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狂妄枉少年」很多人理解錯了,下一句更是至理名言

2020-12-27 熊貓哥聊歷史

作者:熊貓哥

導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為我們有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是幾千年的先哲和先人們用他們一生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又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因為每個成語裡、每句話裡都有故事。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經歷的多,所以我們也更成熟、更懂得人生、更懂得人情世故。而這句「人不狂妄枉少年」也是前人故事總結的精華

傳統水墨畫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也成了很多小青年不顧一切追求自我的座右銘,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意思有很多人理解錯了,很多人理解的是青春年少就應該無所畏懼一往無前,更有極端的理解為,趁著青春年少做一些猖狂的事情,比如目中無人更或者是犯罪。那麼這句名言就是害人不淺了,但這些理解都是錯誤的。而寫出這句話的唐伯虎用一生詮釋了這句話真正的意思。

唐伯虎劇照

這個唐伯虎就是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唐伯虎,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確實是風流倜儻,但那是在少年時期。16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府學讀書,28歲成為應天府鄉試第一的解元。此後朋友稱呼唐伯虎為唐解元。但29歲的時候入京會試蠻有信心的考取功名卻被捲入科場舞弊案 (可能是被人陷害)取消成績。此後的唐伯虎對科場失去信心,醉心書畫晚年窮困潦倒致死。大才子唐伯虎自此成為後人口中的「風流才子」的廢物。

而另一位被後世稱為聖人的王陽明在這一年考中了進士。但王陽明卻考了三次用了8年時間才得中。而王陽明第一次考試失敗說:

「世人以不中為恥,吾以不中動心為恥」

已經有了心學的風範了。王陽明一生經歷磨難卻又見招拆招,終成聖人。而唐伯虎卻成為「風流倜儻」的廢人

50歲的唐伯虎還有四年就要去世,他哀嘆一生無所作為寫了一首自嘲的詩,《老少年》:

人為多愁少年老,花為無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將詩酒醉花前。

心學大師王陽明

後人總結唐伯虎的經驗,引申出「人不狂妄枉少年」這句話。唐伯虎少年得志,中年認命,晚年窮困潦倒。

人年少的時候要拼搏不能認命,要不然就枉費了青春年華。這才是「人不狂妄枉少年」的真正意思

但這句話只是說了一部分加上後半句才完整。後半句就是,少年無志事難成

這句話的意思都在字面上了,青春年少要有大志向,如果沒有志向啥事也幹不成。和前半句人不狂妄枉少年,形成了對人少年時的指導。那麼這兩句話的連在一起說就是:

人在少年的時候要立下大志向,要努力拼搏。這樣才不枉費青春年華,才能有所成就。

人如果只是拼搏而沒有立下志向就會不知方向,到頭來也會一事無成。所以後半句相比於前半句更是至理名言

結語:很多時候我們把古人的意思理解錯了,理所當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思理解,其實真正理解古人的成語和俗話,對我們的人生幫助非常大,比如這句

人不狂妄枉少年,少年無志事難成

你說呢?

相關焦點

  • 人不「風流」枉少年?——戒言
    這不就是現實版的被吃也風流嗎? 當然,不要完全誤會公螳螂,人家可能不只為了色慾,更是為了繁衍後代,甘願冒險。這和我們的邪淫行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戒色並不反對正常夫妻關係,或者說即使是公螳螂的冒險交配,如果是後代繁衍的必須行為我們也可以理解。但我們人類的縱慾行為是什麼樣的呢?不說不是為了孩子,反而是巴不得不用承擔懷孕風險。
  • 人不彪悍枉少年全集在線觀看
    年份:2018人不彪悍枉少年全集在線觀看地區:內地  類型:青春勵誌喜劇網絡劇內容簡介
  • 人不彪悍枉少年,這才是青春的樣子!
    「人不彪悍枉少年」,這個劇名深得我心。所謂的少年時代,就應該是今天哭哭啼啼明天睡一覺就什麼都忘了的專屬的沒心沒肺。「彪悍」二字,極為貼切。他不像花彪那麼活潑熱情,而是靦腆內斂,是全劇最理智最冷靜的人。但在女主楊夕面前,他會慌亂、會緊張、會吃醋、會生悶氣,犯各種可笑卻又可愛的小錯誤。他無時無刻不在包容著女主、關心著她,不摻雜任何雜質地守護她的笑容。對楊夕的執著,是李漁的「彪」。
  • 人不中二,枉少年?
    年初時我們曾說,這個世界,正在經歷一波話語權的嚴重撕裂,這種撕裂有的時候很顯眼,議題特別宏大,比如美國選總統的時候;有的時候,其實也就發生在每個人的身邊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到底什麼意思,為什麼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現代社會,相信幾乎所有成年人都聽到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混話,從字面意思來講,這句話是說人如果不為了自己考慮就會被天誅被地滅。 為什麼很多人都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常見俗語理解錯了呢?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先有大學選手分不清「鋤禾日當午」是插秧還是收割,讓蒙曼老師都懵了;後有親友團的高材生用諷刺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來鼓勵選手,讓網友十分不解。如果這些新選手的表現還可以接受的話,那詩詞高手彭敏犯的錯就讓人有些無奈了。作為兩屆亞軍,彭敏可是被稱為「萬能文藝青年」。
  • 伏爾泰的至理名言,揭露了很多人不成功的一個小原因,警醒世人!
    為了成功,多少人放棄了愛情,事業為先,可結果事業未成,耽誤了婚姻,孤獨終老。為了成功,多少人背井離鄉,十幾年都不曾回家看望父母。為了成功,多少人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人生苦吃盡了仍舊沒有成功。沒有成功,難道就沒有原因嗎?那麼說到沒有成功的原因,我們不妨讀一下伏爾泰的至理名言,揭露了很多人不成功的一個小原因,警醒世人!
  • 很多人只知「好馬不吃回頭草」,卻不知下一句更經典,發人深省
    所以後人用「不到烏江心不死」來形容一個人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是不知為何在流傳過程中,烏江變成了黃河。雖然很多人不知道「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來歷,但多數人卻也不會理解錯這個俗語,這也就無傷大雅了。但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俗語,雖然很多人經常用,卻理解錯了,這個俗語就是「好馬不吃回頭草」。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俗語是指回頭草不好,所以好馬不會吃它,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被理解錯了!下一句才是精華,別再說錯了
    雖然秦始皇擔心儒學思想會對自己的統治造成鬆動,才做出焚書坑儒的錯事,但是即便是這樣,孔子的儒家思想還是影響了我國2500多年的歷史,尤其是《論語》的出現,讓很多文人墨客都爭相理解其深意,其中就有那麼一句話在如今經常被用錯,那就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 人不彪悍枉少年片尾曲是誰唱的 少年時歌詞介紹
    小編今天追的第一不校園青春劇《人不彪悍枉少年》一定要安利給大家,來看看人不彪悍枉少年片尾曲是誰唱的 ?人不彪悍枉少年片尾曲是誰唱的  電視劇《人不彪悍枉少年》火爆上線,很多人在看這部劇的時候,都發現了太多好聽的插曲,片尾曲也很好聽,很多人都在問片尾曲是誰唱的,叫什麼名字。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人不熱血枉少年,食我天馬流星拳
    身為80後90後這一代雖然沒有手機可刷我們的童年其實蠻幸福的比如,有各種經典日漫可以看還記得用紙板剪聖鬥士聖衣在院裡跟小夥伴苦練天馬流星拳的日子嗎人不中二枉少年注意事項:這裡的巨蟹既不溫柔也不顧家膽小者請捂臉穿過
  • 人不輕狂枉少年,誰的青春不腦殘
    我們一起在友誼的小船上蕩起雙槳看到上面這些畢業照,你有何感想?少年少女們真是年少輕狂啊!可是誰的青春沒有輕狂過呢?看看七少和唐離吧,不管是為人兄,還是為人夫,還是透著年少的那種痞氣,誰都奈何不了的樣子。
  • 其實很多人理解錯了
    可發現大多數人對於「能過日子」都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什麼才是能過日子的女人?其實很多人理解錯了!往往他們對於能過日子的理解是,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能下地幹活,又能回家做得一手好菜等等。別忘了,你找的是妻子,陪你共度餘生的愛人,而不是一個保姆。
  • 《青禾男高》| 「無熱血,不青春」?錯,這年代是「不中二,枉少年」!
    電影開頭就是漫畫,立體地在你面前撕裂,像薛之謙為騰訊拍的H5在大熒幕上再現; 男主角全場玩嘻哈和跑酷,打起來拳拳到頭,完全行走的荷爾蒙;結尾整個是動漫,黑白剪影下,喜劇風格的審美簡直要突破2.5次元,把人席捲而走。
  • 人不機車枉少年
    下課後的魔女調查2(二)文/高普   二、人不機車枉少年那個死胖子,居然對我下這種狠手。有個傻瓜搖頭晃腦,之乎者也不知道在吠啥。「釘子缺,蹄鐵卸,戰馬瘸,騎士絕,下一句肯定是:『舊換新,打八折!』我想這應該是隔壁三葉機車行的廣告,大概是要大家舊車換新車,一律八折的意思,不是甚麼恐怖的預言啦。」另一名傻瓜滔滔不絕。「謬矣,汝一黃口小兒,安敢謗我之諍言耳!」那名古文中毒者掐了一個劍訣,直指對方。
  • 被節目組「套路」出一句「狂妄」的話
    其實第一輪是成功的,只是第二輪選錯了歌。張韶涵的《吶喊》知名度太不高了。如果唱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把它改編成《雙截棍》那樣的神曲,華晨宇獲得「歌王」不是沒可能。但是華晨宇獲得了一個全場獨一無二的榮譽:最受歡迎金曲獎,這是實至名歸的。這是代表人氣,代表流量,是真實數據,即使「歌王」結石姐也甘拜下風。
  • 看完上一句才發現,多數人理解錯了
    然而,經常聽說讓人惋惜的悲劇,原本非常恩愛的情侶,卻由於現實被迫含淚分手,縱然心中有萬分不舍,也抵不過現實的壓力。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也許愛情沒有對與錯,只能感嘆有緣無分。幸福的婚姻令人羨慕,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每當因家庭條件不好感到無奈時,人們會情不自禁說出一句很有名的詩,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作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也是中國人們非常尊敬的一個人物,有人評價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在很多人的心中,魯迅通常是那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形象,總是一臉憂思冷冽的樣子,哪怕連頭髮也是硬硬的,但其實魯迅也有他「柔軟」的一面。
  • 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幸福的婚姻令人羨慕,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每當因家庭條件不好感到無奈時,人們會情不自禁說出一句很有名的詩,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千古名句「貧賤夫妻百事哀」,你知道意思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是來自於唐代詩人元稹的《遣悲懷》,這首詩是寫給他死去的妻子的,元稹和妻子韋從的感情十分的好,妻子的死自然對他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悲痛之下,元稹便寫出了這篇詩來紀念他的亡妻,於是就有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