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女大師蒙曼: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為何最後栽在憫農上?

2020-11-20 樹下史官

蒙曼:從大學講師到國學大師,《百家講壇》開講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

蒙曼在自己擅長的古代史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成就,她所寫的史學研究論著,雖不等身,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家覺得蒙曼的講解風格幽默、通俗,聽她的課跟聽評書一樣過癮,所以對她評價非常高,對她在文學上的學識也非常肯定。

正是出於這一原因,孟憲實先生在"百家講壇"講課時,向編劇組推薦了蒙曼。

編導魏學來專程到中央民族大學聽蒙曼的課,短短20分鐘,蒙曼就收到了"百家講壇"的授課邀請。

2007年11月19日,蒙曼正式在"百家講壇"和全國觀眾見面。第一講便是《武則天系列》。她用富有趣味的講述手法,在《百家講壇》的舞臺上,讓人們身臨其境地了解了武則天的一生,成為了2007年《百家講壇》開講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頓時名聲大噪,以中華才女的形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

從此蒙曼爆紅網絡,連續六年、五次登上央視,直播講解隋唐的宮廷史。

因一首《憫農》備受質疑的"國學女大師"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可以說是流傳最廣,最耳熟能詳的古詩了,兩三歲兒童,農村婦女都能脫口而出,是大家最早會背的古詩之一。

為何國學女大師蒙曼會栽在這首唐詩《憫農》上?

原來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蒙曼講《憫農》這首婦孺皆知的古詩,但是蒙曼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詩簡單地理解為"農民播種"

而觀眾們普遍認為的是,這首詩講的是農民在烈日下鋤地。一時之間,神像被推倒,輿論譁然!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蒙曼的失誤的確讓人們大吃一驚,但也值得人們用包容的態度原諒她。蒙曼對古詩詞的研究並不深入,所以她的解釋並不總是正確的。

不過話說回來,蒙曼的這次輿論壓力也告訴了我們,學古詩,只是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不理解其中的由來和含義,背再多的古詩都是徒勞,尤其是對孩子來說,語文考試照樣也拿不到高分,將來跟別人談論起詩詞,也只會鬧笑話。

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就應該逐漸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提高孩子的古詩詞儲備量。讓孩子有"話"可說。

怎樣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

首先,無論家長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都要相信孩子是喜歡讀古詩詞的

其次就是讓孩子把學古詩當作玩遊戲

有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因此將幼兒需要掌握的內容與遊戲結合恰好符合了幼兒"學與玩"的雙重需求,滿足了兒童自我表現的強烈欲望。

一套能聽能看能玩的古詩遊戲書《讓孩子著迷的古詩遊戲書》,讓孩子在遊戲中理解古詩、記憶古詩、運用古詩、愛上古詩的遊戲書。

這裡面有拼音標註、詩意註解、還有一些有趣的古詩情境益智遊戲,而且還有思維導圖記憶法,我家孩子看了是真的著迷邊學邊玩一舉兩得。

讓孩子通過思維導圖的邏輯脈絡更好地理解古詩、記憶古詩,在運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的過程中提升邏輯力、歸納力;

誦讀古詩 益智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提升記憶力、觀察力、分析力,鞏固對古詩的認知理解,提升孩子學習古詩的興趣,愛上中華經典文化的啟蒙課。

這套書僅需要147塊錢,無非就是帶孩子吃頓午餐的錢,卻能讓孩子在閱讀時有回到古時學堂學古詩文的代入感。愛上古詩愛上詩書滿腹的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面的商品頁進行購買吧↓↓↓

相關焦點

  • 從百家講壇火到詩詞大會,國學女大師蒙曼被一首唐詩打回「原形」
    從較早的《百家講壇》到近年來比較受大眾歡迎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等,都很好的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在這些節目中,大家都喜歡那些才氣過人的選手及導師,蒙曼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素有"國學女大師"之稱,但是在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卻被一首唐詩打回了「原形」。
  • 曾經因百家講壇紅極一時的國學大師蒙曼,後來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有時候,自身能力不足,卻被眾人推到高處。那麼一旦摔下,這將會是沉重的一擊,能夠徹底把人打入谷底! 蒙曼便是一個典例,站在高處,看得是遠了。不過,自身的能力不夠,終究還是陷入了輿論之中。 蒙曼被國學愛好者所推崇,是人們學習的對象。然而,蒙曼後來也成為了國學愛好者批評的對象,從膜拜到批評,打敗蒙曼的不是別人,而是一首唐詩。
  • 國學大師蒙曼:從百家講壇大火,卻因三首唐詩錯誤解讀被打回原形
    《百家講壇》與蒙曼《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大家並不陌生,自從國學熱度上升以來,這個節目就已經成為了代表性節目,在眾多專家學者充實了這個節目的同時,《百家講壇》也將許多高校教授變成了明星,比如紀連海、於丹、蒙曼等。當於丹講論語講的火熱之時,蒙曼還沒有成名,而當於丹的論語被人詬病為"無用的心靈雞湯" 後,蒙曼迎來了大紅大紫的機會。
  • 國學大師蒙曼,在詩詞大會犯低級錯誤,誤解古詩被認為褻瀆詩聖
    因此,《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央視舉辦的節目應運而生。一個節目,不僅需要觀眾,也需要主講人。參加這些節目的嘉賓,也因為節目受到民眾的廣大歡迎而火了,蒙曼就是其中之一。蒙曼是滿族人,出生在河北承德一個書香門第,父母都是老師。她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是歷史學的博士。從2002年7月開始,一直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任教。
  • 國學女大師蒙曼:百家講壇一炮而紅,卻因為一首唐詩被打回原形
    到現在很多的學者專家也在積極地研究古代的詩詞。這些事實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見證,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晶。研究古代文化詩詞到達一定高度的人我們可以把它稱作為大師,可是現在的大師兩個字卻成為了貶義詞。正所謂「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往往站得越高,別人就越關注你,在這個時候你越不能出錯,一旦你出錯,你就會淪為別人的笑柄,就像蒙曼。
  • 國學大師「蒙曼」犯低級錯誤,遭質疑「假詩聖」,內行人:你不懂
    但是,如果是受人尊重的國學大師,在知識的輸出上發生點什麼錯誤,那就難免引起觀眾的議論,這種尷尬的情況,真的發生了,發生在了國學大師蒙曼的身上。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二場的比賽舞臺上,蒙曼老師在給大家講解耕織圖的時候,很感慨地說參賽的選手是在城市長大的孩子,不懂得農村的農事。
  • 國學女大師於丹,蒙曼,誰沽名釣譽?專家:文化小丑,都不足稱道
    各有千秋、難分高下對於蒙曼,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圈粉無數的點評嘉賓,以其通俗幽默的講解風格收穫了許多觀眾的喜愛。同時她還曾經五次被邀請到百家講壇為我們講述歷史故事,她的講述別出心裁、引人入勝。
  • 才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大火,卻在詩詞大會翻車,多年才學遭到質疑
    在《百家講壇》大放光芒,收穫了眾多的迷弟迷妹看過《百家講壇》的觀眾應該都會對那個留著短髮卻頗有氣質的蒙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節目中講解的《武則天》系列,以她獨特的風格和見解在網絡上爆紅,更是讓眾多的觀眾成為了她的粉絲。
  • 國學大師蒙曼犯低級錯誤,被質疑「假詩聖」,鋤禾日當午解讀有誤
    國學女教授蒙曼解讀鋤禾日當午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遭到了群嘲,那麼究竟這位女教授的解讀出現了什麼錯誤才會引起輿論呢?我們今天一起去,好好了解一下。國學女教授蒙曼憑藉《百家講壇》這個節目活躍螢屏,也收穫了很高的人氣,然而在前段時間她卻遭受了很大的爭議,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輿論,聚集在蒙曼的身上,是因為蒙曼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對於大家耳熟能詳的古詩《憫農》的一番解讀翻了車。
  •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
    「醜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有才華的女性最有魅力蒙曼,歷史學者,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並出版相應書籍。也是中央電視臺《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點評嘉賓。蒙曼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點評,也是神來之語,畫龍點睛。既是出口成章,又是恰當好處,毫無嬌柔做作的學者之風。看到蒙曼不疾不徐之間對名家名作如數家珍,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也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也就難怪被網友稱為「人淡如菊才出眾,縱橫螢屏耳目新」,圈粉無數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百家講壇最成功的主講人之一「蒙曼」老師
    第一次聽蒙曼老師講課是在2010年年初,當時正在成都旅遊。由於我非常喜歡中國歷史,百家講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在此之前最迷的就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了。所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我都習慣性地打開中央十頻道去看百家講壇的回放。
  •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一、國學大師原來的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在「得到」上開設了專欄課程,不久之後,因為他通俗易懂的講解經濟學原理,專欄訂閱人數激增,相應的,薛教授成了年收入超過3000萬的學者。這是一件好事。就像所有《百家講壇》上的學者們厚積薄發、侃侃而談一樣,蒙曼在臺上的講解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不久就吸引了大批粉絲。其實所有在人前展示出的成就都一定有在人後咬緊牙關的努力。
  •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從這句開場白開始,《百家講壇》迎來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蒙曼講述的「武則天系列」。 就像所有《百家講壇》上的學者們厚積薄發、侃侃而談一樣,蒙曼在臺上的講解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不久就吸引了大批粉絲。 其實所有在人前展示出的成就都一定有在人後咬緊牙關的努力。
  • 從於丹與蒙曼,國學大師的「遮羞布」被扯下,人大教授:誤人子弟
    答案並沒有像國學中所說的「不好名者,斯不好利」那樣,於丹的國學品讀書籍被人指出沒營養,完全是歷史解讀,在《百家講壇》上講述的內容,也被一些專家指出有誤。》中,她同樣是大放異彩,其中對《武則天》《太平公主》《大隋風雲》這些歷史典故的講述,讓人聽得津津有味,人們當初戲稱「百家講壇一姐換位」,說的便是蒙曼。
  • 她才華橫溢,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45歲卻仍單身
    說道這些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和五位點評嘉賓,以及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名次的五位選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特邀嘉賓中的蒙曼老師。她是一位飽讀詩詞,才華橫溢,光鮮亮麗的人。
  • 國學大師蒙曼:只因解說「鋤禾日當午」跌下神壇,真實水平如何?
    國學大師蒙曼也有著非常傲人的履歷,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歷史學博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向觀眾主講了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國女性史,名氣曾一度高過於丹老師
  • 國學大師「蒙曼」,從書香中走來的才女,卻被自家老爸「瞧不起」
    連續舉行了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從第一季開播到現在,都很受人們的關注,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古詩詞的美好,掀起了我們對古詩詞文化的追崇。而節目中的點評嘉賓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蒙曼老師算得上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導師了。這位貌不驚人的才女,32歲就登上了央視的《百家講壇》,憑藉著旁徵博引、出口成章而名滿天下。
  • 國學大師蒙曼:因解讀錯「鋤禾日當午」跌落神壇,她真實水平如何
    自2016年起,央視每周五播放了《中國詩詞大會》,到了2020年,這已經是第五季了。第五季的某期節目中,上海戲劇學院大學生在遇到一副看圖猜詩詞時選擇了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現場的人為此而尷尬,而蒙曼只能化解尷尬,問這個女孩是不是城裡人。
  • 32歲走紅百家講壇,45歲父母買房徵婚,北大才女蒙曼:我不是剩女
    用這句話來形容國學才女蒙曼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國學才女蒙曼1975年1月出生於河北的蒙曼,如今身上有諸多的標籤:北大博士,歷史教授,《百家講壇》最年輕講師,最有才情的女子,《中國詩詞大會》評委,45歲的黃金單身女……01 從小就是「小書蟲」蒙曼的父母都是教師,兩人酷愛讀書。
  • 《百家講壇》蒙曼,失誤遭質疑,網友猜測: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於丹
    之後又出現在央視的《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蒙曼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但是她通過才華氣質來不斷提升自己。蒙曼老師說,她每個月至少讀五十本書,正是她的堅持與自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