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將軍陳慶之真的那麼厲害嗎?

2020-12-24 千年老驥

陳慶之生於公元484年,卒於公元539年,是南北朝時期南梁有名的將領,他素來喜白袍,又被人稱為「白袍將軍」。曾有一首歌謠寫道:「名匠大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白袍說的就是白袍將軍陳慶之。陳慶之生來文弱,不善騎射,但是智謀無雙,能夠運籌帷幄。他指揮的戰役中多是以少勝多而聞名。

琅琊榜中梅長蘇的原型陳慶之

陳慶之出生寒門,而在魏晉後隋朝前的南北朝時期,階級之分尤為嚴格,寒門子弟很難有出頭之日。陳慶之的前半生是梁武帝蕭衍的隨從,地位不高,但是比較受梁武帝信任。

梁普通六年(525年)正月,陳慶之41歲那年才開始帶兵,從此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隨後在戰場廝殺十五年。陳慶之初戰徐州便顯示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他在徐州僅僅用2000人的軍隊就擊潰了北魏宗室元延明、元彧的2萬大軍,接著在滎陽,陳慶之也是用7000白袍軍就打敗了守將丘大千的7萬大軍。

之後還是帶著著7000人馬,一路上勢如破竹,連戰連捷,直取北魏都城洛陽。在後來渦陽被敵人十幾萬大軍圍困,陳慶之背城接戰,僅率3000精銳就把敵人打的丟盔棄甲。

還有就是元天穆帶領軍隊反撲圍困洛陽,陳慶之又是帶領極少數的兵馬,收復大梁,洛陽之圍也就順勢而解了。東魏的侯景率7萬人攻打楚州,梁武帝派人增援只有不到一萬人兵馬的陳慶之,沒想到援軍還沒到,陳慶之就已經打敗侯景了。總之陳慶之一生打過上百次戰鬥,都沒有失敗過,而且基本上都是面對敵人數倍甚至十倍於己的劣勢下取勝的,成就了不敗神話。

如此的戰績,即便如戰神白起,西楚霸王項羽亦不及也。不過吾以為陳慶之的傳說水分大的厲害,很少能讓人信服。

如此神奇的強力人物,為什麼在歷史教材裡面鮮有提及呢?首先戰績應該是被誇大了,如果是真的,即便如項羽之神勇亦甘拜下風,縱觀歷史上下五千年,以7000部卒,打敗30萬重騎兵,這是絕不可能的,還有在南北朝亂世,北朝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財力物力組建一支30萬人數的重騎兵的,如果真有,早就一統天下了,不可能還南北朝對峙。尤其在班師回朝之際,軍隊編制人數還是7000,難道打敗敵人的同時,連損耗都沒有麼,難道陳慶之的7000士兵全是項羽轉世嗎,即便都有項羽的戰力,也會有損傷吧?

綜上所述,陳慶之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厲害。不過如此人物,以無雙的計謀,屢次以弱勝強,實令人欽佩不已。千古之下,為之神往!

相關焦點

  • 陳慶之:弱不禁風的白袍將軍
    陳慶之,出生寒門,身體文弱,不善騎馬射箭,普通弓弩都拉不開,卻是南北朝名將,歷史上有名的「白袍將軍」,戰功赫赫,威震中原。 這設定,是不是有點眼熟? 如果我再說陳慶之是梁帝蕭衍手下的臣子,而蕭衍正是《琅琊榜》中梁帝的原型呢?
  • 白袍將軍陳慶之:千軍萬馬避白袍
    後世日本作家據此寫下一部廣為人知的歷史小說《奔流》,其主人公也就是那支白袍軍的統帥:陳慶之!由此,其成為無數人心折崇拜的名將,那么正史中的陳慶之究竟是怎樣的人?他的北伐成果又如何呢?公元484年陳慶之生於今江蘇省宜興市,史書並未記載其出身,但根據肖衍日後詔書中的評價其「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可知其並非世家大族子弟。
  • 小說素材|陳慶之:弱不禁風的白袍將軍
    陳慶之,出生寒門,身體文弱,不善騎馬射箭,普通弓弩都拉不開,卻是南北朝名將,歷史上有名的「白袍將軍」,戰功赫赫,威震中原。這設定,是不是有點眼熟?如果我再說陳慶之是梁帝蕭衍手下的臣子,而蕭衍正是《琅琊榜》中梁帝的原型呢?
  • 琅琊榜的梅長蘇竟然是以歷史上的白袍將軍陳慶之為原型?
    雖說這是一部歷史架空劇,但梅長蘇的性格特點卻與歷史上的一位人物極為相似,那就是白袍將軍陳慶之。梅長蘇名師大將英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陳慶之,南北朝時期南梁名將,頗受梁武帝蕭衍信任。梁武帝以陳慶之為假節、飆勇將軍,率7千兵馬伐魏,大敗魏軍大將爾朱榮,從郅縣至洛陽,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克敵30萬大軍,所向無前。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洛陽城中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史稱「白袍將軍」。
  • 「千軍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究竟有多厲害?看這3位戰績就懂了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看古裝的戰爭片,而且在電視劇當中,總能看到,一位英雄帶著手底下的人殺出重圍,並且直接進入到敵人的領域當中,把敵方首領的項上人頭給取下來,最後獲得勝利,也許有的人覺得是誇張,畢竟是電視劇,很有可能是有主角光環,才導致把主人公描繪的如此厲害,可是,在我國歷史上,是真的有這種將軍存在的,他們不顧自身危險和敵人作戰,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國土
  • 敢穿白袍的都是名將,白袍將軍有多強?盤點3位著名的白袍將軍
    其實,能穿白袍的人都很厲害,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古代有名的三位白袍將軍,看看他們有多強。第一位:陳慶之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的著名將領,雖然出身寒門,卻很早就夢想著為朝廷效力,在41歲時,他被梁武帝蕭衍委以重任,在陳慶之南徵北戰的領兵生涯中,幾乎是戰無不勝,被後世譽為南北朝第一武將。
  • 千兵萬馬避白袍 史海鉤沉:白袍神將——陳慶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中國歷史上,酷愛白袍的名將不勝枚舉。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長板坡前一襲白袍七進七出,殺得曹軍人仰馬翻的趙雲;神勇收遼東、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的唐朝名將薛仁貴。但你知道南北朝時期的「戰神」陳慶之嗎?同為白袍將,他的傳奇並不遜色於他人。
  • 都說「千軍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到底有多牛?專家:你看看戰績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是一句非常拉風的詩句,為了這句詩,後世許多武將都喜歡穿一身白袍,騎一匹白馬,以希望自己也有詩句當中白袍將軍的魅力。那麼詩句當中白袍將軍究竟指的是何方神聖呢?他又究竟有多牛呢?我們看一看他的出身和戰績就清楚了。
  • 成功絕非偶然,陳慶之和他的七千白袍軍封神之路
    在我最初的想像中,陳慶之應該是如同長坂坡七進七出的常山趙子龍一般,是一位武藝卓群英姿颯爽的威猛將軍,而現實中,陳慶之只是一個41歲才開始領兵的文弱書生。 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41歲的陳慶之第一次穿上軍裝,過了一回帶兵的癮,我估計梁武帝也是看著這次沒仗打,才讓陳慶之當個臨時工,打打醬油過把癮就算的。 但是,陳慶之好像帶兵上癮了,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 老話說「千軍萬馬避白袍」,古代白袍將軍有多牛?看一看他的戰績
    大師大將軍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本文是《梁書》中記載的二十四史之一,也是南梁名將陳慶之的一首童謠,陳慶之因此有了「白袍將軍」的外號。兒歌中也有這樣一句歌謠,叫「將軍」:到底有多神勇堅強的人,才能使千軍萬馬為之而戰?
  • 都說「千軍萬馬避白袍」,歷史上白袍將軍的戰績到底有多強?
    然而,歷史有時候並不會告訴我們所有的東西;但有個人所創造的軍事奇蹟卻鮮為人知,這便是南北朝時期的白袍將軍——陳慶之。陳慶之,南朝梁將領、傑出的軍事家。字子云,生卒年: 484~539,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人。因出身寒門,長年不得重用,41歲始獨立領兵,戰鬥生涯只有15年,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後為武威將軍。
  • 白袍大將是薛……還是陳……?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漢族,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名將。出身寒門,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頗受信任。梁普通年間,任武威將軍、宣猛將軍等職,帶兵有方,善撫軍士。陳慶之三千人就敢北伐,南宋幾十萬人卻害怕。陳慶之神在哪裡!
  • 故事:陳慶之,琅琊榜原型,以200人打敗15萬敵軍,被稱為白袍戰神
    胡歌扮演的陳慶之陳慶之是南北朝的一代名將,可是他最初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文弱書生。陳慶之事南朝大將,義興國山人,平民出身,卻長得優雅,面容白淨,常喜歡穿一身白袍,怎麼看也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可是這樣一個文弱書生,卻被後世人崇拜為戰神。
  • 北梁白袍名將陳慶之,為何可以僅憑七千人馬直取洛陽,橫掃北魏
    但在南梁武帝時期則完全不同,南方不僅整體國力強於北朝,南梁大將陳慶之更是憑藉不滿萬人的白袍軍長驅直入,直接攻佔了北魏國度洛陽。雖然在北魏的全力反擊下,陳慶之的北伐最後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他僅僅憑藉七千人馬便橫掃整個北方的戰績絕對無愧於南梁第一名將之稱。 更是留下了"王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絕世美譽。
  • 揭秘大梁王朝白袍軍不敗之謎
    但是梅長蘇的父親和他們的赤焰軍倒是依稀可以在那個大梁王朝中找到一個很相似的人物一個愛穿白袍而不是紅色赤焰的傳奇將軍南梁名將陳慶之公元525年梁武帝任命陳慶之為武威將軍率二千兵馬去接應魏國一個投降將軍進攻不斷地進攻從早上到下午大約四點的時候陳慶之已經攻陷了三座營壘魏軍服了真的服了投降70000魏軍覆沒
  • 「千軍萬馬避白袍」是個什麼梗?七千白袍軍為何能天下無敵?
    ——喬治·屈維廉(英)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695字,閱讀約4分鐘 陳慶之戰績卓著,平時喜愛穿的白袍,當時童謠曰:「惜大將莫牢萬千兵馬,避白袍」 漢族,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人梁平年間,擔任武威將軍宣猛將軍等職,領兵撫軍士說到陳慶之,他喜歡「
  • 中國古代十大戰神,楊再興墊底,陳慶之上榜,第1位是兵家之祖
    7、白馬探花——陳慶之:「白馬探花」陳慶之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梁戰神,他雙臂無開弓之力,也不擅長殺敵斬將,卻能料敵在先,用兵如神。陳慶之通過高超的棋藝得到了南梁王蕭衍的賞識,公元529年,蕭衍本想做做表面文章,他讓陳慶之帶著七千士兵攻打北魏都城洛陽。可陳慶之卻非常實在,他就用這七千人,一戰名垂青史。
  • 白袍儒生不做萬人敵,為儒將代言,誰說書生不能做戰神?
    可是就有人打破這種傳統的觀念,以一副手無縛雞、不善弓馬的形象成為了戰神,這個人就是南朝陳慶之,他的事跡連毛主席都不禁讚嘆道:為之神往。陳慶之出生在動亂的南北朝時期的梁朝中,從小體弱多病,又非將種、豪門後人,營養跟不上,所以想依照歷代戰神王翦、白起、霍去病等人一樣成為戰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