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敢大膽地說出來家裡的床單多久清洗更換一次是?一個月清洗一次,還是一個季度才清洗一次?
有人回答說,冬季天氣寒冷,基本一個月清洗一次床單,夏季身體經常出汗,基本是每周洗一次床單,春秋兩季氣候條件較好,清洗床單基本是兩周一次。可以說能夠根據季節變化,如此勤快的清洗床單已經是難能可貴。即便如此,依然不夠,無論季節如何更替,7到10天清洗更換一次床單,都很有必要!
為何要如此頻繁的換床單?且來看看,床單上都會留下什麼!
人無時無刻不在排出汗水,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年在床上留下的汗水量相當於160瓶礦泉水的量,意味著床單沒有及時更換,將一直處於潮溼狀態,而潮溼狀態是最容易滋生細菌和蟎蟲的。
居家生活,多數人都喜歡穿著睡衣到處跑,而空氣中會有無數塵蟎的存在,棉質的睡衣將會吸附大量的塵蟎,並將它們帶入到床單上。塵蟎在潮溼環境的刺激下將不斷繁殖,使得床上的塵蟎數量難以想像,平均每張床上所累積的被褥蟎蟲和塵蟎數量高達1500萬隻以上,意味著大部分人都是和蟎蟲共眠。
床單上僅僅有蟎蟲和汗水嗎?
身體上所分泌出來的代謝物不只有汗水,還有皮膚的角質層、脫落的死皮以及大量油脂。也有人喜歡裸睡,裸睡時身體難免會有些「精華」遺漏在床單上。這些精華在體內是有用的,漏了出來就完全無用了,而且會增加細菌的繁殖速度。此外,有些女性不能準確把握月經,經期突如其來,猝不及防,一覺醒來,就可能發現床單溼漉漉的沾染上不少經血。
單身時床單上的細菌和蟎蟲數量相對還少一點,婚後夫妻共同睡在一張床上,彼此的身上分泌出的液體會更多,在「互動」時床單也難免會變髒。年輕夫妻更是無所節制,一個星期四五次,床單清洗次數卻是四五個星期一次,這也無疑使得床單成為了細菌的溫床。
久而久之,皮膚問題將隨之而來!
床單沒有及時更換,可能會成為過敏的源頭,使得溼疹成為揮之不去的皮膚陰影。有了溼疹,皮膚上容易出現各式紅點,瘙癢感也時常把人折磨得無法入睡,皮膚表層還會有大面積的皮屑脫落,一脫褲子,「白雪」紛飛。此外,可能遇到的問題還表現在多個方面,如染上真菌、鼻子過敏等等。
綜上所述,每隔7到10天換洗一次床單很有必要,但清洗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做無用功。蟎蟲以及真菌在超過60攝氏度的高溫或者低於零下20度的低溫下將無法生存,同時也懼怕乾燥環境。清洗時要用熱水燙洗並且烘乾,洗完後最好放在陽光下暴曬,冬季沒有陽光時,遇到冰雪天氣,也可將床單放在室外,利用低溫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