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還擊戰後,越南邊民提出要劃歸中國管轄,越方直接慌了
文/文史紀事
自古以來,越南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雙方來往密切,交流頻繁,受中原文化的薰陶,越南在很多地方都與中國極為相似,他們也一度以「小中華」自居。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各國都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但越南卻又陷入戰亂中,這使得本就是農業國的越南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強大的敵人,越南自知不敵便希望中方能施以援手。後在中方幾百億的大力援助下,越南取得了抗美作戰勝利,獲得了統一。但令人沒料到的是,越南取得勝利後開始變得認不清自己,妄想獨霸東南亞,還不斷在中越邊境挑釁,企圖一點點蠶食我邊境領土。
在多次勸告無果的情況下,我邊防部隊於1979年2月被迫進行了自衛還擊。3月作戰基本結束,但被狠狠教訓後的越軍並未就此罷手,雙方依舊在中越邊境展開對峙。不過兩軍交戰並未妨礙雙方邊民的來往交流,越南高平省茶靈、河廣的幾個縣和我國廣西靖西縣接壤,邊境線長達153公裡左右。
越方在其縱深10公裡之內部署了超過9000多名武裝人員,還有3萬多群眾。靖西縣在配合邊防部隊對越方部署進行打擊的同時,還動員邊民利用雙方來往交流之際,對越南邊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行勸說。(雙方邊民有很多都是親戚關係)
只要是過節,我方邊民就邀請越南邊民來吃飯閒聊,讓對方親眼看看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端午節的時候,一位姓趙的邊民就會邀請幾個來買日用品的越南邊民用餐,桌上擺滿了雞鴨魚肉9個菜。看到這麼多豐盛的飯菜,一位姓覃的越南邊民邊大口吃著邊說:這麼多好菜平時真的很難吃上,就連我們的縣長都不一定吃得上,中國人民的生活確實好。
還有一位越南邊民以為這是做樣子給他們看,於是吃飯的時候找了個藉口悄悄跑去其他幾家去看,結果看見也是大魚大肉,回來之後他唉聲嘆氣說道:我們過的生活和你們實在沒法比啊,還是你們幸福啊,能有這麼好的政策。
實際上,越南邊民的文化生活也十分匱乏,他們一年到頭也看不到什麼影視和歌曲,靖西縣方面就根據這個搞了一個文藝團去雙方貿易點做演出,放電影放歌曲辦展覽給他們看,這對於很少經歷娛樂生活的越南邊民來說就像是久旱逢甘霖。
1986年的中秋節,文工團去貿易點演出,受到了越南邊民的熱烈歡迎,表演結束以後大家久久不願離去,文工團只能臨時增加節目,不少邊民感嘆:即便在太原都很難見到如此精彩的演出,中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實在比越南好太多了啊。
除此以外,越南邊民還受邀參觀邊境村子的農業生產和村鎮建設,當越南邊民親眼看見曾經低矮的土坯房都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樓房時,不禁發出連連讚嘆:真了不起!在看到店鋪裡賣的商品琳琅滿目、肉鋪和農副產品一應俱全時,越南邊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此時他們國內的商品不僅奇缺,而且價格高昂。
通過這一系列的多方面的展示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雙方的緊張形勢。自1980年至1986年,我方1500多位邊民幫助了1.2萬多越南邊民,贈送12多萬的糧食,5400多件衣物,幫助3000多名越南邊民治療病痛。幾年的努力使得越南邊民對中國邊民好感劇增,不少越南邊民甚至提出,希望能將他們劃歸中國管轄,這樣就不用受越方的氣了。
對於越南邊民的這種想法和心理,越方有些慌了,於是就將靠近中國邊境的18個村莊劃為危險地區,所有軍政人員都不敢在這18個村莊留宿。
1986年2月,越軍在邊境構築防禦工事,準備朝中方邊民射擊,周邊村莊的越南邊民聽說後趕緊加以阻止,還說道:他們給我們吃的給我們喝的給我們穿的用的,你們為什麼還要攻擊他們?真的要打的話就打我們好了。
看著村民群情激奮的樣子,越軍也不敢把事鬧大,最後只好撤離。倘若越南能夠和中國實現一體化,那他們就受益無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