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看完電影《八子》怎麼說?

2021-02-08 西客會

我演過很多母親,但是這個母親跟我之前演的很多母親都不太一樣,我想這個媽媽,她不是一個很具象的,她應該是有一個象徵意義的,也象徵著我們許多的母親,也把自己的兒子送上了前線。

觀眾熱評

1

「我那眼淚一直在哭。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片子,尤其結尾的時候,那場背著哥哥那個場面,那個生動的表情,特別讓人難以忘懷。」

2

「哥,我想回家,我想媽,就這一句話。每一幀都是淚點。」

3

「非常感動。炸橋背大牛。」

4

「有代入感,又能回顧當年熱血的歷史。每次的慢鏡頭,會讓我感覺到它裡面包含著憐憫和對戰爭中犧牲的人的那種關懷。」

5

「整個呈現出來的感覺,超出我的想像,層次遞進的這種感覺。」

6

「滿崽,就是主角,要去捍衛他的家庭,去保護他的家人的這種力量和精神迸發出來了,我覺得這一點非常吸引我。」

7

「獨到之處就是這部電影它體現的是中國式英雄,跟好萊塢式的英雄還是不太一樣。」

8

「不過他們就是有一個活下來的話,讓觀眾更有希望,我感覺會更好一點。」

日前,電影《八子》上映,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贛南中央蘇區真實事件改編」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

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發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壩,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去參軍,自己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可兒子們卻全部犧牲在了戰場上。

當年,「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戰場」這樣的感人場面在贛南蘇區鄉村時刻在發生。無數年輕人,為了國家利益背井離鄉去參軍,直至獻出年輕的生命……

今年是紅軍長徵出發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幾日前,中國軍網記者走進瑞金,聽當地群眾為我們講述「八子參軍」的感人故事。

楊世桃老人為我們講述八子參軍的故事。中國軍網記者李響 攝

楊榮顯

是瑞金沙洲壩的一位普通村民

家有8個兒子

楊家世代遭受地主剝削

生活過得十分艱難

紅軍來到後,家中分到了田地

才過上了好日子

也因為此

楊榮顯對紅軍始終懷有感激

1931年

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

在葉坪成立的第二天

楊榮顯就帶著大兒子、二兒子

前去報名參軍了

但不幸的是

不到三個月

兩個兒子便犧牲在了戰場上

噩耗傳到家中

楊榮顯老人一句話也沒說

看到兒媳懷中的孫兒

他心如刀割

1932年,為了扼殺新生的紅色政權

敵人對中央蘇區實行

大規模的軍事「圍剿」

在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兵員短缺

的情況下

蘇維埃政府發出了

「擴紅支前」的號召

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的楊榮顯老人

再次把剩下的六個兒子

都送去參軍了

此去徵程漫漫,前方槍林彈雨

楊榮顯與兒子們當然知道

參軍作戰的危險

但你不去、我不去,誰去呢?

電影《八子》宣傳照,出品方供圖。本圖刊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06月17日07版

蘇區軍民經過艱苦作戰

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圍剿」

楊家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

也都先後犧牲在了戰場上

此時,鄧小平聽說了楊家的事

專門派人看望了楊榮顯老人

並告訴他

部隊已下了決心

要幫他找到老七、老八

把哥倆送回老人身邊

可楊榮顯怎麼也不答應

……

最後,經過幾番周折

終於在廣昌戰役的戰場上

找到了老七、老八

聽說了家中的事

哥倆說

「等打完廣昌這一仗再回去」

可就是這一仗

兄弟倆再也沒能回家

聽到老七、老八犧牲的消息

楊榮顯老人再也忍不住悲傷

他捧著兒子的遺物

踉踉蹌蹌朝著

村頭兒子當年參軍離家的方向走去

他哭著說:

「兒呀,原諒你們的爹吧!爹也沒有想到你們一個都回不來了呀!老三,你參軍走的那天是你新婚後的頭一天,可憐你媳婦天天在村口等啊、昐啊,可你怎麼也不回來呀!」

紅軍烈士紀念塔,每逢清明都會有很多人前來祭奠,緬懷先烈。中國軍網記者李響 攝

楊榮顯一家

八子參軍、前僕後繼、壯烈犧牲的事跡

是瑞金人民

傾盡所有、支援革命戰爭的一個縮影

蘇區時期

只有24萬人口的瑞金

參加紅軍的就有4.9萬餘人

幾乎所有的青壯年

甚至十四五歲的孩子

都加入了革命隊伍

有名有姓的烈士達17166人

還有更多的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引入全球先進的4K雷射放映機技術

能力值飆升一萬點

Dolby全景聲4K雷射巨幕廳

全新的雷射超高清觀影

體驗前所未見的視覺震撼

更大的巨幕

更好的色彩表現力

更高的圖像層次感

更強大的立體音效

您觀影舒服不疲勞,逼真酷炫還不暈!

4K雷射巨幕全景聲廳

更高亮度、更廣色域、更豐富的高品質圖像

中環悅影繪影城邀您來體驗!

6萬平米全面打造體驗式街區,有情景式主題餐飲娛樂區、體驗美食休閒區、社區生活配套區、家居建材裝飾區等。並以「獨棟+底商」的形式,打造全新的體驗式商業街區,同時採用民國建築風格,以提升商業主題性,致力於打造集餐飲、娛樂、休閒於一體的生活方式。

輻射周邊項目及地區,如普明、雙碑、永興、花園小區、園藝山。消費人群近150000人,猶如吸金磁石,每日輸送財富機遇。

註:以上部分圖片、文字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相關焦點

  • 看完電影《八子》,收穫的不僅僅是感動……
    觀電影《八子》有感作者:劉士華「母送子上戰場、兒以血肉鑄山河。」觀賞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八子》,滿崽背起重傷的哥哥楊大牛拼命向前奔跑的這一幕場景久久讓人不能忘懷,這正是那段硝煙四起、國破家亡的歲月,10萬贛南革命先烈舍小家為大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一個縮影,正是蘇區人民對革命的信仰和忠誠、奉獻和犧牲的真實寫照。
  • 看完電影《八子》,他們竟然都說......
    《八子》更加突顯人文關懷,包括角色對話、人物個性塑造以及思想轉變升華等方面更加符合人們的認知,片中人物更加飽滿,節奏起伏間,將這部主旋律電影打造為充滿溫情的自然表達方式。  關注細節,復原殘酷的戰爭場景  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個年代的殘酷被刻畫的淋漓盡致。《紅孩子》和《八子》都做到了。
  • 劉端端說拍《八子》是痛並快樂著,郭曉冬看完電影卻說羨慕他
    前幾天大家都被高考消息刷屏了吧,電影《八子》官博還發了主演劉端端的視頻為考生加油。可是視頻一開頭就是這種表情包,哈哈,劉端端也真的是沒有一點偶像包袱呀!但其實看了電影預告大家就知道,整部電影,從主演到群演,沒有一個人是有偶像包袱的。沒別的,實在是偶像不起來啊!
  • 關於電影《八子》......
    作者:丁忠作為一名革命老區的觀眾,從電影《八子》開拍的消息出來後,就已經很期待這部電影的上市了。前天晚上,終於在電影院看到這部電影了。贛南採茶歌舞劇《八子參軍》我是看過幾遍了,對故事的梗概還是有所了解的。但是看完電影之後,我依然感到十分地震撼。用時下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全程無尿點,每一幀畫面都充滿了荷爾蒙的氣息。
  • 電影《八子》觀後感
    電影《八子》是筆者今年在影院觀看的第一部紅色題材戰爭片。這部根據贛南蘇區真實歷史故事改編的電影,整體看下來沒有辜負筆者的期望。
  • 電影《八子》在京舉行首映禮
    圖為《八子》劇組大團圓談創作歷程。作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影片,電影《八子》聚焦於戰爭年代下的戰場與家園,講述了一位普通的蘇區母親將八個兒子全部送上戰場卻有去無回,全部捐軀的悲壯故事。片子中楊母守盼多年卻沒能等來兒子們平安歸來,在首映禮上,飾演楊滿崽的劉端端與「楊母」嶽紅現場上演「生死」對話,「兒啊,娘對不起你……」「娘,兒不怪你……」,兩人深情朗讀催淚家書的環節令全場觀眾當場飆淚,現場秒變「最淚目發布會」。
  • 《八子》聚焦「八子參軍」熱血史詩
    日前,根據贛南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史詩大片《八子》在江西贛州舉行新聞發布會。導演高希希、主演劉端端、邵兵溫情重聚,共憶拍攝點滴。電影《八子》以1934年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排長楊大牛(邵兵 飾)在六個弟弟全部壯烈犧牲後,帶領全排戰士包括最小的弟弟滿崽(劉端端 飾)歷經數次以寡敵眾的激烈戰鬥,與敵人浴血肉搏拼至最後一刻、最後一人的悲壯故事。
  • 戰爭電影《八子》,敘事平靜,戰鬥頻繁場面宏大,但故事很悲壯
    電影《八子》看到這裡,都已經不記得自己哭了幾次了。拋開所有的評判標準,能讓人看哭的電影,都是一種成功,如果還不是怎麼煽情,那種痛,更讓人觸目驚心,看完電影,久久不能忘懷。客觀的說,雖然劇情簡介很傷感:在上個世紀30年代,贛南地區的一位母親,把自己的8個兒子都送上了戰場,6個兒子已經先後犧牲了,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還剩下老大和滿崽,他們能活著回來嗎?
  • 電影《八子》在瑞金開機,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
    △12月3日,電影《八子》在瑞金開機。12月3日上午,根據大型贛南採茶歌舞劇《八子參軍》改編的電影《八子》在共和國搖籃瑞金開機。電影《八子》得到了國家電影局的高度重視,並專門指派國家電影局產業處副處長侯霄到開機儀式現場致賀。
  • 被《八子》的年輕粉絲感動,在同期國產電影中排名第一
    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主演劉端端、邵兵、嶽紅、何潤東主演的催淚戰爭大片《八子》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在「撞檔」的情況下電影中,《八子》上映後的口碑持續上升,貓眼、淘淘票票等專業票務平臺綜合得分超過8.5分,在同檔國產電影中排名第一,逆襲比例穩定。
  • 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電影《八子》在瑞金開機
    電影《八子》得到了國家電影局的高度重視,並專門指派國家電影局產業處副處長侯霄到開機儀式現場致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江平通過視頻發來祝賀。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林大建代表省委宣傳部對電影《八子》開機投拍表示熱烈祝賀。導演高希希介紹電影拍攝情況。省廣播電視局巡視員劉玉東,省文聯副主席龍紅出席開機儀式。市領導胡雪梅致辭並宣布開機,市領導郭素芳主持。
  • 《新三國》《八子》導演高希希:現在觀眾不好糊弄
    不能說這段好就是我的,不好就不是我的,影視創作是一個集體創作的藝術,大家都是父母之間的關係,你不能說生完兒子之後,這兒子有點缺陷就說這不是我兒子,這個很可笑也很難理解。」以導演電視劇見長的趙寶剛,在其處女作電影《觸不可及》票房上失利,而電影《露水紅顏》也是高希希導演的首部院線電影,面對前車之鑑,高希希表示:「我希望大家都看,我希望票房好,當然還沒有放之前我很難說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引用曾國藩的一句話
  • 寸寸紅土地 殷殷戰士血——電影《八子》觀後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導演高希希據此改編成電影《八子》,完成了在現實語境下對紅色資源的一次全新開掘。  影片的可貴首先在於主創對那一段紅色歷史的敬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創世神話」。「八子參軍」便是共產黨領導人民砸碎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的一個「創世神話」。影片的努力在於讓今天的觀眾感受到當年戰爭的殘酷。
  • 電影《八子》熱映 穩居同檔國產片之首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楊母滿崽緊握槍管準備參軍尋找哥哥大牛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編劇董哲執筆,劉端端、邵兵、嶽紅、何潤東等主演,電影《八子》正在全國院線激燃熱映,貓眼、淘票票專業票務平臺均分達8.5,始終穩居同檔上映的國產片首位,好評率更高達91%,良好口碑持續上揚
  • 高希希執導電影《八子》在江西瑞金開機(圖)
    高希希執導電影《八子》在江西瑞金開機(圖) 2018-12-03 13:49: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電影《八子》:感天動地人間情 前赴後繼家國義!
    ——觀電影《八子》  電影《八子》上映,適逢共和國誕生70周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一部紅色電影,又一次將共和國的歷史回溯到贛南蘇區那方紅色浸潤的土地、蘇區革命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 真實題材革命戰爭電影《八子》上映引關注
    新華社南昌6月28日電(記者袁慧晶)日前,由高希希執導,邵兵、劉端端等出演的真實題材革命戰爭電影《八子》登陸各大院線,講述了革命年代的一個感人故事。  電影題材源自江西瑞金髮生的一個真實故事。瑞金沙洲壩下肖區楊家的農民楊榮顯,為響應「擴紅」號召,先後讓八個兒子全部參加紅軍並送上前線,但一個都沒能回來。
  • 電影《八子》在江西瑞金開機,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
    拍攝電影《八子》,既是「紅色故都」贛州貫徹中央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當地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對革命烈士的一份獻禮和致敬。電影《八子》,將充分發揮電影的視覺衝擊力、藝術感染力、媒介傳播力,著力將該劇打造成為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紅色經典電影,讓更多的人通過這部電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高希希電影《八子》:面向「新新人類」的「初心」敘事
    近年來,《湄公河大案》《戰狼2》《紅海行動》等一系列主旋律電影在電影市場中創造的票房奇蹟和贏得的巨大口碑,足以表明主旋律電影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中,非但沒有萎縮,反而釋放出強大的吸納整合商業類型敘事的能力,不僅講出了好的故事,而且重塑了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的形象。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片,電影《八子》在這樣一條脈絡中回應了大國崛起的「初心」。
  • 電影《八子》上演,口碑大好,反而票房低迷,論影視投資的重要性
    前幾天小編去看了高希希導演的新片《八子》,其實之前在北京點映的時候已經有幸提前觀看了,說實話,當時沒有完全沉浸在電影中,一心想的都是馬上見到端哥,滿心激動期待的心情,再加上本來進場就錯過了片頭,導致我沒有辦法那麼專心的融入電影,但也還是被一起又一起的爆破場面震撼,被一幕幕流血死亡的情景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