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撒」的養成,每個乘風破浪的孩子背後,都有推波助瀾的父母

2021-02-07 SKRoyalNursery

近日,「凡爾賽文學」一詞在網際網路中流行開來。


何為「凡爾賽文學」?引用主持人何炅的解釋: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被何老師稱為「凡學鼻祖」的,正是央視主持人,「北大還行」撒貝寧。


央視主持人們堪稱是「人中龍鳳」,你從下面這段話就能感受到。


而正是在這種神仙打架的局面下,保送北大的撒貝寧輕聲說了一句「跟你們這一群還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真的是.」。


現在大家隨便在微博搜一下「撒貝寧」,出來的聯想詞條,都直指這個人的人生有多傳奇。網友也調侃,「除了身高和樣貌,其他都很完美」。


撒貝寧到底有多強?當你以為「保送北大」就是他的高光時刻的時候,他又用他後續的一系列實際行動再一次徵服了你。


大學時期,他擔任廣播電臺臺長、戲劇社社長、合唱團團長.過於豐富的社團活動讓他極少去上課,最終卻門門成績都85分以上。老師都忍不住問:「這個孩子成績這麼好,是我們班的嗎?我怎麼從來沒見過他。」


大學在最高人民法院實習過,因為成績優異,老師想讓他留在法院,但是因為當時他被直接保送北大法學的研究生,被迫放棄了這個機會。


研一開始主持央視節目《今日說法》,幾年後該欄目收視率同時段全國第一。


後續,非科班出生的他,參加了央視主辦的《主持人大賽》,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當時,有四位評委因為他的優異表現,給出了「違規」的滿分。


他也曾勤工儉學,輔導孩子寫作文,但是做了兩周就被辭退?究其原因,居然是因為教的太好了.


撒貝寧這豐富的履歷,真的會讓人覺得,說他是「男主人設」也不為過。


他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眾人讚美他,但他卻時刻保持清醒,不斷地自省。這都得益於他的童年教育。



撒貝寧出生於高知分子家庭,從小他就十分地調皮搗蛋,是大院裡面的「孩子王」。


有一次,他帶著小夥伴們一起去抓毛毛蟲,結果毛毛蟲沒抓到,大家都被叮了一身包,為此老師還找上門。



撒貝寧原以為父親會大發雷霆,沒想到父親開口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錯了嗎?」,而後父親選擇跟他好好談談。


在撒貝寧的心裡,父親當時給到的這份平等、這份理解,是極為寶貴的。


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不是放大孩子的錯誤,批評孩子。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導孩子知道如何這樣的錯誤可能造成的後果是什麼,應該如何避免犯錯。這樣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起規則感。


撒貝寧從小到大,拿過許許多多個第一名:武漢市五年級口頭作文競賽第一名,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一名等等。


但是,撒貝寧一帆風順的人生中,也有那麼一點點小起伏。


小學考初中的時候,他以0.5分之差沒能考上市重點,爸爸沒有批評他,而是鼓勵他:「只要你能夠吸取教訓,機會還是有的,哪能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不前呢?」


撒貝寧聽罷很受鼓舞,努力學習,後來考上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


高三那年,撒貝寧參加了北大的冬令營,評委老師問他:「你會唱民歌嗎」,撒貝寧搜遍了腦子裡的曲庫,只記得一首不是特別熟的《小白楊》。


誰知道老師說,「好的,那明天的匯報演出,你就唱這首歌吧」。


撒貝寧傻眼了,與此同時父親連夜找了戰友,趕製伴奏帶,請了聲樂老師,幫撒貝寧進行發聲發音的訓練。


最終,撒貝寧靠著這一首《小白楊》,保送進了北大。


在孩子受挫的時候,鼓勵孩子是幫助孩子收穫自信心的前提及基礎。


因為孩子會清楚地知道,他們雖然輸了比賽,失去了好名次,但他們卻有一個永遠不會失去的最寶貴的東西——父母的愛。為此,他們會更有動力去克服困難,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給到孩子支持,能夠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動力去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獲取自己的人生價值,收穫自尊和自信。



當我們聽到「央視主持人」這樣的頭銜時,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應當是十分官方的,但並非如此。


撒貝寧在綜藝《明星大偵探》中,顛覆了我們對這個人最初的認知。


他成熟而幽默,強大的主持功底和幽默的口才,讓他能夠輕鬆地帶動綜藝節奏。


也能在恰當的時刻,傳播正能量,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當談論到抑鬱症的時候,他說到「沒有人能夠決定他人的生死。走向死亡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解脫。請相信科學,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


在《又衝不上的雲霄》一集中,機組每個人犯錯,玩忽職守,收受賄賂,買賣學歷。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位普法欄目的主持人,非常嚴厲的批評他們的錯誤,並且進行普法。


許多觀眾也說這個綜藝不僅僅是一個充滿笑料的綜藝,更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為青少年指引正路的一檔節目。這都離不開撒貝寧在節目中每個節骨眼上的畫龍點睛。


父母早年對撒貝寧的教育造就了撒貝寧現在極具個性的人格魅力。


撒貝寧從小就活潑好動,父母沒有打擊有這樣個性的他,讓他變得「懂事」,而是好好地保護他的個性、引導他,所以撒貝寧具有極強的共情能力,最終他也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當撒貝寧對演講感興趣的時候,父母會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在演講方面的天賦。


撒貝寧的父母給予了他很大的自由,撒貝寧的每個人生抉擇,都是自己作出的,他的父母則是在背後默默地給予支持,讓他能夠更有底氣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每個乘風破浪的孩子背後,都有推波助瀾的父母。共勉!


相關焦點

  • 凡爾撒!
    沒想到,咱們的「凡爾撒」悄悄出場,一句話便KO了全場:跟一幫需要考試的人坐在一起,唉,真的是。。。(哈哈哈哈,全場爆笑)在一檔激勵高考學子的節目中,撒貝寧深情的回憶高考時光:「每年到了高考的時節,我的內心總是有一些難言的傷痛,你們參加高考可以填志願,像我這種沒有參見過高考的人,就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 孩子真難管?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
    作者:一勺美文每天回家的時候,都可以看到路邊一家小店裡有這樣的畫面:一個年輕的母親坐在櫃檯後,捧著手機目不斜視,而門口的臺階上,坐著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同樣也是捧著手機在玩遊戲,同樣的目不斜視。這樣的畫面在今天看來似乎已經不新鮮了,走到哪,都可以看到大人小孩子各玩各的手機,仔細想想,這其實是可怕的。如果父母貪圖一時之快,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手機比父母」好的概念。事實上,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手機確實是比父母要好的。首先,手機不會打罵他,其次,手機可以讓他在玩遊戲中得到愉快。
  • 考生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每個「脾氣」的孩子背後都有這樣的父母
    原來,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背後,都有著可循的原因。 每個愛發脾氣的孩子,背後的原因都讓人心疼。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浸透父母的汗水因為她明白:那些有志者事竟成的背後,都是咬碎銀牙的堅持。可見,每個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父母養育孩子的路上,不要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很能理解,有一些父母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他們會覺得現如今是冬季,天氣實在太冷了,加上幼兒園是一個集體性的環境,很有可能讓孩子有傳染咳嗽、感冒的情況發生。但一旦有這個想法,那麼讓孩子經常性的缺課,也就不足為奇了。
  • 孩子長大還讓父母陪睡,沒有養成獨立性格,主要責任在父母
    我們也知道每個人的性格生來不同,也並不是每個小男孩天生都是勇敢堅毅的,面對Kimi這樣缺少安全感的孩子,父母應該給他更多的自信心,培養他的男孩子氣概。孩子有這些心理問題很正常,每個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至於孩子長大後是變得勇敢獨立還是膽小愛撒嬌,都在於父母如何在孩子小時候去教育。當父母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性格就比較嬌弱,那父母就應該採取相對應的辦法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勇敢。
  • 《以家人之名》李海潮:每個興風作浪的孩子,背後都有這樣的家長
    我們總覺得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就是愛孩子,卻不知道,心與心的交流,對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孩子需要和父母的情感互動,愛會流動的家裡,溫暖是孩子一生的底色。 01 沒有互動的父母,只會養出「空心」的孩子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 最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最狠心的父母,日本小學:習慣從小養成
    做什麼事都很有條理,自律程度令人震驚。為什麼日本小學生能做到這麼自律?是天生的嗎?並不是。日本有句俚語,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都是父母狠心培養來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日本家長的4個「狠做法」,供大家參考借鑑。什麼是自律?
  • 每個不正常的孩子,背後都有對未盡責的父母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仙女也都修成厭世者。這簡直是用孩子的一生來證明阿德勒的名言「不幸的孩子一輩子都在治癒自己的童年」為了重新得到他搞研究,他虐貓,他拿獎,他企圖殺人,,,,凡此種種,都是他為了得到媽媽關注想的辦法。
  • 《乘風破浪的姐姐》背後真相:媽媽什麼樣,孩子就什麼命
    參加節目的都是30+的姐姐,而這其中有好幾位都是幾個孩子的媽媽。在舞臺上,她們是好姐姐,乘風破浪。在生活中,她們是好媽媽光芒萬丈。今天,我們不談時尚,不灌雞湯,來跟大家扒一扒這些乘風破浪媽媽們育兒的「殺手鐧」。
  • 父親搬瓦20年供倆女兒上大學: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是父母在奮力...
    是啊,我們不得不承認,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踏著父母的肩膀,成長成材;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少不了父母的奮力託舉。對此,馮羿曾在採訪中說:「哪有什麼神童,除了天賦之外,更多的是我們父母的堅持。」是呀,我們以為的神童,只不過是背後有了傾情付出的父母罷了。只有父母用心付出,陪著孩子一起去堅持,日復一日,才會有我們期待的孩子的模樣!
  • 撒貝寧不愧是凡爾撒,保送北大的撒貝寧家教被家長開除
    撒老師談起自己在大學時曾做過15元一小時的作文輔導家教,而興奮的撒老師將自己的秘訣傾囊相授後,因為孩子作文成績迅猛提升,兩三個星期後被孩子家長告知不用來了!網友們都知道撒老師實力非常強撒貝寧作為央視的王牌主持人,不但人帥而且主持風格相當的成熟,觀眾也非常喜歡愛他主持的節目,對於撒貝寧來說也算是事業的高峰了,由於在主持風格上的幽默,網友應該熟悉他的「凡爾撒
  • 幼兒的性格養成來自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應謹言慎行
    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甚至可以說這一輩的自我認識都和父母有關係。父母是孩子最開始的領路人,也是孩子最早的導師,父母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在孩子幼兒階段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謹言慎行,以免給孩子帶來一生的陰影。
  • ...告白」看哭千萬網友: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用愛兜底
    短短兩百多字,有讚美,有尊重,有鼓勵,也有平等,字裡行間滿載了父母愛孩子最美好的模樣。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
  • 李玫瑾教授坦言:父母把孩子養成了「老實人」,就別怪同學欺負他
    孩子上學以後,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和同學好好相處,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有的父母訴苦:我平時在家裡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謙讓他人。但別的孩子,會過來搶自己孩子的玩具,欺負他們。父母不在身邊,又該怎麼辦?有父母曾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了,卻不敢反抗。
  • 每一個出格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對不合格的父母
    合格的父母,一定會讓孩子明白羞恥心和擔當,他們會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教會他們謙遜和敬畏,給予他們修養和真誠,同時呈現給他們一個有邊界但足夠寬闊和廣袤的世界;而不合格的父母才會打著「釋放天性」的口號縱容和放任孩子,讓他們肆無忌憚,一次次做出出格的事情。
  • 「壞媽媽,總要我學習」,每位自律孩子背後,都少不了「狠」父母
    文/蘭媽談育兒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被父母催促的學習,而真正愛孩子的爹媽也都有嚴厲的督促一面,昨天晚上因為孩子學習的事又跟大寶吵起來了,大寶含著淚說「壞媽媽,為啥你天天總是讓我學習」,那一句「壞媽媽」直接讓我的心裡咯噔一下,也讓對孩子一直堅持的「學習好」教育產生了質疑。
  • 《隱秘的角落》:每個「問題少年」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
    每個「問題少年」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壞孩子」不是天生的,每個壞孩子的形成,都是原生家庭影響下的人格與成人世界規則的一次碰撞。每個「問題少年」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
  • 《你好生活》「凡爾撒」火了,學霸撒貝寧開掛的人生令人嘆為觀止
    凡爾撒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羨慕。保送北大、研一就找到了《今日說法》主持人工作,非科班出身拿到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一名、國際辯論賽拿到最佳辯手……撒貝寧的履歷令人直呼他拿了小說男主的劇本,小撒也獲得「凡爾撒開掛的人生背後是我們看不到的努力,所以加油吧!
  • 小撒一開口,網友:不愧是「凡爾撒」
    的話題時幾位主持人紛紛回憶起當年配音、做主持人、參加活動的經歷這也勾起了小撒的傷心往事「當初,也沒人找我一個學法律的打官司做家教輔導孩子寫作文但因為孩子成績迅猛提升兩三個星期後被通知不用來了……」真不愧是「凡爾撒」~網友:「太凡了」「是凡爾賽本賽了」
  • 每個父母都必須忍受孩子的三個叛逆期,最後一個叛逆期決定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每個叛逆期都會讓家長頭疼。很多家長只知道16歲左右的孩子有叛逆期,對於其他時期的叛逆期是不了解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叛逆期都在哪個年齡段。1、兩歲孩子到了兩歲到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像個小惡魔一樣,整個家長頭疼、哭鬧、躺在地上,也正是孩子到了這個時候也沒少挨打。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這麼小就這麼不聽話,長大後肯定會更不聽話,那麼孩子長大後真的會不聽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