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整個後背、臀部,還有腿上等處有許多傷痕,而且是血痕,看著讓人很是痛心和氣憤。」4月27日,江蘇揚州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市民向現代快報記者報料,暫住在當地的一位女童遭遇了家暴。4月28日,現代快報記者從當地多個部門得到證實,有關部門已經聯合介入調查。
「前幾天,這位小女孩突然找到我,稱自己身上疼,把她衣服解開後我驚呆了,她身上有許多傷痕,觸目驚心。」上述不願透露身份的市民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女孩說是自己的父親用衣架打的,而且她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家長打了,父母生氣的時候都會打她。之前孩子從沒與人說過自己的遭遇,這一回應該是實在受不了疼痛才說出來的。
記者從知情者處拿到了部分圖片,從圖片上看,小女孩的後背上有二三十道血痕,且部分已經逐漸淡去。此外,在女童的臀部和腿上也有許多血痕。不少傷之間還有交叉的痕跡。
4月27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女童暫住的揚州市區某地,試圖找孩子家長了解情況,但知情者出於一些顧慮,不再願意透露有關消息。幾經周折,記者從另一知情者處拿到一份證據,但孩子父親說:「這是我自家的事,別人管不到。」後來有人問女童父親,對孩子是不是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女童父親說:「那是我教育孩子的事,不關你們的事。」
調查中,有知情者說,女童最近一次被打可能是因為放學回家時將文具盒丟在學校,而之前被打的原因有很多。
據了解,女童10歲,外地人,與父母暫住揚州,在揚州一所小學讀書,上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下降得厲害,疑與她在家中遭遇暴打有關。這次女童的遭遇被發現後,知情者向所在的社區報告,並向轄區派出所報警。
4月28日,現代快報記者從當地多個部門得到證實,目前,公安、檢察院、婦聯等部門已經聯手就此事展開調查。
2016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當天,揚州市公安、法院、檢察院、民政、衛生、婦聯等部門在省內率先成立反家暴聯盟,聯合維護家暴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發布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調查分析與研究報告》中提到,1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暴力主要來自父母,父母單方施暴的更為常見。遭遇家暴的兒童中,女童略高於男童。
現代快報將繼續追蹤此事。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