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凡爾賽文學」一詞在網際網路中流行開來。
何為「凡爾賽文學」?引用主持人何炅的解釋: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被何老師稱為「凡學鼻祖」的,正是央視主持人,「北大還行」撒貝寧。
央視主持人們堪稱是「人中龍鳳」,你從下面這段話就能感受到。
而正是在這種神仙打架的局面下,保送北大的撒貝寧輕聲說了一句「跟你們這一群還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
現在大家隨便在微博搜一下「撒貝寧」,出來的聯想詞條,都直指這個人的人生有多傳奇。網友也調侃,「除了身高和樣貌,其他都很完美」。
撒貝寧到底有多強?當你以為「保送北大」就是他的高光時刻的時候,他又用他後續的一系列實際行動再一次徵服了你。
大學時期,他擔任廣播電臺臺長、戲劇社社長、合唱團團長.過於豐富的社團活動讓他極少去上課,最終卻門門成績都85分以上。老師都忍不住問:「這個孩子成績這麼好,是我們班的嗎?我怎麼從來沒見過他。」
大學在最高人民法院實習過,因為成績優異,老師想讓他留在法院,但是因為當時他被直接保送北大法學的研究生,被迫放棄了這個機會。
研一開始主持央視節目《今日說法》,幾年後該欄目收視率同時段全國第一。
後續,非科班出生的他,參加了央視主辦的《主持人大賽》,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當時,有四位評委因為他的優異表現,給出了「違規」的滿分。
他也曾勤工儉學,輔導孩子寫作文,但是做了兩周就被辭退?究其原因,居然是因為教的太好了.
撒貝寧這豐富的履歷,真的會讓人覺得,說他是「男主人設」也不為過。
他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眾人讚美他,但他卻時刻保持清醒,不斷地自省。這都得益於他的童年教育。
撒貝寧出生於高知分子家庭,從小他就十分地調皮搗蛋,是大院裡面的「孩子王」。
有一次,他帶著小夥伴們一起去抓毛毛蟲,結果毛毛蟲沒抓到,大家都被叮了一身包,為此老師還找上門。
撒貝寧原以為父親會大發雷霆,沒想到父親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錯了嗎?」,而後父親選擇跟他好好談談。
在撒貝寧的心裡,父親當時給到的這份平等、這份理解,是極為寶貴的。
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放大孩子的錯誤,批評孩子。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導孩子知道如何這樣的錯誤可能造成的後果是什麼,應該如何避免犯錯。這樣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起規則感。
撒貝寧從小到大,拿過許許多多個第一名:武漢市五年級口頭作文競賽第一名,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一名等等。
但是,撒貝寧一帆風順的人生中,也有那麼一點點小起伏。
小學考初中的時候,他以0.5分之差沒能考上市重點,爸爸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只要你能夠吸取教訓,機會還是有的,哪能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不前呢?」
撒貝寧聽罷很受鼓舞,努力學習,後來考上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
高三那年,撒貝寧參加了北大的冬令營,評委老師問他:「你會唱民歌嗎」,撒貝寧搜遍了腦子裡的曲庫,只記得一首不是特別熟的《小白楊》。
誰知道老師說,「好的,那明天的匯報演出,你就唱這首歌吧」。
撒貝寧傻眼了,與此同時父親連夜找了戰友,趕製伴奏帶,請了聲樂老師,幫撒貝寧進行發聲發音的訓練。
最終,撒貝寧靠著這一首《小白楊》,保送進了北大。
在孩子受挫的時候,鼓勵孩子是幫助孩子收穫自信心的前提及基礎。
因為孩子會清楚地知道,他們雖然輸了比賽,失去了好名次,但他們卻有一個永遠不會失去的最寶貴的東西——父母的愛。為此,他們會更有動力去克服困難,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給到孩子支持,能夠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動力去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獲取自己的人生價值,收穫自尊和自信。
當我們聽到「央視主持人」這樣的頭銜時,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應當是十分官方的,但並非如此。
撒貝寧在綜藝《明星大偵探》中,顛覆了我們對這個人最初的認知。
他成熟而幽默,強大的主持功底和幽默的口才,讓他能夠輕鬆地帶動綜藝節奏。
也能在恰當的時刻,傳播正能量,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當談論到抑鬱症的時候,他說到「沒有人能夠決定他人的生死。走向死亡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解脫。請相信科學,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
在《又衝不上的雲霄》一集中,機組每個人犯錯,玩忽職守,收受賄賂,買賣學歷。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位普法欄目的主持人,非常嚴厲的批評他們的錯誤,並且進行普法。
許多觀眾也說這個綜藝不僅僅是一個充滿笑料的綜藝,更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為青少年指引正路的一檔節目。這都離不開撒貝寧在節目中每個節骨眼上的畫龍點睛。
父母早年對撒貝寧的教育造就了撒貝寧現在極具個性的人格魅力。
撒貝寧從小就活潑好動,父母沒有打擊有這樣個性的他,讓他變得「懂事」,而是好好地保護他的個性、引導他,所以撒貝寧具有極強的共情能力,最終他也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當撒貝寧對演講感興趣的時候,父母會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在演講方面的天賦。
撒貝寧的父母給予了他很大的自由,撒貝寧的每個人生抉擇,都是自己作出的,他的父母則是在背後默默地給予支持,讓他能夠更有底氣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每個乘風破浪的孩子背後,都有推波助瀾的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