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姐妹們周末好~
歡迎來到閩姐姐知心欄目
前幾天,跟幾個女性朋友聚在一起,大家討論起來孩子的事情,有的說生育壓力很大不想生;有的表示喜歡現在的二人生活,不願意被打破;有的認為生孩子太受罪了,理由各式各樣,但是觀點類似,就是不想生孩子,我作為已育人士,聽了以後,感觸頗深,她們所描述的問題確實是真真切切存在。
據國內媒體報導,
我國2019年出生人數1465萬,
出生率10.46‰,
人口自然增長率僅3.34‰,
2020年出生率跌破警戒線。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不妨聽聽我們的心理諮詢師
怎麼說~
養育的壓力
80後這代人的父母,他們的教育觀念較為傳統,常常孩子犯錯就「家法伺候」,很多雙職工家庭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這些80後中很多是自己摸爬滾打長大的。等他們長大了,開始提倡不能動不動就打、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家長的問題、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等等。其實壓力給到的還是同一批人。而在部分90後、00後看來,如果不能給予孩子良好的物質條件、幸福的家庭,如果把孩子帶到世上讓他受苦,不如先不生。部分人認為,生孩子是一件很艱難、富有挑戰的事情,需要更慎重的考慮和更充足的準備。
女性的社會壓力
現如今,女性的觀念和身份都發生了改變。首先女性在全社會就業人員比重在四成以上,選擇生育的話,她們可能要面臨更大的職業生涯上的困難,並且數年內要把重心放在孩子和家庭上。觀念上,大部分女性認為生育對女性是很不公平的,女性需要承擔許多來自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的壓力,而男性明顯與女性在生育方面是不對等的。
經濟壓力
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生育率下降,這是普遍存在的規律,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另一方面,現在的婚姻成本、生育成本,讓許多年輕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不靠父母的情況下,買房子、結婚、生孩子?
近期國內一些地方
興起了「兩頭婚」,
指的是男女雙方婚後
一般生育兩個孩子,
然後一人帶一個
回原生家庭生活。
這樣的模式似乎從一定程度上
解決了前面的問題,
但已經不像是
我們認識的那種婚姻了。
有些人認為「兩頭婚」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例如「婚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適合獨生子女照顧父母,「兩個孩子一個隨女方姓,一個隨男方姓,都叫雙方父母『爺爺奶奶』」,也減少了因為孩子跟誰姓的矛盾……
但也有不少部分人認為,女人的生育成本在「兩頭婚」裡並沒有得到體現。十月懷胎的辛苦和風險,哺乳期及至育兒階段女方更多的付出,以及因為養育而引起的職場損失……
對此,您怎麼看?
閩姐姐歡迎大家在留言區
與我們探討~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確實很多原因讓人不想生、想生的又不敢生,但是就像人的生長會有生長痛,社會的進步同樣有曲折。雖然生育率下降看上去不是一個好事情,但也應該看到與之有關的兒童死亡率逐年降低、教育質量越來越高、女性為社會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大等等。
現在政府已經為生育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福利,比如免費體檢項目、產假、生育補貼和哺乳假等等,降低了家庭養育孩子的成本。相信我們的社會政策會越來越好。與此同時,從個人的角度,我們不妨試試放慢自己的步伐,給自己多一些喘息和輕鬆愜意的享受生活的生活時間,感受生命的美好,從心底燃起「生育意願」,你將發現,這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本期內容就到這裡啦
我們下期見~
姐妹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為暢通婦女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渠道
閩姐姐微信公眾號近期已上線
【申請法律援助】新功能啦~
進入閩姐姐微信公眾號
點擊【婦聯服務】菜單欄
找到【申請法律援助】一欄
即可在線申請法律援助哦~
步驟2 :點擊【申請法律援助】
步驟1:點擊【婦聯服務】
猜你喜歡:
閩姐姐知心欄目① | 如何讓中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之厭學怎麼辦
閩姐姐知心欄目 ② | 考試焦慮怎麼破?
閩姐姐知心欄目③丨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機閩姐姐知心欄目④ | 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閩姐姐知心欄目⑤| 失眠怎麼辦?
閩姐姐知心欄目⑥丨「60分媽媽萬歲」——怎樣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閩姐姐知心欄目⑦丨兩個方法教你怎麼克服怕黑閩姐姐知心欄目⑧丨如何從被性侵的陰影中走出來朋友圈裡有態度
我關注 我贊同 我轉發
出品/福建省婦聯網信中心
來源/閩姐姐
原標題:《閩姐姐知心欄目⑨丨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不想要小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