過各種形式將中國的文學、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能領略到成語之美、詩詞之美。

酈波在學校被稱為「鬼才教授」,他不似一般儒學大師固執傳統,他想法很多,點子很多,行動力很強。少年時他經常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對裡面的武功深深著迷,在他的內心也一直有個武俠夢,這個夢對於他來說可不是做做而已,他在上大學的時候,向一位會武術的師兄拜師學藝,甚至還在讀書期間參加過多個武術比賽,可以說在酈波的身上我們可以看見文學與武術的矛盾美。

酈波是一位真正熱愛詩詞、熱愛文學的人,他的生活就是這些詩詞文學,他也從不吝嗇表達對詩歌的喜愛,他曾說「詩詞只給人以修養;給心靈以港灣,給靈魂以芬芳。所以詩詞是且是一種撫慰心靈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養靈魂的力量。」

酈波身上有著詩一樣的情懷,可能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次詩詞沒什麼用處,可對於酈波來說詩詞用處良多,他的人生就是用這一首首詩詞串起來的。

事實上之前有很多人問他詩詞究竟有什麼用處,酈波坦言中國詩詞就是無用之用,其實,看似沒有用處的東西往往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價值。縱觀酈波的前半生,他總是與文學為伴、以詩詞為友,活的恣意瀟灑,活的從容儒雅,詩歌給他帶來無盡的力量,讓他享受這詩意人生。

從講師到男神,變得是身份,不變的是文化的傳承,酈波的詩意人生一定讓許多人羨慕。酈波老師參加的這些節目,我基本上都看過,在他的講解下,我領略到了中國詩詞之美,在那些古詩詞裡,與李白「舉杯邀明月」;與辛棄疾「八百裡分麾下炙」;與李清照「誤入藕花深處」,希望我們都能過上詩意人生,讓詩詞洗滌我們的靈魂,給我們前進的力量與希望。

文/笙簫盡陌

相關焦點

  • 「明星」教授酈波的第一次講座,竟只來了3個人,如今他卻紅遍全國
    《百家講壇》上,他既講張居正、戚繼光、于謙和海瑞的官場紛爭,動情之處甚至潸然淚下;也講李清照和趙明誠的不朽愛情,把這對靈魂伴侶的故事講得同樣氣壯山河。《中國詩詞大會》裡,他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在與選手切磋詩詞知識、領悟漢語之美之外,總能「幽上一默」。《我是演說家》中,他還分享第一次學術講座經驗,戲稱「來了三個人,有三分之二表示認可,還有一個默認」。
  • 《中國詩詞大會》酈波老師,和你一起品讀千古最美情詩!
    不過,詩詞雖美,但比詩詞更美、更動人的,是詩詞背後的情感。比如我們對心上人表達愛意時會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比如對愛人表露思念之情時可以說: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這些詩句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詩意,更是它背後的美好。關於情詩,《中國詩詞大會》的文化嘉賓酈波老師有這樣一段話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這一聯名句出自歐陽修的玉樓春。所謂「人生自是有情痴」,是說我們的生命底色裡有一道抹不去的情感底蘊。生而為人,至情至性,正所謂「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 酈波:來自星星的你
    文字:陳忠實     演播:李野默他,熟諳歷史、古典詩文、武俠小說,練習內家拳,喜好宅在家裡;衣著考究,笑容燦爛,身份是副教授,看上去更像鄰家陽光大男孩。他,是從大學講臺躍入電視講壇的一匹「黑馬」,被稱為電視講壇之「鬼才」,人氣如易中天。他的粉絲給了他這樣的評價:「儒雅,風趣,他的每節課都像一首詩一樣。」
  • 江南才子酈波:一生不可錯過的唯美詩詞
    當他帶著對歷史獨到而幽默的講解登上《百家講壇》,當他吟誦著蘇東坡詩詞來到《中國詩詞大會》,當他的一曲洞簫曲《鷓鴣飛》在《中華好詩詞》中吹響,我們對他的想像與現實重合了。吸引我們的不僅是顏值,更是他儒雅的氣質和豐厚的文化涵養。 他就是如今家喻戶曉的滄溟先生——酈波。
  • 《中國詩詞大會》:以古典詩詞滋養詩意人生
    作為鐵桿粉絲,每次看都津津有味。看到節目中,那些出口成詩的選手,總能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我最喜歡的選手,其實是這一屆的第三名,15歲的鄭坤健。這位正上初二的帥氣男孩,擁有陽光的笑容。不過最帥的,還是鄭坤健讀起詩的時候。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助力職場復工 汲取你的人生智慧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助力職場復工 汲取你的人生智慧 在全民戰「疫」的決勝時刻,復工復產的「號角」已正式吹響,那麼從新回到職場的我們該如何展現新氣象?
  • 國學女大師蒙曼: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為何最後栽在憫農上?
    蒙曼:從大學講師到國學大師,《百家講壇》開講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蒙曼在自己擅長的古代史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成就,她所寫的史學研究論著,雖不等身,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家覺得蒙曼的講解風格幽默、通俗,聽她的課跟聽評書一樣過癮,所以對她評價非常高,對她在文學上的學識也非常肯定。
  • 她才華橫溢,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45歲卻仍單身
    說道這些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和五位點評嘉賓,以及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名次的五位選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特邀嘉賓中的蒙曼老師。她是一位飽讀詩詞,才華橫溢,光鮮亮麗的人。
  •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蒙曼,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並出版相應書籍。也是中央電視臺《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點評嘉賓。蒙曼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點評,也是神來之語,畫龍點睛。既是出口成章,又是恰當好處,毫無嬌柔做作的學者之風。看到蒙曼不疾不徐之間對名家名作如數家珍,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也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也就難怪被網友稱為「人淡如菊才出眾,縱橫螢屏耳目新」,圈粉無數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
    腹有詩書氣自華,下面這位國民女神的氣質養成之路,就是最好的證明。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她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最美女教授憑著對古詩詞的濃烈興趣,楊雨學得愈來愈廣、愈來愈深,從詩詞到歷史、哲學,從博士到教授,一頭扎進去就是30多年。除了學術專著,還出版了《問世間情是何物》《詩詞中的人間冷暖》等20多部詩詞著作。
  • 聽酷我音樂《百家講壇》 聚焦職場生存法則
    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欄目,為大家帶來個人修養「公開課」,跟隨古今思想名家,學習古代職場成功學與禮儀修養,領悟受益一生的成功智慧。由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老師講解的《酈波讀曾國藩家訓》全集,在酷我音樂平臺智慧上線,供大家汲取曾國藩人生智慧。此外,在酷我音樂平臺上線的還有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的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講解《胡雪巖的啟示》全集。胡雪巖是中國晚清時期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出身貧寒,卻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迅速發跡,成為當時富可敵國的巨商富賈。
  • 「央視詩詞男神爆火,驚呆撒貝寧」;他/她會是誰?
    回顧這檔「清流節目」,你或許驚嘆於外賣小哥雷海為的詩意人生:這位80後小哥,在送外賣間隙「讀詩、背詩,用800百首詩詞登頂冠軍:,實現人生逆襲,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位國民男神的氣質養成之路,就是力證。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酈波教授口佔一絕,引出詩詞的絕美境界
    在詩詞大會第五季第十場上,酈波教授對選手們提出了自己的期待,酈波教授說:說到家國,不由想起鑑湖女俠的如許傷心家國恨,想起梁任公的《少年中國說》,想起無數仁人志士的家國天下情懷,萬千感慨。酈波教授口佔一絕,奉獻給大家: 秋瑾當年家國恨,任公幾許少年吟。一身雲水青山去,萬古滄溟赤子心。
  • 酈波|把詩和遠方帶回身旁
    -愛人說他:「你確實是著了魔」-      酈波老師有一個習慣,無論是上課還是對於要講解的人物,無論是在《萬家燈火》還是後來在《百家講壇》,他都喜歡先花上很長的時間,一個人在秦淮河邊慢慢地來回散步,藉以揣摩、體悟人物的內心與命運。尤其是在百家講壇講《風雨張居正》的這段時間,連愛人都說他好像確實是著了魔。
  • 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她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最美女教授無論是在《百家講壇》、《見字如面》,還是在《中國詩詞大會》憑著對古詩詞的濃烈興趣,楊雨學得愈來愈廣、愈來愈深,從詩詞到歷史、哲學,從博士到教授,一頭扎進去就是30多年。除了學術專著,還出版了《問世間情是何物》《詩詞中的人間冷暖》等20多部詩詞著作。
  • 「百家講壇」7大學霸級才女,個個都是教授級,你覺得誰最厲害
    2、趙曉嵐,女,1953年生,文學博士,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唐宋詩詞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8年7月,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南唐後主李煜》,2009年8月主講《金戈鐵馬辛棄疾》,講座共分8講。
  • 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國學女大師蒙曼被一首唐詩打回「原形」
    從較早的《百家講壇》到近年來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等,都很好的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在這些節目中,大家都喜歡那些才氣過人的選手及導師,蒙曼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素有"國學女大師"之稱,但是在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卻被一首唐詩打回了「原形」。
  • 詩詞大會「男神」王立群康震酈波曬詩,誰更有水平?薑還是老的辣
    愛看詩詞大會的朋友肯定知道,節目組有兩大女神:蒙曼和楊雨,三大男神:王立群、康震、酈波。5位導師的點評都各自有自己的風格,蒙曼的點評生動有趣,楊雨永遠帶著江南女子的雅致,王立群金句頻出,康震很有氣勢,酈波則永遠翩翩君子的模樣。
  • 才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大火,卻在詩詞大會翻車,多年才學遭到質疑
    在《百家講壇》大放光芒,收穫了眾多的迷弟迷妹看過《百家講壇》的觀眾應該都會對那個留著短髮卻頗有氣質的蒙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節目中講解的《武則天》系列,以她獨特的風格和見解在網絡上爆紅,更是讓眾多的觀眾成為了她的粉絲。
  • 《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專場講座:分享那些和月亮有關的詩詞
    華聲在線9月27日訊 (通訊員 曹雲帆 記者 劉玉鋒)詩詞之美,美在意境。在上古的神話傳說中,月亮代表神秘的天神世界,是母系氏族社會崇敬的圖騰。到了中國文人的筆下,月亮這個意境,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文學韻味的符號之一。自古以來,月色就是最容易引發人思念的一種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