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一封長信:「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

2020-12-28 吉大新聞網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療區。3月4日,一位康復患者出院前的一封長信,傾訴了深深的醫患情!

「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的名字!」

宋德彪 劉柏輝 孟廣平 黃銳 尹永傑 于洋 李文宇 李龍波 高源 賴冰潔 馬新利 韓今華 劉飛 李劍 王龍 葛瑩 丁麗 孔雪 張寧 穆曉佳 劉黎黎 曲嬌 楊沫 王晶 楊婷婷 張麗娜 史冊 趙朦朦 李君瑤 任忠良 梅花 萬春麗 王南南 張帆 張晶 李橋 白越 孔繁榮 程玉華 孫雪迪 李興芳 李慧影 楊柳 王明慧 劉穎 李豔玲 董紅梅 王乃玉 王仲坤 於童 高玲 張亞萍 牟舒月 張曉雨 李芳增 張碩尹 常曉麗 李彬 薛凱 徐麗婷 楊靜 房旭 湯雪婷 陳雯雯 陳星海 王光……

尊敬的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全體趕赴武漢緊急救治新冠肺炎的專家、教授、醫生、護士:

你們好!你們辛苦了!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非常時期你們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救援隊,冒著生命危險,逆向而行,來到疫情中心。

你們2月9日晚上到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我們這批重症、危重症的患者當晚就入住了病房。

入院以來,你們盡心盡力盡責守護著我們,為救治我們的疫病,為解除我們的病痛,辛辛苦苦,想盡了一切辦法。

管床教授宋德彪、劉柏輝、孟少平、黃銳醫生,高源、于洋、李文宇、李劍、李龍波、王龍醫生,為我們患者建檔建冊,對每一位患者精心問診,耐心解答,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病情,採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法。

一群年輕的護士,在護士長的帶領下,日夜守護著我們,不讓我們邁出病房一步,他們每天為我們打針送藥,端茶倒水,送飯送湯送水果,你們一聲聲大爺大娘,一聲聲叔叔阿姨,我們都被你們滿滿的愛融化了。

還讓我們的感動的是,你們在醫治、護理我們身體疾病的同時,及時為我們進行心理疏導、安慰和鼓勵,引導我們、幫助我們,排除恐懼、悲觀、低落的情緒。

將近一個月來,你們無時不刻都身處在無處不在的危險中,你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甚至不能上廁所。厚厚的防護服擋住了你們的臉,寬寬的護眼鏡卻擋不住你們的一雙雙充滿愛心和溫暖的眼睛。

將近一個月前,我們拖著虛弱的身軀,憂心忡忡地來到這裡,很快我們就要健康地走出去,當你們給了我們新的生命,此時的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們無限的感激!我們會把你們大愛全部接受下來,並終身不忘!

你們真的是非常偉大,你們不僅是天使,你們同時也是戰士!國有殤,你們一馬當先;民有疫,你們義不容辭。你們有家、有父母、有子女、有兄弟姐妹,哪一個家不是提心弔膽,淚流滿面地送你們出來,哪一個家又不是望眼欲穿地等待你們平安無事地歸去!

你們真的非常辛苦,千裡迢迢來到這裡,卻沒有辦法出去看看,真希望大疫結束之後,你們一定要專程來這裡,登一登武漢的黃鶴樓,走一走美麗的東湖綠道,看一看萬裡長江從武漢穿越而過的壯麗景觀!

如果你們來了,還記得我們,請給我們一個電話,我們一定要請你們嘗嘗武漢的美食,喝碗武漢的排骨藕湯,啃啃武漢的鴨脖子,吃吃毛主席吃過的武昌魚。

朝夕相處這麼多天,我努力地想記住你們每一個人,可是我沒有辦法看到你們的臉,我努力地想記住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可惜還是記不全,但不管怎麼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我們馬上就要出院了,你們還要在這裡繼續戰鬥!希望你們一定要善待自己,多多保重,一定要平平安安的,一個不落地重返吉林!

祈願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所有來漢援助者,好人一生平安!

康復患者

3批醫療隊、168名醫護人員、14臺醫療器械、12噸生活物資……這一連串的數字,是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響應國家號召,支援湖北,共克時艱,傳承新時代白求恩精神,詮釋醫者使命擔當的真實記錄。

科學部署 快速行動

1月17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積極響應《省衛生健康委關於迅速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

1月21日,藥學部做好人免疫球蛋白庫儲備工作,當日採購計劃發出。院裡連續兩天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會議,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要求,落實省衛健委疫情防控要求,確保「三區兩通道」等落到實處,改造發熱門診,梳理防控流程,確保出診人員安全。

1月23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黨委向全院發出「忠於職守 勇於擔當 抗擊疫情 衝鋒在前」的號召。醫院領導班子連夜研究部署,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按照精兵強將上一線的原則,定崗定人。

1月24日,1200瓶藥物送達醫院,為後續醫療隊用藥做好準備。

馳援一線 譜寫擔當

1月26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27人醫療隊隨吉林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啟程奔赴武漢。

2月2日,9人作為第二批支援隊員,隨省裡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當地疫情救治。

2月7日,130名醫護和2名管理人員作為院裡第三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168名醫護人員組成了精銳團隊,大家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為救治患者日夜奮戰。

因抗疫工作的特殊性,醫生們要隨時面對患者的呼吸困難、電解質紊亂輕、酮症,隨時準備應用呼吸機、ECOM搶救患者;護理團隊每班次要護理患者130—200人次,要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的操作無創呼吸機、重複吸氧、留置靜脈針、換輸液、監測血糖血壓、霧化和生活護理等等。

「如何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尖刀班就承擔了這樣的任務,由12名經驗豐富的ECMO小組的核心成員組成。當患者情況危急時,就要採用有創呼吸機、ECMO插管以及血濾機。」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醫療隊領隊、副院長秦彥國說。

自主創新 實戰應用

在搶救重症患者時,使用有創呼吸機,需要插管操作,即便採取非常嚴密的防控措施,對醫護人員來說,仍有很大的感染風險。

秦彥國帶領的醫療隊利用5天的時間,自主創新、開發設計、運輸和安裝了有創呼吸機插管及吸痰隔離防護裝置,這個裝置不僅解決了插管和咽拭子操作時的噴濺問題,同時可以防止帶管上機過程中的氣溶膠式擴散,大大降低病人呼吸道病毒持續釋放導致病房內高濃度病毒氣溶膠對醫護人員構成的感染風險。

在救治病患過程中,白求恩第二醫院醫護人員還開創性地建立了新冠病毒遠程多地視頻會診平臺。平臺實施覆蓋了病區內外、連接武漢與長春的多學科會診,較好地解決了由於病毒的高傳染性導致的病房內外無法溝通、醫生相互隔離無法交班會診、無法協調布置工作等難題,實現危險最小化、資源最大化,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武器。這一做法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高度稱讚,並要求其他醫療隊主動求解經驗。截至目前,他們利用這個平臺共完成18例重症患者的協同會診,梳理並解決了重要感控風險兩處,下達療區實際工作方案6項。

在有創呼吸機插管及吸痰隔離防護裝置應用之後,為方便更多患者採取坐姿或站姿採集咽拭子,白求恩第二醫院醫療隊快速設計出一款一次性咽拭子採集防護面罩,並立即開發出樣品,經過反覆改良,用最快的方式——3D列印出了樣品,很快就可以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率先垂範 勇當先鋒

危難時刻,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得到了充分發揮。

白求恩第二醫院黨委成員率先垂範,發揮表率作用。全院陸續有800餘名臨床一線黨員提交了請戰書,一個個鮮紅手印的背後,是一顆顆赤誠奉獻之心。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前線組建了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火線」上的戰鬥堡壘作用。剛剛抵達武漢的首批醫療隊員中,就有16名隊員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楊俊玲說:「我是黨員,也是科室黨支部書記,理應起模範帶頭作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是醫生的職責。國家需要的時候,責任感和使命感告訴我,必須要上去!非常時期、危難時刻,必須身先士卒,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一封長信:「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的名字!」
    感謝你們我努力地想記住你們每一個人可是,我沒有辦法看清你們的臉我努力地想記下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可惜,我依然沒有辦法記全.你們辛苦了!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非常時期你們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救援隊,冒著生命危險,逆向而行,來到疫情中心。你們2月9日晚上到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我們這批重症、危重症的患者當晚就入住了病房。入院以來,你們盡心盡力盡責守護著我們,為救治我們的疫病,為解除我們的病痛,辛辛苦苦,想盡了一切辦法。
  • 一封來自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的感謝信
    雲上黃石報導(記者 劉盛冬 通訊員王英)3月5日,黃石礦務局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夏先生(化名)治癒出院,自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以來,這也是黃石礦務局醫院連續10天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即將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夏先生(化名),通過手機微信,給黃石礦務局醫院醫護人員的一封感謝信!「經過20多天的精心治療,3月5日,我終於要出院啦!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高興得快要跳起來了!好想給你們一個擁抱卻不能。這20多天以來,非常感謝你們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我的精心照料,感謝用你們高超的醫術讓我們的身體得以康復。
  • 一封來自遠方的長信
    中國在疫情期間遭受的苦難令她感到心痛,她向企鵝的工作人員發來一封長信,希望向中國讀者轉達她的關心和問候。《悲傷的力量》譯者黃菡老師在看到這封信後,也立刻答應了為讀者們將這封信翻譯成中文的邀請。在此對二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願所有人堅強,平安。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渡過難關。
  • 三位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來寧「探親」啦
    距離隔不斷武漢患者與江蘇醫護的真情。10月30日,三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從武漢千裡迢迢來到南京,向曾救治過他們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員當面表達感謝,了卻了一直以來的心願。
  • 一線日記:希望你們能早日康復,對於家人,你們是一個家庭的一片天
    每次交接完班,她會再次逐個查看病人,對能交流的病人,都會叮囑他們多吃東西,好好睡覺。對於不能交流的病人,她會多去看看心電監護儀的指標是否穩定,去握著患者的手喊 " 加油 ",她說她堅信這些病人能夠聽到。有時候護士忙不過來,她也會默默的協助護士一起為患者做好生活護理。不張揚,不喧鬧的她就這樣默默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 重慶支援湖北醫護日記32丨 患者說:「你們很棒!為你們點讚!」
    還記得剛來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患者的緊張和焦慮,每天都數著自己吃幾顆藥,輸幾袋水,要是多一顆或者少一顆,都會擔心會不會是自己被放棄了;也有患者會每天偷偷將發放的口罩藏起來,想要出院後留給自己的家人……這一個星期,除了忙,就是充實。
  • 致敬遠徵巾幗|「感謝你們,把命懸一線的我從死亡線拉了回來!」
    」感謝信陝西省援鄂醫療隊並陳瑞琳團隊全體醫護人員:你們好!你們辛苦了!我是你們醫療病區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妖魔般的新冠病毒來勢兇險,讓人猝不及防!轉危為安後,你們又根據病情變化,因症施策,不斷調整和優化治療方案,讓我搭上了康復的快車!
  • 「把我們的零食分給你們」麗江醫療隊為女性患者送禮物
    「今天是三八節,祝你節日快樂,我們把我們的零食分給你們,祝你早日康復。」3月8日上午,一幕溫暖的畫面出現在了武漢武鋼二院新冠肺炎醫療病房裡,麗江市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們,為負責病區的每一位女性患者送去了禮物。
  • 國際丨韓國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寫英文感謝信
    2月6日,韓國仁川市,韓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痊癒出院,患者為一名35歲中國籍女性,出院前為醫護人員留下一封手寫英文感謝信,患者在信中表示:中國有句話叫「醫者仁心」,我會向你們學習,餘生竭盡所能幫助他人。
  • 妙手仁心 「你們的溫情讓我永遠難忘」
    8月13日,新疆新冠肺炎醫療定點救治醫院1號樓5病區內,一位準備出院的患者寫感謝信,向奮戰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連日來,新疆新冠肺炎醫療定點救治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的進駐醫療隊每天都能收到患者們寫的感謝信,有的寫了滿滿幾頁,講述著自己從入院接受治療到治癒出院的心路歷程,有的雖篇幅短小,卻飽含深情謝意與戰勝病毒的信心,有的言語簡單,卻是真情流露。
  • 新冠肺炎患者為何會喪失嗅覺?原因在這裡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近日報導,新冠病毒摧毀了一名11歲女孩的味覺,儘管她只是個輕型患者,但她康復後吃什麼都覺得很噁心,經常嘔吐。這個女孩名叫AvivaEpstein,是一個小美食家。自從輕症新冠肺炎康復兩個月後,一切都變了,她的味蕾處於失控狀態。她說:「我什麼東西也吃不下。
  • 「遇見你們,就是我人生的春天」,84歲康復患者的話讓我感動不已
    3月31日凌晨,我準備躺下休息,習慣性點開工作群瀏覽關於患者病程的消息。手機突然一聲震動,「4床99歲的老人家情況惡化,嚴重呼吸衰竭,患者胸片檢查顯示左肺不張,考慮氣道有分泌物阻塞,已行兩次床旁支氣管鏡下吸痰,但因家屬猶豫是否採用氣管插管通氣,現急需第三次吸痰操作……」「我馬上來。」
  • 截至目前年齡最大新冠肺炎患者 104歲奶奶康復出院
    3月16日下午,截至目前年齡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104歲的李達荃(化名)老人,從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康復出院。在送上玫瑰花後,重症醫學科主任付守芝為老人穿上新襪子,祝福她走向幸福生活。3月3日,104歲的李奶奶因確診新冠肺炎轉入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治療,雖然屬輕症,但基礎性疾病較多。考慮到老人屬於超高齡患者,心肌酶、肝腎功能均有異常,院方開闢「綠色通道」,特地安排她入住重症病區接受治療和特級護理。經過一段時間抗感染、抗病毒的對症綜合治療,李奶奶的心肌酶、肝腎功能異常指標逐漸恢復正常。
  • 河北:首批新冠肺炎治癒患者轉入康復階段 將接受14天集中醫學觀察
    河北新聞網 舉報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1月14日,省胸科醫院首批符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科:新冠肺炎多學科聯合診療+遠程康復
    二、問題描述和原因分析(一)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常需要有創或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由於長時間臥床,常合併有肢體及心理功能障礙,而輕症患者也常有呼吸功能下降,但是由於疫情突發,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前期防護物資缺乏,能到一線的康復醫療人員嚴重不足,因此新冠肺炎患者不能得到及時、規範、全面的康復治療與指導。
  • 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海南又添8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驚心動魄:尿毒症患者「活過來」了「經過十幾天與病魔的奮戰後,蔡先生終於康復了!」感染科副主任吳濤感慨地說,在負壓隔離病房救治將近十天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蔡先生又「活了過來」。整個過程可謂驚心動魄。吳濤回憶仍心有餘悸,「患者病情危急,一刻都不能耽誤。」
  • 遼寧省衛健委@全省護理工作者,你們辛苦了
    向默默支持你們的家人致以衷心的感謝! 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廣大護理工作者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奔赴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線,在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 新冠肺炎康復者觀展現場向援漢醫生報告「完全康復」,在最好的時代...
    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來參觀的觀眾中,除了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還有不少專程趕來的普通市民。看到記錄戰疫過程的圖片、實物、場景,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在英烈牆前,高美娜含著眼淚鞠躬稱:「這次武漢戰疫取得決定性成果,是全國人民團結的集體勝果。我不知怎樣表達感激,特意來給英烈獻花。今後還要帶孩子來參觀,告訴他們曾經發生過這樣感人的事情。」
  • 寫給「成都女孩」的信:請理解人們的不安,祝你們早日康復
    也就是說,此前你不但不知道自己被病毒感染,也不知道奶奶身染新冠,怎能指責你行動豐富呢?至於對你出入酒吧或者在那裡工作的指指點點,不過是個別人戴著「有色眼鏡」罷了,怎好評說你的工作或者生活呢?最讓人氣憤的還是洩露你個人信息的行為,這已經受到法律的懲戒。希望你能釋然。你要堅信,一定能夠戰勝病魔恢復健康。
  • 英媒:八分之一「康復」新冠患者在140天內死亡
    海外網1月18日電 據英國《太陽報》18日消息,一項研究發現,已「康復」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八分之一的人會在140天內死亡。根據萊斯特大學和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在英國第一批出院的47780人中,有29.4%的人在140天內重回醫院,其中12.3%的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