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們,就是我人生的春天」,84歲康復患者的話讓我感動不已

2020-12-25 中國軍網

作者: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康軍

地點:武漢泰康同濟醫院

時間:4月3日

「康醫生,辛苦了!」剛出紅區,護理組徐霞老師急忙走過來,一邊為我連著四天加班點讚,一邊「催」我趕快回去。「都沒見你怎麼休息,這樣下去,鐵人也受不了。」隔著護目鏡,我真切感受到同事關切的眼神,頗為感動。

康軍近照。

自從醫院實行二線住院總值班制度以來,我和蔣東坡主任便開始了「二人轉」的工作模式,輪流值守。

3月31日凌晨,我準備躺下休息,習慣性點開工作群瀏覽關於患者病程的消息。手機突然一聲震動,「4床99歲的老人家情況惡化,嚴重呼吸衰竭,患者胸片檢查顯示左肺不張,考慮氣道有分泌物阻塞,已行兩次床旁支氣管鏡下吸痰,但因家屬猶豫是否採用氣管插管通氣,現急需第三次吸痰操作……」

「我馬上來。」夜裡2點,考慮到病房無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生值班,我迅速套上衣服,坐班車趕往醫院。窗外掠影,武漢大街依舊安靜,但路邊高樓醒目的LED大屏亮著「白衣執甲、光明的使者」的標語,似乎在給我打氣,平添力量。

康軍在工作中。

抵達醫院、熟練穿好防護裝備,推門走進病區。此時,吸痰搶救的指令已經下達,我立即就位,進行支氣管鏡操作,經患者氣道吸出200ml痰液和分泌物,並證實為氣道梗阻。考慮有可能會出現反流誤吸的情況,我守著老人觀察監護儀相關參數變化,待他有所改善後才離開。接著,挨個巡查了其他患者的情況,這些都是過命的「戰友」,一個也馬虎不得。

出來時,已凌晨5點半,稍作休息,7點晨起交班。4床家屬終於拿定主意,實施氣管插管治療方案。我再次進入紅區,與護理隊友配合,順利置管,為老人連接呼吸機進行有創通氣。

期間,聽說7床的李爺爺要出院了,我走到他的床邊道賀:「爺爺,恭喜您,可以回家了。」「謝謝你,康醫生。是你們救了我,給了我希望,遇見你們,就是我人生的春天。」李爺爺有力地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

向即將出院的患者表示祝賀。

李爺爺今年84歲,患有慢肺阻、矽肺病等基礎疾病,感染新冠肺炎後,合併出現右側液氣胸,轉入我科時呼吸窘迫、生命垂危。蔣主任組織會診、討論病情,我們選擇採取胸腔閉式引流、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措施進行治療,最終爺爺病情日漸向好,氧合指數從入科的78mmHg升至350mmHg,兩次病毒核酸檢測轉陰,達到出院標準!

「爺爺,回家一定要戒菸,定期隨訪,堅持肺功能康復訓練。」拉著他的手,我反覆提醒爺爺要加強健康管理,不能大意,看到這樣高齡瀕危的患者能順利出院,內心很是滿足和喜悅。

連續值了兩個夜班,突然一陣頭暈,防護服裡的衣服已經溼透,但放心不下1床的陳婆婆,距我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已經10天,病情一直反覆,堅持和隊友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後,才回駐地準備休息。

剛眯了一會,下午3點半,又接到隊友文良志醫生的電話:「1床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氧合不能維持,吸氧濃度100%,監測血氧飽和度調至70%,出現心肌損害、心律失常……」我立即起身,再次趕回病房,一路上在電話裡與心血管內科方玉強副主任、劉漁凱醫生商量病人該如何救治,千鈞一髮、爭分奪秒。

下車後立即換好防護裝備,衝入紅區,投入戰鬥,實施了肺復張策略,患者血氧飽和度升至92%,心肌損傷得到了阻斷,總算平穩下來。

令我感動的是,方玉強副主任也剛值了夜班,收到病人病危的消息,二話沒說趕到醫院。正是前輩、老師的身體力行,才讓我這位後生有了動力。作為一名文職人員,在武漢抗疫快兩個月了,雖每天都與時間競速、搶人,但日子過得有光有希望有意義,這些已堆積成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女兒與康軍的隔空合照。

駐地的樹苗已經發芽,剛來時這裡還一片荒涼,不由想起一段美好的話:「春天是隱蔽的,藏在人的心靈,醞釀著美麗的芬芳。想想,這隱蔽的,不管是憂鬱的、深沉的,還是熱鬧的、開朗的,也不管是舒心的還是痛苦的,打開看看,都有著金子般的珍貴!」春天真的來了!

(整理:谷一)

相 關 鏈 接:

戰「疫」一線的軍醫日記,看著看著眼睛就溼潤了……

武漢戰「疫」日記丨在「紅區」的第八天,是我32歲的生日

武漢戰「疫」日記丨被刷屏的「海報護士」:我媽終於知道我在一線戰鬥了

武漢戰「疫」日記丨沒想到,電視上播放了我們在病房為患者唱歌的鏡頭

武漢戰「疫」日記丨戰鬥一線有「五大金剛」!

武漢戰「疫」日記丨我和閨蜜繼續春節的「相約」,只不過目的地換成了武漢!

武漢戰「疫」日記丨武漢,依然是一座散發人性光輝的城市

武漢戰「疫」日記丨軍醫寫給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封信,加油!

武漢戰「疫」日記丨明年我要再來武漢,看櫻花滿城

武漢戰「疫」日記丨在病房裡,我理解了那一碗熱牛奶帶給她的溫暖

武漢戰「疫」日記丨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我經治的4名患者出院了!

武漢戰「疫」日記丨出院前一天,阿姨高興地在病房跳了一段廣場舞

武漢戰「疫」日記丨「我們用愛治癒患者,患者用愛激勵我們」

武漢戰「疫」日記丨武漢,我終於來了!

武漢戰「疫」日記丨黃鶴樓的春天一定很美,熱乾麵我得去嘗一嘗

武漢戰「疫」日記丨「請方主任作好出艙準備,你已待了5小時……」

武漢戰「疫」日記丨「爺爺,你想婆婆了,我們就幫你打視頻電話」

武漢戰「疫」日記丨我不是個淚點低的人,這些天卻變得愛哭了

武漢戰「疫」日記丨這例氣管插管術,苗爸,幹得漂亮!

武漢戰「疫」日記丨對不起,閨蜜,請你備選一個伴娘!

兒子生日這天寫的一段話,在戰疫一線的她看了不下二十遍

武漢戰「疫」日記丨火線立功的主管護師:在這裡,我們是踩著刀尖救人!

武漢戰「疫」日記丨長這麼大,我第一次成為您的驕傲

武漢戰「疫」日記丨他留學歸來,還沒來得及和母親相見便急赴武漢

武漢戰「疫」日記丨那個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與我在武漢「相聚」

武漢戰「疫」日記丨我們繼續堅守武漢,當好抗疫「壓艙石」

武漢戰「疫」日記丨我與一位老兵的戰「疫」約定

武漢戰「疫」日記丨我們在ICU繼續堅守,站好最後一班崗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

編輯:柴瀟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一封長信:「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的名字!」
    感謝你們我努力地想記住你們每一個人可是,我沒有辦法看清你們的臉我努力地想記下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可惜,我依然沒有辦法記全.你們辛苦了!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非常時期你們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救援隊,冒著生命危險,逆向而行,來到疫情中心。你們2月9日晚上到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我們這批重症、危重症的患者當晚就入住了病房。入院以來,你們盡心盡力盡責守護著我們,為救治我們的疫病,為解除我們的病痛,辛辛苦苦,想盡了一切辦法。
  • 患者對她說:「因為有你,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
    「因為有你,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一位患者出院,為武警湖北總隊醫院護師吉利寫下這句贈言。呼吸內科的工作,緊張而忙碌。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面罩和護目鏡,患者還是從吉利溫柔的聲音、細緻的護理工作中,感受到了她那顆真摯的心。
  • 康復患者報平安道賀:千言萬語彙一句,謝謝恩人救過我
    「無論作為患者還是醫生,治病救人就是使命。」作為一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和白袍醫生,左東波認為唯有努力救治患者,才不枉援鄂醫療隊和本地醫護人員給他的二次生命。2020年1月9日,左東波入住協和東西湖人民醫院。16日,因病情再次加重,轉到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當時人出現呼吸衰竭,已經不行了。」左東波告訴記者,最絕望的日子裡,39歲的他甚至寫好了遺囑。
  • 84歲李德倫病榻相約春天
    演出即將結束時,主持人遙祝大師早日康復。病榻上的李德倫輕聲說:「我聽到了,聽到了……」  感受悲愴  中山公園音樂堂從來沒有一個晚上能像昨晚那樣溫馨,那樣隆重、那樣充滿了濃濃的敬意和親切的祝福。一個德高望重的音樂老人在去年冬天與敬重他的人們定下了一個春天的音樂約會。
  • 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一封長信:「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
    3月4日,一位康復患者出院前的一封長信,傾訴了深深的醫患情! 「只盼能清晰地看到你們的臉,記下你們的名字!」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非常時期你們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的救援隊,冒著生命危險,逆向而行,來到疫情中心。 你們2月9日晚上到達同濟醫院中法新城分院,我們這批重症、危重症的患者當晚就入住了病房。
  • 合肥康復醫院感動瞬間:有我在,你勇敢向前走!
    妻子術後無法自主運動丈夫:有我在,你勇敢向前走!康復訓練是不少因病、傷或先天殘障所導致的身體功能障礙群體走向社會、重獲新生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常人看來,一個簡單的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的動作輕而易舉,但對於他們而言,是需要不斷康復訓練才有可能獨立完成的。
  • 一名正在康復的患者:「我是如何走出抑鬱症的陰霾?」
    以下這個TED視頻演講者是一名正在康復的抑鬱症患者(Jake Tyler),他分享了自己從抑鬱症中走出來親身經歷和感受。 Jake Tyler病情最嚴重時達到了重度抑鬱的程度,他躺在床上,有強烈的自殺念頭。
  • 全國年齡最大ECMO撤機患者在同濟醫院康復出院
    6月24日,70歲的老秦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康復出院,他也是全國年齡最大的新冠肺炎ECMO治療成功撤機的患者。「這一天我印象太深刻了,我一直擔心撤機失敗,心蹦得緊緊的。前來送別的心臟大血管外科護士長韓秀娟回憶起那一刻,依舊激動不已。接下來,便是康復訓練了。「老秦曾經是一名軍人,意志堅定,是他和我們一同打贏了這場硬仗。」呼吸內科護士長李小攀對老秦印象深刻的是他對「作業」的認真態度和執行力。為了幫助老秦儘快康復,同濟醫院多學科聯合為他制定了科學的康復計劃,一是肢體的康復,一是呼吸的康復。
  • 《唱響生命之歌》—— 癌症患者說康復 在線售書
    2021-01-18 書訊4:1月11日,已經康復十七年的肺癌症患者G女士,自掏腰包,一次性購買《唱響》十本,送患者,送朋友;另一位75歲身體健康的T女士,購買《唱響》四本,問其原由,答:我非常重視養生,書中有很多的養生知識,這正是我所需要的;74歲的胰腺癌患者D女士發來微信說:我們老兩口和兒子兒媳四個人聚在一起認真拜讀了
  • 遇見你,我的心裡就住進了一個春天
    遇見你,我的心裡就住進了一個春天作者:清風慕竹愛如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從遇見你那一刻我的心裡 便住進了一個春天.驀然回首的遇見譜寫了一曲唯美的紅塵戀歌千載難逢的情緣演繹了一場繾綣的蝶花之戀從此我的天空多了一把遮風避雨的油紙傘
  • 「致敬最美逆行者·支援湖北日記」「祝您早日康復,我在秦皇島等您」
    剛工作一會兒,我就感覺身後有一個身影一直跟著我。轉過身,看見一位50歲左右的阿姨站在我身後。我趕忙問:「阿姨,您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嗎?」阿姨語調激動地說:「我不是你管的病人,我做檢查路過,看見你們身後寫著『河北』,我也是河北人。」聽了阿姨的話,我明白了,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阿姨見到家鄉人了,高興得眼裡含著淚花。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那為什麼這篇漫畫這麼吸引我?主要是因為它比較完整地反映出了大部分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從童年期成長、起病、病情加重、尋求精神科診療和心理治療的康復過程。而且,最終的成功康復令作者重新看待抑鬱症時,能帶著積極的、有覺悟的心態,而不至於陷入對抑鬱情緒的過度負面表達和渲染。
  • 遇見你是我的緣---我的人生導師環球網校
    記得那段時間,沒人知道我是利用中午別人休息的時間來聽課,沒人知道我是利用國慶節的時間來聽課,沒有人知道我在備考中級經濟師,但我知道,環球網校知道,因為你們經常提醒我們上課,我們有問題你也會及時回答。可是好景不長,2017年12月,家庭出現變故,重重災難打擊接踵而至,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已經負債度日,我處於極度的恐懼和壓力之中,生活的壓力仿佛快要壓垮我,往事不堪回首,我想找一種解脫的方法,這個時候我想到了環球網校,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要參加一級建造師考試。我默默地在心裡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改變我的命運,我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給這個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 病毒中的逆行者84歲鍾南山:你們在家好好過年,我去武漢好好上班
    連軸轉的日子裡,已經84歲高齡的他仍舊臨危授命,衝到一線扛起重任。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這樣做了。鍾南山在武漢圖片來源廣州日報17年前的那個冬天。2002年的12月22日,一位高燒、咳嗽、呼吸困難的患者,被緊急送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84 歲鍾南山院士落淚:所謂英雄,就是平凡人作出了不平凡的選擇
    自2019年12月29日,武漢市第一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至今,57歲的他率領 600 名醫護人員,衝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脾氣爆、嗓門大的張定宇院長,一年前就患上了漸凍絕症,他不僅一直跟家人隱瞞病情,甚至抽不出時間去看自己被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 72歲老人「公主抱」起醫生!三位武漢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來寧「探親」啦
    距離隔不斷武漢患者與江蘇醫護的真情。10月30日,三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從武漢千裡迢迢來到南京,向曾救治過他們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隊員當面表達感謝,了卻了一直以來的心願。
  • 朗誦:春天裡,遇見你是我的緣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殷殷花事,漾漾我情。自從那年那月陌上相逢,你就成了我心中的歌,成了我墨裡的詩行,成了我夢中最深的抵達。人生本過客,而能遇上你,便不再虛此一行。緣分的渡口,風起雲湧,你來我往,該有多深的緣才能在煙柳拂風的匆匆裡恰好遇見,該有多深的懂得才能在俗世煙火的擺渡中不棄不離?
  • 四川援鄂護士病區度過生日:祝我的患者早日康復!
    秦娟(右一)和援鄂醫護人員在一起1月28日,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秦娟32歲生日。但是,作為四川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救援隊隊員,她這個生日在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的救助病房中度過。秦娟在病區度過32歲生日秦娟說,在病區,有生活不能自理沒有家屬照顧的患者,有產後一周和孕28周的疑似患者……4個小時的戰鬥沒有停歇,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凡是口罩壓過的地方都有絲絲疼痛,悶在防護服裡呼吸困難,全身都是汗水,工作結束2個小時後她才緩過神來。
  • 我是如何從抑鬱症中恢復的:來自一位已康復抑鬱症患者的治療建議
    最近有一位已經康復了的抑鬱症患者匿名接受了採訪,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患上抑鬱症、如何在抑鬱症中掙扎、以及最終是如何康復的,這篇文章將會著重講解他與抑鬱症的故事,文章中的「我」均指代這位抑鬱症患者。我是如何患上抑鬱症的?我是一名退伍軍人。
  • 講述我省援荊醫療隊治癒患者賀新森的感人故事 歸來,依然是春天
    在他康復的日子裡,他無數次回憶起那個溫暖、甜蜜的夢境——「在夢裡,我不是一個病人。我聞到了陣陣花香,聽到了鳥兒在歡唱,那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春天。」  (二)病區  雪花星星點點,飄落在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的住院大樓門前。浙江醫療隊負責的新冠肺炎臨時ICU就設在大樓的1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