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請收藏,9部數理化經典紀錄片,這樣學習真的比課本有趣多了!

2021-02-08 什麼值得買

本文轉載自公眾帳號:丹媽讀童書 原創:丹媽 原標題:9部數理化經典紀錄片,這樣學習真的比課本有趣多了!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大家最期待的科學主題,一直是心中沒完成的作業,精選再精選,終於來填坑了。

考慮到科學範疇太大,所以我這次是按照數學、物理、化學這三個方向去甄選的,兼具趣味性和學習性,我想這應該也是你們最想讓孩子學習的吧。

年齡段的話,我覺得小學生以上看比較合適吧,看的時候一直感嘆,我要是學生時代看過這些紀錄片,是不是數理化不會那麼渣。

因為真的比課本上有趣多了,有些是利用好玩的互動實驗,告訴孩子們神奇的魔術,背後其實是科學原理;有的是美輪美奐的宇宙,喚起孩子們對自然探索的好奇;還有的是把數學講的像比賽現場解說,讓孩子們切身體驗真正的「數學之美」……

這些片子,每一部都在告訴孩子們,科學可不僅僅是考卷上的題目,它是這樣奇妙,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生活裡。不僅能激發孩子對數理化的興趣,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強烈建議陪孩子一起觀看和收藏,每部都找好了觀影連結啊,在後臺回復 紀錄片 可以查看。

看介紹之前,照例先上個目錄:

化學篇

《美麗化學》

《現代鍊金術士》

《你應該知道的科學》

數學篇

《概率知多少》

《統計的樂趣》

《數學的故事》

物理篇

《鬥轉星移》

《電的故事》

《恆星七紀》

化 學 篇

1、《美麗化學》

2014年(更新中) | 中國 | 1~6min*11集

類型:紀錄片/短片

「 如果我在中學以前就看過《美麗化學》,我的化學也許就不會那麼糟糕了。」

這是看過本片後,網友寫給創作者梁琰的留言。甚至還有孩子的家長,直接贊助了梁琰的團隊10萬元,讓他們繼續製作化學史的影片。

這部片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答案就在片名裡——《美麗化學》。在梁琰的鏡頭下,化學真的是太美了。

《美麗化學》是用百微鏡頭記錄的,化學反應的4k影像。

而且這些化學反應,都是初高中化學課上常見的,換句話說,這些方程式是咱們都背過的,當然,也是孩子們遲早都要背的。

《美麗化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清華大學出版社聯合製作的一個科普項目。一經推出,一個月內點擊量就超過200萬。

《時代》雜誌官網評價它,只要看過「美麗化學」的視頻,一定會愛上科學的不可思議。

在創作者梁琰的鏡頭下,本來在課本上的化學方程式,仿佛擁有了生命。

這些美麗的畫面把印象中需要死記硬背的化學知識,變成了美妙的藝術。孩子們一定也無法抗拒這樣神奇的魅力。

大家還可以關注《美麗化學》的中文網站,不定期有新視頻,還有化學史等豐富內容。

2、《現代鍊金術士》

2012年 | 英國 | 59min*3集

類型:紀錄片

《現代鍊金術士》,聽起來怎麼這麼像怪蜀黍騙小孩?其實這是2012年英國皇家學會的聖誕節講座。

這個講座自1825年以來每年舉行,面向大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一系列主題科學科普。

而聖誕節講座是專門為小朋友們準備的聖誕科普大餐。2012年的主題剛好是化學。

而化學這門學科,最早就是希望點石成金的鍊金術士,誤打誤撞搞起來的。

《現代鍊金術士》分為三部分,分別以古代鍊金術的核心元素氣、水、土為主題,向小朋友們普及化學知識。

別看主持人像個科學怪蜀黍,他可是劍橋大學聖凱薩琳學院的化學主任彼得沃特斯博士。

講座不但有各種魔性的實驗,還有有趣的表演。彼得博士請來了音樂劇演員上場表演元素周期表歌曲。

還有更厲害的嘉賓——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諾貝爾獎得主克羅託教授,他的表演項目是親自燒掉他太太的鑽石戒指!

看到這裡,丹媽都要替教授心疼!這麼下血本的紀錄片,快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吧。

3、《你應該知道的科學》

2012年 | 英國 | 43min*6集

類型:紀錄片

羅馬人竟然收集尿液來漂白他們的牙齒?!

香檳的氣壓是汽車輪胎的4倍?!

看吧,雖然考了這麼多試,還是滿足不了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

快快打開《你應該知道的科學》,和孩子一起來補補課。

這部6集小片其實有6個主題,包括「愛因斯坦」,「大腦」,「進化」,「速度」,「工程」,以及上面問題答案所在的第6集「化學」。

這部片最棒的地方在於,不管你是99歲還是9歲,看起來都毫無障礙,這就是BBC的本事。

就說第6集「化學」,本片翻著花樣,用各種蠢萌的動畫來展示,化學在生活中是多麼重要。

比如延緩衰老的問題,你肯定到現在還很關心,原來化學也有辦法!方法藏在紅酒裡——

紅酒中含有的白藜蘆醇,可以使實驗小鼠的壽命延長50%。

原來這就是愛吃高熱量奶酪的法國人,壽命並沒有比我們短的原因!紅酒趕緊屯起來!

哪有這麼不正經的科普片?要是我小時候的化學課也這麼有趣就好了。

哪怕孩子們沒太明白白藜蘆醇,他至少知道,化學可以幫助人類延長生命。

是的,化學能幹的事兒可多了,所以你們以後可要好好學習哦。

數 學 篇

1、《概率知多少》

2005年 | 英國 | 43min*5集

類型:紀錄片

英國有多少部手機被狗吃掉?答案是超過一百萬部。

大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殺死了自己的學生?

是的,原因是因為他無法接受學生發現了√2這個無理數。

數字很無趣,但是經過統計學妙手回春,讓數字變成這樣有趣的小八卦,孩子們一定會看得津津有味。

《概率知多少》就是這樣一檔統計學節目。

像運氣這種事,也能被數學家計算出來嗎?美國維吉尼亞的公園巡邏員羅伊,堪稱世界上最最倒黴的人。

在美國,被閃電擊中一次的概率是25萬分之一。被閃電擊中6次的概率就已經達到2.4兆兆分之一了。

可憐的羅伊,一生中被閃電擊中了7次,連數學家們也無法計算了。

《概率知多少》裡這些日常中活生生的例子,保證讓你目瞪口呆。

除了有趣的實例,節目中還有數字狂人帶你燒腦做題,簡單的加法居然就難倒了一大堆路人。就連我們的網友評論,也都在討論到底是哪裡算錯了。

這就是節目裡一再告誡我們的,一定要尊重數字。

比如說指數函數,一張紙對摺50次有多厚呢,答案是1億5千萬公裡,就是從你現在站的地方,一直到太陽的距離。

看完5集《概率知多少》,孩子們就知道了,數字是不會騙人的。

3、《統計的樂趣》

2010年 | 英國 | 59min

類型:紀錄片

雖然一樣講的是統計學,但是《統計的樂趣》這部片真正能讓人看到,數學在社會經濟中強大的力量。

原來,統計學(statistics)是從國家(the state)這個詞衍生的,統計學本來是國家監督人民的工具。

但現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統計學的力量可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

比如說,統計學告訴我們,雖然男人們總是嘲笑女司機,但是男性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幾乎是女性的兩倍。

再比如,下面這張用12萬個統計數據繪製而成的圖表,橫軸是收入,豎軸是平均壽命,描述了近200年來世界的發展趨勢。

把數據變成圖表的人當中,最讓人想不到是她——南丁格爾。

沒錯,她不止是世界上第一個女護士,竟然還是一位統計學學霸。

她所引入的極區圖被奉為經典,甚至引發了護理和衛生的革命。

而《統計的樂趣》中,最亮眼的明星還不是南丁格爾,而是主持人Hans Rosling。

這位可愛的瑞典教授,能把統計學圖表講出賽車比賽的效果,這樣花式講課的老師,讓網友們直呼,要是我的數學老師也像這樣就好了!

這位智慧的小老頭,還做過許多講解統計圖表的演講,孩子們感興趣的話,大家也可以找來看哦。

3《數學的故事》

2008年 | 英國 | 60min*6集

類型:紀錄片

要了解一門學科,就要了解它的發展歷程。快來跟著BBC《數學的故事》,來一場穿梭時空的數學旅行。

從埃及金字塔到北京的天壇,從印度市場到牛津劍橋,看看數學是怎麼發展成今天這樣,從一年級到大學畢業都必考的科目的。

從數學的眼光來看待這些人類文明史上的瑰寶,有什麼不同呢?

跟著主持人數學家馬庫斯,帶領孩子們發現古人們偷偷藏起來的數學智慧。

片中介紹了我們中國古代的許多大數學家,如秦九韶,看看他的理論怎麼能夠測量出毛主席紀念堂的尺寸。

還有數學在歷史上的各種奇葩用途,比如我國古代數學家利用數列知識,為皇帝解決與後宮妃子們同房的排班問題。

當然也少不了,數學家們在歷史上的智力交鋒。比如牛頓和萊布尼茨的恩恩怨怨。

看完《數學的故事》,孩子們對數學史就有了個大概的了解,數學這門古老而實用的科學,裡面凝聚了多少人類的智慧,和文明的成果啊!

物 理 篇

1、鬥轉星移

2004年 | 中國 | 10min*52集

類型:紀錄片

在看過BBC很多美美的天文紀錄片之後,丹媽還是決定給大家推薦這部,央視爸爸N年前渣畫質的科普小片——《鬥轉星移》。

《鬥轉星移》真的是很多人美好的童年回憶,甚至有知乎答主慨嘆,要不是當年看了這部片,怎麼會現在還在學物理!

這部片總共52集,每集只有短短的10分鐘,講述的是淺顯的天文物理常識,時長上,就非常適合孩子們觀看。

夏至、春分、日食和月食;彗星、時差、閏年和萬有引力,本片講述的是這些日常的天文概念,孩子們容易理解也容易記住。

關鍵是,這部片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我這樣的物理學渣,還有廣大"曾經的」小朋友們親身體驗,沒有艱深的術語,沒有複雜的公式,也沒有一本正經的科學家,真的能看懂!

看過這部片的孩子們,有的鬧著買了天文望眼鏡,有的從此以後開始追「星」,不管怎麼說,這部片是很多人的天文學啟蒙。

如果孩子們忍不了渣畫質,讓他聽音頻也完全可以,B站就有這個功能,非常方便。畢竟央視爸爸的配音實力,還是讓人妥妥的放心。

2、 電的故事

2011年 | 英國 | 59min*3集

類型:紀錄片

我這個物理學渣表示,物理中最難學的就是電學。法拉第、伏特、焦耳……簡直就像課本上的緊箍咒。

但是當這些科學家變成一個個故事裡的主角,好像物理也變得有趣了起來。

所以啊,科普要趁早!

這部BBC拍攝的《電的故事》,通過物理學家和著名事件,講述電的發展歷程,充滿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強烈推薦大家和孩子們一起看。

片子裡的故事,有許多都是孩子們今後一定會碰到的「老朋友」,比如雨中放風箏的富蘭克林。

但是《電的故事》就會告訴你,雖然富蘭克林提出了這個實驗,但他本人實際上從來沒有做過這個實驗。

還有他,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這位德國物理學家於1888年首先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的名字成了頻率的單位名稱。

而影片告訴我們,實際上,奧利弗洛奇教授比他更早證實了這一理論,只是因為在發表之前度了個假,就被赫茲搶了先,堪稱史上最不幸的物理學家。

這些電學史上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勝,網友們都忍不住評論,「怎麼會講的這麼好!」

科學家是科研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和其他行業裡那些傑出的人是一樣的。

讓孩子們了解科學家的故事,放下對科學的成見和恐懼,他們才能發現科學的樂趣。

3、 恆星七紀

2012年 | 英國 | 90min

類型:紀錄片

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1的BBC紀錄片,從內容到視覺效果,都非常贊,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跟片名一樣,《恆星七紀》在88分鐘的片長裡,帶領觀眾經歷恆星的一生。

其實,類似的天文紀錄片非常多,BBC的就可以列出一堆。那為什麼給大家推薦這一部呢?

天文聽起來很浪漫,星座啊,銀河啊,但實際上,天文知識是非常抽象的。

特別是在娛樂信息這麼豐富的現在,別說孩子們了,大人們都很難看得進去。

而這部《恆星七紀》憑什麼抓住孩子們的眼球呢?那就是,它真的,太,美,了!

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屏當屏保的畫面,分分鐘掀起視覺高潮。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你我皆是星辰。

最理性的科學,和最感性的想像,完美融合在恆星的一生中。還有什麼比絢麗的宇宙更能激發起孩子們對科學的探索欲望呢?

相關焦點

  • 【團購99元一套】數理化全都難不倒我 漫畫全套10冊 科普書籍小學生數理化難不倒我!
    千萬別等到孩子上了初高中,等到物理、化學、生物這樣的科目計入升學總分了,才來重視。那就真的來不及了。所以,好媽媽智囊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套,能幫助家長抓住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培養6~12歲孩子邏輯思維打造的一套數理化啟蒙書——《數理化全都難不倒我》。
  • 免費資源分享 | 9部專為孩子設計的「迪士尼自然紀錄片」,把紀錄片拍的跟故事一樣有趣,比電影還好看!
    Hi,大家好,我是毛豆兒麻麻~之前有給大家分享過很多適合孩子們看的經典紀錄片,今天再給小夥伴們分享9部超讚的迪士尼自然紀錄片。會把紀錄片拍得像故事片一樣有趣,喜歡用擬人化的方式,就像介紹鄰居家朋友一樣,跟孩子們講講大熊貓、獅子、猴子等動物家裡的那些事兒。豆瓣9.4 通過表現大自然美麗景象與野生動物純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實紀錄,將地球的魅力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旨在呼籲我們保護環境。
  • BBC紀錄片《野性非洲》第1-3集,收藏學習
    這個系列共6集,鏡頭裡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東非大草原,和動物們那本能的、強烈的、充滿韌勁的求生動力,很值得收藏學習,先來看第1-3集吧
  • 家長請收藏!5部BBC英文動畫片,這樣學習比看書有趣多了
    一般最短時長為3分鐘左右,最長時長20分鐘左右,都在家長孩子可接受範圍之內。1.Twirlywoos趣趣知知鳥本片較適合學齡前兒童,這部動畫片主要講了一家四口去人類世界探險的故事。湯姆看似跟一般男孩沒兩樣,但一旦他戴上魔法腰帶及做出一連串的魔法動作,他便會化身成一位小小的超級英雄並走進神秘的夢幻世界綠林之城﹗在那裡湯姆會與他的小夥伴們像果精靈等進行刺激有趣的冒險,但當遇上危機時,湯姆會讓小朋友和他一起做一套特定的動作,魔法誕生,困難解決,湯姆還會謝謝小朋友的幫助。這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比較有吸引力。
  • 這4部超有趣高分紀錄片,假期讓娃笑個夠!(附年度歷史重磅片單)
    今天V媽精心選出了2020年度最受家長寶貝喜愛的爆款片單,下文會有大集合哦!請重點收藏!有家長會問V媽:「我真的很喜歡這些寶藏片單,也希望娃能漲點知識文化,但這猴孩子看著看著就犯困,可怎麼辦呀?」看來需要給這樣的小寶貝們加點料,燃起他們的興趣和激情啦!誰說歷史很枯燥?
  •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4部經典科普紀錄片,比看動畫片有趣多了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5部經典科普紀錄片第一部:《美麗中國》「就連成年人都很少能看到的美麗畫面!」我身為中國人都不禁感嘆到,我真的不了解中國,在暑假期間,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祖國的大好山河,從中認識到真正的美麗中國。當你看完這部紀錄片時,也許孩子會跟你說:「爸爸媽媽,我們一起去西藏看看吧!」外面的世界很大,家長們不妨帶孩子去看看外面的景色,這對他們的認知有很大的幫助。
  • 9部輕鬆有趣的高分紀錄片
    9部輕鬆有趣的高分紀錄片】9部另類的高分紀錄片,從獨特視角講述一個個關於人與自然的故事,送給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你 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封面新聞
  • 第二彈 | 能分級的英文動畫4000多集,真的太適合學英語了!
    >童話故事《西遊記》共60集曾仕強:《家庭教育》大合集國學經典誦讀合集(珍藏版),請為孩子收藏!中小學必讀名著聽書合集(值得所有家長收藏!)百家講壇《王立群讀史記》系列合集(共6部)最全四大名著合集(閱讀+聽書+電視劇+講解+主題曲)即時獲取最新資源信息分享完了小狐狸1/2/3階段資源後,天天被家長追問啥時候能分享後面的階段,所以今天就把第4/5/6階段分享給大家!
  • 李白的《將進酒》這麼經典,為何會有家長認為它應從課本中刪除
    詩題目中的這個「將」字,念的是qiāng,意思就是請。在很多家長看來這還不只是一首簡單的勸酒詩,它是一首頗有點兒因酒喪志的勸酒詩,大家來看看全詩:開篇是兩個「君不見」這是勸大家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但卻並不是讓我們珍惜時光來上進、學習,而是要及時享樂,要「人生得意須盡歡」。這其實已經是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們看到的內容了。
  • 未讀 — 開學書單推薦:遇見數理化,不怕不怕啦!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長們又要開始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操心。比如:數學太難跟不上,物理原理弄不懂,化學知識太枯燥…… 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數理化也是中學生群體最害怕的學科,甚至很多中學生「談理色變」,但是這些學科真的這麼可怕嗎?
  • 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陪你的孩子過一個有趣的寒假!
    這幾天,不斷有家長來詢問,有什麼適合陪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其實紀錄片的種類有很多,適合中小學生看的紀錄片不僅有科普類型的BBC紀錄片,還有很故事性很強的紀錄片。為此,D紀錄特地給家鄉們梳理了10部適合與中小學生一起看的紀錄片,快收藏起來陪孩子一起看吧!01  《愛貓之城》
  • 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哪有零起點的神童!學齡前家長何去何從
    也有家長直指病灶:應該讓外面培訓機構一律不準接受一年級以下的孩子上文化課,讓老師零起點教,如果老師拼音一個月就教完了,直接讓孩子每天閱讀,不認字和拼音怎麼讀,放學回來作業多的寫到睡覺,真的零起點到時候哭的是家長。
  • 家有小學生的,這份「經典」英語句子請收藏,絕佳的學習資料!
    家有小學生的,這份「經典」英語句子請收藏,絕佳的學習資料!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就開始學習英語這一門學科,這是我們的三大主科之一,對於同學們來講,學習性英語是既定的學習任務,是取得根號成績的必要基石。同學們學習英語英語也應該從哪一個階段去著手呢?除了詞彙就是語法問題了,英語學習語法是其中的框架,如果框架都掌握不牢,又能應該怎麼樣學習呢?因為最近很多家長都給老師說過孩子在學習學習上的問題,特別是英語上的問題,下面是老師專門整理的小學英語的經典句子收藏,是絕佳的學習資料,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列印一份。
  • 什麼是好的教育,怎樣才叫會學習,這15部紀錄片會告訴中國家長答案
    原創 精英說編輯部 精英說當今時代,育兒焦慮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普遍話題。圍繞著孩子的教育問題,每個國家的原則和理念都大不相同,也由此衍生出迥然相異的教育模式。那麼,怎樣才是最好的教育?誰才是最會學習的人?
  • 把中小學課本拍成紀錄片,央視玩真的…
    而由央視打造的一檔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就讓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節目以中小學課本或經典名著為線索,在文學、歷史著作中選取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的作品,由領隊帶著一群中小學生尋訪文中古蹟,聽專家細講來龍去脈。
  • 課本上的「精彩塗鴉」走紅,家長看後怒不可遏,網友:要挨打了
    課本是老師授課的好幫手,是學生學習的知識指南。對學霸來說課本尤為珍貴,但是對一些學渣來說,課本是創作的「靈感」。 每個學科的課本都有一個共同點:有繪圖。有些繪圖能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人物背景、有些能幫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但是有些學渣卻辜負了出版社的良苦用心。
  • 陪孩子觀看的100部BBC經典紀錄片,就不要再看喜洋洋了
    天媽育兒記微信公眾號:tianmayuer關注天媽——快樂育兒,共同分享,記錄下這個歷程,聚集改變未來的力量!相信很多家長們已經發現,現在的孩子天天沉迷在電視動畫或手機遊戲裡。進入電子時代,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不看動畫片、不玩遊戲是不現實的。建議家長們,與其讓孩子看《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畫片,倒不如花時間陪孩子看一些經典的紀錄片,既能滿足孩子看電視的需求,也能增長見聞,學習更多的知識。
  • 學生搞笑課本大合集,家長看完笑了,老師直呼:不可以!
    在我的印象中,學生時代的課本都是整整齊齊,每一頁也許密密麻麻,但都是上課時做的筆記,偶爾出個小差也只是在草稿本上胡畫兩下,從未想過在課本上做文章。而近期我看到的一些課本圖畫讓我大感佩服,這美術造詣可謂是「高水準」。學生搞笑課本大合集,家長看完笑了,老師直呼:不可以!
  • 推薦 | 央視將中小學語文課本拍成了紀錄片——《跟著書本去旅行》用它讀透課文
    《跟著書本去旅行》是由央視科教頻道傾力打造、跟大語文學習相關的紀錄片。該節目從青少年熟悉的中小學課本、經典書籍、文章中,選取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作品,由領隊帶著同學們尋訪文中古蹟,聽專家在實景中講背後的故事。節目通過讀文、走訪、紀錄,拓展了教育專題節目的傳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