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找父親而飛向宇宙,這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硬核科幻電影不簡單

2021-01-08 小鼠愛電影

把布拉德·皮特放到外太空去,皮特仍然很帥。

在一部「地球太空人拯救身處星際邊疆生父」的冒險電影裡,真是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我們已經很久沒看到皮特衝鋒陷陣的刺激電影了。

如今主演工作自願減少的皮特,為什麼會演出《星際探索》?

這部其實2017年就已經拍攝完成的電影,拖延了許久才上映,這似乎都在暗喻著,《星際探索》不是一部普通的太空冒險電影──身兼主演與監製的皮特,不會為了一部只是打太空異形的電影而投資這麼大。

皮特飾演一名輕度自閉的航天工程師羅伊,他的父親在20年前離開地球前往海王星,尋找外星智慧生物。不料任務失敗,有去無回。

而羅伊此次也要飛越太陽系,找到父親,並查清當年失敗的原因。

《星際探索》有個意味不明的原片名「Ad Astra」,事實上這是一句拉丁諺語的後半段:「Per aspera ad astra」,意思是「艱辛努力、登峰造極」。

片名在此玩了一個「登峰造極」與「遠徵星辰」(to the stars) 的雙關趣味。

登峰造極事實上也許是《星際探索》給人的第一印象:電影背景是一個確切年代不明的近未來時代,人類已經遠至火星建立了殖民地,穿越星際的太空梭,成為人們通勤的習以為常載具。

電影盡力在鏡頭的每個角落呈現超越當代科技水準的未來,像是透明螢幕、非侵入式生理量測、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非常有馬斯克的風格)、遠程量測心理狀態、直通大氣層外的觀測天梯等等。

這不是一部科技奇觀電影,但《星際探索》呈現的未來景況,確實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美麗新世界,它超越了我們的想像,滿足了科幻小說迷的幻想。

飛往個人內心的內在之旅

這些登峰造極的科幻未來鋪陳,包括了宛如搭飛機一般的地球到月亮通勤過程,這方面的確會令人聯想到《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

但是正如上述提到的,《星際探索》不是充滿歡樂光明未來想像的科幻電影,它也並非要告訴我們這麼光明的未來,背後藏著什麼把人類拿去做肥料的殘酷黑暗……

《星際探索》告訴我們,科技終究會進步。我們有天會到月球上班,晚上回地球家吃晚飯。

但是除了技術越來越進步之外,其他的一切不會有任何變化:太空機場充斥著無趣的小賣部、在星球間飛行的勞工得忍受漫長的工時與枯燥又危險的環境、人們仍然在聽不到哀號聲的月球表面互相殘殺……

手握尖端科技的未來人,依舊與我們擁有相同的疏離感。

iPhone也許會進步成看起來就像一片玻璃,但那片玻璃上不會告訴我們任何歲月靜好的安慰。

第100代iPhone

這讓《星際探索》已經擠身當今最好的科幻電影之列,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穿越》,用一個緩步逼近的地球滅亡危機來推動劇情;

《星際穿越》

布拉德·伯德在《明日世界》裡近乎說教地告訴我們,只要意念向善,未來就會美麗。

《明日世界》

《星際探索》站在《星際穿越》與《明日世界》的天秤正中間,那些近未來的美好想像都只是糖衣,它描述一個無比真實的現在。

我們的七情六慾沒有隨著星球間遠端通訊技術而升華,徵服太陽系並無法讓我們更心滿意足,內在的空洞在這個完美世界只能越來越擴大,最終我們只能「遠徵星辰」──星際遠徵只不過是「逃離地球與自我」的好聽說法罷了。

純粹的布拉德·皮特電影

《星際探索》開頭很像《2001:太空漫遊》,這讓人在觀賞過程中,不時會嗅到一絲科幻小說大師亞瑟·查理斯·克拉克(Arthur Clarke) 的氣味──克拉克正是《2001:太空漫遊》小說原著作者。

克成功預言了GPS技術與衛星天線發明

皮特在本片中要找出父親參與「利馬任務」(LiMa project) 的真相,克拉克也有本名叫《與拉瑪相會》(Rendezvous with Rama) 的著名科幻小說。

《星際探索》以現實科技為基礎空想未來的的科幻發展,這種作法也與克拉克儘量依據現代科學發展的寫作風格類似。

但是,與總是偏向樂觀精神作結的克拉克小說不同。《星際探索》更加地深沉含蓄,布拉德·皮特搭上了太空船,飛向太陽系邊際,但劇情的核心卻剛好相反:這是一趟飛往個人內心的內在之旅,在漆黑的太空中靜靜地流淚。

這讓《星際探索》更容易讓人聯想到塔可夫斯基的《飛向太空/索拉力星》(Solaris),因為《飛向太空》也是一趟人類內在的辯證之旅。

《飛向太空》

《飛向太空》並不是容易消化的史詩作品,長達166分鐘、沒有戰鬥場面的純粹塔可夫斯基風格很容易令人昏昏欲睡。

《飛向太空》

奇妙的是,片長2小時的《星際探索》,一樣有相同的催眠效果,特別是對那些期待皮特勇破惡黨奸計,勇抱美人歸的觀眾來說,男神這次不耍帥,他外表冷靜、內心紛亂,對人生的質疑越來越大。

至此,布拉德·皮特堅持製作這部電影的本心已很明顯,這是一部純粹的布拉德·皮特電影,他是這部電影的唯一主角。

打從電影一開始,皮特就有大量的獨白演出,鏡頭大多數時間都停留在他身上,這部電影甚至沒有任何支線劇情,電影逼觀眾專注在他的尋父過程上,眼見近乎完美的他,一步步邁向內心價值觀的崩壞,直面自己記憶中的堅固牢獄。

這趟旅程雖然漫長,但是全靠皮特一人撐場,卻不覺枯燥。

除了電影適時安排各種天災人禍的危機設計之外,皮特的表演也值得讚賞,這是他近年來最好的獨角戲演出,難怪他要與自己的製片公司「B計劃」(Plan B)把握這次的機會。

簡單地說,《星際探索》是一首悠久哀傷的大提琴獨奏曲,沒有慷慨激昂,只有低回再三,沒有《星際穿越》最終硬是要逼人熱淚的煽情,更有《臥虎藏龍》最後李慕白的的捨得。

這也許不是最適合普羅大眾的冒險電影,卻是當秋日漸近,適合你與你的疏離靈魂一起踏上的遙遠旅程。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推薦,場面恢弘!不好看可以拿小拳拳打我....
    《太空牛仔》是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湯米·李·瓊斯、 唐納德·薩瑟蘭、詹姆斯·加納主演的科幻冒險電影,於2000年8月1日在美國上映。5萬名倖存者組成的艦隊尋找人類的第13個殖民地地球的旅程。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飛向太空》影片直譯為《索拉裡斯》或《索拉裡斯星》,它被影迷譽為科幻電影中的科幻,也被稱作是一部講述關於科幻電影的科幻作品。《飛向太空》改編自波蘭科幻小說作家萊姆的小說《索拉裡斯星》。小說原作不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和哲學作品。
  • 「蘭州造」科幻電影來了! 我省首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殺青
    《重金屬獵人》在蘭殺青         李 超  攝29日,我省第一部硬核科幻電影《重金屬獵人》在蘭正式殺青。該片堪稱是我國首部全部採用自主開發視效技術拍攝製作的科幻電影,其成功拍攝不僅為該技術的產業化走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也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進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據悉,這部作品有望於明年6月正式與觀眾見面。《重金屬獵人》由未來新影董事長王語堂擔任總製片人,知名導演梁傑擔任導演,柳揚、蘇曉彤、吳春怡、陳菲、肖光奕等領銜出演。
  • 《索拉裡斯星》——純玩理念的非主流硬科幻
    這個我承認,我只是覺得中國人在拍攝科幻電影的方向上面錯了,不應該盲目追求宏大敘事和特效奇觀,而應該揚長避短,玩硬科幻。朋友問什麼是硬科幻?我所定義的硬科幻就是硬核科幻,不靠視覺特效取勝,純粹玩理念,用對白推動情節、用留白激發想像,將科幻感展現。不動聲色中令觀眾一臉懵逼。
  • 【本周】硬核科幻電影推薦
    不幸的太空旅行者不會被困在黑洞裡,而是可以逃逸,但他們將無法回到原來的宇宙,而是會逃往另一個宇宙。所以,如果你感覺你掉進了黑洞,不要放棄,還是有辦法出去的。」想像力推動科技發展,我們需要科幻電影。【以下是本周科幻電影推薦】致命勘探 Prospect
  • 來一場時空之旅,從地球飛向宇宙需要幾步?
    《三體》正在拍攝中國首部科幻大片,2016年即將上映。那麼,來一場時空之旅,從地球飛向宇宙需要幾步?其實,你只需要一部電影!史上最全科幻大片,他們才是太空旅行團的大玩家,現在,影帝就帶你玩轉外太空!起航之前,來一段好萊塢配樂大師漢斯·季末的原聲,感受下銀河的聲音。
  • 深觀察|從《流浪地球》看科幻電影的「硬核」在哪
    本文無意介入這些爭議,僅談論科幻作品(小說、電影)的存在意義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應當肯定的是,《流浪地球》是迄今為止一部大場面大製作的國產科幻片,由於前無古人,說它是裡程碑式的作品也無妨。但如果從這個作品介入,並跳出科幻作品的框架,從總體上認識科幻作品,可能更能識得廬山真面目。
  • 關於太空宇宙星際的科幻電影!
    關於太空宇宙星際的科幻電影!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外太空的了解也越來越多了,那麼在此的知識基礎上衍生的外太空的電影也比較多,接下來,小編與你一起分享!《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拯救夥伴的故事《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是科幻電影《星球大戰》六部曲電影的最後一部,也是正傳的第三部。本片由理察·馬昆德執導,哈裡森·福特、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主演,電影於1983年5月25日上映。丹尼斯·穆倫和理察·艾德蘭德憑藉此片獲得了1984年奧斯卡特別成就獎。
  • 《飛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遊》:全面解析兩位電影大師為何製作出,兩部影史最難懂的科幻電影
    英國權威媒體《完全電影》(Total Film)評選的最偉大的10部科幻片中,《2001太空漫遊》排名第2,《飛向太空》排名第7。兩部電影是科幻電影的兩座豐碑,但也以內容深奧和晦澀而聞名。塔可夫斯基和庫布裡克的電影從來都不是輕鬆愉快的,他們的電影蘊含豐富的哲學思考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 重磅 |【本周】硬核科幻電影推薦
    不幸的太空旅行者不會被困在黑洞裡,而是可以逃逸,但他們將無法回到原來的宇宙,而是會逃往另一個宇宙。所以,如果你感覺你掉進了黑洞,不要放棄,還是有辦法出去的。」想像力推動科技發展,我們需要科幻電影。【以下是本周科幻電影推薦】致命勘探 Prospect
  • 《飛向太空》和《2001太空漫遊》:全面解析兩位電影大師為何製作出,兩部影史最難懂的科幻電影(網盤資源)
    英國權威媒體《完全電影》(Total Film)評選的最偉大的10部科幻片中,《2001太空漫遊》排名第2,《飛向太空》排名第7。兩部電影是科幻電影的兩座豐碑,但也以內容深奧和晦澀而聞名。塔可夫斯基和庫布裡克的電影從來都不是輕鬆愉快的,他們的電影蘊含豐富的哲學思考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 2019科幻迷的大年!十部必看「最強科幻片」展望,你準備好了嗎?
    2019 年有許多強檔科幻電影,小編為大家整理將在 2019 年上映的科幻電影,包括萬眾矚目期待已久的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結者6》、《星球大戰9》、《X 戰警:黑鳳凰》等經典科幻片都將在2019年上映,科幻迷千萬不能錯過
  • 這些科幻類電影的不容錯過,內涵推薦,名字在下面
    這部電影在無邊的空靈和寧靜中慢慢發展,並已成為科幻小說迷的聖經,使他們在安靜的地方打雷和震驚。當然,對於許多觀眾來說,這也是最有效的催眠電影。黑客帝國(1999)對於科幻電影愛好者來說,關於生存的思考是這部電影的最大魅力,儘管這種思考並不是太徹底。在基於暗色調的半虛擬世界中,現代物理學使不穩定的現實更加令人毛骨悚然。這個世界可能只有0和1。
  • 比起小李子和德普,布拉德·皮特在中國的處境很「尷尬」
    再加上《星際探索》本身的定位,就是一部包裹著科幻外衣的文藝電影。其故事內容和敘事節奏,都不及《勇敢者遊戲2》來得暢快淋漓。當然,布拉德·皮特的票房號召力,也是導致影片票房失利的關鍵性因素。或許有人要問,布拉德·皮特身為好萊塢巨星,又豈能不具備票房號召力?
  • 5部宇宙題材的科幻電影推薦,精彩震撼,科幻迷千萬不要錯過!
    第一部:《幽冥》觀影指數:7.5 這是一部由尼克馬修執導的3D科幻影片,該片講述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科學家接受了一項致命任務,帶領一隊精挑細選的三角洲部隊士兵,進駐一個被戰爭摧毀的城市。這部電影跳出了星際殖民與外星生物之類的科幻圈子,巧妙的將戰爭和科幻結合在一起,而且其中的設定也不只是憑空虛構。第二部:《遺落戰境》這部電影講述了外星入侵者大舉入侵地球,人類使用核武器反擊最終贏得了勝利,但也將地球摧毀的體無完膚,此時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只能被迫轉移到木星的第六顆衛星泰坦星上。
  • 于和偉稱參演是「最科幻的事」,《三體》影視化,曾被叫停電影
    于和偉稱參演是「最科幻的事」,《三體》影視化,曾被叫停電影 因為劉慈欣理科生出身的身份,所謂這部《三體》也是硬科幻,其中各種科學相關知識的普及以及衍生都相當硬核,但是總體從故事貫穿全文的線索和祖先上來看還算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