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閩丨沒想到!福建竟是這樣的「身世」!

2021-02-13 福建日報

天寶初年,李白寫下流傳後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時候,距離歷史上有「福建」這個詞,剛過了10年左右。

如果那個時候李白曾來過福建,他可能驚嘆的是:窩的天,閩道更比蜀道難!

更有可能,他會這樣發問:

這裡,真的是老天眷顧的一片福地嗎?

福建古稱閩。《山海經》云:「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

在古代,一個人想從中原進入福建。首先遭遇的,是武夷山脈。

蜀道雖險,翻越之後便是開闊的四川盆地,巴適得很。

但入閩,好不容易翻過武夷山脈,遊戲才剛剛開始。

福建不僅邊界多山,境內同樣山巒疊起。

東北部有太姥山,中北部有鷲峰山,中部有戴雲山,中南部有博平山,西南部有玳瑁山……

亞熱帶的海洋性季風氣候,讓這裡雨量豐富,河系眾多。

水流在山川間穿梭蜿蜒,將一座座大山分割開來,懸崖峭壁隨處可見。

深入福建的過程,就像陷入一個重複的程序性bug:翻山、過河、翻山、過河、翻山、過河……

即便超級馬裡奧也不敢隨便蹦躂。

《福建省志·交通志》記載:福建全省曾有89關、376隘。

愚公看了想連夜去移山。

走過蜀道的李白沒來成福建。三百多年後,同行曾鞏倒是幫他大大吐槽了一番。

1077年,曾鞏由江西調任福建,從老家江西南豐出發前往福州。

一段直線距離300多公裡的路,從六月走到八月。

山道如此艱險!機智的你或許靈機一動:我走海路!

不好意思,福建東南側全線沿海,且海岸線水深崖陡!

霞浦縣海島鄉 

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鄭廷裕 顏晨曦/攝

在落後的古代,沒有強大的造船技術,缺乏先進的工具。

面對一望無際驚濤駭浪的大海——渡海?

想了也白想!

邊界為崇山峻岭和海岸線所裹挾,進出艱難;境內多為山地丘陵地帶,八山一水一分田,少良田耕種。

本想約小夥伴一起商量個對策,結果發現福建方言過於多樣,根本無法交流。

所以,自古以來,福建都是帝王們徵戰鄙視鏈的底端,歷來就是兵家不爭之地。可是——

不爭,不正意味著是避災躲禍的福地嗎?

很長一段時間內,因地處偏遠、山水阻隔,長期遠離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福建這片神秘的土地壓根沒人在意。

然而,當中原大亂鬥時,這裡卻在悶聲發大財。

那些因躲避戰亂翻山越嶺進入福建的人們,在艱難地踏上這片土地後,最驚嘆的,應該是它神秘面紗之下的奇貌吧。

……

最重要的是,當中原版圖還因爭鬥發生著巨變時,這片山與海之間的土地,能夠極好地庇護來到這裡的人們。

他們在此開墾耕作,繁衍生息。與山相依,與海相伴。

山,鑄造了他們的堅韌;

雄偉壯觀的武夷大峽谷 橫跨閩贛兩省80餘公裡 

黃雪梅 姜克紅 黃海 蘇琳 陳鳴/攝

海,激蕩了他們的勇敢。

廈門海滄碼頭 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攝

 

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契機,他們就能將這份堅韌與勇敢發揮得淋漓盡致,創造出更多自然之外的多元與奇蹟。

這個機會正在到來,屬於福建的舞臺大幕即將拉開——

因為缺乏耕地,福建人轉向以海為田、向海而生。

奇妙的是,高山雖阻隔了道路,卻也讓木產、桐油等物產變得無比豐富。

人們就地取材造船,出海成為可能。

唐時,福建的造船技術已經十分先進,有了福州和泉州兩個造船中心。

泉港復原30米明代福船 

福建日報通訊員 林弘梫/攝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福建更是一躍成為歷史舞臺上當仁不讓的C位大咖。

其中泉州尤為亮眼。

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曾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寫道:「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於此,貨物堆積如山,買賣的盛況令人難以想像。」

在海上劈風斬浪之時,福建人並沒有停下跋涉山地的腳步。

隨著移民的到來,人口聚集,中原入閩第一站的閩北逐漸成為昌盛之地,一批有影響力的重鎮興起。

建陽成為全國出版中心之一;

建陽建本雕版技藝 李國平/供圖

大儒朱熹在武夷山五夫鎮修書院興私學,開創理學門派。

朱熹晚年定居、講學、終老之地——考亭書院 

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攝

當時,連通閩浙的仙霞古道上,有著絡繹不絕進京趕考的福建書生。他們創造了福建科舉的高光時刻——

兩宋時,福建路(福建省)的進士總數為7144名,遠超排名第二的浙東路(今浙江省大部)4858名。

這其中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名字:蔡襄(北宋男神天團成員之一 想了解更多請點這裡←)、陳襄、遊酢、楊時、蔡元等等。

1138年,全國科舉考試的前三名都是福建人。

這引起宋高宗的好奇——

俊卿的回答,要是放到現在,活脫脫就是那首傳唱大江南北的流行歌: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這,是福建人自古以來的信條,也是他們在高山與大海之間,生存下來的不二法則。

千餘年前,躲避戰亂的中原移民,選擇前往福建,改變了自己和後代的命運。

愛拼敢贏的福建人,又用一段段歷史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福建人的性格,既有農耕文化的堅韌,又有海洋文化的冒險。

當這兩種性格融合,發生化學反應……

「呯」的一聲,福建人開闢出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進入新紀元,山海之間,皆為通途。橫亙在福建邊緣的山脈早已被徵服!福建人早已實現交通自由——

合福高鐵、向莆鐵路、廈深鐵路,將福建與周邊省份的距離縮短至三小時交通圈內,還建起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攝

環閩鐵路路線圖

遠方的人們慕名前來,醉心於這裡的絕美風光。

三明泰寧大金湖 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攝

寧德白水洋 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攝

南靖土樓 福建日報記者 王毅/攝

……

讓我們重新回到篇首有關李白的猜想。

今日,當一個人來到福建,看到這鬱鬱蔥蔥、車水馬龍、繁華盛景之時,他想到的,或許不是宋人張全真那句文縐縐的古話:

「昔甌粵險遠之地,為今東南全盛之邦。」

但他一定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

呀!這裡,還真是一片福地呢!

來源丨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作者丨李豔

編輯丨郭金銘

漫畫丨黃彥欣

審核丨 雷光美、蘭雲

策劃丨陳煜晃、方婷

相關焦點

  • 福建的簡稱是「閩」,那「閩」字裡面的「蟲」是什麼呢?
    大部分都知道,福建的簡稱是「閩」,那這個「閩」字裡面的「蟲」是代表什麼呢?相信知道的人就少了。很多人都說福建多山,古代的時候,開門就可以看得見老虎,古代大蟲又可以是老虎的意思,於是覺得這個「蟲」代表的是老虎。果真是這個意思嗎?
  • 吳靜怡:「新福建」背景下 讓「閩文化」走出國門
    特邀委員、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助理總裁吳靜怡女士的提案,就如何在「新福建」背景下發展「新閩文化」提了幾點建議。  吳靜怡認為,福建文化產業要狠抓機遇,以新的文化熱點形成大項目,以項目帶動文化發展。  她說,「閩文化」很獨特,比如鼓浪嶼,島嶼很漂亮,島上又很有文化底蘊。每年,吸引了各地遊客前去「一睹芳容」。
  • 從閩A到閩J——福建各地市名稱由來及歷史沿革簡要
    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遊及沿海地區,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 舊事新說 | 王審知入閩
    中原河南王緒乘黃巢起義之際,也起兵攻佔了壽州光州,其後固始王氏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加入,一路輾轉徵戰進入閩地。未曾想到的是,這些千裡之外的人卻落腳八閩,而三兄之一的王審知後來成為了人們敬仰的閩王,一千多年過去後,人們還深深地敬愛著他,每年重禮祭拜他……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家在河南固始縣東鄉王集。
  • 本年度壓軸大戲即將開場丨閩山閩水物華新——兩岸畫家畫福建寫生作品展將於12月31日開幕
    福建古屬閩越之地,千萬年鬥轉滄桑鑄就了八閩境內山海地貌之神工與人文歷史的源遠流長。在華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福建有其深厚的文化積澱;福建的自然風景,成為古往今來畫家創作的豐富資源,為中國美術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閩山閩水物華新」——這是歌吟八閩大地和山海的詩句,也是對福建今日社會發展、面貌日新的詠贊,詞語間充滿著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設美麗家園的寄望。詩句透溢出濃鬱的畫意,富有寬廣的境界;詩情讓人產生精神的共鳴,激發起形象的暢想。
  • 【江山多嬌】閩山蒼蒼,閩水泱泱 福建如此多嬌
    【江山多嬌】閩山蒼蒼,閩水泱泱 福建如此多嬌 2019-07-24 13:16:08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福建高職院校首迎臺灣學生來閩學術交流
    福建高職院校首迎臺灣學生來閩學術交流 2012年05月24日 10:06:00來源:東南網   27名臺灣師生到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為期五天的學習交流
  • 點亮福建「夜色經濟」——「全閩樂購·逛夜市」在福州先行啟動
    11月18日晚上7點30分,省商務廳在「南臺江」片區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下杭路廣場正式啟動「全閩樂購·逛夜市」活動。從今年8月份起到明年3月份,我省組織開展「全閩樂購」福建促消費行動,大力實施「百千萬億」行動。
  • 閩茶產業一年一度的盛會——2020年福建茶業經濟發展年會將於2021...
    摘要:12月22日,閩茶產業一年一度的盛會——2020年福建茶業經濟發展年會將於2021年元月正式開幕。通過論壇,茶產業參與者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攜手描繪閩茶產業的發展藍圖。
  • 閩姐姐知心欄目⑨丨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不想要小孩?
    閩姐姐知心欄目⑨丨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不想要小孩?另一方面,現在的婚姻成本、生育成本,讓許多年輕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不靠父母的情況下,買房子、結婚、生孩子?
  • 趙匡胤死因真相揭秘 沒想到千古之謎竟是這樣結局
    趙匡胤死因真相揭秘 沒想到千古之謎竟是這樣結局時間:2017-06-14 15:3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趙匡胤死因真相揭秘 沒想到千古之謎竟是這樣結局 中華上下五幹年,任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至今仍被人們議論紛紛駕崩時,斧聲燭影。
  • 從好友變成戀人,沒想到竟是這樣的
    任何人被放在這樣的位置,都是不公平的,當然,除非他也同樣這樣對待你。正如你說「他的確什麼錯都沒有」,對啊,正是因為他也沒做錯什麼,就更不應該讓他再繼續被這樣對待,至少跟他分手後,他還有時間去尋找對的人。至於你說的「狠不下心」,無非是因為面對的誘惑還不夠大罷了。
  • 一杯福建茶 閃耀全球
    丨福建,中國茶的半壁江山丨「閩茶,福建的驕傲」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製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閩茶,是東西方古文明交流的重要載體。
  • 福建人和臺灣人的祖先居然都是河南人?來看看這個博物館就懂了
    如果不是來到位於河南省固始縣的「根親博物館」,我們都不知道原來福建人和臺灣人的祖先竟然都是河南人。所以,固始這個人口最多的河南大縣甚至還被稱為「閩臺祖地」,由此便可見一斑。河南省位於我國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河南都是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現在其他許多地區的居民都是由河南遷移過去的,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人前來河南尋根問祖。
  • 潁川陳氏福建五大主系脈派,你是哪一脈派?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陳氏先祖入閩的主要幹、支世系有150多支,其中從河南入閩的陳氏有54支,其中從固始入閩的有40支;從江西入閩的有33支,其中義門陳氏有20多支;從北方遷入的有18支;從浙江遷入的有16支,從江蘇入閩的有
  • 【快看】外地人黑福建人的7宗罪,福建人這樣回應……
    福建人普遍存在的發音差異:1、不會翹舌,如:吃(chi)說成ci;2、沒鼻音,「n」說成「l」,如:牛(niu)說成(liu)3、「f」念成「h」,如:發(fa)說成(hua)類似這些現在聽起來好像很搞笑的發音問題,其實是正宗古代漢人的發音,古代各個時期大部分福建人從北方中原遷徙而來,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發音方式
  • 又黑福建人普通話,我不胡氣!
    尤其在與元音u-結合的時候,福建人民還沒發好/f/就馬上改做圓唇動作,「福(fu)」就變成「胡(hu)」了。除了h、f不分以外,聽福建人說話經常有種「很扁」的感覺,這又是怎麼搞的?比如學普通話的ü,可以保持圓唇的口型,伴隨著舌頭的逐步後縮,從閩方言裡熟悉的u/u/到央元音/ʉ/,最後到ü/y/,這樣就能探索和體驗到正確的發音狀態。也可以用「誇飾法」,比如不斷強調唇齒接觸的f/f/和捲舌動作。總的來說,閩普這類地方色彩濃重的普通話實際上正處於一種中介語的過渡狀態。
  • 海賊王:和之國公主出現,竟是佩羅娜!幽靈公主身世早有暗示?
    海賊王:和之國公主出現,竟是佩羅娜!幽靈公主身世早有暗示?光月日和是桃之助的幼妹,在御田城毀滅的時候她還年幼,尚且在母親的懷抱之中,沒有自我行動能力!被困在大火之中的光月時夫人處在絕境當中,用出了「時時果實」的能力讓家臣包括桃之助等五人穿越到了未來!
  • 臺媒:在閩17年聽懂閩南語 習近平與臺灣淵源深
    (新華社)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旺報》評論文章表示,「閩南民眾常說愛拼才會贏,其中是蘊含著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這是今年9月廈門金磚峰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談話,臺灣民眾聽了超有親近感,習近平對臺淵源深,在福建發跡、結婚、被拔擢,前後在福建17年,雖然不會講臺語,但也聽得懂,這位公認的「知臺派」領導人,將繼續帶領大陸,走向新時代。
  • 閱讀《萬萬沒想到,西遊記可以這樣讀》,你可能會看到兩個孫悟空
    但在福建一座寺廟中卻發現了疑似孫大聖的墓葬,令人驚奇的是,葬的還止一位。孫悟空初生時候的土方是在水花果山簾洞,很多讀者根據小說中對水簾洞的描繪推測,水簾洞在今福建地區。但是讓人想像不到的是,前幾年有專家在福建省內,竟然真的發現了孫大聖空的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