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中國學者致信美國社會:政治化、汙名化聲音無助於遏制疫情蔓延

2020-12-22 環球網

4月2日,國際知名期刊《外交學人》刊發了100名中國學者聯名《致美國社會各界的公開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呼籲全球團結合作。

中國學者在公開信中表示,近來,我們聽到很多將新冠疫情政治化、汙名化的聲音。我們認為,這無助於中美兩國和全世界共同遏制這場幾十年來最大傳染病疫情的蔓延,無助於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也無助於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我們願意真誠地向美國朋友們分享我們的看法。

以下為公開信全文:

百名中國學者致美國各界人士的公開信

尊敬的美國同行與朋友們:

我們是哲學、政治學、醫學、經濟學、國際關係學、社會學、法學、傳播學、軍事學、科技等領域的100位中國學者,其中包括多位來自武漢的大學教授。我們聚焦各個領域專業,但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有責任表達對事關中美兩國民眾與全人類福祉的看法。

近來,我們聽到很多將新冠疫情政治化、汙名化的聲音。我們認為,這無助於中美兩國和全世界共同遏制這場幾十年來最大傳染病疫情的蔓延,無助於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也無助於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

我們願意真誠地向美國朋友們分享我們的看法。

此次新冠肺炎是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之一。抗擊新冠疫情是一場漫長與艱辛的全球持久戰。各國應該團結、合作,而不是相互埋怨、推諉、指責。病毒沒有國界,愛也沒有國界。中美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應該用合作去影響世界,在共同的抗疫進程中,尊重科學,珍惜生命,讓各國人民免受更大的傷害。

當前中國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自疫情發生以來的兩個月裡,中國人民相互支援、上下齊心、艱苦奮鬥,取得來之不易的成果。我們感謝在抗疫期間包括美國各界在內國際社會給予的支持與幫助。我們也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抗疫經驗,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中,病毒源自何處,尚不清楚。我們尊重科學、專業的意見。無論病毒源自哪裡,中國同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都願意與各國人民一起,阻擊疫情的繼續蔓延。

我們真心期待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精誠合作。期待國際合作再次在全球興盛。我們呼籲所有國家團結起來,真誠合作,全力應對人類健康的共同敵人。

願我們早日共同取得抗擊新冠疫情鬥爭的最終勝利!

來自中國的100位學者

2020年3月25日

學者名單(按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包啟挺   北京民生智庫大數據研究院院長

蔡佳禾   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曹文煉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陳定定   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

陳東曉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陳  經   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副會長

陳  琪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陳忠陽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陳武元   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陳雲松   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崔曉靜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達  巍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丁  剛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丁炫凱  南京大學中國智庫研究與評價中心研究員

董雪兵  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杜志章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

方長平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方興東  網際網路實驗室創始人(ChinaLabs)

馮雷鳴  天津外國語大學一帶一路天津戰略研究院院長

馮  晞  未來商習院院長

高  健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秘書長

高奇琦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

郭萬達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何  輝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何茂春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何偉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黃大慧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黃  靖  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學術院長

黃仁偉  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

黃日涵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助理

胡  偉  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會會長

姜  安  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

賈晉京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

賈  敏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賈文山  山東大學特聘教授

孔新峰  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

藍蔚青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李  剛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

李國棟  煙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李  牧  武漢理工大學法學社會學院院長

梁雙陸  雲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林成華  浙江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林丹明  汕頭大學教授

劉  鋒  海南師範大學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

劉海明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劉  仰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諮詢委員

劉志勤  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龍興春  西華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盧山冰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

羅良清  江西財經大學統計學首席教授

梅新育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歐陽康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

蒲勇健  重慶大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慶中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

秦  安  天津大學法學院網際網路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史志欽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蘇  浩  外交學院教授

儲  殷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

儲昭根  浙江理工大學一帶一路與非傳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孫  雯  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孫曉萌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宋魯鄭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唐任伍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

屠新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院長

邢麗菊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

徐二明  汕頭大學商學院院長

徐  寧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

姚樹潔  重慶大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

易  鵬  盤古智庫理事長

易劍東  溫州大學教授

汪金國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王朝恩  西安交通大學絲綢之路經濟帶法律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助理

王  磊  北京師範大學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紹光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蘇世民書院、國際研究院特聘教授

王  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發起協調人)

王醒男  廣東金融學院教授

王義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王在邦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吳大輝  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

吳丹紅  中國政法大學疑難證據中心主任

吳思科  原中東特使、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夏立平  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 

夏友富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楊光斌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楊雪冬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楊宇軍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

餘  麗  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

張東明  遼寧大學東北研究院院長

張海冰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

張頤武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趙  剛  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副理事長

趙可金  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趙建平  中非發展基金原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張勝軍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張衛良  杭州師範大學杭州城市國際化研究院院長

張燕玲  中國銀行原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張振江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周非非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周  戎  光明日報前南亞首席記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周曉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研究所前所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借新冠病毒汙名化中國,違背公理不得人心
    作者:狄英娜 高天鼎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和擴散蔓延的態勢,各國當務之急是攜起手來共同抗擊疫情。然而,美國一些政客卻處心積慮地將新冠病毒同中國相聯繫,不斷對中國搞汙名化。新冠病毒源頭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向科學要結論,目前尚無定論。
  • 堅決反對汙名化和疫情政治化——四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各種虛假信息,特別是針對中國的各種謊言和謠言甚囂塵上,一些人炮製出「中國隱瞞」「中國援助別有所圖」等荒謬論調,對中國汙名化,將疫情政治化,嚴重毒化國際輿論,破壞了國際抗疫合作的努力。
  • 德國輿論出現「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聲音,中使館表明立場
    與此同時,我們非常遺憾地看到,德個別媒體出現「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的聲音,妄稱中方促德政界對中國抗疫積極表態進行「政治宣傳」,妄言中國分享抗疫經驗、馳援他國、呼籲全球攜手抗疫是在搞形象宣傳。在中國疫情嚴重時德國政府和人民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當前,德國面臨疫情嚴峻挑戰,中國政府和人民因此感同身受,堅定支持德方抗疫。3月25號,習近平主席和默克爾總理通電話,對德國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表達了慰問。4月3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馬斯外長通電話,強調儘管中方仍需集中精力防止疫情反彈,但願意根據德方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政府捐助的醫療物資已啟程運往德國。
  • 搞汙名化和政治甩鍋,美國的一貫伎倆
    在全球共抗疫情的關鍵時刻,美國一些政客和高官持續不斷地把中國地名與病毒聯繫起來,大肆汙名化,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極大義憤。   在3月25日舉行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試圖以中國地名命名新冠病毒,遭到了歐盟國家的明確拒絕。後美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明確寫入「新冠病毒源於中國」也遭到拒絕。
  • 福奇:「疫情政治化」嚴重 美國社會陷入撕裂狀態
    福奇:「疫情政治化」嚴重 美國社會陷入撕裂狀態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2日11時,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686萬例,累計死亡病例突破20萬例。
  • 人民日報:美國一些政客對中國進行污衊抹黑,滲透出骨子裡的虛偽
    拿出這樣一個胡編濫造的東西,目的是混淆視聽,結果卻只能是進一步暴露美方將數位技術政治化、打壓遏制中國技術發展的險惡用心。這次引生美方妒火的,竟然是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積極運用科學技術的有效實踐。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較量的銳利武器。
  • 常健:將疫情「政治化」,還是攜手共建全球防疫共同體?
    新冠肺炎疫情是罕見的全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威脅著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也考驗著各國政府的智慧和能力。在疫情面前,是選擇對受難國家進行道德汙名化,將疫情用作政治攻擊的工具,還是協力抵禦疫情蔓延,共建全球防疫共同體?
  • 來論丨偽科學溯源,無法理索賠:美國把疫情政治化反作繭自縛
    時至今日,儘管美國疫情感染數與死亡病例冠絕全球,仍有一些政客大搞「政治抗疫」,全然漠視本國民眾生命健康安全,選擇性忽略中國採取舉世罕見的有力舉措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找各種藉口推卸責任、轉嫁矛盾,借病毒操控民意、撈取政治資本,種種卑劣行為使本就日趨嚴重的疫情雪上加霜。更有甚者,美國還赤裸裸地拉攏盟友、妖言惑眾,企圖顛倒黑白的做法正加劇「疫情政治化」的擴散蔓延,為全球抗疫形成合力「撤梯子」。
  • 中國駐哈大使張霄:防控措施過度化政治化損人不利己
    中新網努爾蘇丹3月1日電(記者 文龍傑)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日前通過社交媒體圍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闡述有關立場。張霄指出,近日新冠肺炎海外新增病例數超過中國境內,表明一方面中方的疫情防控形勢正在積極向好的態勢拓展,另一方面國際社會仍面臨艱巨挑戰。病毒無國界,各國應同仇敵愾、並肩戰鬥,決不可乘人之危。任何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都不應利用疫情謀一己私利,否則損人不利己。疫情是一面鏡子,它反射出是誰感同身受,是誰幸災樂禍甚至落井下石。
  • 教育部:堅決反對將正常的留學交流政治化和汙名化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國政府採取限制部分中國留學人員赴美學習的措施答記者問。問:5月3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部分中國留學人員赴美學習採取限制措施。連日來,一些美國政客又發表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留學人員的負面言論。請問,教育部對此有何評論?
  • 以更嚴密措施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樊大彧當前海外疫情嚴重,新冠病毒正在以空前頻繁的節奏「敲擊」國門家門,今年這個冬季,我們面臨著一次嚴峻的大考。在「內防反彈」工作層面,要以更有力部署、更嚴密措施,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 駐斐濟大使錢波:要中國賠償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1日訊 據中國駐駐斐濟使館消息,2020年5月9日,駐斐濟大使錢波在《斐濟時報》發表署名文章《指責推諉無助於全球抗疫合作》,針對近期本地媒體轉載一些西方政客的「病毒源頭論」、「隱瞞論」、「賠償論」等對中國不實指責和汙名化言論進行一一批駁,並介紹中國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的有關情況。
  • 美國深陷疫情政治化「泥潭」
    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美國政府要求自7月15日起國內醫院將新冠疫情相關信息直接「越級」呈交聯邦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不再經由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上報。此舉引發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對國內疫情數據進一步被政治化的擔憂。當前,美國在疫情政治化「泥潭」裡越陷越深,導致疫情失控。
  • 中國百名學者聯合發出新時代文明工程倡議書
    日前,中國百名學者聯合發布新時代文明工程倡議書,支持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和《文明》雜誌社聯合社會各界面向全國率先發起的「新時代文明工程」公益活動。倡議全民攜手啟動有利於健康中國的「餐桌革命」。推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新生活方式,為擁有一個美好的「健康中國」而行動。
  • 「一分二公三自帶」,百名學者倡議推動「餐桌革命」
    近日,中國百名學者聯合發布新時代文明工程倡議書,推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為擁有一個美好的「健康中國」而行動,呼籲大家共同參與新時代文明工程,踐行「一分二公三自帶」,做推動「餐桌革命」的先行者。中國百名學者聯合發布新時代文明工程倡議書我們支持: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和《文明》雜誌社聯合社會各界面向全國率先發起的「新時代文明工程」公益活動。我們倡議:全民攜手啟動有利於健康中國的「餐桌革命」。我們呼籲:踐行「一分二公三自帶」,做推動「餐桌革命」的先行者。
  • 英媒:美國政府對中國學生態度愈發「政治化」
    對中國學生態度愈發「政治化」英國廣播公司表示,到美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大多希望自己在海外留學的經歷能夠讓他們的職業生涯更有競爭力。學習環境科學的帖世崢表示,鑑於美國政府對中國學生和研究學者的審查愈發嚴格,她對未來感到悲觀。「我曾經計劃在美國一直讀完博士,但現在,我打算一讀完碩士就回國。」
  • 中國參與對美國政府機構網絡攻擊?外交部回應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子揚)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暗示中國參與了此前對美國政府機構的大規模網絡攻擊這一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在北京回應稱,在網絡安全問題上,美方自身劣跡斑斑,是最沒有資格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的國家。
  • ...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暗示中國參與了此前對美國政府機構的大...
    2020-12-22 02:58:46來源:FX168 【川普暗示中國參與對美國政府機構網絡攻擊有記者提問,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暗示中國參與了此前對美國政府機構的大規模網絡攻擊,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表示,中國是網絡安全的堅定維護者,同時也是黑客攻擊的最大受害國之一。中方一貫堅決反對並打擊任何形式的網絡攻擊和網絡犯罪。中方堅決反對把網絡安全問題政治化、汙名化的做法,這不僅無助於解決黑客攻擊問題,反而會削弱各國間互信,影響各國在該領域的正常合作。
  • 國新辦:炮製疫情「中國源頭論」「中國隱瞞論」等論調毫無事實依據
    圖片來源:國新網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6月7日(星期日)發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在回應美國記者提問時表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虛假信息也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 美國主持人要求中國道歉,外交部發出一個「靈魂拷問」
    我想強調幾點:第一、疾病是人類的公敵,各國患病的人都是受害者,不知道「道歉論」從何說起,當前世界各國人民都在努力攜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表示,「汙名化」比病毒本身更危險,在這個時候個別人散布這種毫無邏輯的言論,居心何在?第二、「中國道歉論」毫無根據也毫無道理,目前病毒源自何處尚無定論,無論病毒源自哪裡,中國同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都面臨阻擊疫情蔓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