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貼心人」 專訪首批濟寧市知名專家濟醫附院心內三科主任劉...

2020-12-21 濟寧廣播電視臺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身松)劉立新,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高血壓亞專科學術帶頭人,中國高血壓達標中心評審認證專家,濟寧市首批知名專家,濟寧市優秀保健專家,山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高血壓學組委員,濟寧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濟寧醫學會高血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專業技術外語人才庫成員;2006年-2008年作為援塞席爾醫療隊心內科專家,在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塞期間,任高訪團保健組組長;2015年赴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研修學習,2016年到臺灣高雄醫科大學交流學習;劉立新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具有豐富診治經驗,尤其擅長老年心血管病、難治性高血壓、頑固性心衰及各種心臟危重症的搶救。近年來主編著作1部,參編著作6部,發明專利1項,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篇。

從事醫學工作是一份情懷  也是一份責任

劉立新從小生活在醫學院校家屬院,耳濡目染,早早地就萌生了對醫生這個職業的嚮往。學生時代的劉立新,1984年報考了醫學專業,1989年從青島醫學院畢業後,如願成為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這個人文厚重、精英薈萃的醫院中的一員。在選擇專業時,認定了極具挑戰性的心血管內科,成為萬千患者的醫「心」人。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特別是一些急診心梗患者,如果搶救不及時,生命就會稍縱即逝。作為一名心內科專家,從醫31年以來,劉立新每時每刻都把患者的安危記掛在心上,上班時候盡心盡力,即便是下了班,他也毫不鬆懈,無數次半夜接到科室的電話,就立即趕回醫院對患者進行全力搶救。

攝影:程丹丹

劉立新總是認真地查看每一位患者,掌握病情第一手資料,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用自己精湛的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去年春節期間,一位高齡患者因冠心病收住到心內三科,住院期間突發心臟驟停,劉立新立刻帶領醫護人員投入到緊張的搶救中。心肺復甦的時間和高質量的心肺復甦,是決定心臟驟停患者能否搶救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越是在緊急情況下,作為科主任更要做到不慌亂、調度有方、分工明確,醫護人員配合默契,救治有力、措施得當,才能提高搶救成功率。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是對醫護人員體力極大的考驗,每分鐘100-120次的按壓,並且按壓的深度、手法都必須到位,一般按壓1-2分鐘就要換人,才能保證按壓效果。幾個人輪流上陣,每個人大汗淋漓,心電圖監護出現心室顫動,立即給予電除顫,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最終在搶救1小時後,老人奇蹟般地恢復了心跳、呼吸,第二天神志也恢復了正常。心肺復甦的成功率在於其時效性,搶救越及時,搶救成功率越高,正是有了科室及時有效的搶救,使患者起死回生。時間就是生命,為了搶救患者的生命,在心內科像這樣與死神之間的賽跑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做醫療新技術、新方法的探索者、踐行者

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三十多年來,劉立新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經驗,尤其擅長老年心血管病、難治性高血壓、頑固性心衰及各種心臟危重症的搶救。2008年,他曾獲醫院特別貢獻獎。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心血管內科治療領域新觀念、新技術不斷湧現,學科發展迅猛。濟醫附院心內三科確定的亞專科方向為高血壓病診治。作為高血壓亞專科學術帶頭人,劉立新定期對基層醫聯體醫護人員開展高血壓學術講座、高血壓患者健康宣教講座,將先進的醫療技術和預防康復理念帶到基層,有效帶動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攝影:程丹丹

據統計,全球13.1%的死亡與高血壓相關,位居引起死亡的十大危險因素之首,51%的腦血管病死亡、45%的缺血性心臟病死亡與血壓控制欠佳有關,高血壓可以通過生活方式改善、藥物治療的方式得以控制。劉立新指出要注重病人的整體管理,重視預防勝於治療,降低心腦血管發病率、死亡率,可以通過控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譬如不良飲食、運動不足、吸菸)以及改善高血壓、高血糖等危險因素來實現。在劉立新帶領下,科室不斷規範高血壓診治及繼發性高血壓篩查水平,提升高血壓亞專科競爭力,提高解決與高血壓相關的疑難、複雜、危重病例的能力,最終以高分順利通過中國高血壓達標中心認證評審,科室獲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濟寧市分中心、山東省高血壓達標中心聯盟成員單位。

從醫幾十年來,劉立新緊跟醫學前沿,追蹤國內外新技術,不斷開拓創新、超越自我,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攻克難題。在心內科介入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科室創新開展了「經鼻煙壺區遠端橈動脈穿刺術」這項新技術,手術患者反映這種改良的動脈穿刺術介入手術過程舒適、術後沒有手部麻木及上臂運動障礙等不適感覺,手術部位壓迫時間明顯短於常規橈動脈穿刺所需的壓迫時間,降低了醫療費用,增加了患者滿意度,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尤其是對於上班族來講,工作強度壓力大、經常熬夜、頻繁加班、飲食作息不規律,或者受到過巨大打擊、刺激和驚嚇,很多人出現心臟和心理問題共同交織、相互影響的疾病,這都屬於現代生活模式造成的心理、心臟『雙心』疾病。」劉立新指出,綜合醫院心血管門診患者中大約1/3確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1/3完全沒有心血管疾病,1/3是「雙心」問題,就是既有心血管疾病又有心理問題的心臟病患者佔總患者人數的30%左右,這些患者的病情輕重程度不同,多數病人是輕到中度。作為心內科醫生,要準確識別、熟練處理「雙心」疾病,幫助患者認識疾病,在診治患者的軀體病變的基礎上,解決患者所面對的心理煩惱,減少焦慮、抑鬱情緒和類似心臟病發作的軀體化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關注他們的精神心理狀態。針對這種疾病,科室為此開展了軀體、行為、心理並重的規範化診療。

做一名具有仁愛之心、責任之心和同情之心的醫生

歲月匆匆,在工作中,劉立新始終牢記「大醫精誠」的古訓,秉承杏林遺風,對患者一腔熱情,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患者服務,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立志做一名值得患者信賴的好醫生。從事內科臨床一線工作以來,劉立新的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24小時待命,他生怕錯過一個電話,耽誤了救治患者,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多年來,只要科裡遇到不好處理的危、急、重症患者,不論是寒冬深夜,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通宵達旦組織和指導搶救。他31年如一日,每天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下班前細心查看病情變化的患者,及時識別高危患者並給予相應的處理。

吳孟超院士曾說過,「為醫之道,德為先」。作為一名醫生,要有仁愛之心、責任之心和同情之心。很多人覺得劉立新技術很「厲害」,因為在別人看來的疑難雜症,到他這裡總能迎刃而解,他出眾的醫術被口耳相傳,慕名而來的患者很多都來自濟寧周邊地區。面對患者,他全心全力給患者明確診斷,制定最佳治療方案。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始終替患者考慮,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制定病人能承受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他經常加班加點,只為患者能夠早日康復,只有患者病情穩定了,他才感覺有心情去休息,心裡才會踏實。

在臨床工作中,他換位思考,遇到問題及時與家屬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困難。不僅為患者治病,更成為他們的貼心人,為他們樹立信心,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除後顧之憂,使他們安心地配合醫生治療。不久前,一位患者的兒子找到劉立新表示感謝,當初他父親住院,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作為子女既擔心父親年齡太大經不住手術,又擔心不做手術父親病情會繼續惡化,因此家屬的意見不一、猶豫不決。出於對劉立新的信任,患者家屬懷著忐忑的心情敲開了劉立新辦公室的門,劉立新詳細了解患者情況後,考慮到患者已年過八十,心電圖提示心肌梗死面積不大,生命體徵平穩,高齡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病且肺功能不好,這種情況下手術風險較大,於是告訴家屬,「換位思考,如果是我父親的話,我會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患者家屬聽了建議,選擇了藥物治療。這位老人經過幾天藥物治療後病情得到穩定,不久就出院了。

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是最大的認可與褒獎

濟醫附院心內三科為山東省醫療質量示範科室,是濟寧市集醫療、保健、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心血管病診治、醫療保健和老年病診治中心,主要負責心血管病、常見老年疾病及疑難、複雜、危重病的診斷和治療,同時承擔著濟寧市及周邊地區保健對象及重要外賓的醫療保健任務。科室擁有一支業務技術熟練、高素質、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隊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6名,主管護師18名,護師3名,護士5名,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9名。全體醫務人員本著「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宗旨」的精神,齊心協力、銳意進取,經過幾年的努力,心血管病、老年病診療和保健工作走上了一條科學化、規範化道路。

「科裡很多醫生都是我招聘過來的,招之前、招之後,我基本上都會和他們聊天,聊科室的情況,聊年輕醫生要走的道路,告訴科室每個醫生怎麼去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作為科室主任,劉立新關注人才梯隊建設,著手青年醫生的培養。心血管疾病本身就非常複雜,他倡導年輕醫生要多接觸、多學習,要敢於有自己的見解,要有分析能力,還要腳踏實地注重實踐,多參與手術的操作。「我們每周至少有兩次的業務學習、病例討論會,病人的診治、手術的過程、遇到的困難、取得的效果,大家都要拿出來分析、討論,找缺點、找難點,然後改進。每個年輕人的個性、特點都不同,只要公平地給青年醫生機會,他們就會脫穎而出成為骨幹。」為了促使青年醫生快速成長,劉立新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在具體工作上劉立新注重年輕醫生的培養,不斷為青年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平臺,並致力於開展心血管學科醫師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他熱心指導年輕醫生和下級醫師進修學習和開展工作,重視臨床技能的培養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理論上課、帶教查房、疑難病歷討論等多種形式的臨床帶教,不斷提高科室醫師的專業水平,使他們掌握心腦血管疾病專業診治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引導他們發現問題,開展科研,撰寫專業論文。

攝影:程丹丹

心內科不僅承擔著大量臨床工作,教學任務也很繁重。劉立新不僅是科室主任,他還是碩士研究生導師,承擔著醫學院研究生、本科、留學生理論課教學及實習帶教的任務,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目前已培養研究生4人。他始終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人師表者,方能教書育人」的原則,以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專業知識、細緻入微的工作作風為學生樹立了一道標杆;他紮實的專業理論、實踐技能以及無私忘我的敬業精神得到學生的一致讚揚,為學生樹立了榜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患者依賴你,信任你,惦記你,感激你,這種成就感和幸福,是其他一些職業無法比擬的!」劉立新坦言。在醫生這個崗位上工作多年,雖然辛苦,但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初的選擇,他覺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工作幾十年,他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盡責」而已,而在平凡的崗位上,他用自己的行動、醫者博大的情懷、無私奉獻的精神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業績,譜寫出了一曲曲救死扶傷的動人樂章。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患者的「好朋友」 和「貼心人」 專訪首批濟寧市知名專家濟醫附院...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身松)劉立新,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高血壓亞專科學術帶頭人,中國高血壓達標中心評審認證專家,濟寧市首批知名專家,濟寧市優秀保健專家,山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高血壓學組委員,濟寧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濟寧醫學會高血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專業技術外語人才庫成員;2006
  • 讓患者的生命重綻光彩 專訪濟寧市首批知名專家濟醫附院內分泌一科...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王身松)孫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一科主任,濟寧市首批知名專家,第二屆濟寧市自然科學內分泌學科帶頭人;山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山東省老年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藥教育協會糖尿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骨質疏鬆分會內分泌山東省學組副主委
  • 匠心仁術再造美麗人生 專訪濟醫附院燒傷整形美容科主任李鷹
    這是李鷹最喜歡的一句話,從醫幾十載,他在醫學領域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為濟醫附院燒傷整形美容科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熱情,他擔任科室主任18年來,幾番磨礪,幾番風雨,在他的努力下,一個完整的醫學整形學科體系逐步建立起來。
  • 著名小兒心臟外科專家劉迎龍教授定期來濟醫附院義診手術
    6月4日,我國頂尖小兒心臟外科專家劉迎龍教授來濟醫附院義診手術。雖然前來義診的人很多,但是劉迎龍教授始終面帶微笑,耐心地解答著每一位患者的問題。濟寧周邊地區一名年僅3歲的小女孩家人帶著她來檢查,劉迎龍教授曾在北京給她做過手術,術後患兒恢復得很好,但是以前每次複查都是去北京,給家庭帶來很大的麻煩。
  • 濟寧|全球心臟介入影像培訓分中心落戶濟醫附院
    近年來,濟醫附院心內科取得全面快速發展,手術水平、基礎條件、設施配備等方面走在業內前列。作為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醫院高度重視腔內影像人才團隊建設和醫學裝備硬體配備,目前已建立起一支擁有雄厚師資力量的介入隊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學培訓體系,為全球心臟介入影像培訓分中心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 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一行到濟醫附院訪問並籤訂合作...
    山東衛生新聞網訊 11月11至12日,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吳美雯督導長應邀到濟醫附院訪問。在前期雙方友好互訪的基礎上,為推動兩院的深層次合作,濟醫附院陳東風院長代表醫院與臺灣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秀珠副院長籤訂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病種質量管理、服務質量管理、人力資源與績效考核、醫院集團化發展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 贛醫一附院鄒曉峰、張國璽教授受邀主持「大咖面對面」網絡學術會議
    隨著正常診療工作的展開,崇尚學術、熱愛學習的贛醫一附院人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4月1日,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的邀請,我國知名泌尿外科專家,贛醫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鄒曉峰教授和我國知名青年泌尿外科學者,贛醫一附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國璽教授共同主持了愛惜康菁英論壇之「大咖面對面」線上學術交流活動,和國內專家一起,分享了微創泌尿外科技術的應用體會。
  • 「直播預告」博導專家上線!贛醫一附院院長鄒曉峰教授做客名醫直播室
    8月28日16時,《名醫直播室》第六期將邀請我國知名泌尿外科專家——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鄒曉峰教授做客演播室,為網友普及科學診治和預防尿路結石知識、講述外科手術的發展現狀,並帶領廣大網友認識世界上最先進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我國知名泌尿外科專家——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鄒曉峰教授。
  •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專家孟純陽:仁心妙手鑄就健康脊梁
    孟純陽,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科技創新人才、山東省臨床精品特色專科「腰椎間盤微創治療」學科帶頭人,現任濟寧醫學院附屬骨科兼脊柱外科主任,濟寧市自然科學學科帶頭人、濟寧醫學院脊神經疼痛研究所所長、濟寧醫學院「一流學科」和「一流團隊」學科帶頭人。
  • 濰醫附院——醫者仁心,懸壺濟世
    解人之痛,暖人之心,人沒有高貴低賤之分,無論其身份地位如何,平等待之,不卑不亢,「見彼苦惱,若己有之」,全身心地為病人著想。人命貴逾千金,濰醫附院為醫者,皆如至親之想,不避忌艱難困苦,亦不瞻前顧後,自慮吉兇,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以仁心妙術,懸壺濟世。
  • 致敬醫師|青大附院舉行第三屆中國醫師節表彰大會
    第三屆醫師節8月17日,青大附院舉行第三屆中國醫師節慶祝暨表彰大會,醫院黨政領導、老專家代表、職能部門負責人、臨床科室主任和護士長、醫師代表等參加大會。表彰會上,黨委書記王新生和院長董蒨親自為16名德高望重的老專家頒發了「醫路芳華獎」。院長董蒨講話醫院黨委副書記、青島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寧險峰宣讀《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關於表彰2020年中國醫師節系列活動獲獎人員的決定》。
  • 鄭大二附院基層幫扶工作亮點紛呈
    資源下沉促發展 基層幫扶為民生基層專業培訓、紅會送醫到村、專家基層義診、醫院對口支援……近年來,鄭大二附院充分發揮省級醫療機構的專業、技術、設備優勢,通過多種形式,精準幫扶,使專家下沉,實現與基層醫院的共通共融,充分發揮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和師資力量優勢
  •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面向國內外招聘120名博士研究生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於1896年,前身為美國基督教會巴可門醫院和山東省立醫院第三分院,位於濟寧市中心,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94年被評審為全國首批三級甲等醫院。2013年以高分通過山東省衛計委組織的三甲醫院覆審。2015年被山東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 贛州市醫學會老年康復學專科分會2020年度學術年會在贛醫三附院舉行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黃姝紅報導:12月12日,由贛州市醫學會主辦,贛南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承辦的老年康復學專科分會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贛州市康復醫學專科聯盟第三次學術會議在該院京九院區十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贛州市醫學會陳東副會長、贛醫三附院黨委書記林金秤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贛醫一附院急診護理團隊在全國急診護理學術會上榮創佳績
    贛醫一附院急診科護理團隊多人應邀參會,並展示了贛醫一附院護理人風採。  葉華榮獲中華護理學會全國急救技能比賽「三等獎」  為提高急診醫護人員的急救水平與應急能力,會議同期舉辦了全國急診護理「強質量·重內涵」急救技能總決賽。贛醫一附院急診科主管護師葉華以全省單項留置針第一名的好成績代表江西省參賽,並榮獲「留置針操作技術」項目三等獎。
  • 全球心臟介入影像培訓分中心落戶濟醫附院
    近年來,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內科得到全面快速發展,手術水平、基礎條件、設施配備等方面走在了前列。作為山東省區域醫療中心,附院高度重視腔內影像人才團隊建設和醫學裝備硬體配備,目前已建立起一支擁有雄厚師資力量的介入隊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學培訓體系,為全球心臟介入影像培訓分中心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 西安交大二附院醫聯體醫院榆林市星元醫院揭牌
    張小龍在致辭中表示,20年的發展歷程,星元醫院引進高端人才,建立特色專科,尋求同道幫扶,成立了榆林第一個國內名醫會診中心,23名國內知名專家長情陪伴,真幫真扶,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等國內知名醫院的幫助下,星元醫院的技術實力步入國內先進軌道
  • 贛醫一附院啟用直升機轉運病危老人
    急救直升機從贛醫一附院黃金院區停機坪起飛。當日,71歲的患者賴某因胸前區及劍突下疼痛一周,並呈陣發性發作,9時許於大餘縣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異常危急。10時20分,患者家屬向贛醫一附院發出空中轉運救援申請。
  • 蚌埠首例試管嬰兒在蚌醫一附院誕生
    近日蚌醫一附院傳出喜訊,一對健康、可愛的雙胞胎寶寶誕生了,這是蚌醫一附院首例試管嬰兒,也是蚌埠首例。這標誌著蚌醫一附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從技術探索向技術成熟,跨出了堅實的一步。下午三點,在蚌醫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雙胞胎寶寶的媽媽正在做檢查,她的心裡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