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京報
今天,北京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6月12日16時—24時,北京市新增確診病例4例,而這四名本土病例均與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有直接關聯。
就在昨天,北京曾通報2例新增本土病例,其中病例1劉某某與西城區6月11日確診病例唐某某也都在新發地市場有過交集,唐某某6月3日曾到該市場採購肉類產品,劉某某6月5日曾到該市場採樣。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北京還通報稱,新發地市場發現40件環境陽性樣本,並有45人咽拭子陽性。
圖:中新社
新發地市場出現的局部疫情引發網友高度關注,其中一則新聞更是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讓不少網友感到疑惑,甚至有些恐慌,難道不少老百姓平時愛吃的三文魚「帶毒」?老百姓還能不能吃海鮮了?
圖:環球網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科普問題。世衛組織多次明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接觸、糞口、封閉環境高濃度氣溶膠等方式傳播。換句話說,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魚蝦等水產品能感染病毒並傳播給人類。
對於新冠病毒的起源,目前公認的說法是由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經過中間宿主的傳播感染人類,並在人間大面積傳播。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有關中間宿主的具體身份、動物是否會感染以及是否會傳播病毒等話題的研究討論從未停止,不少國家和地區也都出現貓狗等寵物或虎獅等動物園猛獸感染的病例。
圖:新華社
然而,根據已知的科學研究,穿山甲是可能的中間宿主,但這一判斷尚未得到嚴格論證。
另據《自然》雜誌最新研究,目前見諸報導的對新冠病毒易感的動物為貓、狗、老虎、獅子、水貂等,並且都是由人類通過自然途徑直接傳播的。科學家們據此推測,貓科、犬科、鼬科動物可能易感,而豬、雞、鴨不易感。
此外,目前為止動物反向傳播病毒只有2例,都在荷蘭,而是都是水貂傳人。
圖:海外網
從以上情況分析,「水產品感染並傳播」的概率極低。那麼為什麼「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能檢測出病毒陽性?
專家分析有兩種可能性:1 感染者將病毒傳播到水產品上,比如屠宰三文魚;2 感染者的糞便汙染水環境,而病毒在淡水魚身上富集。加之新冠病毒極其耐冷,很容易通過冷凍的水產品被帶入城市中。
這兩種推斷符合世衛組織對於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認證,也透露出兩點信息:1 三文魚本身不帶毒;2 三文魚可能「沾毒」。
圖:人民日報
所以對於老百姓而言,首先要破除對於「三文魚」的恐懼。與此同時,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對於生鮮食品要多加留意,尤其是在加工處理時務必注意刀具、砧板等物品的衛生清潔。此外,對於食材,尤其是肉製品和水產品,最好要煮熟煮透,把可能潛伏的病毒和細菌徹底消滅。
而北京相關部門也已經行動起來,將以生鮮、冷凍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類、水產品及其製品為重點品種,以各類經營生鮮、冷凍肉品及水產品的食品集中交易市場(含附設冷庫)、專業冷凍冷藏庫房、超市、便利店、食雜店以及肉類和水產品使用量大的餐飲服務單位等經營者為重點,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部分日料店、商場超市也已經下架三文魚菜品,確保食品供應安全。
圖:新京報
相信在不久之後,謎團就會迎刃而解,而老百姓界時將能夠繼續放心地食用三文魚等水產品。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