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導演《TENET》是一部失敗的作品嗎,電影想講述什麼

2021-01-07 騰訊網

不少朋友看過《TENET》,故事情節在多次刷過之後或者在各種評論解析的視頻中也慢慢理清了「時空逆轉」。

《TENET》可以編制的複雜故事線、各種科學原理知識、過於解釋性的對白但結果還是讓觀眾腦子一團漿糊,最致命的可能是角色在表面上完全是工具人,難以讓觀眾產生共情,電影幾乎沒有明顯感情互動;除了主角最後和尼爾的「生死分別」也要理清故事線才有很好的體驗。看完電影不少人感覺很「冰冷」。

但是這並不能作為《TENET》是一部失敗作品的標籤,很顯然《TENET》沒有做到傳統電影給你的感覺很多人看完很不舒服;《TENET》是一部完全諾蘭風格的電影。諾蘭粉當然很滿足啦,不愛的人中途犯困。但這也最起碼不是一部讓人失望的電影,推動角色與觀眾的催化共情作用不是諾蘭導演的強項;相較於《星際穿越》讓人淚目也是同「時間尺度」來架構的,很「理科」拍的溫暖。而《TENET》被掩埋在過於負荷的各種逆轉事件裡,諾蘭導演影片中國的角色都在有著人類輝煌的科學成就理論背後付出著個人悲劇的代價。

《TENET》中國的人逆轉時空回到過去,拯救世界但最後這條藍色時間線淹沒在巨大的正向時間裡;信條組織也一樣被世人遺忘。在故事的結尾尼爾對主角來說:曾經和主角相處的時光,那是一段美好友情的結束,或許在未來主角也死了。只要任務完成他們這些無名的小人物犧牲就不算什麼。我是以前認購完了,上午忙完籤合同、打尾款,然後又迫不及待的忙工作。《TENET》更大的悲觀哲學在於,信條組織成員知道自己的宿命存在,「宿命論」是一種極為悲觀的理論。大到從宇宙誕生到毀滅,小到人的一生,都是註定好的。影片的科學理論基礎「惠勒單電子宇宙理論」不僅是影片科學理論的基礎,更是這種「宿命論」的支撐。

其實片中每個人都是可憐的:相信了自己的宿命、在時間中變得扭曲和迫不得已。諾蘭導演在電影中採用大量的事件讓我們去感受那種不可阻擋的宿命悲劇,通過末尾的大戰角色無畏的行動我們更能體會角色在即使清楚自己宿命的情況下仍然想著努力做到自己所堅持的信條和意義,相信他們所相信的、守護他們願意守護的;就算這一切已經命中注定活在當下,比什麼都重要。

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這是一道哲學概念命題,但正是活著的「現實」是一場無法剝奪的體驗。如果我們的世界和宇宙都是安排好的,你是否願意翻開知道謎底呢?

2015年諾蘭在普林斯大學的演講:我的電影這也是我想講述的主題有共同之處,那就是「尊重現實」。我感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開始認為現實是夢想的可伶陪襯;但我是想告訴你們,我們的夢想其實是虛擬的現實。我所拍的電影中,被問及最多次的問題它的答案對人們來說意義重大;這也是現實意義所在現實很重要你無法超越現實。我們運用詞彙、花哨的詞彙比如「演算機」;OK,如果你聽到有人用「演算機」這個詞,而那人卻不會是一位數學教授或計算機科學家,他們很可能是在掩蓋自己真正做的事。

奧斯卡王爾德說過老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以為知道一切,你們正處在知道一切的年紀;我顯然處在懷疑一切的人年齡,而我想把自己的一些懷疑分享給你們因為我認為我們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通常演講者要講一些你需要追尋夢想的話但我不會這麼說,因為我不相信這個,我不勸你們追求夢想。我希望你們能把握當下現實,我希望你們明白把握現實並非以夢想為代價;而是以夢想為基礎。你要盡己所能這些來改進世界、改善現實。

相關焦點

  • 諾蘭新作《Tenet》中文譯名翻車?回文翻譯更燒腦
    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比《盜夢空間》更成熟、比《星際穿越》更真實、比《敦刻爾克》更精妙」等等,各種好評花樣百出。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諾蘭導演新作《天能》(TENET)極度燒腦
    點擊觀看堪稱年度大作《天能》的即將上映,《天能》是大導演諾蘭的新作,耗資2億美元的美國大片。跟以往的諾蘭電影一樣,這部電影也非常燒腦,也是所有諾蘭電影裡最為燒腦的一部,物理學碩士以下禁止觀看,看一遍你絕對看不懂的電影。大家是不是很期待,也很想挑戰一下呢?
  • 諾蘭新作Tenet中文譯名慘遭翻車?網友:少點「譯境」...
    不知道大家看一遍懂了嗎?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比《盜夢空間》更成熟、比《星際穿越》更真實、比《敦刻爾克》更精妙」等等,各種好評花樣百出。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信條(TENET),諾蘭導演的新作品前瞻
    克里斯多福·諾蘭,這個名字對於影迷來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能有些影迷還能熟練的背出,諾蘭導演的一些作品,比如讓人印象深刻的《盜夢空間》、《蝙蝠俠》系列、《星際穿越》等,這幾部不管忠實影迷還是一些其他觀眾
  • 英語 || 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信條》(tenet)上映了,詞典醬第一時間就去看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今天詞典醬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 tenet。首先理解一下它的含義:
  •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今天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昨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今天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 tenet。首先理解一下它的含義:
  • 諾蘭最新燒腦大片《Tenet》,為什麼中文譯名很難譯出精髓?
    對於大多數粉絲來說,諾蘭是一個傳奇。他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的英國文學專業,作為一個文科生卻善於創作燒腦科幻片,在好萊塢主流電影中獨闢蹊徑,表現出濃烈的個人風格。諾蘭自編自導其所有電影,是當之無愧的作者型導演(auteur)。
  • 細節控諾蘭和他的TENET:《信條》的膚淺影評
    如果從更接近中國觀眾審美的豆瓣來看,《信條》的評分並不低,不過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來說,這個評分卻是在他11部長篇電影中排名倒數第二的,僅高於2002年由阿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電影《失眠症》(Insomnia)。《信條》大陸版海報「看別人的科幻片發現邏輯不通的我:『辣雞編劇辣雞導演全是漏洞。』
  • 一位從不拍爛片的導演——諾蘭導演作品大盤點!
    前為止這位傳奇導演共執導了10部電影每一部都在國內外獲得了超高的評價是一位沒有拍過爛片的導演他的作品充滿著各種奇思妙想的情節和燒腦的劇情同時他也是一位實拍狂魔,極少使用電腦特效因為他覺得只有最真實的場景才能打動觀眾
  • 電影《信條》TENET你看懂了嗎?諾蘭的,看不懂就對了
    網友的評論真是五花八門,妙語連篇,比電影直觀多了:"反正諾蘭的,看不懂也是自己的問題""是我的錯,是我水平不高""可能是諾蘭高估了觀眾的理解能力……"好吧看完評論後,發現真的是自己水平不夠才看不懂,不能怪導演拍的太深奧,這一波觀眾還是很優秀的嘛。
  • 諾蘭新作《信條》譯名被吐槽?網友給出多個譯版,最後一條亮了!
    不知道大家看一遍懂了嗎?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比《盜夢空間》更成熟、比《星際穿越》更真實、比《敦刻爾克》更精妙」等等,各種好評花樣百出。相比較熱情的中國影迷,國外媒體對《信條》的評價更加嚴格。目前IMDb是79分,爛番茄新鮮度74%,Metacritic甚至低到了69分.
  • VICE:《信條》是又一部建立於欺騙觀眾基礎上的諾蘭電影
    《信條》開始播放三分鐘之後,這點就已經非常明顯——這是諾蘭最令人費解的作品,並迅速崩潰成了一個難以置信般曲折的故事,觀眾在無法跟上劇情的同時,更難以樂在其中。在某種意義上,《信條》是諾蘭最為激進的作品。在這部電影中,他似乎根本不在乎故事線發展、角色成長弧線以及哪怕一丟丟對於現實的暗示。
  • 諾蘭新作《信條》譯名被吐槽?網友給出多個譯版,最後一條亮了
    太燒腦了好嗎?這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讓中譯君痛並快樂著。不知道大家看一遍懂了嗎?話說大家聊起這部電影也是腦洞大開,什麼「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燒腦、懸疑、震撼」、「諾蘭導演職業生涯之最」雖然,《信條》的北美口碑不算是諾蘭作品的最好水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絕對是諾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
  • 《TENET信條》:新鮮卻又熟悉無比的諾蘭作品
    在這影視低迷的夏天,大概只有克裡斯多福諾蘭的《信條》具有足夠的號召力突破困境,因為來自這位重量級導演的《信條》不但是最適合在全球票房復甦中打頭陣的科幻大片,更是一部能夠提醒觀眾戲院體驗美好之處的大膽作品。
  • 《信條》,無疑是諾蘭最差的一部作品
    事實上,諾蘭導演至今都沒有獲得過好萊塢電影體系裡最高表彰——奧斯卡獎。僅有的一次導演提名,還是國內諾蘭粉最不待見的《敦刻爾克》。對製片人而言,沒有什麼比一個導演不超花預算、不超工期更有吸引力了。一個合格的商業片導演,不僅要在內容上對觀眾負責,更重要的是對投資人負責,這樣他才會有更多的片約。因此,諾蘭頂多算是一個優秀的類型片導演,但距離封神,他還遠遠不夠。
  • 重溫神級導演諾蘭的九部經典電影,一部比一部逆天
    有些導演拍了幾十部電影,卻拿不出一部像樣的作品,但有的導演,隨便拿出一部,都被影迷稱為神級。克里斯多福·諾蘭,他就是這樣的一位。他說自己和前輩希區柯克一樣,不僅是一名導演,還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他在讀大學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了「16毫米」樂團,在校期間拍了很多短片,其中不乏《蟻蛉》這樣的優秀作品。這些年來,他拍的電影,其實並不算多。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中文片名《信條》卻遭吐槽:翻譯不地道
    上周末,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信條》(Tenet)登陸內地大銀幕。
  • 諾蘭最新電影《信條》上映!觀眾:腦細胞完全不夠用
    影片沒有任何故事背景可以參考,屬於導演諾蘭的原創故事,講述的主要是發生在國際間的諜戰故事。 其實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即使影院復工之後,很多影片也都沒有即使上線,影院多是以播放優秀老片為主。而來自於導演諾蘭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也都在播放之列,想必很多熱愛這種燒腦電影的小夥伴都已經重溫過了。 如果是熱愛歐美影片的小夥伴,在看到是諾蘭指導的影片之後,肯定都會義無反顧的選擇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