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直接關係到體驗的互動部分,依然主要由組合按鍵和QTE來擔當。從操控便捷程度的角度來看——說實話,它們依然蹩腳得一塌糊塗。在其他遊戲中只需要一顆按鍵就能搞定的互動操作,在《底特律:變人》裡則需要你依次按住2-3個鍵、以指定角度順序旋轉搖杆、或者朝某個方向不斷搖晃手柄。但是話又說回來,這些冗雜的互動又絕非毫無必要。它們的意義其實更多地在於動作的模擬和體驗的傳達。例如當主角需要做出一個非常艱難的動作時,這種非常不舒服的操控方式,或多或少能讓你對主角的處境感同身受。
影射歷史,展望未來
《底特律:變人》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人工智慧已經高度發達的近未來。仿生人融入到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但替人類分擔了各種髒活、累活、重複勞動、高危工作,而且還表現得更加高效、安全、本分。這給未來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和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也讓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轉越來越離不開這些「機器」。就在這時候,許多仿生人似乎突然覺醒了自我意識……
遊戲以三個仿生人的視角展開,他們分別是家政型仿生人卡拉、搜查特務型仿生人康納、以及領導仿生人反抗運動的革命家馬庫斯。每一個主角都有著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故事主題,其中卡拉的故事溫情脈脈,康納的故事波詭雲譎,馬庫斯的故事熱血激昂。潛行、追逐、戰鬥、調查、審問、談判……各種風格的場景互相交錯、相互影響,不但為玩家提供了足夠多樣化的體驗,而且也讓故事的變得更加氣勢恢宏,甚至具備了幾分史詩感。
《底特律:變人》的故事是純粹虛構的,但是不難看出其中有很多情節對美國廢奴運動、巴黎公社運動、納粹種族滅絕政策等人類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進行了影射。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遊戲並不是單純地在講述關於人工智慧崛起的科幻故事,它同時也探討了人性。遊戲中的報刊雜誌、電視新聞、以及人群閒聊的談話內容,則對這個近未來世界的基本面貌進行了側面描繪:人工智慧已經不可或缺、無人駕駛汽車遍布大街小巷、科技巨頭把控全球經濟命脈、全球氣溫持續變暖引發多個物種滅絕……結合當今人類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遊戲描述的這些景象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而這也讓《底特律:變人》玩起來更具代入感。
毫無疑問,《底特律:變人》提供的視覺衝擊力令人驚嘆。得益於遊戲場景規模相對有限,可以把PS4硬體機能更集中地投入場景、物品和人物建模的渲染當中,這款遊戲所能提供的感官衝擊理所當然地超過了當下主機平臺上的絕大多數遊戲,而且也已經非常接近於好萊塢爆米花特效大片。
一些小瑕疵
《底特律:變人》的劇情分支在豐富程度上達到了互動電影之最,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情節組合都能表現得足夠精彩。關鍵人物過早死亡、重要人際關係的失控、QTE戰鬥失敗次數過多均有可能導致遊戲不得不跳過許多精彩的劇情片段。假如你在初次遊玩的時候就不慎觸發這些情況,遊戲體驗很可能會降低好幾個層次。
遊戲在通關後將會允許你重新遊玩任意章節,但是每個章節設置的中途檢查點實在太過稀少,而這也就導致你不得不反覆遊玩大量重複的內容,才能解鎖所有劇情分支。從這個角度來看,《底特律:變人》空前豐富的重複遊玩價值當中,其實也包含了一些水分。
結語
《底特律:變人》是互動電影史上的一個新裡程碑,它的故事宏大、節奏緊湊、人設討喜、風格多樣。分支劇情數量的大量積累還讓它在劇本靈活性方面發生了質的突破,並展現出了互動電影遊戲在玩法層面上的全新可能性。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底特律:變人專區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