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與愛情,你選哪個?看《傲慢與偏見》帶給我們的回答

2020-12-25 文子欣

今天閒來無事,重溫了一下《傲慢與偏見》這本書。

書的作者以不同的視角,帶我們重讀了這部百年經典,也給了我不一樣的收穫。

下面簡單來聊一下。

不同的解讀視角會收穫不一樣的經典,這是本次閱讀帶給我最深的感受。

閱讀時,如果我們充分了解了書籍的寫作背景,則能讓我們更快地走近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更準確的把握書中人物的思想與情感,了解作者通過書籍所要表達的意圖,從而讓我們領略到經典的魅力所在。

我們知道,《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講述的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發生在英國南部小村莊青年男女及各家庭之間的故事,揭示了英國當前社會的一個主流的婚姻觀與價值取向。

書中以伊莉莎白和達西為主線人物,講述了他們之間由最初對彼此的誤會與偏見,經過深入的了解而冰釋前嫌,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表面看,這是一部描寫愛情的浪漫主義小說,最初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為什麼一部描寫愛情的浪漫主義小說可以成為這樣的傳世經典?

我們知道,古往今來,像這種描寫愛情的言情小說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那麼何以它就能擁有如此高的文學地位呢?

說到這個,我們還得深扒一下作者所處的那個年代。

通過了解我們知道,故事發生在英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樣一個時期。當時的英國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農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正在發生,城市工業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海外,英國奪取了海上霸權與殖民霸權,成為「日不落帝國」。

這個時期的英國處於一個快速的金錢形成期。

用社會學家的術語來說,當時的英國正在成為一個「斂財的獨立社會」,財富成為整個社會追逐的目標。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年輕男女的婚姻戀愛觀也受到了極大的薰陶,這一點我們從伊莉莎白的好友夏綠蒂與柯林斯的結合可以窺見一二。

文中描寫到,柯林斯是一個愚蠢、粗俗並且自大的人,唯一的優點就是他有錢。

而已經年滿26歲的夏綠蒂為了緩解自己的財務危機,同時又不至於跌落到階級之外,她經過再三權衡,於是選擇嫁給了這樣一個毫無感情基礎也毫無可能培養感情的男人,為自己謀得了後半輩子的富足生活。

而這樣的婚姻生活她卻也能安排的巧妙與自洽。我只能說她是極理智的。這樣尚且還能生活的幸福,起碼對於她來說是這樣的。

可見,懂得取捨,不糾結於失去的也是一種智慧。

那麼主角伊莉莎白又有著怎樣的婚戀觀呢?

在後面的閱讀中,我們了解到,伊莉莎白和達西在不斷的交往中,開始慢慢改變了彼此對對方的看法。

同時,伊莉莎白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智慧與機敏也深深的吸引著達西。

在達西一次次盛情的邀請之下,伊莉莎白也對他改觀很多,而最終真正讓她下定決心接受達西,可能還得從達西的花園說起。

文中有一段對話是這樣的,伊莉莎白的姐姐吉英問她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達西的,伊莉莎白回答:

「這是慢慢兒發展起來的,我也說不出從什麼時候開始,不過我覺得,應該從看到彭伯裡他那美麗的花園算起。」

我們看這段話,她的回答或許有著玩笑的成分,但我們從伊莉莎白在達西的彭伯裡豪宅迸發出的那段思緒裡還是可以窺見她真實的想法的。

文中這樣寫到:

「她從來沒有見到過一個比這裡更富於自然情趣的地方,也沒有見到任何一個地方能像這兒一樣的不受到庸俗趣味的玷損,頓時不禁覺得,在彭伯裡當個主婦也還不錯吧。」

我想,伊莉莎白對達西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會一次次的接受達西的邀請。

但縱然是這樣,也難免會摻雜現實的考量。當時的社會,人們極力的追逐著金錢。聰慧機敏如她,也難以免俗吧。

通過上面那段話的描寫,確實我們也可以看到,達西的貴族階層生活對伊莉莎白釋放出強大的磁場。

也許有了金錢的加持,這份感情會來得更加的持久與堅固吧!

看到這裡的讀者們可能要失望了,聰慧機敏的主角伊莉莎白,這樣一個有著頭腦,具有獨立思維的人物,也有著這樣現實的金錢觀嗎?

她之前不是非常反對她的好朋友夏綠蒂為了金錢嫁給一個沒有感情基礎的男人嗎?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那她對達西的感情就不純粹了,她還能成為我們經典愛情作品裡面的女主角嗎?

對於這樣將它奉為愛情經典名著的讀者來說,那可能只能讓你失望了。

「愛情至上」這種觀念充斥著太多的羅曼蒂克的成分。它是凌駕於生活之上的。

但作為人,我們都離不開物質的供養。

脫離生活的一切都是不實際的。撇開物質談愛情,生活只會給你重重的一擊。

你們可以看看自己周圍,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完全無視現實生活,而一味地追求愛情的?

青春期到大學時代的愛情或許可以做到,但步入社會之後呢?步入財米油鹽雞零狗碎的生活之後呢?

一切都還得回歸現實。

我們可以憧憬美好,但不能將自己置於這美好的泡泡中而對現實生活選擇視而不見。

人人都渴望美好浪漫的戀情,但你需要知道的是,它之所以這麼美好,讓世人如此的眷戀、追逐,正是因為它是極少數的,難以獲得的。

所以我們才會極力的想要去擁有它。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擁有完美純粹的愛情,那麼我們還能將它作為我們畢生的追求嗎?

完美本身就已經不美了。

而且人對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通常都很難珍惜。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追逐的過程。那既然如此,倒不如讓我們褒有這份美好的希冀,來成就我們不斷追逐的人生。

社會形態決定價值觀的取向,包括婚姻觀,金錢觀。以前、現在莫如此。

伊莉莎白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全民追逐金錢的時代。

她無法脫離時代的桎梏,忽視金錢帶給她的力量。

個人在時代的洪流中終究是渺小的。

伊莉莎白是務實的,這樣的選擇更加具有現實意義,放在今天來看也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成就《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經典地位的,不是我們以為的浪漫的愛情,而是隱藏在浪漫愛情外衣下的以金錢為核心的現實主義。在這裡,金錢的力量值得我們反思。

金錢與愛情是我們人類永恆的主題。如果愛情註定脫離不了生活的實際,那麼如果能將它們完美的組合,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生活不能按照我們預想的來,那麼退而求其次也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對於理想主義的「愛情至上者」,我也真心的為你們希望著,既然社會形態決定價值觀,那麼我希望終有一天,我們都能有充足的麵包。我們在追求愛情時,能完全遵循自己的內心,求我所求,追我所願。

只是希望,到那個時候,它依然是那個你心裡渴望擁有的它。

願我們在生活中都能活出煙火氣,願我們在煙火氣中都能活出美好,活出真實。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原來是在教會我們麵包與愛情該怎樣選擇?
    愛情與金錢,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純潔的愛情。但現實社會中,愛情和金錢似乎永遠是相輔相成,並蒂相生的。在選擇終身伴侶時,我們時常糾結愛與金錢的傾向選擇。總不自覺的將愛情與金錢對立起來,卻從未想過愛情與金錢是可以和解的。我們的人生,不是只有非A即B的選擇。婚姻的選擇上,不是一定要嫁給愛情,更不是一定要嫁給金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努力平衡愛與金錢的關係。畢竟,麵包與愛情都擁有的人生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 《傲慢與偏見》與《成為簡奧斯汀》,愛情和現實,你會如何抉擇?
    最近小編看了一部電影《成為簡奧斯汀》,總覺得這部影片的風格特別熟悉,後來才知道原來簡奧斯汀是《傲慢與偏見》的作者。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傲慢與偏見》的故事,原著和電影看了好幾遍,只是從來都沒有去了解過名著背後的作者----簡奧斯汀。
  • 豆瓣8.5,淺析經典英式愛情電影《傲慢與偏見》為何經久不衰
    影片講述的是鄉紳之女與貴族之間的愛情故事,當貧窮遇上富有,當偏見遇上沉默,當傲慢遇上固執,他們的愛情將何處何從?讓我們走進他們的愛恨情仇,領會別樣的英式愛情故事吧。關於愛情中的傲慢與偏見初相識,兩生厭伊莉莎白在班內特太太五個女兒中排老二,開朗獨立,很有主見和想法,喜歡看書。
  •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一場悲劇
    《傲慢與偏見》——每個愛情故事的藍本傲慢與偏見是我早期接觸到的英國鄉紳貴族文學作品。當時還在學校灰頭土臉讀書的我深深地被情節吸引了:一次次的舞會,一場場的晚宴,花園和鄉間叢林漫步,優雅的服飾和華麗的信……是我想像中的田園牧歌式生活。
  • 《傲慢與偏見》我心中的愛情白月光
    傲慢與偏見8.62005 / 法國 英國 美國 / 劇情 愛情簡單搜一下就能看到《傲慢與偏見》已經被翻拍無數遍了,因為早有1940版的最美伊莉莎白,還有95版那麼還原到不能再還原的伊莉莎白,如果還要完全不動的詮釋原著的話,那很可能就是一部中庸的作品了。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詮釋,我很喜歡這版導演所展現出來的。
  • 愛情電影《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一部愛情電影,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她們的擇偶的故事。該片主要反映了家庭對金錢的追求和社會階級的批判,批判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社會的落後。
  • 《傲慢與偏見》越傲慢越偏見
    中學時愛讀名著,連《兒子和情人》、《喧譁與騷動》都能一知半解,《理智與情感》和《傲慢與偏見》卻比輔導書更難讀,可能叛逆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對英國紳士淑女產生先天的牴觸與蔑視,才會對字裡行間描繪的傲慢虛榮不屑一顧,坦白說,華麗璀璨比不上大觀園,高貴氣質被鄉野粗鄙汙染,怎比得上曹雪芹妙筆生花?囫圇吞棗勉強讀到結尾,連書都送給了女同學。
  • 《傲慢與偏見》:你看到了愛情,而我嗅到了金錢的味道……
    愛情與金錢,向來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愛情的浪漫與唯美,人人追求,人人嚮往。尤其是在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人們追求純粹的愛情,崇尚精神的自由。愛情至上,不依附於金錢的愛情觀,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女性們甚至發聲,「你給我愛情就好,麵包我自己有」,這是現代女性的尊嚴與底氣!
  • 《傲慢與偏見》:這部「戀愛聖經」,教我們識別愛情與婚姻的真相
    讓伊莉莎白覺得他是個極其傲慢自大的人。而伊莉莎白後來因為輕信了維克哈姆的話,更加認定達希是個傲慢自私的人。每次達希先生試圖友好和伊莉莎白交流,她總是認為他想趁機挖苦她。初中時候讀這本書只覺得講的是浪漫的愛情故事。但當我再一次拿起書,尤其是有了自己對愛情的閱歷後,覺得《傲慢與偏見》是一本寫在18世紀末但體現先鋒意識的小說。
  • 放下你的傲慢,捨棄我的偏見,成就最好的愛情,悟《傲慢與偏見》
    今天,好久沒看電影的我,心血來潮又重新觀看了一遍《傲慢與偏見》。原著小說很早以前就看過好幾遍,想著說有時間再去重溫一遍,但是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行動力,到現在還是沒能抽出時間來。電影《傲慢與偏見》,最喜歡的就是 凱拉·奈特莉和馬修·麥克費登主演的版本。
  • 傲慢與偏見的關係,《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這是一本寫於十八世紀末的作品,終生未婚的作者簡奧斯丁用她睿智的觀察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她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幾段愛情故事。故事雖然距離我們有二百多年之久,但書中對人性和人類潛意識的剖析卻是放置於上下五千年皆準的,因為人類從來沒有進步過,進步的只是技術,科學和制度。
  • 話劇《傲慢與偏見》上海站:所有的愛情種類都在這
    話劇《傲慢與偏見》上海站詳情介紹來臨,女作家簡奧斯汀帶給我們關於愛情的思考。2020話劇《傲慢與偏見》上海站時間:2020-03-24至292020話劇《傲慢與偏見》上海站地點:上海大劇院-別克中劇場2020話劇《傲慢與偏見》上海站門票價格:60,80,120,180,280,380劇情簡介:
  • 國產的霸道總裁愛情,請好好學習《傲慢與偏見》
    其中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看國產的霸道總裁愛情。比如我最近刷到的《我好喜歡你》,女主童小悠就是個被霸道總裁垂青的天選之女。在劇中,衰神附體的她不僅人見人愛,而且腦子不好使。霸道總裁讓她代表公司參加綜藝節目,PK賽中遇見了舔狗男二。在比賽中,主持人就問舔狗男二,為啥一回國就來參加他們的節目(冒著傻氣的問題)。
  • 國產的霸道總裁愛情,請好好學習《傲慢與偏見》
    其中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看國產的霸道總裁愛情。 同樣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傲慢與偏見》用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愛情故事告訴我們—— 如果出身平平無奇,那麼智商請拿第一。 《傲慢與偏見》厲害的地方就是,伊莉莎白沒有主動去找達西。即便是去參觀達西的豪宅,也是詢問後得知達西不在家,才答應去遊玩。 這個設定好在伊莉莎白始終保持著平等的價值觀。雖然你是霸道總裁,家財萬貫,但你讓我家人不幸福,瞧不起我的原生家庭,即便我主動示好,這段婚姻依舊會出現各種問題。
  • 電影《傲慢與偏見》,我所以為的你的傲慢,僅僅是我對你的偏見
    要是伊莉莎白不同意就斷絕關係,這個時候爸爸站出來了說「如果你嫁給他我就永遠不會見你」。無論什麼時候有一個家人站在你身後,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去強迫做你不想做的事情,絕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伊莉莎白和達西分不清楚倆人誰傲慢誰帶有偏見,兩個不同的階級能走到一起總是有多不易。一個獨立有主見,一個善良有魄力,但是更喜歡的是慈祥明理對二女兒有偏愛的父親。
  • 《傲慢與偏見》自尊與愛情
    原本我晚上已經點開《沉默的真相》準備開始看我一向感興趣的懸疑題材結果卻是點開了《傲慢與偏見》這是個空靈的火花不知何來,又羈絆我許久我和她之間的緣分是斷斷續續的你一定要看!那時候我只知道這個名字再往後倒了一年左右,我二刷《Sabrina》,谷歌了一下發現國內似乎叫《情歸巴黎》。
  • 白巖松:物質是婚姻的基礎, 《傲慢與偏見》:人格獨立比愛情和金錢更重要,224年前這本婚戀教科書給女人提了醒
    這樣想的人,說明你還沒有放下你的「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出版兩百多年,依然被奉為經典,豆瓣評分8.9,足以說明,它輕易不會過時。它就像一面鏡子,不管哪個年代,都有折射出最真實的婚姻現象,堪稱婚姻與愛情的絕佳教科書。02.物質才是婚姻的基礎。《傲慢與偏見》認為:「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 《傲慢與偏見》:現實與理想的愛情碰撞!
    《傲慢與偏見》2005年電影版的改編無疑是大膽且成功的,一舉斬獲了女主、藝術指導等四個奧斯卡大獎,是迄今為止廣受觀眾歡迎的版本。就故事情節來說,《傲慢與偏見》尊重原著劇情,保留了主要的故事線。以19世紀為故事背景,圍繞伊莉莎白·班內特五姐妹愛情故事而展開,鼓勵新時代女性勇於追求自己的愛情。但在《傲慢與偏見》眾多改編影視作品,伊莉莎白的熒幕影響通常被曲解。
  • 傲慢易改,偏見難改︱電影《傲慢與偏見》
    在看翻拍的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前,我曾經看過BBC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所以說在觀賞到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之後,我很難不把電影版的《傲慢與偏見》與經典版的《傲慢與偏見》之間進行一定的對比,但是對比之後就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對於經典文化表現的一種薄弱感。
  • 當愛情遭遇階級,傲慢撞上偏見——影評《傲慢與偏見》
    但是,在看完電影後,小編卻生出來一些不同的想法,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傲慢與偏見》的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兩情相悅的兩個人不顧一切,拋開世俗與階級的重重阻礙,幾經波折而後邁入婚姻的殿堂,可是要是僅僅只是這樣的橋段想來也是很難去吸引人的,誠然,這段愛情算不上曠世奇戀,也不算悽婉動人,充其量只算平平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