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一個女人的容顏或許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是她的才情她的氣質卻會因為時間的沉澱而愈發迷人。
自古以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子,她們或是紅顏薄命或是一生不幸顛沛流離。她們之中有的以美貌聞名,譬如我們所熟知的四大美人;有的以權勢留史,如武則天、慈禧;但也有女子以自己的才情留名,譬如詠絮之才謝道韞,又或是著名才女李清照等等。
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是蒙曼教授,她是擁有有書香氣質的才女,或許初見時你會忽視她,但是當你再次見到她時,你便會被她的才情打動。
出身書香門第,對歷史有著一顆赤誠之心
說起蒙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曾多次登上央視的舞臺,作為嘉賓為大家講解歷史知識。節目中的她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尤其是她對歷史的獨到見解,讓我們瞬間就喜歡上了她。
1975年,蒙曼出生於河北的一戶書香家庭中,她還有一個哥哥。她的父母都是教師,夫妻二人對蒙曼兄妹的培養十分重視,經常督促他們好好學習。也因為父母的教導和影響,蒙曼在小小年紀便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
蒙曼的家庭雖然並不富裕,但是父親每個月都會花大半的工資去買書,而對於蒙曼來說,當時家中的珍藏的書籍,可以說是她走上歷史研究道路的啟蒙,蒙曼老師曾說過「對於我個人而言,文學和歷史是分不開的」,每個朝代的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反映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問題。
蒙曼大學畢業後父母建議她繼續攻讀研究生,聽從了父母建議之後,蒙曼又開始了自己的學習。而隨著對歷史研究的深入,蒙曼的內心愈發平靜,她內心對歷史的熱愛也逐漸顯露出來,於是她決定繼續深造,學習更多的知識。就這樣蒙曼懷著對歷史的赤誠之心,不斷在歷史的海洋中遨遊。
節目中嶄露頭角,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蒙曼自小學習成績優異,1997年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在這裡攻讀了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的時候又在北京大學讀博士,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妥妥的學霸經歷啊。之後在中央民族大學大學歷史系任教,發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論文。之後又出現在央視的《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蒙曼雖然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但是她通過才華氣質來不斷提升自己。蒙曼老師說,她每個月至少讀五十本書,正是她的堅持與自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蒙曼在中央民族大學開設的課程場場爆滿,她幽默風趣的講解和豐富的歷史專業知識吸引了無數學子。 當時在《百家講壇》擔任講師的孟憲實教授向節目組推薦了蒙曼,而節目組在親自聽課體驗之後,向蒙曼發出了邀請,蒙曼在通過了試講之後就順利地成為了《百家講壇》的一名主講人。
2017年11月19日年僅42歲的蒙曼就這樣登上了《百家講壇》,而她當時也是《百家講壇》歷史上最年輕的主講人,她講述的內容是《武則天》。儘管是第一次錄製節目有些緊張,但是蒙曼依舊選擇了自己平時的上課風格,用最簡潔的方式向大家講述歷史,用自己的語言的向觀眾們展示歷史的魅力。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期的《武則天》播出之後取得了很大的反響,蒙曼因此嶄露頭角,吸引了很多的歷史迷,而因為她的短髮造型和講解方式和於丹比較像,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她為「小於丹」。之後,她又講了《大隋風雲》、《長恨歌》等課程,都獲得了較高的反響。《百家講壇》的編導張長虹誇讚她,說她錄製節目的時候從未返工,這在《百家講壇》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之後蒙曼登上了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這個節目比《百家講壇》的受眾更廣,蒙曼也憑藉她風趣幽默的講解吸引了更多粉絲,有了更多人的關注。儘管已經成名,但是蒙曼說,她只想做一個好老師,將更多的歷史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
一時失誤引群嘲
可以說《中國詩詞大會》讓蒙曼的名氣達到了頂峰,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節目中蒙曼犯了一個錯誤,在節目播出之後,引發了網友們的群嘲,大家質疑她的專業水平。
在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二場的節目中蒙曼在解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時,她將其解讀為農民耕種莊稼的過程,一時間引起熱議,觀眾和網友們認為她講得毫無道理,有網友說這兩句是在講農民除草,而且詩中講的季節應該是夏天而不是耕種的春天。也因此,有網友和業內學者開始質疑她的專業水平,還有一些網友在猜測蒙曼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於丹。
大家都知道於丹最初和蒙曼一樣都是通過《百家講壇》走紅的,蒙曼剛開始甚至被叫做「小於丹」。於丹講解過《論語》之後,迅速走紅,甚至成為了心靈雞湯的代言人,但是之後卻被人質疑學術水平。於丹在2012年在北大演講的時候被觀眾轟下臺,從此跌落神壇。
蒙曼的專業知識通過《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以及她的著作和論文中就可以看出,可能她對一些詩詞的理解有誤,但是她的歷史專業知識和素養還是值得肯定的,她不會成為第二個於丹。
其實,在我看來,詩詞這些東西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因為它畢竟是古人寫的,時至今日,誰也不能說自己的解釋就一定是對的。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詩詞,我們不必拘泥於一種解釋。
一個人的才華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如美酒一般,時間越久越醇厚,會變得愈發迷人。所以,努力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相信「腹有詩書氣自華」,未來,我們會發現我們讀的每一本書都沒有浪費。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