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電影盤點

2021-03-04 影視盤點

各位,許久不見了。

因為各種瑣事,拖了一個多月沒有更新,看了一下後臺收到很多消息,多半是找電影的,首先表示抱歉,由於假期還有其他事,我還是沒時間回復。關於文章,我打算抽空寫寫,正常的話每周至少一更。

 

好了,廢話就說這麼多。本期算是正式回歸,關於內容呢,就聊一下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吧。他的新電影《小偷家族》將於8月3日在大陸上映,憑藉這部電影,是枝裕和贏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當時就想寫一篇關於他的文章的,後來一直拖著,這次算是補上吧。

 

怎麼說呢,是枝裕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挺陌生的,他的作品我看過幾部,有點侯孝賢和楊德昌的感覺,挺生活化的,他的作品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充滿人文主義色彩。以前我也不是很了解這位導演,在他榮獲金棕櫚後才對他有了更深的認識。

本期就來盤點一下他的電影,首先還是簡單介紹一下他,我想知道他的人不是特別多,了解他的應該都是他的粉絲吧。

是枝裕和(HirokazuKoreeda),1962年6月6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清瀨市,日本電影導演、編劇、製作人。

有人說是枝裕和是「小津接班人」,因為他和他老師小津安二郎都傾向於表現家長裡短,善於展現現實生活。但是枝裕和卻矢口否認,與其說是小津影響了是枝裕和,不如說楊德昌與侯孝賢對他的影響更大。

1993年,他拍攝過紀錄片《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這部關於臺灣電影新浪潮運動最有代表性的兩名電影人的記錄片對他影響深刻,成為他今後電影創作的重要領路人,從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到這兩位導演的影子。

是枝裕和的作品算是如今浮躁中的一片淨土了,充滿平靜、柔和。每次看他的作品都能讓人靜下來,感受生活裡那一點微小的力量。

以下就是是枝裕和的代表作品,電影按上映時間排序。

 NO.1 

《幻之光》

上映時間:1995

豆瓣評分:8.2

《幻之光》改編自宮本輝所著同名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女人要弄清楚丈夫自殺的原因方可度過心理劫難的故事。

 

本片作為是枝裕和的處女作,從中便已然為人所見其過人的導演魅力,電影展現出他對人性、對生活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和感受力,其中的視覺語言所散發出的獨具一格的藝術氣質,令人心有戚戚且印象深刻。

 NO.2 

《下一站,天國》

上映時間:1998

豆瓣評分:8.1

《下一站,天國》講述了一個地處雪地的陰間亡靈報到處,每星期都有一批新死者入院登記,思索一生最為珍貴的回憶,再拍成 「送終片」伴死者前往天堂的故事。

 

本片採用半紀錄式的手法,黑與白的色彩基調、紀錄片式的訪談鏡頭、舊校舍的簡陋場景都極到位地展現了浮華背後的簡樸和喧鬧過後的寧靜。導演注重人間有情,所以無需邏輯,影片觀感頗為平實。

 NO.3 

《無人知曉》

上映時間:2004

豆瓣評分:9.0

豆瓣TOP250 / NO.193

《無人知曉》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東京一個單親家庭,四個兄弟姊妹被母親拋棄後,獨自生活的故事。

 

電影以最為從容平凡的方式呈現了一個真實的悲劇,沒有煽情的吶喊更沒有嬌柔的作態;導演對劇中角色細微心理變化精準的把握,令人如此真實的見證著人性的醜陋與冷漠。

 NO.4 

《步履不停》

上映時間:2008

豆瓣評分:8.8

豆瓣TOP250 / NO.226

《步履不停》講述了橫山家的次子良多回到久別的老家,一家人因大哥純平的忌日團聚在一起的故事。

 

本片是一部描繪普通人家的劇情片,無論從情節和題材上來看都顯得波瀾不驚、質樸無華,沒有竭嘶底裡的人物,沒有痛心疾首的道理,只是用安靜細膩的鏡頭,淡淡地講敘著,滲透著一股欲說還休的憂傷感。

 NO.5 

《空氣人偶》

上映時間:2009

豆瓣評分:7.4

《空氣人偶》講述了空氣人偶女孩漸漸產生感情,愛上了錄像帶出租店職員,體會到「人」之喜怒哀樂的故事。

 

電影選取了頗有話題的宅男與充氣娃娃,這個奇葩的日式童話被是枝裕和拍成了一部清新、略帶憂傷、直擊心靈又戳中淚點的故事,從深處探討了一些關於「人」本質的問題以及人的孤獨。

 NO.6 

《奇蹟》

上映時間:2011

豆瓣評分:8.7

《奇蹟》講述了一對因父母離婚而分居的兄弟相信著在首列列車交錯的瞬間會有奇蹟發生,用一連串的計劃幫助家人重新團聚的故事。

 

這是是枝裕和一部以孩子視角所呈現的命題作文,可以說是一部歡樂輕快的兒童片,其明亮程度,在是枝作品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導演對情感的把控依舊細膩,細微之處見人心。

 NO.7 

《如父如子》

上映時間:2013

豆瓣評分:8.4

《如父如子》是一部親子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日本安逸的中產家庭突然得知他們6歲孩子出生時在醫院被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電影榮獲第6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電影探討了一個並不新鮮的倫理話題:血緣和相伴的親情,如何取捨?導演態度鮮明,但在表現手段上並不強硬,舒緩的節奏給了觀眾思考的空間,整體帶著淡淡憂傷,卻充滿暖意。

 NO.8 

《海街日記》

上映時間:2015

豆瓣評分:8.6

豆瓣TOP250 / NO.233

《海街日記》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共同生活的故事。

 

電影故事本身有點像俗套的家庭戲,全片的情節沒有什麼起伏,人物無太大聯繫,會使人感覺總體結構有點散;但其中獨有的細膩情感能讓觀眾產生代入感,這種最日常的情感才更加動人。

 NO.9 

《比海更深》

上映時間:2016

豆瓣評分:8.7

《比海更深》片名取自鄧麗君的日文歌《別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詞,講述了良多實現自己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以及對家庭情感的故事。

 

導演將鏡頭對準了複雜的家庭生活,用充滿了同情、不帶觀點的眼光,探索一個家庭幾代人之間的關係;片中故事和人物細膩動人,有不少詼諧幽默,也不乏傷感,兩者交相輝映。

 NO.10 

《第三度嫌疑人》

上映時間:2017

豆瓣評分:7.1

《第三度嫌疑人》講述了精英律師重盛為30年前就有前科的殺人犯辯護,做好敗訴的心理準備後,卻在與當事人接觸中發現事情另有蹊蹺。

 

是枝裕和這次把重點放在了犯罪懸疑和法庭博弈上,算是他的一次轉型嘗試;單作為一部犯罪懸疑片來看,邏輯確實欠缺,但導演借用了懸疑的外衣,伴隨著劇情的反轉,探討法律與人性的現實寫照。

.

以上就是導演是枝裕和的主要作品,說了這麼多,關於他的電影特點,《衛報》是這麼說的:「沉靜、克制,卻給觀眾足夠的空間,去體味影像背後的深情。」 概括地非常準確了。

在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是枝裕和憑藉新作《小偷家族》贏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這是日本的第五座金棕櫚(黑澤明得過一次,進村昌平得了兩次,衣笠貞之助得了一次)。

這部電影大陸8月3日上映,在國產保護月內有這麼一部進口佳片,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有興趣可以去感受一下是枝裕和的獨特魅力。

好的,本期到此結束,在公眾號後臺回復「是枝裕和」即可獲取他的電影合集。歡迎轉發分享,我們下期見。


往期精選

DC漫畫改編電影盤點

漫威漫畫改編電影盤點

漫威電影宇宙電影盤點

阿米爾·汗經典電影盤點

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盤點

史匹柏經典電影盤點

大衛·芬奇經典電影盤點

華人導演李安電影盤點

好萊塢十大導演及代表作

鬼才昆汀經典電影盤點

導演諾蘭經典電影盤點

皮克斯經典動畫電影盤點

宮崎駿經典動畫電影盤點

相關焦點

  •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電影簡說
    是枝裕和及其電影作品海報    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本屆電影節展映單元不但設立「日本電影廣角鏡」,而且特安排了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影片回顧展。    從後者方面看,本屆北影節的展映單元可謂精彩紛呈,設有「繽紛喜劇:歷史作者潮流」「文人電影:重探東方古典精神」「國別單元」「注目未來」等國際展映單元,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影人及其作品,不但在「國別單元」設立了「日本電影廣角鏡(日本電影周)」,而且在「焦點人物」單元關注的兩位影人中,排在首位的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另一位是中國影人張艾嘉),電影節為此特安排了「是枝裕和影片回顧展」,集中放映是枝裕和的八部劇情長片
  • 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終於獲得金棕櫚大獎
    榮獲過金棕櫚的日本影片:1953,衣笠貞之助《地獄門》;1980,黑澤明《影子武士》;1983,今村昌平《楢山節考》;1997,今村昌平《鰻魚》;2018,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小偷家族》的很多地方讓人想起《無人知曉》是枝裕和被西方影評界視為「新日本電影新浪潮」一代「思想最為嚴肅的導演」。但他在日本並沒有像在國際上那麼受歡迎。
  • 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
    影像信息其實很難促使觀者產生思考,尤其是電視節目,多數僅停留在表達一種含糊不清的、喜怒哀樂的情緒——是枝裕和在偶然間看到這本書《再次從這裡出發》,裡面的主人公就是日本的著名導演是枝裕和。說實話在沒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壓根就不知道這個人,他所導演的作品我也沒有看過,當然啦自從書上說的那麼神乎其神我就去網上搜他的電影看,確實沒有什麼水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好電影少還是我的欣賞水平低,電影內容獨特、新穎,劇情不拖拉,感情處理的剛剛好。我會繼續讀這本書是因為我看最上面那句話,讓我對這個導演產生了興趣。也確實像他說的那樣,現在的影視劇不但水分太大,而且囉嗦老套。
  • 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同名電影小說《奇蹟》出版
    近日,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與獲得過新人獎的日本當紅治癒系作家中村航合作的作品《奇蹟》在中國首次引進出版。這個故事最初是是枝裕和拍攝的同名電影,在推出電影版《奇蹟》之後,他與中村航合作,用文字的力量再一次讓讀者感受到《奇蹟》無與倫比的魅力。  2011年,是枝裕和應邀為紀念九州新幹線開通而拍攝專題電影。
  • 是枝裕和導演,好久不見
    是枝裕和說他們都是大師級的導演,對世界的影響非常大,兩位導演雖然風格迥異,卻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會對電影藝術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此外,是枝裕和與侯導之間有著很多趣事。 是枝裕和與侯孝賢結緣於一部名為《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的紀錄片,是枝裕和正是該片的導演。
  • 日本導演: 是枝裕和與今村昌平的區別
    今村昌平日本導演是枝裕和(1962.6~)生於戰後騰飛的日本,所以他拍攝的影片,與他上一代經歷過戰爭年代的導演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日本電影史上,今村昌平是大師級導演,但他當年是小津安二郎的第五副導演,也正是從那裡開始他的電影生涯;他認認真真地給小津工作,卻一點不認可小津的美學追求,對小津表達的現實也一概不感興趣,特別是小津追求的那種完美性和洗鍊的畫面,以及他獨有的電影語言的樣式。當時,今村在松竹製片廠從副導演兼做雜務幹起,時間長達10年以上,只是公司允許副導演可以為導演寫劇本。
  •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呈現看不見卻能感知的東西
    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系列活動「電影學堂」上如是說。8月2日,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後一天,「電影學堂」以現場連線的方式請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分享創作心得。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老朋友,是枝裕和的作品一向是展映單元最為搶手的爆款,2018年,是枝裕和帶著剛獲得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參加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年,雖然是枝裕和本人因疫情原因無法前來,但《真相》依然如約參加了本屆電影節的展映。「我把紀錄片視作一種方法,而不是一種類型。」
  •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溫情平凡之路」
    「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導演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設計一個壞蛋可能會令故事更容易理解,但是不這麼做,反而能將電影中的問題帶入日常生活中去思考。」是枝裕和用這種方式記錄了各色人們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刻,電影表面上探討的是日本本土人們的人生觀
  • 重溫《步履不停》,悟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電影中的父子人生哲思
    《步履不停》中對於父子相處生活的書寫和細節刻畫,溫暖又不溫情,平實中蘊含著矛盾和衝突的暗流,戳中了我內心的痛點,喚起了我對於家庭關係和生活的反思。這部電影也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最滿意的一部,可以說是他的巔峰佳作。影片獲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是枝裕和也因此獲得最佳導演,豆瓣評分8.8分。
  • 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和法官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被認為是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他對於家庭 題材的偏好,慢條斯理的講述方式都獨樹一幟。所有對於社會 問題的態度都被他小心翼翼地潛藏在對個人故事的講述之中攝影|《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董潔旭  是枝裕和:導演不是上帝和法官  《中國新聞周刊》文|韓曉丹  中國電影資料館一樓,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正在與人合影。他穿著白衣黑褲,頭髮灰白,眼袋明顯,始終一副謙和平靜的樣子。
  • 「發乎情止於色」日本當下最傑出的導演是枝裕和作品集!
    前言  以「家」為載體而構成的家庭電影是日本電影的一大特色,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山田洋次等名匠都將日式家庭電影拍到了頂尖的水平。  」,他就是日本當下最傑出的導演,被譽為「小津安二郎接班人」,2018年憑藉《小偷家族》登頂坎城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的是枝裕和。
  • 宋康昊姜東元將攜手出演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Broker》
    宋康昊姜東元將攜手出演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Broker》韓國藝人宋康昊,姜東元將攜手出演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的《Broker》。《Broker》作為是枝裕和執導的首部韓國電影,加上宋康昊,姜東元這兩位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受到了廣泛關注。宋康昊與姜東元曾在2010年一起出演《結義兄弟》,《Broker》將是兩人11年來首次再度合作。
  • 日本導演呼籲拯救藝術影院 獲是枝裕和等聯名支持
    日本導演呼籲拯救藝術影院 獲是枝裕和等聯名支持 時間:2020.04.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是枝裕和說日本電影藥丸,而《你的名字.》塞太滿…
    在亞洲各國攻城略地,但實際上,「如何面對龐大的海外市場」這個一直以來困擾日本邦畫的問題,依然根深蒂固。而是枝裕和,這位以《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等佳作聲名遠揚的日本名導,在最近接受日媒採訪時,重新提及這個議題,也談了談對《你的名字。》的一些看法。下面是小玩簡單翻譯的採訪文字,希望分享給對是枝裕和導演、《你的名字。》或者日影現狀有興趣的同學。
  • 宋康昊X姜棟元合作出演是枝裕和導演韓國電影《中間人》
    bnt新聞訊 韓國人氣演員宋康昊和姜棟元將出演日本世界級大師是枝裕和導演的韓國電影26日,據電影界透露,是枝裕和將擔任韓國電影《中間人》(暫定名)的導演。該片是圍繞嬰兒箱的故事,宋康昊和姜棟元等演員決定合作出演。是枝裕和導演憑藉《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作品,在韓國也擁有忠實的粉絲。
  • 導演是枝裕和在自己執導的電影裡都選用了哪些演員?
    是枝裕和,生於1962年6月,是日本知名電影導演、編劇及製作人。很多人可能僅在今年5月19日,也就是他的電影《小偷家族》奪得了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後才熟悉他的。其實他很早就是一名出色的導演了,在自己電影中出演的演員多數已被捧紅。柳樂優彌,在1990年3月出生於東京。
  • 是枝裕和麻痺中國電影,他們日本現在是如何成為電影大國的
    文/馬慶雲剛剛結束的坎城電影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電影《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櫚大獎。在本月21號,他接受日本「時代周刊」之稱的《AERA》專訪時候說,日本別再做電影大國的夢了,日本根本就不是電影大國,看看人家中國,在坎城搞各種年輕導演的交流,而我們日本什麼鳥活動沒有,青年導演已經滿足於日本本土,沒希望啊。
  • "第三度嫌疑人"上映:從是枝裕和電影窺日本文化
    福山雅治與是枝裕和在監視器前提起日本電影您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有的人可能會率先想到《你的名字。》《多啦衣夢》《聰明的一休》,有的人可能想到《情書》《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羅生門》《東京物語》,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會想到風靡全球的日本成人動作片。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位被稱之為「當代日本最接近大師」的才情導演。他以前的作品主要以現代日式家庭為背景,從日常的家庭瑣事中尋找生活的味道,進而感悟人生道理。又因曾擔任紀錄片導演,所以他的作品有著強烈鮮明的紀實風格和克制隱忍的語言特點。
  • 是枝裕和。電影的奇蹟
    後來看電影,總喜歡看慢慢吞吞的,有藝術性的,更接近生活的,就像是枝裕和那樣的電影。以前的我,在電影面前就是弟弟,總感覺如是枝裕和一般的電影導演太悶,其人悶,其電影悶。若要將其電影比作食物的話,那只能是味道淡淡的事食物。這樣的導演,在日本有是枝裕和,有小津安二郎,北野武有時候也會拍慢慢吞吞的電影,如《菊次郎的夏天》。在中國有楊德昌,有侯孝賢,有賈樟柯。還有畢贛,還有章明。
  • 薦書丨是枝裕和導演:請少吃甜食,好好拍電影!
    全日本甜點最多的劇組 我們知道,中國劇組探班一般時興送燒烤、飲品之類的,但去是枝裕和劇組探班,送禮只能送甜點。前些年,是枝導演去鎌倉一帶為《海街日記》勘景,尋找可以用於拍攝的老房子。在一棟很威武的武士宅邸裡,他遇到一個在賣兜襠布的印度人(不明白為什麼是印度人在賣)。印度兄弟熱情地拉著是枝裕和推銷,「日本的兜襠布超級棒,你看你看……」最終,日本人是枝裕和架不住印度兄弟的安利,在西褲外頭套上兜襠布回了家。畫面太美,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