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臺灣電影,我了解的其實挺少,印象中臺灣文藝片比較多。知道的臺灣導演也沒幾個,李安、侯孝賢、楊德昌,似乎就沒有了。近期又看了《一一》,就想盤點一下這位已逝臺灣電影大師楊德昌導演的電影。
楊德昌(1947-2007),臺灣著名電影導演及編劇,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一歲時移居臺灣。
可以說楊德昌是華語影壇最好的都市題材電影導演,他一生導演了七部劇情長片,全是都市題材,這七部長片構成了一幅都市浮世繪的長卷。其作品深刻、理性,有強烈的社會意識,被稱作「臺灣社會的手術刀」,在世界影壇享有盛譽。這期就來盤點一下他導演的電影,一共7部,還有一部《光陰的故事》是合拍的就不算在內了,電影按上映時間排序。
NO.1 《海灘的一天》
上映時間:1983
豆瓣評分:8.3
《海灘的一天》講述了某日清晨,海灘上發現了一具男性屍體,又在另一處發現了不知何人丟棄的衣物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這是楊德昌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電影具體概括了現今臺灣中產階級的整個人際關係面貌,對愛情、婚姻、親情、事業等各方面都做了相當深刻的探討,複雜的結構方法和開放式的結局都是臺灣電影前所未有的創舉。
NO.2《青梅竹馬》
上映時間:1985
豆瓣評分:7.9
《青梅竹馬》講述了青梅竹馬的阿隆和阿貞之間的愛情故事,面對周圍激烈變化的社會,兩人不可避免地漸有遠離,感情出現了裂縫。
電影主題偏灰色,敘事也較偏激。這是臺灣新電影出現的最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史無前例地將臺灣現代社會的時弊與人性的淪落聯繫在了一起。讓這個疏離、冰冷的人際關係鏈條成為一場悲劇的導火索,更成為教人恐懼悲觀的軟弱道德行為。
NO.3《恐怖分子》
上映時間:1986
豆瓣評分:8.7
《恐怖分子》是由楊德昌執導的劇情片,影片圍繞周鬱芬、李立中及淑安這樣幾個人物的故事交替展開。
看到片名很多人都會錯以為這是一部再為標準不過的警匪片,但楊導在這部作品中卻拍出了另一層為人不寒而慄的深意。這是一部黑色而又發人深省的影片,讓我們看到了複雜多變的現代生活就仿若是一把刀,而你我都有可能是拿起那把刀的恐怖分子。
NO.4《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上映時間:1991
豆瓣評分:8.7
豆瓣TOP250 / NO.186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臺灣青少年真實殺人事件,故事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初在臺灣的一宗殺人事件的始末。
這部長達近4小時的電影,把時代的動蕩反映到人的內心,令人仿若觸手可及的觸碰到了一場青春年華裡的蛻變,電影將大背景的時代情仇融入到了小人物的青春悲歌,又將青春細膩的真實融入到了家國的時間背景。二者的交融,令人得見了一個波瀾動蕩的臺灣時代,並觸人深思,引人共鳴。
NO.5《獨立時代》
上映時間:1994
豆瓣評分:8.8
《獨立時代》描述一群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交叉追逐自己的理想和欲望,有離奇的遭遇、荒謬的困境中,有人得福,有人遭殃…
影片借這群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對愛情、友情、自我認同的嚮往和處境,來展現這個急劇變動的時代。看似繁雜的人物與臺詞,所呈現的實則是對人們人情處事的精確剖析,電影用日常為引,對數段感情細緻的刻畫,將人們虛實相依、真假相存淋漓盡致的呈現。
NO.6《麻將》
上映時間:1996
豆瓣評分:8.8
《麻將》講述了由四個剛剛成年的年輕人組成的詐騙團夥,企圖在浮華的臺北大幹一場的故事。
這並不是一部關於「麻將」的電影,卻將麻將博大精深的內涵以芸芸眾生融入到了戲劇性的張力中。導演對世俗醜惡的洞悉皆於此中被一一展現,電影對時代洪流下社會狀態進行了冷靜犀利的剖析,直白的批判了這個殘酷的社會。
NO.7《一一》
上映時間:2000
豆瓣評分:8.9
豆瓣TOP250 / NO.97
《一一》(A One and a Two)是一部刻畫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主要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
電影勾畫出一幅完整的臺灣中產家庭生存狀態畫卷,漫長的故事卻飽含了太多細膩的情感,電影沒有波瀾起伏,卻令人回味。楊導對日常點滴出色的把控將節制的情感逐成洪流,緩緩道盡著人生的真諦。片中的臺詞也十分飽含生活的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
楊德昌是當之無愧的電影大師,這早已被人們所公認。
他的作品注重人性層面的理性剖析,富有思辨色彩又不失哲理的鋒芒;他的電影永遠富有話題性與爭議性,具有華語電影少見的鋒利和尖銳;他的題材偏重於人際關係以及社會家庭生活的描述,突破傳統卻又不追求新潮的技巧,展現紀實、雋永、樸素的藝術風格。
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不同的人生經驗。 ——《一一》
好的,本期到此結束,喜歡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