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姐姐知心欄目⑨丨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不想要小孩?

2020-12-27 澎湃新聞

閩姐姐知心欄目⑨丨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不想要小孩?

2020-12-26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姐妹們周末好~

歡迎來到閩姐姐知心欄目

前幾天,跟幾個女性朋友聚在一起,大家討論起來孩子的事情,有的說生育壓力很大不想生;有的表示喜歡現在的二人生活,不願意被打破;有的認為生孩子太受罪了,理由各式各樣,但是觀點類似,就是不想生孩子,我作為已育人士,聽了以後,感觸頗深,她們所描述的問題確實是真真切切存在。

據國內媒體報導,

我國2019年出生人數1465萬,

出生率10.46‰,

人口自然增長率僅3.34‰,

2020年出生率跌破警戒線。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不妨聽聽我們的心理諮詢師

怎麼說~

養育的壓力

80後這代人的父母,他們的教育觀念較為傳統,常常孩子犯錯就「家法伺候」,很多雙職工家庭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這些80後中很多是自己摸爬滾打長大的。等他們長大了,開始提倡不能動不動就打、孩子的問題其實是家長的問題、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等等。其實壓力給到的還是同一批人。而在部分90後、00後看來,如果不能給予孩子良好的物質條件、幸福的家庭,如果把孩子帶到世上讓他受苦,不如先不生。部分人認為,生孩子是一件很艱難、富有挑戰的事情,需要更慎重的考慮和更充足的準備。

女性的社會壓力

現如今,女性的觀念和身份都發生了改變。首先女性在全社會就業人員比重在四成以上,選擇生育的話,她們可能要面臨更大的職業生涯上的困難,並且數年內要把重心放在孩子和家庭上。觀念上,大部分女性認為生育對女性是很不公平的,女性需要承擔許多來自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的壓力,而男性明顯與女性在生育方面是不對等的。

經濟壓力

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生育率下降,這是普遍存在的規律,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另一方面,現在的婚姻成本、生育成本,讓許多年輕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讓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不靠父母的情況下,買房子、結婚、生孩子?

近期國內一些地方

興起了「兩頭婚」,

指的是男女雙方婚後

一般生育兩個孩子,

然後一人帶一個

回原生家庭生活。

這樣的模式似乎從一定程度上

解決了前面的問題,

但已經不像是

我們認識的那種婚姻了。

有些人認為「兩頭婚」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例如「婚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適合獨生子女照顧父母,「兩個孩子一個隨女方姓,一個隨男方姓,都叫雙方父母『爺爺奶奶』」,也減少了因為孩子跟誰姓的矛盾……

但也有不少部分人認為,女人的生育成本在「兩頭婚」裡並沒有得到體現。十月懷胎的辛苦和風險,哺乳期及至育兒階段女方更多的付出,以及因為養育而引起的職場損失……

對此,您怎麼看?

閩姐姐歡迎大家在留言區

與我們探討~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確實很多原因讓人不想生、想生的又不敢生,但是就像人的生長會有生長痛,社會的進步同樣有曲折。雖然生育率下降看上去不是一個好事情,但也應該看到與之有關的兒童死亡率逐年降低、教育質量越來越高、女性為社會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大等等。

現在政府已經為生育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福利,比如免費體檢項目、產假、生育補貼和哺乳假等等,降低了家庭養育孩子的成本。相信我們的社會政策會越來越好。與此同時,從個人的角度,我們不妨試試放慢自己的步伐,給自己多一些喘息和輕鬆愜意的享受生活的生活時間,感受生命的美好,從心底燃起「生育意願」,你將發現,這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本期內容就到這裡啦

我們下期見~

姐妹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為暢通婦女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渠道

閩姐姐微信公眾號近期已上線

【申請法律援助】新功能啦~

進入閩姐姐微信公眾號

點擊【婦聯服務】菜單欄

找到【申請法律援助】一欄

即可在線申請法律援助哦~

步驟2 :點擊【申請法律援助】

步驟1:點擊【婦聯服務】

猜你喜歡:

閩姐姐知心欄目① | 如何讓中學生積極快樂地學習之厭學怎麼辦

閩姐姐知心欄目 ② | 考試焦慮怎麼破?

閩姐姐知心欄目③丨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機

閩姐姐知心欄目④ | 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閩姐姐知心欄目⑤| 失眠怎麼辦?

閩姐姐知心欄目⑥丨「60分媽媽萬歲」——怎樣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閩姐姐知心欄目⑦丨兩個方法教你怎麼克服怕黑閩姐姐知心欄目⑧丨如何從被性侵的陰影中走出來

朋友圈裡有態度

我關注 我贊同 我轉發

出品/福建省婦聯網信中心

來源/閩姐姐

原標題:《閩姐姐知心欄目⑨丨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不想要小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閩姐姐新年寄語 | 2021,八閩巾幗踏浪前行
    ,「閩姐姐」藉助新媒體優勢,推出線上助農專題,化「宣傳」為「帶貨」,號召姐妹們聚力一起為農產品拼單。2020的旅程中,「閩姐姐」努力成為貼在「她」心上柔軟又堅硬的盔甲——「閩姐姐」開設「閩姐姐普法」欄目,邀請福建女律師法律服務團,以「以案說法」「熱點追蹤」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為婦女姐妹普及法律知識、暢通維權渠道。下半年,「閩姐姐知心」欄目也溫暖上線,通過邀請專業心理諮詢師,聆聽家長和孩子們的傾訴及煩惱……實現溫暖陪伴、愛在線上。
  • 為什麼現代人對婚姻的忠誠度越來越低?
    對現代人心心念念最為看重的愛情,它提出的條件是:不休妻,可納妾。而現代婚姻,能夠互相選擇離開,為什麼忠誠度越來也低了呢?心路情感給大家幾個觀點。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增多 現代社會單身的人也不少,很多人單身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有很大的壓力,不管是自己面對同儕壓力,身邊的朋友都結婚有孩子了,自己卻連對象都沒有會慌張,還是來自家人的壓力,一到過年就開始催婚,於是有些人遇到還不錯的就湊合談談,條件各方面還不錯也就結婚了,感情基礎不是那麼的紮實,對於婚姻也沒有了解,所以當走進婚姻後,會發現婚姻和你想的越來越不一樣
  • 《國學傳承人》欄目的靈魂嘉賓——鞠萍姐姐
    8月16日晚上7點30分,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傳承人》欄目將在CETV1播出第一季最後一期節目《禮》。自首期節目《信》播出以來至今,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鞠萍姐姐以欄目嘉賓的身份長期駐守,精彩點評貫徹始終。
  • 惹不起的「姐姐」為什麼越來越多?
    用各種元素迎合新女性的價值追求和自我品味,成為越來越多品牌們爭先嘗試的營銷靈藥。這股姐姐力為何恰好在2020年爆發?有業內人士表示,90後在這一年正好30歲,是女性的一道「坎」,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在工作中已經成為新的生產力支柱,在家庭中,也正面臨著人生角色的轉換。不過,儘管標榜新女性主義是一個「好用」的營銷爆款法則,但想要討好「姐姐」們並不容易。
  • 預告:知心姐姐盧勤、櫻桃老師教你為娃定製高效暑假
    主題:搜狐家長課堂暑期系列——好成績是"玩"出來的  嘉賓:  盧勤 著名的"知心姐姐",家庭教育專家。其實,玩電腦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搜狐教育邀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告訴您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讓學習在寓教於樂中進行,輕鬆打造小學霸!   "玩"出國際範兒——如何在家和孩子玩轉英語  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提起並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怎麼讓對英語有牴觸的孩子愛上英語?
  • 懂閩丨沒想到!福建竟是這樣的「身世」!
    如果那個時候李白曾來過福建,他可能驚嘆的是:窩的天,閩道更比蜀道難!更有可能,他會這樣發問:這裡,真的是老天眷顧的一片福地嗎?福建古稱閩。《山海經》云:「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在古代,一個人想從中原進入福建。首先遭遇的,是武夷山脈。
  • 不再興風作浪的姐姐,越來越不好看了
    在微博綜藝榜,《乘風破浪的姐姐》一周之內登上三次日榜第二名,哪怕不更新、沒熱搜的日子,也不會掉出綜藝榜前9。 誰說姐姐們不火,今天,又登上了熱搜第一。靠獨立女性的話題感,姐姐們層層破圈,成為了上半年唯一的現象級綜藝。 這些豪言壯語,在後續的節目裡越來越找不到蹤跡。 節目的重心從姐姐,變成了女團選秀。考慮到浪姐節目的特殊性,這非常本末倒置。
  • 嘉興市僑界「十傑」⑨丨盛靜怡:嘉興簡餐界的海歸新力量
    嘉興市僑界「十傑」⑨丨盛靜怡:嘉興簡餐界的海歸新力量 2020-12-10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越來越糊?
    一開始的合宿內容其實很吸引人,姐姐們的相處模式是很真實也很自由的,但說到底大家對很多姐姐已經有了一定了解,如果這檔節目想要長久有趣,可能還是要讓姐姐們展現出不同的魅力,人設上要深入挖掘或反轉,完成另一種形式的養成。
  • 雖然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也得活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文丨格格喔這段時間,最火的綜藝節目,莫過於《乘風破浪的姐姐》。她們真不是乘風破浪的「知心姐姐」,完全就是興風作浪的「姑奶奶」。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竟是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的張雨綺。工作人員這樣說:喜歡姐姐的人,是很真實的,也覺得姐姐很真實。真實、簡單、快樂,真性情的張雨綺,討人喜歡沒有複雜理由。
  • 「知心姐姐」盧勤:一個學霸孩子對母親的控訴,值得很多家長深思
    說起盧勤老師,大多數人會感到陌生,但要提到著名的「知心姐姐」,相信很多人要有耳聞。而盧勤便是《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專注於孩子們的教育,為家長們指點迷津,並且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名牌大學。
  • 現代人取名,為什麼用輩分的越來越少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受字輩觀念的束縛,對於名字便沒了那麼多講究,只求朗朗上口就好,所以類似婷婷、靜靜、強強這樣通俗簡單的名字越來越多見。起名字,之所以會出現從古時的鄭重其事,到如今只求隨性上口的變化,這與我們整體文化氛圍有著必然聯繫。也正是因為這樣,現在重名的人也越來越多。
  • 【我和我的祖國】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知心姐姐」
    我的小孩走散了,這可怎麼辦!」面對這樣的情形,朱靜怡並沒有被眼前這位母親焦急的情緒打亂陣腳,「阿姨,您先別著急,孩子今天穿了什麼衣服……」在仔細地詢問孩子體貌特徵後她立即通過電臺將信息通報給附近執勤的同事。果然,不遠處的民警發現了獨自一人的孩子,「孩子找到了,走,我帶你去。」
  • 星裡話·對話姐姐 丨鬱可唯:靠暴露私生活拉人氣,是很噁心的事情
    以下為鬱可唯口述: 1、被「欲望」衝昏頭腦,都不知道自己在搖寧靜的腿 我以前上綜藝節目都是歌唱類的,從來沒有上過真人秀,為什麼吃飯還要給別人看啊,好奇怪。但是《姐姐》目的不一樣,是唱歌跳舞,應該挺好玩的,就來了。
  • 「劉心悠」:姐姐與小孩的故事
    先說下我為什麼在標題中把「劉心悠」這個名字打上引號,因為目前這個姐姐與小孩故事的主角還沒有被實錘,「劉心悠」的姐姐身份是眾多網友推算出來的。起因是劉心悠最近在某社交平臺上發了一張「小孩」的圖片,並且配文:「我的目標不是比其他人好,但一定比過去更好!」
  • 「劉心悠」:姐姐與小孩的故事
    1、最近的熱搜真是炸了圈了,單是北京下不下雨就已經把網友的好奇心釣足了。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劉心悠這個名字竟擊敗北京下雨、羅志祥跳舞、郭麒麟畫海報、張玉環等熱詞,穩坐昨日熱榜第一。先說下我為什麼在標題中把「劉心悠」這個名字打上引號,因為目前這個姐姐與小孩故事的主角還沒有被實錘,「劉心悠」的姐姐身份是眾多網友推算出來的。
  • 15歲男偶像狂撩姐姐,直言想要跟姐姐睡覺:小孩性教育勢在必行
    但有個男孩的15歲卻在狂撩比自己大5歲的姐姐,還直言想要跟姐姐睡覺。樂華娛樂旗下組建一個團體,名叫THBOYS,聽著這個名字,應該是想模仿TFBOYS。這個團體是一群13~16歲的男孩組成的,像當年的TFBOYS一樣,每個團體成員看起來要麼英俊帥氣,要麼青春可愛。
  • 非正式會談: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這種現象正常嗎?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引發了這樣一個話題: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這種現象正常嗎?你們是怎樣看待的呢?接下來我們就聽聽各國代表對此持什麼樣的觀點吧!阿根廷的功必揚認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他覺得如果手機不好,早就被時代淘汰了。然而英國的田原皓反駁說並不是所有發展的東西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不好的東西都會被淘汰。所以他認為離不開手機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我們應當阻止。
  • 市界行 看小康⑨丨一個「土專家」帶富百家養蠶戶
    市界行 看小康⑨丨一個「土專家」帶富百家養蠶戶 2020-10-1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臨時媽媽」、「知心姐姐」……抗疫一線,她一人分飾多角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洋銀 通訊員 金浪「菁姐就是我們心中的女神,她不僅要在抗疫一線奔波,還要做臨時媽媽,安慰天使,還要化身知心姐姐,太了不起了!」在隔離病房裡,雷雷有些恐懼,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不言語。張菁見了,頓時想起了自己近一個月未曾謀面的兒子。「不要害怕,可以治好的,阿姨陪著你 ……」陪他吃飯,給他餵藥,一起下棋,張菁當起了小男孩的「臨時媽媽 」。得知小男孩嘴饞,想吃零食,張菁又為他送來巧克力。「張媽媽」的呵護很快讓孩子活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