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華語影壇真正的大師,讓世界看到了「臺灣電影」

2021-01-07 銳影Vanguard

今天是臺灣導演楊德昌去世十周年紀念日,對於整個華語影壇,他可謂是屈指可數稱得上「大師」的導演,可以說,沒有「楊德昌」,就沒有今天的「臺灣電影」。

  他不僅獲得過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大獎,同時也是80年代臺灣新電影運動的領導人,他和侯孝賢、吳念真等當時的電影人一起,追求獨立創作,以紀實的風格和更貼近真實的社會現況來描寫普通人,開啟了臺灣電影的新時代。

  他的作品從未離開過「臺灣社會」這個大環境,總是給人以深刻的寓意和強烈的社會意識,因此也被稱為「臺灣社會的手術刀」。

  楊德昌在電影方面擁有不小的成就,但小時候,他並不是一個好學生,12歲時,在學校夜間部念初一的他成績並不好,跟老師關係也很冷漠,但這段歷史卻為他後來創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提供了不少靈感,此片就取材於他當時所在學校發生的一起真實的「夜校情殺案」,裡面的「小四」就是他自己。

  到了大學,他深受西方思潮影響,極力想去臺灣之外的地方看看,於是在1970年去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攻讀電機工程。

  雖然當時楊德昌並沒有接受過正統的電影學習,但因為從小就愛跟著父親去看電影,所以對電影具有濃厚的興趣,這也使他在碩士畢業後又去了南加州大學學習電影。

  1981年,楊德昌終於返回臺北,開始了自己的電影生涯,雖然此時已經34歲,但他還是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電影」才是他的歸宿,人生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剛回臺北,楊德昌就在餘為彥執導的《1905年的冬天》中擔當編劇、製片助理和演員。

  80年代的臺灣正處於電影轉型時期,這也給了他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1982年,他和陶德辰、柯一正、張毅四人合拍了小成本電影《光陰的故事》,本片首次打破了70年代以來臺灣政治宣傳片和瓊瑤愛情片獨佔電影市場的局面,開始關注社會和家庭,因此《光陰的故事》也成為了臺灣新電影運動的起源。

  從此,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回國的楊德昌對電影的痴迷一發不可收拾,1983年,他完成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篇電影《海灘的一天》,該片不僅獲得了當年亞太電影展最佳攝影獎等多項大獎,也為臺灣電影開創了新的電影格局。

  回國之後的楊德昌可謂一切都是圍繞著「電影」轉,他也在電影中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1985年,他在拍完《青梅竹馬》後,便和本片的女主蔡琴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開始了媒體口中那段「十年無性婚姻」。

  但其實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是幸福的,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跟蔡琴的世界觀不同了,這段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但無論生活怎樣,楊德昌對電影的熱情從未停止過,198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並在之後獨立製作了成為他作品經典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影片深刻解讀了那個時代的臺灣社會,也解讀了一段殘酷青春,秉承了他一貫的風格。

  本片獲得了國內外多項大獎,更多的人知道了「楊德昌」的名字,也讓更多人了解到「臺灣電影」。

  2000年,楊德昌憑電影《一一》拿到了第56屆坎城最佳導演獎等一系列國外大獎。

  對於這部電影,他用兩個禮拜就寫出了劇本,但拍出來卻花了兩年,他的第二任妻子彭鎧立也為本片演奏了多首鋼琴曲目。

  楊德昌對電影的執著和精益求精,讓臺灣電影走得更遠,甚至能站在世界的舞臺,為臺灣電影找回了尊嚴,可遺憾的是,直到他去世,《一一》也沒能在臺灣公映。

  拍完《一一》後,楊德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動畫上,他開始籌備自己的動畫電影《追風》,但因為該片投資巨大,最終被投資方叫停,他工作3年,最終只剩下不到20分鐘的短片。

  即使這樣,即使有病在身,也沒有使他放棄做動畫的心,他的朋友曾描述道,那時的楊德昌雖然身體已經劇烈疼痛,人處在半昏半醒之間,但他還是在畫。

  2007年6月29日下午,楊德昌在美國貝弗利山家中,在妻子的陪伴下安然辭世。

  與其說楊德昌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導演,不如說他是一個為自己喜歡的事而執著的人,雖然他的作品並不多,但每一部都是傾盡全力的精品。

相關焦點

  • 淺談臺灣電影發展史,一座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橋梁
    作為華語電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臺灣電影與大陸電影、香港電影一樣共同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並以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而成為了華語藝術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它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沿著特定的軌跡發展,孕育出不少經典佳作,並一直將獨特的文化魅力傳承至今。
  • 華語影壇40年來,張藝謀導演是對中國電影貢獻最大的人!
    新千年伊始,眼看剛剛起步的中國電影市場,就要步了臺灣電影和日本電影的後塵,一邊是藝術電影在國際屢屢獲獎,一邊是本土市場幾近乾涸,無人問津。而且還獲得奧斯卡外語片提名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以及柏林電影節的特別創新獎,被包括《時代周刊》在內的多個世界權威媒體,評為年度世界最佳影片,從此開啟了華語商業大片時代,真正拯救了整個中國電影,功勳蓋世,惠澤至今。
  • 葛優三拒周星馳,《少林足球》爆火的背後,卻是華語影壇的遺憾
    周星馳這三個字,堪稱是華語影壇的金字招牌。只要是他的電影,幾乎都火到了天際。
  • 金馬夢幻焦點影人揭曉 影壇大師貝拉塔爾將登臺
    ,對影壇造成了深遠的影響。2004年,在臺灣大部分影迷都沒聽過「貝拉·塔爾」這個名字時,金馬影展首度介紹了這位對吉姆·賈木許和葛斯·范桑有著極大影響的大師專題,貝拉·塔爾詩意魔幻的敘事方法、直指生命本質的哲學凝視,讓他從此成為無數文藝青年心目中的神祗!
  • 說到地位,華語影壇仙宮裡是不是以這幾位為尊?
    當代華語影壇正值新老影星迭代之際,以吳京、徐崢、沈騰、黃渤為代表的中生代四大票房巨星已經正式登基位列神壇,但說到華語影壇咖位,以下幾位老巨星的地位依然穩固。劉德華頂級成就———堪稱中國娛樂界之王。歌壇———四大天王之一。影壇———常青樹。至目前累計票房15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105億。
  • 真正的大師級別的電影,從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彩
    推薦電影微米是認真的每當人們看到如今2019年的金馬獎的難堪勢態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是懷著吃瓜的心態,只有一些影評人會扼腕嘆息。因為但凡是對這塊有相對了解的人都知道,金馬獎鬧到如今這一步不僅僅是某一方的損失。它既不僅大陸電影的損失,也不僅是臺灣電影的損失,而是整個中國華語電影市場的損失。
  • 梁家輝華語影壇千面影帝,他演技被譽為,含金量最足
    梁家輝華語影壇千面影帝,他演技被譽為,含金量最足。梁家輝華語影壇著名演員,也是金像獎最年輕影帝,梁家輝保持一項至今都沒有人能打破紀錄,就是他是獲得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影帝。梁家輝獲得金像獎影帝時才20多歲,放眼整個香港影壇,能夠像梁家輝一樣,20多歲剛出道就拿到金像獎影帝還沒有第二人。由於梁家輝出道非常早,可能很多年輕觀眾都不了解,梁家輝剛拍了一部戲,就獲得金像獎提名,並如願獲得影帝殊榮。那個年代金像獎含金量是非常足的,作為新人梁家輝剛出道就獲得金像獎,他演技獲得金像獎評委認可,也獲得觀眾好評。
  • 【音樂咖】臺灣華語音樂大師:左宏元
    「行走如歌音樂坊」關注我們。【老朋友】點擊右上角,點讚、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編者按:感謝百度百科,本樂坊很榮幸為大家隆重介紹這位中國風的旋律大師!也許你不知左宏元這個名字,但你應該知道「古月」這個筆名,如果還陌生,那也沒關係,你該不會陌生這些作品:《美酒加咖啡》、《千言萬語》、《海韻》、《彩雲飛》、《我是一片雲》、《今天不回家 》、《
  • 華語影壇有史以來首部海上驚悚電影《海霧》,揭開船上詭異事件
    華語影壇有史以來首部海上驚悚電影《海霧》| 王陽明柯佳嬿首次攜手合作,揭開船上傳聞詭異事件!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我們與惡的距離》、《做工的人》、《想見你》、《目擊者》等作品都掀起話題,口碑和收視率都是一等一的好,是華語影視圈代表劇之一!而近日又一部臺灣電影引起大家矚目,更被堪稱為華語影壇有史以來首部海上驚悚電影 -《海霧》!
  • 真正的「影壇大佬」:史匹柏、張藝謀都是他的小迷弟!
    縱觀電影史一百餘年,湧現出數不盡的藝術大師和電影傑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位在亞洲影壇乃至世界影壇都擁有著深遠影響的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恰逢今年是大師逝世二十周年,想來此時寫一寫他最為合適。黑澤明被譽為「電影天皇」,是二十世紀日本文化名人中成就和地位最高的一位。不誇張的說,即使整個二十世紀亞洲影壇,也很難找出一位能與他相提並論的人。
  • 華語影壇排名前三的章子怡,為何淪落到了拍電視劇的地步?
    況且在整個華語電影史上,章子怡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的,20歲不到便憑藉《我的父親母親》成為了鞏俐之後最耀眼的「謀女郎」,並且在之後的幾年裡她又連續參演了《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夜宴》、《藝伎回憶錄》等國內、國際大片。成為世界影壇中,最耀眼的一位華語女星,並且有了「國際章」的稱號。年少成名,成就斐然的章子怡為何要參演電視劇,這一點還要從多個方面剖析一下。
  • 11.25華語影壇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塵埃落定
    作為一年一度華語影壇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之一,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在11月25日北京時間下午
  • 華語影壇最大謎團!為什麼香港電影當年突然斷崖式衰落了?
    今天,口袋君為您獨家揭開這個華語影壇百年影史最值得深思,也最令人唏噓的複雜謎團。有一點是肯定的:絕對不是因為九七回歸!01香港電影斷崖式衰落究竟是哪一年從下表中一目了然。,先是在《圓桌派》裡表示:香港電影的潰敗是因為臺灣這個最大買家的崩潰。
  • 成龍,華語影壇最被高估的演員!
    成龍電影比不過李連杰(華語電影全球票房最高影響最大的電影是李連杰電影英雄,美國票房5400萬美元,日本票房40.5億日元,成龍華語電影美國票房最高的紅番區才3200萬美元,日本票房成龍電影最高的是A計劃32億日元,華語明星片酬最高的演員是李連杰,木乃伊3片酬1500萬美元,投名狀一億人民幣
  • 她是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演員,曾塑造金鑲玉、李翹、蘇麗珍等多個...
    張曼玉是迄今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電影演員,獎項涵蓋十餘個國際影展。1983年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出道,1989年至2001年共獲得四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一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 侯孝賢班底進入金馬電影大師課,張震、林強開講啦
    邁入第3屆的《金馬電影大師課》,於7月13日至15日請到名導侯孝賢導演御用夢幻團隊,包括活躍國際影壇的張震、作曲家林強、攝影指導李屏賓、聲音指導杜篤之、剪接指導廖慶松、藝術指導黃文英等6位重量級影人分享。
  • 萬梓良華語影壇大佬,也是周星馳伯樂,他一手發掘周星馳
    萬梓良華語影壇大佬,也是周星馳伯樂,他一手發掘了周星馳。萬梓良和周潤發,被譽為氣場最強的大牌明星,只要有這兩位出演的電影絕對受歡迎。兩人也曾經演過對手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萬梓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演員,他戲路很廣,可以演正面角色也可以演反派人物,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派,萬梓良都塑造特別經典。
  • 同為華語大師,張藝謀和李安之間差了一個「百年好萊塢」
    很多人奇怪,作為國內電影導演的翹楚張藝謀為何衝擊奧斯卡總是失敗,而同為華語電影大師的李安卻三獲奧斯卡,並且其中兩次還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縱觀整個職業生涯,李安比大四歲的張藝謀成名略晚,當1988年張藝謀憑藉著導演處女作《紅高粱》蜚聲國際影壇的時候,李安還在吃老婆的「軟飯」。而李安之所以能夠在衝擊奧斯卡之路上後來居上,很大程度上和他所處的電影平臺有關。
  • FIRST本命年有些厲害,國際電影大師攜手華語電影傳奇
    評委會主席陳國富,以導演、編劇、製片人、監製等多重身份活躍於華語影壇;伊朗鋼琴家、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裴曼·雅茨達尼安(Peyman Yazdanian),電影配樂之外,也同時不斷進行舞臺劇、多媒體藝術等不同音樂創作的嘗試;紀錄片導演周浩,兼取新聞工作經驗;臺灣資深攝影師廖本榕,電影拍攝之外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臺灣電影導演、編劇蘇照彬;美術出身,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家楊福東;以及法國製片人
  • 臺灣導演楊德昌電影盤點
    對於臺灣電影,我了解的其實挺少,印象中臺灣文藝片比較多。知道的臺灣導演也沒幾個,李安、侯孝賢、楊德昌,似乎就沒有了。近期又看了《一一》,就想盤點一下這位已逝臺灣電影大師楊德昌導演的電影。楊德昌(1947-2007),臺灣著名電影導演及編劇,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一歲時移居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