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從大學講師到國學大師,《百家講壇》開講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
蒙曼在自己擅長的古代史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成就,她所寫的史學研究論著,雖不等身,卻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大家覺得蒙曼的講解風格幽默、通俗,聽她的課跟聽評書一樣過癮,所以對她評價非常高,對她在文學上的學識也非常肯定。
正是出於這一原因,孟憲實先生在"百家講壇"講課時,向編劇組推薦了蒙曼。
編導魏學來專程到中央民族大學聽蒙曼的課,短短20分鐘,蒙曼就收到了"百家講壇"的授課邀請。
2007年11月19日,蒙曼正式在"百家講壇"和全國觀眾見面。第一講便是《武則天系列》。她用富有趣味的講述手法,在《百家講壇》的舞臺上,讓人們身臨其境地了解了武則天的一生,成為了2007年《百家講壇》開講以來最年輕的主講人。頓時名聲大噪,以中華才女的形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
從此蒙曼爆紅網絡,連續六年、五次登上央視,直播講解隋唐的宮廷史。
因一首《憫農》備受質疑的"國學女大師"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詩,可以說是流傳最廣,最耳熟能詳的古詩了,兩三歲兒童,農村婦女都能脫口而出,是大家最早會背的古詩之一。
為何國學女大師蒙曼會栽在這首唐詩《憫農》上?
原來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蒙曼講《憫農》這首婦孺皆知的古詩,但是蒙曼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詩簡單地理解為"農民播種"。
而觀眾們普遍認為的是,這首詩講的是農民在烈日下鋤地。一時之間,神像被推倒,輿論譁然!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蒙曼的失誤的確讓人們大吃一驚,但也值得人們用包容的態度原諒她。蒙曼對古詩詞的研究並不深入,所以她的解釋並不總是正確的。
不過話說回來,蒙曼的這次輿論壓力也告訴了我們,學古詩,只是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不理解其中的由來和含義,背再多的古詩都是徒勞,尤其是對孩子來說,語文考試照樣也拿不到高分,將來跟別人談論起詩詞,也只會鬧笑話。
所以,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就應該逐漸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提高孩子的古詩詞儲備量。讓孩子有"話"可說。
怎樣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
首先,無論家長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都要相信孩子是喜歡讀古詩詞的
其次就是讓孩子把學古詩當作玩遊戲
有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因此將幼兒需要掌握的內容與遊戲結合恰好符合了幼兒"學與玩"的雙重需求,滿足了兒童自我表現的強烈欲望。
一套能聽能看能玩的古詩遊戲書《讓孩子著迷的古詩遊戲書》,讓孩子在遊戲中理解古詩、記憶古詩、運用古詩、愛上古詩的遊戲書。
這裡面有拼音標註、詩意註解、還有一些有趣的古詩情境益智遊戲,而且還有思維導圖記憶法,我家孩子看了是真的著迷邊學邊玩一舉兩得。
讓孩子通過思維導圖的邏輯脈絡更好地理解古詩、記憶古詩,在運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的過程中提升邏輯力、歸納力;
誦讀古詩 益智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提升記憶力、觀察力、分析力,鞏固對古詩的認知理解,提升孩子學習古詩的興趣,愛上中華經典文化的啟蒙課。
這套書僅需要147塊錢,無非就是帶孩子吃頓午餐的錢,卻能讓孩子在閱讀時有回到古時學堂學古詩文的代入感。愛上古詩愛上詩書滿腹的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面的商品頁進行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