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0-12-25 澎湃新聞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研究背景

聚乙烯是應用最廣泛的工程塑料之一,具有諸多優良性能,如良好的加工特性、較好的耐化學試劑性能、高介電強度、高力學性能和低生產成本等,因此,聚乙烯已普遍應用於眾多工業領域,如包裝業、消費品、管狀器具和絕緣材料等。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較為重要的兩種聚乙烯材料,各有其自身優點和不足。HDPE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能、化學穩定性和抗蠕變性能,但是其耐磨性較差。UHMWPE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但是抗蠕變性能較差,且熔體黏度很大,難以加工成型。為了獲取綜合性能優良的聚合物材料,共混改性已經成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隨著新工業不斷發展,僅僅依靠聚合物材料自身的性能,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新需求,通過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各種納米填料,形成納米複合材料,是一種常見的有效途徑。其中,碳納米管(CNT)由於高導電率和大長徑比等優點,一直是納米複合材料領域中極具競爭力的一種納米填料。

本工作以HDPE和UHMWPE/HDPE共混物(簡寫為UH-HDPE)為聚合物基體,CNF為納米填料,製備兩相和多相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研究CNF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及分布特性,並討論CNF含量及其分布狀態對複合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規律。

結果展示

圖1為HDPE和CNF含量分別為1%(質量分數,下同)和10%的CNF/HDPE複合材料斷面微觀形貌。可以看出,CNF可良好分散於HDPE基體中,無明顯團聚現象發生。這說明在熔融共混過程中,轉矩流變儀的高剪切力作用足以打破由CNF自身的高表面能而導致的團聚體。

圖1 不同含量CNF在HDPE基體中的分散狀態

(a)1%CNF;(b)10%CNF

圖2為HDPE及其複合材料的橫斷面微觀形貌。當CNF含量為 1%時(圖2(b)),複合材料的斷面與HDPE(圖2(a))基本相同,表面均較平整光滑。當CNF含量提高至5%(圖2(c)),斷面開始變得不平整,出現少許空孔。當CNF含量達到10%時(圖2(d)),斷面上出現大量空孔,且HDPE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

圖2 HDPE及其複合材料的橫斷面微觀形貌

(a)HDPE;(b)1%CNF/HDPE;

(c)5%CNF/HDPE;(d)10%CNF/HDPE

圖3為UH-HDPE共混物和CNF/UH-HDPE複合材料的橫斷面微觀形貌,其中CNF含量為1%和3%。由圖3(a)可以看到,UH-HDPE共混物的橫斷面上有明暗不同的兩個區域,分別以A區域和B區域表示。由圖3(b)和(c)可以看到,CNF主要分散於A區域,而在B區域無法觀察到CNF的存在。A區域為HDPE相,B區域為UHMWPE相,CNF主要分散於HDPE相中。CNF/UH-HDPE複合材料中實際存在CNF、HDPE和UHMWPE三相,可以將UHMWPE看作一種絕緣填料,在HDPE基體中用以改變CNF的分布狀態。CNF在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中,均呈良好分散狀態,但僅分散於HDPE基體中。在CNF/HDPE複合材料中,CNF呈均勻分布狀態,在CNF/UH-HDPE複合材料中,由於CNF無法滲入UHMWPE相,CNF呈非均勻分布狀態。

圖3 CNF在UH-HDPE基體中的分散狀態

(a)UH-HDPE;(b)1%CNF/UH-HDPE;

(c)3%CNF/UH-HDPE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如圖4所示,頻率範圍是102~106 Hz。可以看到,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隨著CNF含量增加而顯著提高。當CNF含量達到7.5%以上時,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提高至190 (100 Hz),約為HDPE材料的50倍。複合材料的界面相是其介電性能的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納米複合材料中,由於納米填料尺寸小、比表面積大,會在複合材料中引入大量界面區域,對複合材料的介電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在CNF/HDPE複合材料中,隨著CNF含量增加,CNF/HDPE界面區域急劇增多,因此大幅度提高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還可以看到,HDPE的介電常數不隨頻率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隨著CNF含量的增加,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逐漸開始隨著頻率發生變化,當CNF含量達到7.5%以上時,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表現出強烈的頻率依賴性,介電常數隨著頻率提高而降低。

圖4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

(a)1%~10%CNF/HDPE;

(b)1%~5%CNF/HDPE局部放大圖

圖5為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在頻率為100 Hz時的介電常數對比圖。可以看到, CNF/UH-HDPE三相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變化趨勢與CNF/HDPE兩相複合材料基本相同,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隨著CNF含量增加而提高。同時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在CNF含量相同時,CNF/UH-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高於CNF/HDPE複合材料。

圖5 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介電常數對比圖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如圖6所示。由圖可知,當CNF含量≤4%時,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和HDPE基本相同,且不隨頻率改變而發生變化。當CNF含量為5%時,介電損耗值增大至0.1左右,同時表現出明顯的頻率依賴性。當CNF含量達到7.5%以上時,低頻介電損耗急劇增大,強烈依賴於頻率變化。這說明當CNF達到一定含量後,偶極子取向極化效應顯著增強。在低頻範圍,偶極子有足夠時間跟上電場方向變化而發生取向運動,導致大量能量損耗。此結果與介電常數的變化趨勢一致。

圖6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

(a)1%~10%CNF/HDPE;

(b)1%~7.5%CNF/HDPE局部放大圖

圖7為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對比圖。可以看出,當CNF含量為1%時,兩相和三相複合材料均未產生明顯的介電損耗,與聚合物材料維持在相同水平上。當CNF含量達到3%,兩相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仍無明顯變化,三相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略有增加。這是由於引入UHMWPE,提高了HDPE相中CNF的實際含量,此結果對應於CNF/UH-HDPE複合材料略高的介電常數。

圖7 CNF/UH-HDPE和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對比圖

文章來源: 《材料工程》

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孫莉莉, 吳南, 彭睿

2020, 40(4): 109-115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20.000013

原標題:《【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幾種典型陶瓷納米纖維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鈦酸鋇(BaTiO3)是一種無鉛類壓電陶瓷,它是發現最早且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陶瓷材料,鈦酸鋇的晶體結構為ABO3型鈣鈦礦晶體結構,鈦酸鋇有兩種晶型,即四方晶系與立方晶系。兩種晶型在不同溫度下可以轉化,當溫度降至居裡溫度以下時,鈦酸鋇由立方晶系轉為四方晶系,在晶系轉變過程中存在相變潛熱,同時自發極化的跳躍與幾何尺寸的突變也在相變中產生。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碳與矽複合能夠降低材料整體體積膨脹, 同時起到抑制活性物質顆粒團聚的作用, 此外碳的電導率較高, 與常規電解液相容性好, 複合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能和優異的導電性。碳材料可分為傳統和新型兩類, 其中傳統碳材料主要包括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炭黑等, 新型碳材料主要有碳納米管/線和石墨烯等。
  • 【行業資訊】高分子複合材料在裝甲防護上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因此,高性能纖維抗彈複合材料用於裝甲防護,能夠大幅度地減輕裝甲質量,或在相同質量條件下提供更高的抗彈性能,是解決裝甲裝備輕量化與強防護矛盾的關鍵材料技術。1.裝甲防護用纖維複合材料研究與應用進展纖維複合材料是採用高性能纖維織物或混雜纖維織物,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與樹脂基體複合而製得的具有較高防彈性能、能滿足特定防護需求的材料。
  • 【科研進展】納米結構形狀如何增影響複合水凝膠粘合性和機械性能
    納米複合材料的宏觀性能取決於納米顆粒的性質。儘管顆粒形態已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參數,但迄今為止,不同形狀納米顆粒的開發任然受到限制。本文作者證明了納米顆粒的形狀是確定納米複合水凝膠性能的關鍵因素。背景生命系統的特徵是形狀多樣的。
  •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萬能」的薄膜
    這種薄膜就是傳說中的靜電紡絲功能性納米纖維膜,一種功能強大的新材料。有多強? 李從舉笑著告訴記者,有同事隔著它抽菸,發覺香菸沒什麼味道了——這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其過濾效果。 如果用作口罩。這是一種優質的過濾材料,可以很好地過濾PM2.5以及各種病毒、雜質的同時,通氣更容易,這讓人呼吸起來順暢得多。
  • PVA-CQD/Si NP/SF納米纖維的製備及其加速傷口癒合的能力
    纏繞在一起的納米纖維三維結構為傷口癒合過程中藥物和修復劑的攜帶提供了獨特的空間。在這項研究中,合成了碳量子點(CQD)/二氧化矽納米顆粒(Si NP)/絲素蛋白(SF)納米複合材料,通過噴塗和靜電紡絲法製備了兩種新型傷口敷料,即BC-CQD/Si NP/SF納米複合材料和PVA-CQD/Si NP/SF納米纖維,並對其進行了成功表徵。
  • 學術乾貨見證靜電紡絲與納米纖維的合作史
    人們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加工納米纖維可追溯到上世紀初,但是一直到1934年,Formalas首次為高壓靜電紡絲裝置申請專利,這一舉措被公認為靜電紡絲的開端。現如今納米纖維的科研價值受到廣泛關注,自然衍生出各種紡絲技術。然而,靜電紡絲與其他方法相比,操作簡便,適用範圍廣,效率較高而被廣泛利用。可應用於生物醫藥提純,化工過濾,或者織物性能改進等。
  • 土木系在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拉擠型材結構標準化工作上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6月1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土木系在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拉擠型材結構標準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土木系馮鵬教授主編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複合材料拉擠型材結構技術規程》T/CECS 692-2020正式發布,該標準是我國首部針對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拉擠型材結構設計、施工和驗收的技術標準;土木系參編的國家標準《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工程應用技術標準》GB50608-2020也正式發布,馮鵬、陸新徵教授、葉列平教授參與起草,該標準是原國家標準《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建設工程應用技術規範》GB50608-2010
  • 過程工程所製備高活性燃料電池氧氣還原反應電催化劑
    當前,全球能源危機的到來及環境汙染問題的日益嚴重迫使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可持續能源的開發利用,包括可持續能源的儲存與轉化。燃料電池與金屬-空氣電池等是屬於可持續能源利用技術的範疇,其中陰極上氧氣還原反應(ORR)的催化劑決定了電池性能的好壞,從而決定了能量轉化效率以及電池成本的高低。鉑或鉑的合金是目前廣泛應用的ORR電催化劑。
  • 【復材資訊】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性能及成型工藝
    但由於傳統複合材料成型工藝來源於品種多、批量小、高成本生產的航空工業,為了滿足車用CFRP 對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自動化製造技術的迫切需求,國際主流車企結合車身部件設計靈活、厚薄不均、複雜程度地不同的具體特點,開發了眾多差異化的新型快速成型工藝,以實現最小碳纖維用量下最大程度地發揮複合材料功效的目的。
  • 電機系首次研製成功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
    清華新聞網8月10日電 8月6日,電機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等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基於聚合物-分子半導體全有機複合材料的高溫電容薄膜」(Polymer/molecular semiconductor all-organic composites for high-temperature
  • RICHARD MILLE裡查德米爾Carbon TPT碳纖維材料的起源與發展
    桅杆由Carbon TPT®碳纖維材料製成,性能優越、堅固耐磨,但同時加工難度也不可小覷。RICHARD MILLE旗下的機械加工公司ProArt Prototypes SA對Carbon TPT®碳纖維一見鍾情,夜以繼日地改進加工程序,探尋適用於碳材料的切割工具,終於找到了理想的的解決方案。
  • 80後留學博士的納米洋蔥碳 創·故事(圖)
    今天還在陽泉,明天就已經到了四川,後天則已經到了山東,預約採訪的電話裡,永遠是那個爽朗卻又匆忙的聲音,言語不多,說的最多的便是機器、納米洋蔥碳。採訪就在這樣零星的碎片時間裡開始了。其中:《碳納米管/導電聚合物薄膜電極的製備及其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氮氧化物在含銅類鈣鈦石型複合氧化物納米纖維和晶粒上的分解》獲得山西省基礎研究項目,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零排放製備氫氣及納米碳材料》獲得山西省回國留學人員科研資助項目,《甲烷催化裂解製備高選擇性納米碳材料》獲得太原理工大學青年基金等八項科研項目成果,並研發申請取得了《零排放制氫發電產碳裝置》《天然氣煤層氣煤氣液化氣徹底燃燒催化劑》等
  •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lastics)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FRP,英文全稱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Plastics,由纖維材料與基體材料構成。隨著材料製備成本的降低,FRP也開始走入大眾生活,常用的有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GFRP(俗稱玻璃鋼)、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CFRP。
  • 智能紡織品:擁有機械堅固和柔韌的TE纖維,透氣親和、不易察覺!
    通過連續交替擠壓工藝製備了由單壁碳納米管(SWCNTs)和聚乙烯醇(PVA)水膠體組成的柔性TE纖維。(Figure 1.a,b)凝膠凝固後的流變性能表現出較高的G』 和G』』 ,增幅約為3個數量級。除了膠體的多種可調性之外,另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溶劑的遷移受到PVA聚合物網絡的限制。交替擠壓的凝膠,可以保證p/n界面在沿軸向持續的壓應力和剪應力作用下也有清晰的界限。
  • 我校納米纖維膜在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校新型纖維及非織造材料團隊研製的多尺度結構納米纖維膜在鋰硫電池、聚合物全固態電池等鋰金屬電池中的應用展現出了優異的性能,為新型高性能儲能器件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隨著儲能器件以及智能電網的飛速發展,對於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金博股份:熱場系統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製造商與供應商
    金博股份成立於2005年,公司主要從事先進碳基複合材料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階段聚焦於碳/碳複合材料及產品,主要應用於光伏行業的晶矽製造熱場系統,是一家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
  • 田禾院士團隊《AM》:仿珍珠層納米複合材料調控室溫磷光材料中的氧...
    層狀納米粘土結構優良的阻氧層抑制了環境氧的猝滅效應,拓寬了聚合物基體的選擇範圍,使其達到較低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同時提供了更好的機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此外,可以通過改變聚合物/納米粘土的比率來微調薄膜內的氧氣滲透和擴散,從而實現RTP信號的可編程保留時間,用於瞬態信息存儲和防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