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後主李煜,抒寫哀怨詞作,《長相思》一首,不愧為千古詞帝

2021-01-14 愛聊歷史吧

人生的經歷,其實對人的成長,對其事業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一個人如果從出生之日起,人生道路就平平順順,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那麼,多半情況下,這個人在人世的歷練也非常有限。而且不太能夠激發出其潛能,去創造更多利於自己、也利於社會發展的東西。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一生當中波折不斷、坎坷重重,那他熬過了這些階段,很大程度也能夠成為不一般的人。非常有代表性的,就像蘇軾與辛棄疾。

在他們的一生當中,風風雨雨是常有之事,直到生命盡頭的前一刻,依舊不平順。所以,他們的成就,對後世的影響,我們也能感受到。

還有另外的一類人,出生優越,一開始生活也平順,不過中途遇上了大波折,讓原本安逸的生活,走向了反方向。而這類人同樣也比較容易在經歷了大坎坷之後,成為一代偉人。如同李清照與李煜。

尤其是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人生經歷確實不是普通人能夠體驗與理解的。出生優渥,生活無憂,促成了他成為一位「文人」。而骨子裡的文弱書生之氣,要化成頂天立地、撐起一整個國家重新興盛而起,恰是無能為力。

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在經歷著人生中最為痛苦的階段時,也正是他文學藝術上迸發出最強大之力的階段。

一首《長相思》,足以證明李煜的文學造詣。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初讀詞句時,有種清新之感。逐漸理解詞中含義之後,會被裡面化不開的心緒浸染,隨著李煜的詞句,哀怨惆悵起來。詞中李煜就寫道,一重又一重的山巒,重重疊疊,山遠天高,雲煙水汽,寒冷無比。

可是在這個時候,自己的心緒又像是紅色的楓葉一樣。接著,寫到了菊花,開了又凋謝,反反覆覆,而塞北的大雁在高空中振翅飛翔。可是自己思念的那個人,還是不曾回來過,只有簾外悠閒的風月。

上片,李煜說重重疊疊的山巒,其實是寫的距離的遼遠,再加上天氣的寒冷,顯得距離更加漫長。而下片中的「菊花開,菊花殘」,寫的又是時間的漫長,一年又一年,時間變遷,周邊的事物一直都在,但自己期盼的卻遲遲未等到。

所以,在這裡面,李煜所寫的,就是一位「思婦」的「秋怨」。一方面是距離上的遙遠,路途漫漫。另一方面則是時間的漫長,等了又等,依舊像沒有盼頭一樣,等不回來。

在這首詞裡面,實際上最大的特點,最令人欽佩的,就是明明寫的是思婦的相思之愁,但在詞句裡面,卻見不到一絲一毫的「愁」與「怨」。而且對於主人公的描寫,一句都未曾體現出,外貌、形象、神情,一樣都沒有。反而是從側面來描寫,透過這位思婦的雙眼,寫「一重山,兩重山」,由近及遠地遠望的情形。

讓我們在讀這首詞的時候,也跟隨著這位我們看不見的「思婦」的眼睛,來感受她內心的情感。從其中看到的、推斷出的距離與時間,來顯露她的相思之苦,愁怨之哀。

這樣看來,李煜所寫的這首詞,的確是手法非常的巧妙,猶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我們也能夠從這首詞作當中,感受到李煜文學功底之深,不愧是「千古詞帝」。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南唐後主李煜,雖是一國之君,但在後人的印象中,他更多時候,是一位偉大的詞人。即使在他身處的時代,他不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國君身份,為國家挽回什麼,但從他筆下留存到後世的一首首詞作,卻證明了他的另一不可撼動的身份,「千古詞帝」。

也許,只有歷經過一定程度的磨難,經受住一段時間的身心歷練,才能夠挖掘出自身更優質的潛能。就如李煜,雖前期男歡女愛的詞作也優質,但廣受推崇與欽佩的,依舊是他受難之後的這一首首愁怨之作。所以,人生經歷的痛苦,並不一定就是世事不公,可能正是自身價值展現的高峰。

相關焦點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南唐後主李煜,可以說身為一國之君他的所作所為是失敗的,但是在詞作上卻是非常有才華的,李煜無心國事卻對藝術非常有造詣,不僅精通書法、繪畫、音律,更在詞作上造詣極高,留下許多千古經典之作。李煜特殊的君主身份,讓他的詞作和尋常人比起來更多了一種家國情懷,尤其是在滅國之後他的作品中更是透露出一種無人可體會的哀愁,這讓後世不少文人騷客都為之拜服,更是爭先模仿。
  •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
    人世再無李後主:42歲生日時,李煜留下一生驚豔詞作,流傳千古比起皇帝,他更適合當一個詞人,可惜站錯了位置。如今人們想起他,除了他驚才豔豔的詩篇,只剩下他奢靡昏庸的事跡。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從此淪為趙家兄弟的階下囚。
  • 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悲慟,從一首詞看詞帝李煜的亡國感傷
    南唐後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晚唐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的詞作題材廣闊,含義深沉。堪稱「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深遠。 大家所熟知的名句有很多,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廣為流傳。李煜國滅當了俘虜後,被解往京師洛陽,故國已在千裡之外,回去是不可能的了。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李煜在宋朝建立不久之後便投降,被囚禁在了深宮當中,在這一段無比簡單的日子裡,作出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自己滿腹愁苦之情。其中的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用了擬人和名詞連用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自己內心的孤寂,這種表現手法為後來很多詩人借鑑。
  • 李煜被囚禁之後,寫下一首詞,感嘆國破家亡,訴說命運的無奈
    一提到南唐後主李煜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他被公認為是帝王中最具才華的一個。不得不說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詩詞大家,他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佳作。李煜生在帝王之家,不知道是他的幸還是不幸。作為一國之主,他沒有治國安邦的才幹,國家也沒有抵禦外敵的實力。可以說他一身的才華全用在了詩詞上,作為一個詞人他能算得上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代表性人物。
  • 李煜的《長相思》,寫盡寒秋哀愁閨中愁怨,不經意間卻成千古佳作
    "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用這句話說李煜,那是再合適不過了,正是國家衰亡造成了後主失國被俘,寫就了千古奇絕的哀婉,自然深沉,感人至深。而今天我們再看一首《長相思》,體味其沉重其哀怨。這首小令是一首思婦詞,屬於李煜中期的作品。寫出了閨中少婦對丈夫的深深思念,久別之後盼回還的一腔愁怨。上片寫她望見之景。那遠行在外的離人今身處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回家的路上呢?懷著這種焦慮不安日思夜念的心情,她不時地向遠眺望,以至望穿秋水。
  • 南唐後主李煜:沉迷詩詞歌賦本無皇帝命,雖娶娥皇也無法成明君
    01月照靜居唯搗藥李煜的性格,很像他的父親李璟,為人軟弱,容易放棄,沒什麼原則,更缺乏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二人都是整日沉浸在詩詞歌賦中不能自拔,認為這才是最好的生活。留傳至今的《南唐二主詞》,二主便指李璟與他的兒子李煜,二人所作之詞,合在一起,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作。
  • 李煜:後主之詞,足當太白詩篇,高奇無匹
    1042年前的今天,978年8月13日(農曆978年7月7日),南唐後主李煜逝世。 李煜,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生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後一位國君。
  • 千古詞帝李煜,是亡國之君,卻絕非昏庸之輩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徐州彭城縣(今江蘇徐州)人,南唐末代國君。李煜最大的成就,非文學莫屬,尤以詞作為後世所稱道,他的詞作感情真摯,風格清新,風格以南唐滅亡為界,存在明顯差別。前期,其作品多為宮闕生活之作,後期則轉向抒發國破家亡的悲痛。
  • 南唐後主李煜寫下了千古絕唱,也因此誤了卿卿性命
    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南唐政權,南唐的最後一個君主叫李煜,史稱南唐後主。他是個典型的風流才子,文章詩詞樣樣精通,還工書善畫,通曉音律,可以說是個相當全面的大藝術家。也許正因為他的興趣都在吟詩作畫上,所以李煜對政事也就懶得過間,對國家大事更是一竅不通。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是一個失敗的君主,可他又是一個成功的詞人,文學造詣非常高,尤以詞聞名千古,有「人間詞帝」的美譽。李煜的詞作以南唐滅國為分界點,前期多描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一首《玉樓春》極盡展現了他做帝王時的極樂生活。《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的一首「風流」韻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豔而不俗令人心動
    李煜在當上皇帝後有一首「風流」韻詞是比較著名的,這首詞詞筆香豔但豔而不俗,將歌女的大膽潑辣以及女性身上最美的部位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心動不已。這首詞就是《一斛珠·曉妝初過》: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李煜是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是南唐後主,但同時還被人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從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愁後,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種時尚。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但是人的感情總是在不斷波動之中的,我們絕不能簡簡單單的將時間作為劃分李煜詩詞風格的標準,就如同婉約派和豪放派同樣不能作為判定詞人詩詞主旨的標準一樣。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長相思》就是李煜早期的作品,但滿是愁苦。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李煜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他實在是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李煜卻是皇帝中文採最高的。
  • 李煜與納蘭性德,兩大頂級詞人同寫《長相思》,誰更勝一籌?
    南唐後主李煜素有「千古詞帝」之稱,他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後期詞主要反映亡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我們熟知的大多數李煜代表作,都是他的後期作品,比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以及那首驚豔世人的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
  •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千古詞帝
    歷來帝王,無不以「千古一帝」之名為目標,但真正能做到的寥寥無幾。但是這個人被稱為「千古詞帝」,不是因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因為他的詩詞才華。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大家多對李煜有所偏見,認為他是個酒囊飯袋,只知道沉迷享樂不思進取的亡國之君。其實不然。
  • 南唐滅亡後,帝王的無奈,往事的心酸,都被李煜寫在這首詞裡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亡國之君,一個悲情的君王。很多人都覺得李煜是一個無能之輩,但是假如他真的無能無識,又怎麼會守護國家十年之餘,他並非我們所想像般毫無治理國家治理政治的才能,反而他以慈悲為懷,不願意給人民施加過重的徭役。他像是一個不幸落入君王世家的,骨子裡流淌著文人血液的人,不得不勉力撐起家國重擔,他亡國做客,卻憂思故國。
  • 最美古詩詞系列:李煜,一個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一位生於七夕,卒於七夕的千古詞帝,也許用「錯位」才能說明他愛恨交織的一生。他的出現也成就了詞在歷史文壇不可動搖的地位。說來也諷刺,一位南唐的後主,卻成為了宋代詞壇的開山祖。李煜,一位從無數次鬼門關成功折回的悠悠才子,卻在最後死於對故鄉的依依思念。一位對地位本無任何興趣的文藝青年,卻鬼使神差地充當了一會亡國之君。他的一生敢愛敢恨,與大周后的愛情、與小周后的幽會,斷然成為了姐妹兩人不可縫合的傷痛,但為中國詞壇留下了無可挑剔、無人望其項背的千古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