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過很多母親,但是這個母親跟我之前演的很多母親都不太一樣,我想這個媽媽,她不是一個很具象的,她應該是有一個象徵意義的,也象徵著我們許多的母親,也把自己的兒子送上了前線。
觀眾熱評:
1
「我那眼淚一直在哭。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片子,尤其結尾的時候,那場背著哥哥那個場面,那個生動的表情,特別讓人難以忘懷。」
2
「哥,我想回家,我想媽,就這一句話。每一幀都是淚點。」
3
「非常感動。炸橋背大牛。」
4
「有代入感,又能回顧當年熱血的歷史。每次的慢鏡頭,會讓我感覺到它裡面包含著憐憫和對戰爭中犧牲的人的那種關懷。」
5
「整個呈現出來的感覺,超出我的想像,層次遞進的這種感覺。」
6
「滿崽,就是主角,要去捍衛他的家庭,去保護他的家人的這種力量和精神迸發出來了,我覺得這一點非常吸引我。」
7
「獨到之處就是這部電影它體現的是中國式英雄,跟好萊塢式的英雄還是不太一樣。」
8
「不過他們就是有一個活下來的話,讓觀眾更有希望,我感覺會更好一點。」
日前,電影《八子》上映,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贛南中央蘇區真實事件改編」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
影片背後的真實事件,發生在江西瑞金沙洲壩,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八個兒子送去參軍,自己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可兒子們卻全部犧牲在了戰場上。
當年,「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戰場」這樣的感人場面在贛南蘇區鄉村時刻在發生。無數年輕人,為了國家利益背井離鄉去參軍,直至獻出年輕的生命……
今年是紅軍長徵出發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幾日前,中國軍網記者走進瑞金,聽當地群眾為我們講述「八子參軍」的感人故事。
楊世桃老人為我們講述八子參軍的故事。中國軍網記者李響 攝
楊榮顯
是瑞金沙洲壩的一位普通村民
家有8個兒子
楊家世代遭受地主剝削
生活過得十分艱難
紅軍來到後,家中分到了田地
才過上了好日子
也因為此
楊榮顯對紅軍始終懷有感激
1931年
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
在葉坪成立的第二天
楊榮顯就帶著大兒子、二兒子
前去報名參軍了
但不幸的是
不到三個月
兩個兒子便犧牲在了戰場上
噩耗傳到家中
楊榮顯老人一句話也沒說
看到兒媳懷中的孫兒
他心如刀割
1932年,為了扼殺新生的紅色政權
敵人對中央蘇區實行
大規模的軍事「圍剿」
在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兵員短缺
的情況下
蘇維埃政府發出了
「擴紅支前」的號召
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的楊榮顯老人
再次把剩下的六個兒子
都送去參軍了
此去徵程漫漫,前方槍林彈雨
楊榮顯與兒子們當然知道
參軍作戰的危險
但你不去、我不去,誰去呢?
電影《八子》宣傳照,出品方供圖。本圖刊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06月17日07版
蘇區軍民經過艱苦作戰
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圍剿」
楊家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
也都先後犧牲在了戰場上
此時,鄧小平聽說了楊家的事
專門派人看望了楊榮顯老人
並告訴他
部隊已下了決心
要幫他找到老七、老八
把哥倆送回老人身邊
可楊榮顯怎麼也不答應
……
最後,經過幾番周折
終於在廣昌戰役的戰場上
找到了老七、老八
聽說了家中的事
哥倆說
「等打完廣昌這一仗再回去」
可就是這一仗
兄弟倆再也沒能回家
聽到老七、老八犧牲的消息
楊榮顯老人再也忍不住悲傷
他捧著兒子的遺物
踉踉蹌蹌朝著
村頭兒子當年參軍離家的方向走去
他哭著說:
「兒呀,原諒你們的爹吧!爹也沒有想到你們一個都回不來了呀!老三,你參軍走的那天是你新婚後的頭一天,可憐你媳婦天天在村口等啊、昐啊,可你怎麼也不回來呀!」
紅軍烈士紀念塔,每逢清明都會有很多人前來祭奠,緬懷先烈。中國軍網記者李響 攝
楊榮顯一家
八子參軍、前僕後繼、壯烈犧牲的事跡
是瑞金人民
傾盡所有、支援革命戰爭的一個縮影
蘇區時期
只有24萬人口的瑞金
參加紅軍的就有4.9萬餘人
幾乎所有的青壯年
甚至十四五歲的孩子
都加入了革命隊伍
有名有姓的烈士達17166人
還有更多的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引入全球先進的4K雷射放映機技術
能力值飆升一萬點
Dolby全景聲4K雷射巨幕廳
全新的雷射超高清觀影
體驗前所未見的視覺震撼
更大的巨幕
更好的色彩表現力
更高的圖像層次感
更強大的立體音效
您觀影舒服不疲勞,逼真酷炫還不暈!
4K雷射巨幕全景聲廳
更高亮度、更廣色域、更豐富的高品質圖像
中環悅影繪影城邀您來體驗!
6萬平米全面打造體驗式街區,有情景式主題餐飲娛樂區、體驗美食休閒區、社區生活配套區、家居建材裝飾區等。並以「獨棟+底商」的形式,打造全新的體驗式商業街區,同時採用民國建築風格,以提升商業主題性,致力於打造集餐飲、娛樂、休閒於一體的生活方式。
輻射周邊項目及地區,如普明、雙碑、永興、花園小區、園藝山。消費人群近150000人,猶如吸金磁石,每日輸送財富機遇。
註:以上部分圖片、文字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