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從央視走紅,蒙曼成了眾人口中的才女,於丹卻遭受質疑?

2020-09-10 歷史有料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表現,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被無數人所喜愛和陶醉。而提起中華文明,不僅僅是中國人的自豪,也讓世界所讚嘆,被這精美的藝術所折服。



而我們時刻也沒有忘記對於文化的宣傳,畢竟這是我們很珍貴的東西。作為廣播宣傳行業裡面的老大,央視一直佔據了文化傳播的主流,尤其是長期引領了國內文化的潮流,被大眾所喜愛。21世紀初,在世紀之交的大變革時期,央視推出了一檔叫做《百家講壇》的文化類節目,成功帶起了一股文化的潮流,此後更是被社會上的許多人士所認可,被無數人所推崇。

而這檔節目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國最為火熱的一檔文化類節目,剛開始的時候,它邀請了國內一些有名的學者或者高校的教授等來做一些公開的講課,因為是面向更多的普通大眾,所以講解多是通俗易懂,因此也漸漸被大眾所接受,進而就有了更高的傳播度,所以一時之間就成了人們口耳相傳的火熱節目,一時之間也讓一些學者有名了起來,被許多人所知道,一些老師還因此收穫了很高的全國關注度,之後還收穫了更多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名譽,但是這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的結果。



因為這檔節目的火熱度,一些人學者也開始慕名而來,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途徑為自己獲得一定的社會關注度,當然很多人確實因為這個節目走紅全國,但也有一些人並未獲得預期的結果。這檔節目上走紅的男學者我們不再多說,而是關注一下這檔節目上成名的女學者們,其中就當屬蒙曼和於丹

於丹,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傳媒系系主任、碩士生導師。於丹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一時之間於丹也成了當時有名的學者,之後的她多次開設講座,宣傳國學文化,甚至還被冠上了「雞湯大師」、「國學大師」的名號,被人們所推崇、喜愛,但是盛名之下,如果高臺是虛構的,一定會頃刻坍塌。



成名之後的於丹,賣書、開講座等,收穫了巨額的經濟收入,她的書籍一時之間讓她擠入當年的作家收入榜前列。但是之後,卻有多名教授聯名上書說她講授的文化知識存在很大的偏差,是對文化的一種踐踏,認為她的講解更多的知識一些自己的個人臆測,脫離了經典的本意。而且於丹很多時候的行為與她自己的講解有很大的偏差,講解中的說法與她自己的行為形成了兩種差別,這也是讓很多人不滿意的原因。自然受到了人們的質疑。



而同樣是走紅之後的蒙曼呢?2007年11月19日開始,蒙曼主講的三十二集系列講座《武則天》開始在百家講壇播出。該節目主要從武則天入宮開始,講述武則天如何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2008年重登百家講壇,18集《太平公主》講述後武則天時期政局。2009年12月7日,41集《長恨歌》系列在百家講壇開始播放。講述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一個將大唐一手捧上了天,又將大唐一手推下谷底的人。蒙曼自稱演講風格不會簡單地按照時間線索去講述,也不會平鋪直敘地介紹,而是帶著問題講,用懸疑去吸引觀眾。 節目播出後,受到大量好評。也正是這樣,讓很多人對這一段唐史講解深感興趣,進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但是蒙曼老師走紅之後,仍然堅持自己的學者身份,並沒有經常的拋頭露面,除了在《詩詞大會》之上露面之外,平常也很少能夠見到蒙曼老師出現在什麼公眾場合。而且蒙曼老師自己也有自己的生活樂趣,據一位中央民族大學的同學說,蒙曼老師很喜歡小動物,所以她的民大裡面常常會餵一些流浪貓、狗,結果就經常會有一些小動物活躍在她休息的地方,這可能就是她的可愛之處。而她的生活方式確實是讓很多羨慕,被人們習慣地稱為「才女」。



也許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對待名譽的態度,一個人如果不能真實地認清自己,那麼就很可能讓自己陷入一種迷茫的地步。於丹是有一定的名氣,但她不能好好的堅守自己的底線,做好自己的本職,才會讓大眾質疑。而在盛名之下的蒙曼老師,仍然堅守自己的學者底線,腳踏實地,好好做好自己的一份簡單工作。兩相之下,高下立見。

相關焦點

  • 《百家講壇》蒙曼,失誤遭質疑,網友猜測: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於丹
    節目中的她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尤其是她對歷史的獨到見解,讓我們瞬間就喜歡上了她。 1975年,蒙曼出生於河北的一戶書香家庭中,她還有一個哥哥。她的父母都是教師,夫妻二人對蒙曼兄妹的培養十分重視,經常督促他們好好學習。
  • 國學女大師於丹,蒙曼,誰沽名釣譽?專家:文化小丑,都不足稱道
    "於丹是虛偽的說教,蒙曼是居於知識分子的良心在認真講課,與金錢無關。"對於當代兩位實力相當的國學才女,知名媒體評論人梁宏達曾這樣評論與對比她們。在學術研究上,究竟是誰更勝一籌呢?這在當今學術界裡也是眾說紛紜,觀點不一。
  •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這時候,文化學者就成了一個新的「偶像群體」。於是,我們就見到了從《百家講壇》裡走出來的各位教授:王立群、易中天、於丹等。除了他們,其實還有一位,被稱為「《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蒙曼教授。接到邀約以後,她登上央視而舞臺,同樣因為精心準備,她從《百家講壇》中脫穎而出,一下子成了眾人眼中的「國學大師」。隨後,蒙曼老師參與了另一檔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也是在這個節目中,讓她「跌落神壇」。
  •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於丹之後,又一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友質疑:這也算是大師?!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這句詩後來被總結成兩個成語:金無足赤,白璧微瑕。 它們指的都是——些微的缺陷並不應該影響對一個人的評價。
  • 從於丹與蒙曼,國學大師的「遮羞布」被扯下,人大教授:誤人子弟
    ,同樣是在《百家講壇》中,她同樣是大放異彩,其中對《武則天》《太平公主》《大隋風雲》這些歷史典故的講述,讓人聽得津津有味,人們當初戲稱「百家講壇一姐換位」,說的便是蒙曼。,蒙曼也在成為「一姐」後,開始參加各種節目,正是名利雙收的時候,在另一檔國學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蒙曼講解小學生都會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詩時,破天荒的講錯了。
  • 國學大師「蒙曼」,從書香中走來的才女,卻被自家老爸「瞧不起」
    而節目中的點評嘉賓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蒙曼老師算得上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導師了。這位貌不驚人的才女,32歲就登上了央視的《百家講壇》,憑藉著旁徵博引、出口成章而名滿天下。蒙曼老師知性優雅,舉手投足都散發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她在節目中的點評更是生動而又充滿著風趣,總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就這樣,這個從書香中走來的才女悄悄的走紅了,甚至被網友譽為"國學女大師"。
  • 才女蒙曼:從百家講壇大火,卻在詩詞大會翻車,多年才學遭到質疑
    其實蒙曼本身是北大歷史學博士,所以她對歷史的研究和分析都是十分專業和獨特的。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憑藉《百家講壇》這一個節目而大火,在之後更是連續六年、五次登上央視,直播講解隋唐的宮廷史。在《詩詞大會》翻車,多年文學遭到質疑然而蒙曼就是這個節目上翻車了,使得她多年來的才學都遭到了質疑,可以說是從神壇的位置狠狠地跌落了下來。
  • 「小於丹」蒙曼:因「燕子」惹爭議,父母為其徵婚,任婦聯副主席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不僅讓億萬觀眾領略了中國詩詞的魅力,也讓很多「才子才女」成為新時期的「偶像」。一夜之間,「國學大師」蒙曼名聲大噪,開始走紅。就在蒙曼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收穫肯定和讚揚的時候,質疑的聲音也慢慢多了起來。
  • 才女蒙曼:因百家講壇走紅,45歲還未婚,父母為其買房苦苦徵婚
    近年,央視出了一檔金牌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人們不僅見識了博學多才的參賽者,也見識到了蒙曼老師的精彩點評。蒙曼能夠成為被數人追捧的學者,自然離不開從小受到的教育。011975年,蒙曼出生於河北一個小康家庭,家人都從事教育工作。
  • 從於丹到蒙曼,國學大師淪為"雞湯大師",沽名釣譽註定不會長久
    於丹本身就因為聚光燈的效應,將自己真實的一面暴露了出來。最終,也徹底敗在了真實面前。文化人的不堪一旦被放大,其殺傷效果要比其他階層人士的人設崩塌,厲害無數倍。從心靈雞湯到文化奶媽文化講究傳承,但是幾千年來,傳播平臺的限制,使得文化以及真理,始終掌控在少數人的手裡。文化對於大眾和草根相當遙遠,即便生活處處都蘊含著文化的真理,可惜詮釋的權利始終掌控在有文化的人手裡。
  • 32歲走紅百家講壇,45歲父母買房徵婚,北大才女蒙曼:我不是剩女
    用這句話來形容國學才女蒙曼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國學才女蒙曼1975年1月出生於河北的蒙曼,如今身上有諸多的標籤:北大博士,歷史教授,《百家講壇》最年輕講師,最有才情的女子,《中國詩詞大會》評委,45歲的黃金單身女……01 從小就是「小書蟲」蒙曼的父母都是教師,兩人酷愛讀書。
  • 於丹、陳果的心靈雞湯,從受人追捧到無人問津,蒙曼卻乘勢而起
    於丹、陳果的心靈雞湯,從受人追捧到無人問津,蒙曼卻乘勢而起心靈雞湯原本是一個褒義詞,多指勵志樂觀的段子,對心靈有安慰的作用。事實上,心靈雞湯起源於美國,在國內的流傳開來,得益于于丹的《論語心得》。於丹是個能人,把《論語》講出了心靈雞湯的味道,可謂是十全大補湯。
  • 曾經名氣超過於丹的女教授,卻因解讀古詩名句被推下神壇
    提到國學教授大家一定會想到一檔央視節目,叫做《百家講壇》。這檔節目被大家喜愛了許多年,其中講授的教授也成為了大家敬仰的人物,我們熟知的易中天、於丹就是從這檔節目中,被大家熟知的。在這些女教授中,於丹可以說是紅得發紫,但是她有些解讀被大家質疑,比如說《論語》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於丹認為其中的「小人」是指小孩子,引發了許多爭議。其實還有一位女教授,她的名氣一點都不比於丹小,甚至比於丹更加紅,她也引起了大家的許多爭議甚至嘲笑,這位教授就是蒙曼老師。
  • 康震、王立群、於丹、蒙曼,誰的傳統文化根底深?答案一目了然
    康震、王立群、蒙曼、於丹這幾位都是古代文學的大咖。尤其是康震、蒙曼和王立群幾位老師,更是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做點評嘉賓,他們四位也都在《百家講壇》做過節目,都能顯示出過人的文化底蘊,看得出都有很厚的積累,厚積才能薄發嘛! 這幾位老師,誰的文化根底更深一些?我覺得非康震莫屬。
  • 國學大師蒙曼:只因解說「鋤禾日當午」跌下神壇,真實水平如何?
    國學大師蒙曼也有著非常傲人的履歷,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歷史學博士,自2007年以來,五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向觀眾主講了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國女性史,名氣曾一度高過於丹老師
  • 蒙曼:歷史講臺上的巨人
    2007年11月19日,歷史文化類欄目《百家講壇》迎來了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一位主講師-蒙曼。這位32歲就成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的才女,無論是在講臺上還是在螢屏前能做到從容不迫,侃侃而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才女,尋求她的身上有哪些值得考究的地方。
  • 蒙曼:事事關心,人人盡力
    她,胸中有墨,腹有詩書,腳下有真知,被稱為「書香中走來的才女」; 她,32歲登上央視,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等,成為《百家講壇》最年輕的主講人; 她,是《中國詩詞大會》的點評嘉賓,憑藉旁徵博引和妙語連珠的點評圈粉無數。
  • 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書香中走出的才女,到底厲害在哪?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中,走出了很多紅人,比如說今年剛剛考進清華大學的才女武亦姝等等.但是,小編今天想給大家說的人,不是參賽選手,而是一位評委——蒙曼。她到底厲害在哪?蒙曼,就是《中國詩詞大會》中那個「小眼睛,小個子」的溫婉的導師,看起來顏值不高,但是卻也散發著「才女」的氣質。她的才氣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換言之,就是一位書香中走出的才女。
  • 「百家講壇」7大學霸級才女,個個都是教授級,你覺得誰最厲害
    這其間,不乏眾多「巾幗」的身影,更是湧現了於丹、蒙曼等極具才氣的學霸級學術達人。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看看哪位女才子是你心中的那個最。1、馬瑞芳,回族,1942年生於山東省青州市。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術帶頭人。
  • 隱瞞了20年,著名央視主持於丹和臺灣男演員的關係,「藏」不住了
    說實話其實我剛開始的時候都嚇了一大跳,於丹和張震之間還會有這樣的關係,簡直是讓人難以相信。  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探究吧。  都會用自己的演技徵服很多人,尤其是在電影《繡春刀Ⅱ:修羅戰場》  他飾演的警衣衛沈煉簡直迷倒我,不管是臺詞還是電影中的動作戲,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憑藉這個角色,還獲得了「亞洲璀璨之星」最佳男演員獎和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