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療區。3月4日,一位康復患者出院前的一封長信,傾訴了深深的醫患情!
「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的名字!」
宋德彪 劉柏輝 孟廣平 黃銳 尹永傑 于洋 李文宇 李龍波 高源 賴冰潔 馬新利 韓今華 劉飛 李劍 王龍 葛瑩 丁麗 孔雪 張寧 穆曉佳 劉黎黎 曲嬌 楊沫 王晶 楊婷婷 張麗娜 史冊 趙朦朦 李君瑤 任忠良 梅花 萬春麗 王南南 張帆 張晶 李橋 白越 孔繁榮 程玉華 孫雪迪 李興芳 李慧影 楊柳 王明慧 劉穎 李豔玲 董紅梅 王乃玉 王仲坤 於童 高玲 張亞萍 牟舒月 張曉雨 李芳增 張碩尹 常曉麗 李彬 薛凱 徐麗婷 楊靜 房旭 湯雪婷 陳雯雯 陳星海 王光……
尊敬的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全體趕赴武漢緊急救治新冠肺炎的專家、教授、醫生、護士: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非常時期你們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救援隊,冒著生命危險,逆向而行,來到疫情中心。
你們2月9日晚上到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我們這批重症、危重症的患者當晚就入住了病房。
入院以來,你們盡心盡力盡責守護著我們,為救治我們的疫病,為解除我們的病痛,辛辛苦苦,想盡了一切辦法。
管床教授宋德彪、劉柏輝、孟少平、黃銳醫生,高源、于洋、李文宇、李劍、李龍波、王龍醫生,為我們患者建檔建冊,對每一位患者精心問診,耐心解答,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病情,採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法。
一群年輕的護士,在護士長的帶領下,日夜守護著我們,不讓我們邁出病房一步,他們每天為我們打針送藥,端茶倒水,送飯送湯送水果,你們一聲聲大爺大娘,一聲聲叔叔阿姨,我們都被你們滿滿的愛融化了。
還讓我們的感動的是,你們在醫治、護理我們身體疾病的同時,及時為我們進行心理疏導、安慰和鼓勵,引導我們、幫助我們,排除恐懼、悲觀、低落的情緒。
將近一個月來,你們無時不刻都身處在無處不在的危險中,你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甚至不能上廁所。厚厚的防護服擋住了你們的臉,寬寬的護眼鏡卻擋不住你們的一雙雙充滿愛心和溫暖的眼睛。
將近一個月前,我們拖著虛弱的身軀,憂心忡忡地來到這裡,很快我們就要健康地走出去,當你們給了我們新的生命,此時的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們無限的感激!我們會把你們大愛全部接受下來,並終身不忘!
你們真的是非常偉大,你們不僅是天使,你們同時也是戰士!國有殤,你們一馬當先;民有疫,你們義不容辭。你們有家、有父母、有子女、有兄弟姐妹,哪一個家不是提心弔膽,淚流滿面地送你們出來,哪一個家又不是望眼欲穿地等待你們平安無事地歸去!
你們真的非常辛苦,千裡迢迢來到這裡,卻沒有辦法出去看看,真希望大疫結束之後,你們一定要專程來這裡,登一登武漢的黃鶴樓,走一走美麗的東湖綠道,看一看萬裡長江從武漢穿越而過的壯麗景觀!
如果你們來了,還記得我們,請給我們一個電話,我們一定要請你們嘗嘗武漢的美食,喝碗武漢的排骨藕湯,啃啃武漢的鴨脖子,吃吃毛主席吃過的武昌魚。
朝夕相處這麼多天,我努力地想記住你們每一個人,可是我沒有辦法看到你們的臉,我努力地想記住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可惜還是記不全,但不管怎麼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我們馬上就要出院了,你們還要在這裡繼續戰鬥!希望你們一定要善待自己,多多保重,一定要平平安安的,一個不落地重返吉林!
祈願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所有來漢援助者,好人一生平安!
康復患者
3批醫療隊、168名醫護人員、14臺醫療器械、12噸生活物資……這一連串的數字,是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響應國家號召,支援湖北,共克時艱,傳承新時代白求恩精神,詮釋醫者使命擔當的真實記錄。
科學部署 快速行動
1月17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積極響應《省衛生健康委關於迅速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
1月21日,藥學部做好人免疫球蛋白庫儲備工作,當日採購計劃發出。院裡連續兩天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會議,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要求,落實省衛健委疫情防控要求,確保「三區兩通道」等落到實處,改造發熱門診,梳理防控流程,確保出診人員安全。
1月23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黨委向全院發出「忠於職守 勇於擔當 抗擊疫情 衝鋒在前」的號召。醫院領導班子連夜研究部署,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按照精兵強將上一線的原則,定崗定人。
1月24日,1200瓶藥物送達醫院,為後續醫療隊用藥做好準備。
馳援一線 譜寫擔當
1月26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27人醫療隊隨吉林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啟程奔赴武漢。
2月2日,9人作為第二批支援隊員,隨省裡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當地疫情救治。
2月7日,130名醫護和2名管理人員作為院裡第三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168名醫護人員組成了精銳團隊,大家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為救治患者日夜奮戰。
因抗疫工作的特殊性,醫生們要隨時面對患者的呼吸困難、電解質紊亂輕、酮症,隨時準備應用呼吸機、ECOM搶救患者;護理團隊每班次要護理患者130—200人次,要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的操作無創呼吸機、重複吸氧、留置靜脈針、換輸液、監測血糖血壓、霧化和生活護理等等。
「如何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尖刀班就承擔了這樣的任務,由12名經驗豐富的ECMO小組的核心成員組成。當患者情況危急時,就要採用有創呼吸機、ECMO插管以及血濾機。」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醫療隊領隊、副院長秦彥國說。
自主創新 實戰應用
在搶救重症患者時,使用有創呼吸機,需要插管操作,即便採取非常嚴密的防控措施,對醫護人員來說,仍有很大的感染風險。
秦彥國帶領的醫療隊利用5天的時間,自主創新、開發設計、運輸和安裝了有創呼吸機插管及吸痰隔離防護裝置,這個裝置不僅解決了插管和咽拭子操作時的噴濺問題,同時可以防止帶管上機過程中的氣溶膠式擴散,大大降低病人呼吸道病毒持續釋放導致病房內高濃度病毒氣溶膠對醫護人員構成的感染風險。
在救治病患過程中,白求恩第二醫院醫護人員還開創性地建立了新冠病毒遠程多地視頻會診平臺。平臺實施覆蓋了病區內外、連接武漢與長春的多學科會診,較好地解決了由於病毒的高傳染性導致的病房內外無法溝通、醫生相互隔離無法交班會診、無法協調布置工作等難題,實現危險最小化、資源最大化,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武器。這一做法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高度稱讚,並要求其他醫療隊主動求解經驗。截至目前,他們利用這個平臺共完成18例重症患者的協同會診,梳理並解決了重要感控風險兩處,下達療區實際工作方案6項。
在有創呼吸機插管及吸痰隔離防護裝置應用之後,為方便更多患者採取坐姿或站姿採集咽拭子,白求恩第二醫院醫療隊快速設計出一款一次性咽拭子採集防護面罩,並立即開發出樣品,經過反覆改良,用最快的方式——3D列印出了樣品,很快就可以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率先垂範 勇當先鋒
危難時刻,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得到了充分發揮。
白求恩第二醫院黨委成員率先垂範,發揮表率作用。全院陸續有800餘名臨床一線黨員提交了請戰書,一個個鮮紅手印的背後,是一顆顆赤誠奉獻之心。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前線組建了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火線」上的戰鬥堡壘作用。剛剛抵達武漢的首批醫療隊員中,就有16名隊員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俊玲說:「我是黨員,也是科室黨支部書記,理應起模範帶頭作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是醫生的職責。國家需要的時候,責任感和使命感告訴我,必須要上去!非常時期、危難時刻,必須身先士卒,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