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有多帥?因為他誕生四個成語,晚年為何被滅族?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湧現出了很多風雲人物,顏值在線的不算少數,比如周瑜、鄒忌等,但是說起古代第一美男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晉朝時期的潘安。
東晉的時候流行過一句這樣的話:「才比子建,貌若潘安」,子建指的自然是天賦異稟的曹植,值得一提的是,潘安雖然是因為長得帥而出名,但是他同樣也是很有才華的人,年少便以寫得一手好文章而著稱,在司馬炎建立晉朝以後,被司空荀凱召授司空掾。
潘安身上的故事,可以說是十分的豐富,因為他歷史上還誕生了4個成語,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第一個「擲果盈車」,因為潘安的美好容貌和才氣,加上他的背景,成為了不少少女的夢中情人,潘安年輕的時候駕著車走到街上,不少女孩紛紛把水果往潘安的車子裡面丟,都快要盈滿出來了,潘安因此得名,有意思的是,隔壁有個叫做左太衝的人,他十分羨慕,於是也學著潘安,駕著車在路上到處招搖,結果迎來的只有婦女們的唾沫,左太衝只好灰溜溜的回去,堪稱男子版本的「東施效顰」。
而潘安另外一個讓人稱道的地方,則是對愛情的忠貞不二,他和妻子楊氏,在12歲的時候就訂婚,相愛終身,然而妻子年輕時候就去世,潘安為此悲痛不已,親自寫下悼亡詞,寄託自己的哀思,從此終身不娶,成為千古佳話,這也是「潘楊之好」的由來。
潘安成年之後,在仕途上的生活可謂是起起落落,他最初投奔當朝權臣賈充,後來擔任京官,因為潘安寫下了篇文章被認為有諷刺朝政的嫌疑,導致他被朝廷左遷到河陽擔任縣令,因此中年的潘安是鬱郁不得志的,時常為自己前程而感到發愁。
32的歲潘安,正值壯年,頭上就已經被多了幾縷白髮,在秋天寫下《秋興賦》表明自己的志向,而在後來,唐朝詩人李德裕又借用潘安的例子,寫下了《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用「「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境,「白髮悲秋」這個成語,也就隨之誕生了。
公元296年,潘安再次被調回了京城做官,此時的他已經不是那個過去風度翩翩的惡少年,而是49歲風塵僕僕的中年人,潘安總結過去的教訓認為,要想在官場混得如意,必須要依託於其他人的庇護,為此他加入了太傅楊駿的門下擔任太傅主簿。
然而潘安的靠山楊駿很快就倒臺了,而潘安作為幕僚,原本也是屬於被罷官的行列,但是因為當權者楚王心腹,他的好友公孫弘為自己說話,從而沒有受到牽連,潘安繼續轉投奔於賈充的外孫賈謐。
潘安為了獲得權勢,愈發的謙卑阿諛起來,《晉書潘嶽傳》記載,潘安「性輕躁,趨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也就是說,潘安趨炎附勢於賈謐,為了表達自己的尊敬,他每次等到賈謐車架出門,看到飛起的塵土便匆匆的下拜,後來世人也多用「望塵而拜」來諷刺那些阿諛之人。潘安則憑藉賈謐做到了黃門侍郎的位置。欠出去的東西是早晚要還的,八王之亂後,趙王司馬倫奪權成功,潘安因為從事賈謐,得罪過司馬倫的親信孫秀。
因此孫秀趁機誣陷潘安造反,最終使得他和石崇等人被誅滅了三族,包括了他70多歲的母親,一代名士,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也是讓人感到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