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人注意!香港曝光這10種常見碟頭飯+粉面「不健康」!

2021-02-26 鶴山發布

布丁播報

最近,香港公布了10類「不健康」碟頭飯、粉面。布丁君定睛一看,大部分都是老廣的最愛,你可能都吃過……

在飲食習慣方面,

廣東與香港非常接近!

香港人喜歡去茶餐廳、快餐廳吃碟頭飯,

鶴山人也是一樣。


▲港式茶餐廳

在這樣的飲食消費習慣下,

兩地飲食有共同的毛病。

那就是「油多鹽多」!

3月20日

廣州市12320衛生熱線負責人蔡文鋒指出:

廣東成年人有不少不好的飲食習慣,

比如:

59%的居民每日烹調油攝入量≥25g;

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過多>6g比例為57%;

「可以說,五六成的廣東人、廣州人是愛油鹽,卻不好動」。

▲粵港兩地居民都吃得很鹹

吃得太鹹,

就會攝入過多的「鈉」。

這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甚至會引發慢性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的成年人(16歲或以上)每日應攝取少於2,000毫克鈉,即約5克鹽(約1平茶匙),以每日三餐計算,平均每餐不應攝取多於667毫克鈉(約1/3平茶匙鹽)。

今年3月中旬

香港消委會和食安中心,

測試了10類香港較常見及受歡迎的碟頭粉面飯鈉含量,

樣本足足有100個,

測試結果情況堪憂!

鈉含量都超過每日限量的三分之一。

這說明這10類碟頭飯都有不健康的因素。

這10類碟頭粉面飯是哪些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

因為這對老廣也是有借鑑意義的!

這十種碟頭飯上榜了!

按照鈉超標的程度,

我們按照先後順序來排列!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47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450%

(味菜排骨炒麵是「含鈉王」,吃完一碟相當於吞下兩茶匙鹽,媒體稱其為最邪惡食品。)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41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37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35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27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34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31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34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32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31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38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27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32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26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19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24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190%

❖每100克平均含鈉:約230毫克

❖平均每碟佔世衛組織建議每餐攝取667毫克鈉的比率:220%

(香港流行一句話:「豆腐火腩飯,男人的浪漫。」豆腐火腩飯由豆腐加燒肉製成,女生會覺得太油膩,中年男人卻是大愛,但是含鈉量卻沒有想像那樣高。)

如何吃得更健康?

上面所提到的十類「不健康」碟頭飯,

只是起到一個範例的作用。

其實在外吃飯,

多油多鹽真的非常普遍!

廣東人這麼喜歡吃,

對醬油又是如此刻骨的喜愛。

吃的再清淡,

也是枉然。

▲醬油是不少粵菜裡的必備調味品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給出幾條建議,

廣東的吃貨們可以借鑑一下。

這是給吃貨的建議。

❖應減少進食鈉含量高及含有高鹽分配料(例如醃菜、鹹魚、臘腸)的碟頭粉面飯。

❖要求食肆不要或減少在碟頭粉面飯上添加醬汁、豉油;並反映想少鹽/少鹹。

❖點餐時,要求食肆把餸菜與粉面飯分開送上,並在試味後才添加適量的餸汁。

❖留意碟頭粉面飯的分量,如分量超過個人食用分量,可考慮與他人分享。

❖留意營養資料選擇合適的碟頭粉面飯,要選擇較健康的碟頭粉面飯,除留意鈉含量外,亦應留意其他營養資料例如脂肪含量。

這是給餐廳的建議,

實在是太細緻了,

希望廣東的餐廳可以推廣起來!

❖減少使用一些含有高鹽分的食品(例如醃菜、鹹魚、臘腸)或減少其使用分量,儘量以新鮮配料或香草和香料代替。如要使用,可用水衝洗或浸泡醃菜,並調整使用鹽和其他含鹽/鈉的調味料的分量。

❖改良食譜和減少使用鹽和調味料。

❖以獨立容器盛載醬汁、豉油及餸菜,讓消費者按其口味添加調味料和餸汁。若醬汁、豉油必須加到粉面飯上,利用標準量匙添加所需要的標準分量或只在消費者要求時才添加。

❖除提供標準分量的碟頭粉面飯外,可提供較少分量如輕量版的碟頭粉面飯,讓消費者按所需的分量來選擇。

❖在菜單、價目表及其他印刷品上展示所供應的碟頭粉面飯的營養成分資料(尤其是鈉/鹽),讓消費者作出知情的選擇。

所以我們真想吃的清淡,

食客和餐廳,

都要更加重視飲食健康才行!

老細,記得咪放咁多鹽了!

(本文轉載自羊城晚報,來源於廣州參考、健康時報,如有疏漏,請及時聯繫並處理)


該內容由鶴山發布提供,感謝歡迎轉載或摘錄使用並標明出處。

親,你還想知道哪些內容,不妨告訴布丁君,布丁君幫你打聽哦~

鶴山市委市政府官方微門戶

權威信息發布統一出口

鶴山廣播電視臺 運營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廣東人注意!這10種常見碟頭飯+粉面「不健康」!香港已曝光!
    最近,香港公布了10類「不健康」碟頭飯、粉面。
  • 【提醒】江門街坊注意!這10種常見碟頭飯+粉面被曝「不健康」,千萬小心!
    最近,香港公布了10類「不健康」碟頭飯、粉面。
  • 廣東這10種常見「碟頭飯+粉面「最不健康!
    很多人因為工作忙,三餐常常不定時吃,也不當回事!在深圳做快遞員的小陳每天工作非常忙,基本上三餐都是快餐,還經常不定時。但是他一直覺得自己年輕力壯,從未擔心過自己的健康。最近,香港公布了10類「不健康」碟頭飯、粉面。小編看,大部分都是老廣的最愛,你可能都吃過!常吃外賣或者常在外面解決午飯的白領們要注意了哦!按照鈉超標的程度,我們按照先後順序來排列!
  • 人間煙火氣,全在一份碟頭飯裡 舊文
    飯菜同在一盤的兩個馬口鐵盤端上來,黃秋生操一口佛山土話,說,「碟頭飯,等於兩個人四個餸」。光這個鏡頭,就比其他所有葉問電影來得有人情味。國語版本,葉問的配音流裡流氣,神韻全失,好在「碟頭飯」三個字,倒還保留,沒改成「蓋飯」,算是有點良心。據好事者考證,碟頭飯可上溯至西周,稱為「淳熬」;隋唐時期甚至是入宴的菜式。
  • 一份正宗的港式碟頭飯是怎麼樣的?
    最近去便利店吃飯,留意到店內增加了茄汁一哥豬扒飯、滑蛋牛肉飯的新品,仔細一想,這些香港便當不正是茶餐廳裡的碟頭飯麼?第一次聽的朋友不要害怕,碟頭飯聽著奇怪,實際上它相當於中國北方的蓋澆飯、日本的丼物,像麥兜電影裡說的:午飯有肉有菜,再加上生粉芡,一碟飯20蚊搞掂。
  • 我猜你一定吃過碟頭飯
    這麼一解釋,碟頭飯,沒吃過的人估計很少。茶餐廳裡,每日中午坐滿了人,等幾分鐘,一份有肉有菜有汁的碟頭飯已經上臺:豉椒炒魷豆腐火腩粟米肉粒,飯菜汁味味俱全。碟頭飯藏身於各種快餐店、茶餐廳、大排檔,陪廣東人度過無數餐午飯晚飯,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美味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碟頭飯其實源於廣州,最初又叫咕哩飯(勞工飯)。
  • 400一碗的碟頭飯,值嗎?
    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碟頭飯。碟頭飯是廣式叫法,西北叫蓋澆飯,而東北稱之為燴飯。
  • 別人沒有推薦過的10家香港粉面小吃
  • 恭喜米其林,終於集齊「粥粉面飯」四大金剛 | 2018年輪胎人推薦(香港)已上線
    循例解釋一下,米其林輪胎人推薦餐廳為價格大眾化、出品高質素的餐廳。和追求烹飪美學極致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不一樣,輪胎人餐廳普通人也能消費得起。所謂大眾化價格,放到香港的標準就是「能在港幣400元以下,提供三道菜式」。不算貴,但比去年「港幣300元以下,提供三道菜式」的標準還是有所上漲。
  • 香港特色的餐飲場所——茶餐廳
    茶餐廳,顧名思義,就是又能喝茶又可進餐的地方——這是從香港茶餐廳的起源來說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 老廣愛吃的碟頭飯、老飯館,我在旮旯裡找出來了
    就像電影《葉問:終極一戰》裡說的,碟頭飯裡有肉有菜,「共治一爐」~其實碟頭飯早期叫「咕哩飯」、「頹飯」,原本是酒樓夥計收集剩菜剩飯,以低廉的價格賣給基層勞動人民的。不過今時今日,碟頭飯早已不是貧民的代名詞。
  • 電影《食神》裡的叉燒飯,香港人的煙火氣
    這碗飯不僅讓他填飽了肚子,也讓他重燃希望。代表香港的,正是小人物的草根精神。代表「港味」的,正是平常生活中,常見的味道。這種飯因為放在碟子上,所以叫碟頭飯。能快速吃得飽又吃得好,自然深得工薪階層的喜愛。那時,「隨隨便便吃個碟頭飯」,是香港人常講的一句話。
  • 鶴城茶行街:它從清代走來,是鶴山茶輝煌的見證者!
    鶴山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又由於地處西江岸邊,雲霧籠罩,境內山多,有葵根山(茶山)、大雁山、白水帶、馬耳山、金雞坑、崑崙山、皂幕山等,山高霧多,因而自然環境很適合種植茶葉。過去鶴山人自傲有三寶:茶葉、菸葉和席草。鶴山種茶始於宋代,盛於明清。
  • 曬陳皮秘訣曝光!不這樣做就白曬了!鶴山人必看......
    新會柑在不同時期採摘確會有不同分別青柑、微紅柑、二紅柑、大紅柑▼【小青柑】——7、8月份採摘個頭較很小,皮身較薄、果酸味較濃,其中8月份採摘的小青柑一般以50克/顆為標準。【大青柑】——10月初至10月中果實未成熟、果皮呈青色時採摘,個頭較小,皮身較薄、果酸味較濃。
  • 香港名主持鄭丹瑞等大咖聲臨鶴山電臺?!真相竟然是......
    還是聽不懂對不?那布丁君就不賣關子了9:30--10:00    《超級無敵汽車人》    主持人:李子揚、陳琳oh,sorry主持人是中間那帥鍋型格男車手李子揚偷偷告訴你,《超級汽車人》還有一女主持(真的嗎?)
  • 好吃不貴的香港美食一覽.
    據傳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包子不滿足,認為味道不夠,因此在包子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形成菠蘿包。蛋撻雲吞麵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般人品嘗港式雲吞的時候,都特別留意蝦的鮮味,但一碗上乘的雲吞麵,除了要注意雲吞本身的味道、口感、外形、色澤之外,麵條和湯底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搭配得宜。
  • 好吃不貴 必須要吃的香港十大平民美食
    據傳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包子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包子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形成菠蘿包。一般人品嘗港式雲吞的時候,都特別留意蝦的鮮味,但一碗上乘的雲吞麵,除了要注意雲吞本身的味道、口感、外形、色澤之外,麵條和湯底都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搭配得宜。麵條要有蛋香,爽滑而彈牙,更要色澤鮮明。湯底亦非常重要,用雞、豬骨和大地魚清燉,必須澄清透澈,鮮香撲鼻,才可突顯雲吞和麵條的色澤和口感。
  • 巴黎商街上的「香港煲仔飯」,一到飯點就擠滿了人!
    這裡共有14種煲仔飯,從最常見的腊味煲仔飯到黑椒牛肉、豉汁排骨...各種口味都能點上。作為福仔叉燒煲仔飯的招牌,憑藉誘人的美味,成功霸佔永康人的美食清單。如果說飯是煲仔飯的靈魂,那鍋巴一定是最重要的角色。燒到略焦的鍋巴,咔呲咔呲地在嘴裡咬開,滿嘴都被幹韌的香氣填滿。
  • 肉汁爆射的米漢堡堪稱行走的碟頭飯!超大牌卻人均15元吃飽!
    白米、紫米漢堡都好吃,有米有肉有蔬菜,堪稱行走的碟頭飯!這款米漢堡人氣很高,因為裡面塞的都是滿滿的肥牛!肥牛、洋蔥、生菜、米飯,搭配簡單,百吃不膩。喜歡吃紫米的也可以試試這款紫米米漢堡,裡面還混了三分之一的黑米,從多吃粗糧的角度來說可謂相當健康了。
  • 陳展鵬攜妻打高爾夫享受二人世界 兩人到茶餐廳吃幾十元的碟頭飯
    早前他們夫妻倆就撇下女兒出去吃法國大餐慶祝結婚2周年,而日前記者再次拍到他們夫妻倆撇下女兒出去享受二人世界,這次他們就到茶餐廳吃幾十元的碟頭飯。在10月中旬就是他們夫妻倆的結婚2周年紀念日,他們夫妻倆撇下女兒出去吃燭光晚餐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