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民間傳說:康皇得罪窮書生,被皇帝將廟遷到城外

2020-12-23 湛江縱橫哥

關於湛江民間流行的康皇(又稱康王、康公、康元帥),我們之前已經寫過幾篇文章。康皇在歷史上到底是誰?有幾種說法。

在《宋史·康保裔傳》中記載:康保裔是河南洛陽人,祖上都是為國獻身的將領。康保裔在抗遼的戰爭中屢立戰功,聲名顯赫。後來在一次戰鬥中,他寧危不退,與士兵們共存亡,最後箭矢全部射完,但援兵一直沒到,康保裔與下屬們壯烈犧牲。

湛江民間的康皇神像

至於民間的說法就有多種了,但大多與」康皇是將軍「、「康皇母親歸天」、「鴨子救了康皇」有關,情節和人名略有不同。我舉一個描述得比較詳細的傳說供大家參考一下——

康王的真名叫崔文瑞,是宋朝的邊關大將,一生忠義,他一直遠在千裡守護邊關。他母親去世時他在千裡之外,村民為了讓他見母親最後一面,將屍體入棺放在池塘邊,搭個棚子遮著。崔文瑞從邊關趕回到村裡時,他母親去世已經二十多天。他母親的屍體已經腐爛,屍水流進池塘,池塘裡的番鴨吃了屍水中了毒,鴨的臉全變成了紅色。

崔文瑞回到見到母親已腐爛,他傷心過度,拿起饅頭去沾他母親的屍水一起吃,之後也中了屍毒全身變成了紅色。他死後,百姓為紀念他的忠義,就建廟立他為神。由於番鴨也吃了他母親屍水,所以康王成神後不接受番鴨的獻祭,凡是康王廟都沒有人拿番鴨去拜的。

類似的故事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內容基本上都是歌頌康皇的忠心、孝心及感恩之心,是符合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的。康皇也因此受到了歷代朝廷的嘉封,建廟立祠,受萬世祭拜。在兩廣、福建、臺灣甚至中原地區,都有不少康皇廟,湛江地區數量也很多。

在湛江眾多的康皇廟中,雷州關部的康皇廟是比較出名的。它座落在雷州大道南段的關部街,始建於康熙年間,佔地約640平方米,與天后宮、真武堂、雷祖祠一起成為雷州知名的祠廟建築文物之一。雖然現在廟前是熱熱鬧鬧的雷州大道,汽車行人絡繹不絕,但在清朝的時候,康皇廟所在的位置是海灣,有一座關部碼頭,經常停泊駁船、小艇、大帆船等。

當時,海關口岸的駐地就設在康皇廟裡。如今廟前牆壁上還有碑文記載。清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雷州關稅司出面向停泊碼頭的來往船隻徵收燈泊費,還規定大船小艇徵收關稅的標準,所以康皇古廟是古海關的重要文物。

專家們在雷州關部康皇廟考古

康皇廟大多數是建在城鄉的中心位置,方便民眾祭拜,為何雷州的這座康皇廟卻建在城外?這就有故事了,而且是一個特別的故事。民間關於康皇的傳說都是歌功頌德,聽上去悲壯無比,雷州關部關於康皇的這個故事,卻是講康皇做錯事被皇帝罰,也是我所知的唯一的一個黑康皇的故事,今天就講給大家聽一下。

從前,雷州有一個窮秀才和一個富員外是一對朋友。一天,富員外請窮秀才到家裡飲酒。酒後,窮秀才回家去了。一個時辰後,富員外匆匆忙忙趕上來說:「秀才,喝了我的酒,為什麼還私自拿走我的100兩銀子呢?」窮秀才莫名其妙,答道:」我喝完酒,空著手回家,根本不知道你家什麼銀子?「富員外說:「我家丟了銀子,今天只有你到過我家,不是你,還能是誰?」

窮秀才越爭辯,富員外越懷疑,一個說有,一個說無;一個說要搜身搜家,一個說清白人容不得侮辱。兩人爭執不下。於是,雙方約定到大家崇敬的康皇神像面前,希望康皇能主持公道。窮秀才跪在康皇面前宣誓:「康皇靈應,如果我是偷到100兩銀子願受惡報……」話還未說完,他就倒在地上暈倒了!

員外喊醒秀才,說:「朋友,康皇報應作證了,你還有什麼話說呢?」窮秀才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委曲求全說:「既然康皇懲罰我了,我就承認欠下你100兩銀子的債,以後再還好了。」

窮秀才回到家裡悶悶不樂。他恨康皇為神不公,辜負了自己的信任,從此發憤苦讀,日夜不停。第二年果然考中了舉人,遊了金街。皇帝問他有什麼要求,他怨恨地說:」我想回雷州城內剷除康皇廟!」接著把100兩銀子的事稟告皇上。

於是,皇帝傳旨把康皇傳來質問真相,康皇說不知這回事。康皇回廟查問部下左右,左右オ說有這麼回事——富員外和窮秀才來宣誓,窮秀才無錢燒香,就念念有詞,還聽不清說什麼,就一掌把他打昏了。

後來,康皇就到員外家翻箱倒櫃,發現櫃底有個窟窿,一百兩銀子原來是掉進窟窿裡了,根本沒人偷走!真相大白,康皇回報皇帝。皇帝聽了,責成康皇處分部下,了結冤案。但窮秀才不同意,堅決要剷除康皇廟。康皇為保衛祖國壯烈犧牲,才得立神,但他的部下委屈了窮秀オ,也應處理。於是,皇帝就傳旨:「把康皇廟遷往城外,了結此案!」既然皇帝開金口,從此以後,康皇廟就遷到雷州城外了。

古時狀元遊金街的版畫

從歷史常識角度來看,這個故事是漏洞百出,完全不可信的。一是古人中舉人是不能遊金街的,必須是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才能享受遊街的待遇;二是雷州康皇廟建於清朝,遠在北京城的皇帝來過問一座小廟的事幾乎無可能;三是皇帝一傳旨就叫來康皇是不可能的,因為康皇已在北宋犧牲了。

儘管如此,這個神奇的故事卻反應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實和民眾的希望,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在封建社會,皇權大於神權。其實民間的大多數人神,之所以能長盛不衰,受千年香火,都是受朝廷認可並冊封的,從某種意思上說,神也是「臣」,群臣等級不能亂。

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窮書生之所以能洗清洗冤情,全靠苦讀中狀元。當時的讀書主要是指八股文,一種為當權者服務的教材。

三、當時社會的不公無處不在。康皇的手下因為窮秀才無錢燒香,而胡亂處置他的案件,判決他為小偷。在《西遊記》中,唐僧到了西天取經書,還被管經書的和尚索賄。這些故事說明了封建社會的不公無處不在,神佛也不例外。

四、寧欺白髮翁,莫欺少年窮。只要年輕,就有機會,就有可能翻身,翻身後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神仙也跑不掉!

五、正義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雖然這只是封建社會窮人的一個夢想,但也是故事的中心思想。連康皇做錯事也要受到懲罰,何況是官員和老百姓?官員應該管控好手中的權力,秉公執法,才能保住烏紗帽。

關於康皇的這個獨特的傳說,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一位吳川老人口述的康皇故事,也許再過幾年就失傳了
    湛江農村常說的「境主」和「會主」是什麼?每條村都不一樣,一條村一個境,比如佛山的瓊花會館,會和館分開就是天地,會主就是華光大帝,館主就是現在的元首(將頭)。佛山「瓊花會館」 建於明代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
  • 湛江人民間飲食的一些忌諱:不用鴨拜神,有些人不吃狗和牛
    湛江人很注重吃,在吃方面很捨得花錢,但對於吃到嘴裡的東西,還是有一些忌諱的。原因一般有四種:一是因為信仰不能吃,二是因為疾病不能吃,三是因為食物相衝克或有毒而不能吃,四是因為感情不想吃。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風俗。
  • 道教中的「康皇大帝」指的是哪位神祇?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玉帝特敕封其為「玉封道果無漏真君;敕封誠孚天烈廣福康皇仁恩大帝」,掌管各地的土地神。康保裔,北宋朝將領,公元1000年,遼國犯河間,英勇戰死。據說後世封他為「威濟善利孚應英烈王」,民間流傳他的事跡,以「康王」稱之,並建「康王廟」紀念他。相傳玄天上帝有「三十六位元帥」護法,以四大護法元帥為代表,四大元帥組合頗多樣,康元帥頗常見。
  • 湛江及廣東民間供奉的「華光大帝」,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大家記得我經常發的湛江一戶人家的視頻嗎?這戶人家很重視傳統節日,每逢佳節總是要做一臺豐盛的海鮮大餐,先用整雞和一刀肥豬肉拜神,再擺酒菜拜祖先。在視頻中,我們會留意到,這家人的神房供著一尊神。這位尊神威風凜凜,有三隻眼,左右跟著兩個小神。不了解的人,以為這是二郎神。其實不是的,二郎神手執一把三尖兩刃刀,皂靴前還有一條哮天犬。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過去西北民間供奉的這種「貓仙」,傳說能往家裡搬運財物!
    很多地方傳說貓鬼神白天在閣樓上睡覺,到了晚上就開始行動,往家裡運送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等。其二,認為貓鬼神能日行千裡,尤其耳朵特別靈,能很快找到失蹤的人、牲畜和物件。其三,據說貓鬼神還能為供奉人家守財。通常,貓鬼神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從祖先手中傳承而來,這樣的貓鬼神就具有了家神的特徵,影響供奉者家庭世世代代,連綿不絕;二是通過一些方法將普通的貓變成貓鬼神,以受供奉者奉祀和役使。
  • 為什麼雍正皇帝在民間和野史在老百姓心中是位殘暴的帝王?
    特別是那一部火了20餘年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更是形象的表現了雍正皇帝高尚的一面。當然不管真假,我們也不否認其陰暗的一面。可是,自雍正登基以後,數百年來,關於他的各種言論,在各種作品、民間野史有很多都把雍正皇帝說成是一位殘暴的帝王。這裡不去深究歷史真相,只是按照我們常見的認知,去分析一下為什麼雍正皇帝在民間和野史在老百姓心中是位殘暴的帝王。
  • 灤州民間歷史故事「黃尚莊」的傳說
    據《找皇帝》一文介紹,明朝初期,朱元璋夢到金鑾殿西北角兒塌了一個大洞,把金鑾殿陷進去了,嚇得他渾身冒汗。負責解夢的官員說,皇帝的夢應該驗在與太子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上。為此,頒發聖旨:凡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小孩兒,一律處死。聖旨傳到了灤州,知府穩住了欽差,暗暗通知,保住了不少孩子的性命。
  • 西北民間傳說諸神,快來圍觀漲知識
    在民間傳說中,金龍是一位歷史非常久遠的神靈。傳說中金龍爺最早是軒轅黃帝手下的大將,到了宋元之際,轉世為謝緒,隱居在錢塘江邊的金龍山,輾轉千年修成正果,騰雲駕霧來到洮陽,隱居仙境馬銜寶山。到了宋代,又出現了一位"火車王靈官",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就指這位王靈官。B.趙靈官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下西安周至縣趙大村人,又稱趙玄壇,"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相傳為文財神。趙公明是在漢族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漢族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漢族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 《雪妖魔靈》VS 民間傳說,誰是鍾馗?(下)
    讓我們從《雪妖魔靈》到民間傳說,看看那些並不為人熟識的故事。這是一個孤膽英雄的打怪升級史,從小怪獸打到大魔王,「驅魔真君」成神路。 鍾馗的祭典日在除夕與端午節,每逢這些節日民間會懸掛鍾馗畫像,相傳除夕日驅惡鬼,端午節逐瘟神。而自唐時就有新春之際皇帝賜給大臣鍾馗畫像驅邪保平安的習俗。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首,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紫禁城中的妃嬪們,嫁給皇帝以後還能回家省親嗎?真相不一樣
    這難道就是皇帝不允許自己的女人回家省親嗎?紅樓夢裡有一齣戲,是元春省的一位親戚。那讓很多人以為,妃子們可以回娘家省親,但實際上,這只能說是一種表現,至少在清朝,這樣的事在當時是不存在的。不管是宮女還是妃嬪,從入宮以後,就失去了外出的自由,更不能隨便出宮,即使家裡有人來探望,也不能隨便來。宮裡的女人更是想入非非。
  • 中國民間傳說:三聖廟的傳說
    #中國民間故事皇帝閱其掉文,送將洪聖的德行公布天下,並追封他為「廣利洪聖大王」。於是,沿海士紳建廟祀之。傳說洪聖死後仍庇佑村民,拯救了不少受颱風和天災蹂躪的民眾。三聖廟內菩薩高坐,長年香火鼎盛。在眾多的菩薩塑像中惟有洪聖別具一格:它的大小與常人無異,身穿「龍」袍,外套肩披,滿臉通紅,目光炯炯。外在的威嚴和內在的慈愛,被雕塑者刻畫得淋滴盡致。
  • 湛江出名的簕古龍,竟然是用這種植物做的
    聽「簕古龍」這三個字,就大概已經猜到它是用什麼做的了吧?對,簕古龍主要是用鮮簕古葉片貼成龍身,用鮮菠蘿皮鋪成龍鱗,用簕古果嵌成龍牙,活靈活現。只要看見過簕古龍的人,都忍不住要讚嘆:湛江市的民間藝人真是太厲害了。關於簕古龍的產生,還有這樣一段傳奇歷史:傳說宋末抗元名將陳文龍及家人,相繼為國捐軀。
  •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流傳於民間的恐怖傳說
    我是小書蟲,在這裡給大家問個好,祝願大家幸福安康,小書蟲這一期給大家帶來的是鬼吹燈系列第二部第一篇《黃皮子墳》,在這第二部的出版中小書蟲發現作者改變了之前的思路,不再是連續性的講述一個故事,而是把第二部書分為了四個故事,這是一些關於民間傳說的恐怖故事,而是第二部書為第一部書的前傳以及一部分回憶錄和時間段的節選
  • 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他的本尊是誰?
    而這個時候呢,恰巧有一個叫鬼谷子仙師的人算定第二天午時三刻有雨,城內三點,城外七點。掌雨的涇河龍王不信,與鬼谷子仙師打賭,他回府打開風雨薄查看,次日果真有雨,簿上寫得清清楚楚:辰時布雲,巳時行雷,午時下雨,未時雨停。
  • 將為湛江量身打造電影《奇妙假期》
    據介紹,大衛·艾伯納曾任《流浪地球》特效顧問,《2012》《金剛狼》《蜘蛛俠》視效總監,是縱影天下的籤約導演,同時也是將啟動儀式設置在湛江的電影新作《奇妙假期》的導演。    合作將為湛江量身打造電影《奇妙假期》    據介紹,「城市超新星」是由縱影天下聯合50個地方城市打造全新一代青年演員的培養計劃,同時為城市選出代言人,他們將通過影視劇拍攝及各類活動為家鄉代言,湛江是該項目的首個落地城市。
  • 民間小史:清朝皇帝故事9則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往期回顧:民間小史:唐朝皇帝的9個小故事01金之俊,江蘇蘇州人,原為明朝兵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