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宴:當代川菜,致敬中國美食文化

2021-01-13 網易

2020-11-03 11:11:35 來源: 川觀發布

舉報

  四川融媒集群 11月1日,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辦、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成都範兒協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中國服務委員會、四川旅遊學院川菜發展研究中心、成都市烹飪協會等機構支持的「成都十大名宴」主題文化名宴創建與推介活動第五場在南堂館(天府三街-南亭茶事)舉辦。

  

  
中國烹飪大師張中尤、盧朝華、王開發、藍其金、肖見明、張元富,原四川省副省長王恆豐、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麥建玲、四川旅遊學院川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莉、知名巴蜀文化專家譚繼和、西南民族大學教授祁和暉等專家學者參加活動,創建成都名宴的其他餐廳柴門、南貝、許家菜、子非、崇德裡、麓湖遊艇會、成都宴、松雲澤、銀鍋負責人也一同出席。
本場宴會主題「南堂宴:當代川菜,致敬中國美食文化」。南堂館創始人王正金在開宴致辭中說,川菜一路走來,經過古典川菜、近現代川菜等不同歷史時期,到改革開放四十年當代川菜最活躍最繁榮。為帶來不一樣的川菜體驗,南堂宴分為四個點來呈現。第一,傳承味道。因為川菜的「味型」、川菜的「味」是屬於經典的,也是一個「根」,只有把味道做好,這個根才能留存;第二,傳承巴蜀文化。因為菜品只有賦予了文化,才能發展,文化是川菜的一個「魂」;第三,要挖掘民間的記憶。因為真正的美味在民間,這是川菜的「情」;第四,要融合時尚。因為歷史上的川菜就是外來菜系,特別是江南等發達地方到四川的融合,包括近代著名的「南堂川菜」就是成都與揚州融合的產物。川人善於融合,只有融合才美。希望南堂宴能夠用當代川菜致敬中國美食文化!

  

  
2011年,王正金創辦「南堂館」,靈感即來源承載了川菜前世今生的南堂文化,經過9年的發展,又推出了「南堂聽香」、「南堂小館」、「南亭茶事」、「南堂含翠」等新品牌,無論品牌怎樣發展,始終保持「以最簡單自然的烹調技藝,倡導一種積極、健康、追求個性化品質的生活方式」的初心,致力新川菜的創新和國際化探索,從而為當代川菜做出不懈努力與貢獻。

  

  
有人說:美食的意境有三種。第一是風花雪月的美,擺盤裝飾的意境;第二是舌尖上的美,味覺的意境;第三是文化之美,既傳統又時尚的意境。南堂宴用「四季沐歌」、「經典傳承」、「好味至真」、「簡行大美」四個篇章呈現了一場刷新川菜認知的時代盛宴。

  第一篇章——四季沐歌
春風之柔和,夏花之絢爛,秋葉之靜美,冬雪之純淨。在用呼應四季食材來呈現川菜四季之美的同時,也開啟宴會味蕾之旅。春天,代表性食材竹筍做成椒麻味;夏季,有機番茄用蜂蜜浸泡醃製;秋季,蓮藕切片,泡酸辣味配合搓椒增香增色,下面的蓮藕粒拌的則是蔥香味,味覺的豐富呼應秋天的斑斕多姿;冬季,醃脂蘿蔔與白蘿蔔一起泡製,顏色錯落有致,口味甜酸適宜。品嘗時按「春夏秋冬」順序依次展開春筍、有機番茄、蓮藕、蘿蔔,四季不同質感的食材與豐富的色彩、口感搭配,可謂口味的四季沐歌。

  

  
第二篇章—-經典傳承
古典川菜有「尚滋味·好辛香」之說,近現代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譽,而今日的當代川菜有「善調麻辣,融合中西,善於吸收,巧在創新」之長。
川北鍋巴涼粉:「刮目相看品苕粉,鍋巴香酥熱溫茵。何菜投胎成此味,繭化成蝶新成名。」這是祁和暉老人在品嘗該菜後的有感而發。作為四川代表性的著名傳統小吃之一,涼粉自問世以來就以其獨具的紅油味醇、鮮香爽口,調味多變的顯著風格飲譽巴蜀。今天這道川北鍋巴涼粉略顯不同的是,加入了茶油煉製的紅油,佐以花生碎、芝麻、銀魚,辛香之餘,口感層次豐富,涼粉的軟糯、嚼勁與銀魚的爽脆,豐富了味蕾的層次感。另外,這是一道熱吃的涼粉,也是一道有溫度的涼粉,飽含了主人對川北故鄉的眷念之情。
川味法式鵝肝:美味在民間,美味在記憶,美味也是探索與創新,融貫中西,西式食材,中式表達。這道菜品取型於四川特色小吃豆腐乳,法國鵝肝採用低溫烹飪,二次成型,三種味型體現,每一種味型都有它獨特的回甘和香氣。吃法從魚子醬原味、抹茶、搓椒依次展開,鵝肝放在嘴裡不是咬,而是用口腔的溫度去呡化,慢慢感受其中的滋味變化,三種不同味道,由淡到濃逐個遞增,味覺抵達意猶未盡之境。

  
衝菜鮮蚌仔:衝菜是秋天的第一抹味道,也是秋意濃厚帶來的一口爽朗。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兒時記憶,每年入秋時,媽媽在灶臺邊做第一道衝菜,「入秋後的青菜不加油,乾鍋情況下急火短炒,密閉再自然產生衝味,這個味道在川菜中是最獨特,也是最特別的味道了。」衝菜是川菜裡最民間的調味品與小菜,會勾起很多人對過去市井文化的回憶,成都街頭巷尾常有人提籃小賣。衝菜與鮮蚌仔這樣的高級食材混搭在一起,產生一種奇妙的口感變化,也寓意美好生活的不斷向好向上。衝菜經過高溫但青翠不改,考驗著大廚對火工的理解與把握。
推紗望月:「推紗望月」作為四川經典名菜之一,為眾口稱譽。南堂宴對這道湯品有著自己的理解,以竹蓀為窗,魚豆花是掩映在雲中的一輪上弦月,高級清湯中摻入泡菜水,不加任何調味品,再灑上韭菜花,似作漫天繁星。清湯為清澈寧靜的湖面,勺子一動,撥開竹蓀,仿佛推開紗窗,讓味蕾達到更高層次的體驗。
「閉門推出窗前月,投石衝開水底天。」相傳,蘇軾有個妹妹叫蘇小妹,從小聰穎靈慧,勤勉好學,年齒漸長,才學亦不輸蘇軾。蘇軾一心想把她嫁給剛剛考取進士的秦觀,而蘇小妹也心怡這位素有「山抹微雲學士」之稱的秦觀,秦現也心慕錦繡心機、才思巧捷的蘇小妹,結果兩情相悅,喜結良緣。洞房之夜,蘇小妹有意考考秦觀的才學,便出了三道題,只有作答滿意,才許新郎進洞房。前兩道題秦觀都順利過關,第三道題秦觀被難住了。蘇小妹出一上聯:閉門推開窗前月,要其對下聯。秦觀左思右想,在亭院池塘邊來回踱步,已近三更,仍沒對出來。躲在一旁觀望的蘇軾心裡焦急,揀起一粒石子投向池塘,泛起層層漣漪,倒映水中的月空,隨波微漾;秦觀無意中回望,見此景靈感一現,隨口吟出:投石衝破水底天。至此,蘇小妹滿心歡悅,方才開門出來。好的美食不僅有詩意的名字,也延展出美麗的故事,這就是文化。

  

  
第三篇章:好味至真
識得好食材,方知好滋味。緊跟季節和時代的步伐,以「初戀」般的心境為美食保鮮。大千世界,萬物變化,知時節,善烹飪,功夫在詩外。
密香紅茶東坡小牛肉:大文豪、美食家蘇軾煨制東坡肉有13字秘訣,「少注水,慢著火,火候足它自美」,南堂宴沿用了傳統東坡肉的做法,但沒有用豬肉,而是升級為優質小牛肉,牛肉耙糯而不爛,入口化渣。在煨制的過程中加入了蜜香紅茶去腥,並提升牛肉的回甘回甜,食用時配有秋天應季水果香梨,這道菜品可以有三種不同口感的品嘗:第一是先品嘗牛肉本來的味道,第二種是一塊牛肉一塊香梨,第三種是品嘗完牛肉再品嘗香梨,三種吃法帶來味覺上三種不同的享受,食趣多多。
貢椒乳鴿:南堂館創始人王正金常說「花椒是川味之源」,在古代的四川,最具靈魂的味道就是花椒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辣椒才3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辣椒之前,花椒一直是川味中最大的調味品。10年前,王正金就帶著廚師團隊使用花椒獨立成味來烹飪菜餚。這道貢椒乳鴿加入了品質最好的四川漢源貢椒精心滷製而成,麻香可謂深入到骨髓。吃法三部曲:其一,深呼吸,距離餐盤10釐米左右聞花椒的香;其二,用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將鴿腿和鴿身肉分開,吸取其間的汁水;其三,選兩顆花椒放在鴿腿肉上徐徐品嘗。這是一道給味蕾帶來高潮的菜品,嘴唇有一種跳舞的感覺。花椒具有溫中行氣、殺菌除溼、清熱解毒之效,吃完鴿肉還可將盤中剩餘的花椒打包帶走,回家二次烹飪,椒香猶在,風味猶在。
魚香關西參配手工面:魚香味是川菜經典味型的經典,也是最具國際口感的味型之一,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歡。該味型的特點是將四川泡辣椒的鮮、香、辣、回味、酸甜都發揮到極致。選用名貴的關西參和傳統魚香味相結合,可以說詮釋了魚香味的另一性格。參的品質也很有講究,其實不在於它的刺多刺少,而是在於它本來的口感,好的關西參會體現一種韌勁和Q糯,配上手工面與佐料拌制在一起,風味與口感都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
鹽煨銀鱈魚:這是南堂宴最具情景化的菜品,以現場烹飪,也稱「桌邊料理」形式呈現,大廚當著客人的面現場烹飪,客人到桌邊親自取食。返璞歸真的烹飪方式——鹽煨,就像小時候煨制罐罐飯一樣,捂到火堆裡面,這樣的菜餚總會讓人特別留念和散發著悠久的回味與記憶,也是南堂師傅們對古典川菜的一種致敬。
鹽煨銀鱈魚,用錫紙和荷葉包裹,將鱈魚的香氣牢牢鎖住,從而保持原料的質感和鮮味。食材與輔料搭配極其講究,精選深海鱈魚,用密香紅茶醃製後,與川菜經典做法幹煸中必用宜賓芽菜一起使用,可謂相濡以沫,廝守終身,在包裹著的熱度中一起成就對方,成就美味。
打開錫紙與荷葉,首先撲鼻而來的是淡淡的荷葉清香,品嘗時也一定是鱈魚和芽菜一起品嘗,鮮嫩酥爛,鹹香適口,內陸與海洋一起在舌尖共舞。
館派青椒毛血旺:傳統的毛血旺是紅色的,南堂宴的毛血旺卻是綠色的,這源於南堂館別具匠心研發的「蔬菜辣」,提取多種海椒的辣,吃起來辣口不辣心,當感覺背脊微微有點兒冒毛毛汗了,說明到了這道菜最舒服的境界了。吃法上也有一定講究:第一口一定要先嘗血旺的嫩滑,第二口吃毛肚的鮮辣,第三口感受黃喉的脆爽,幾種食材在品嘗的過程中讓口腔感官都會隨之發生不同的變化,從而達到味蕾上的極致享受。

  

  
第四篇章:簡行大美
簡約而不簡單,遵循自然,回歸本味。任何事情都化繁為簡,越是簡單的才越是真實的,就像簡簡單單做人,清清爽爽做事,用簡單體現背後的功夫,才是真功夫。
竹香鮮雞樅:這是一道還原了川菜古老炙烤方式的菜品,雞樅菌是動植物共生的菌類,一顆雞樅菌,腳下一定有個白蟻窩,它們彼此成就。或許,雞樅吸收了白蟻窩大量的胺基酸養分,使其本身的味道非常鮮美,為菌中之冠,無需過度烹調,南堂宴用極簡手法將雞縱放在竹筒裡高溫蒸製,密封的竹筒,將雞樅的鮮味鎖在其中,竹筒裡的清新竹香也將隨之融為一體。食用之時,用手掀開蓋子(想像菜品的樣子),首先是讓耳朵品嘗(倒出石頭來聽響聲),再是眼睛來吃(觀看雞樅的質細絲白),再是鼻子來參與(聞一聞竹筒的清香),最後才是嘴巴細細品嘗。採用是當季新鮮雞樅,經過原汁原味的烹飪,最終大大激發出食材的本真之味,鮮甜可口,五感和諧。
內有乾坤:這道菜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內有乾坤。揭開蓋來:「看似蘿蔔也不是蘿蔔」,為什麼這麼說呢?選用和蘿蔔最搭的蟹肉和蟹黃高湯煨制入味,形似一塊白玉,嗅之雅香撲鼻;食之柔嫩既滑,鮮香異常。這道菜的乾坤在湯,秋天的應季食材蟹黃和蟹肉融入湯中,耙而不爛,微微回甘的白蘿蔔侵入,加上火腿絲,鹹鮮,豐腴,這是對當代川菜的一種極致表達。秋冬季節最不可辜負的美食就是蘿蔔了,用祁和暉老人的話說,鹽煨銀鱈魚可比白雪公主,內有乾坤則是一個淳樸的鄉村小姑娘,譚繼和老師則說它是「一品蘿蔔」。
這道菜的出處在紅樓夢劉姥姥逛大觀園。賈母笑道:「你把茄鯗(音xiǎng)搛些餵他。」鳳姐兒聽說,依言搛些茄鯗送入劉姥姥口中,因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嘗嘗我們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劉姥姥笑道:「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 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眾人笑道:「真是茄子,我們再不哄你。」"劉姥姥詫異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餵我些,這一口細嚼嚼。」"鳳姐兒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內。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象是茄子。告訴我是個什麼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籤了,只要淨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脆皮麻婆豆腐:在川菜中,有一道菜它集「麻、辣、鮮、香、燙、翠、嫩、酥」特點於一身,將川菜麻辣味型展現得淋漓盡致,那就是享譽世界的麻婆豆腐。麻婆豆腐在大家心目中是最經典的樸實川味,南堂宴呈現的麻婆豆腐卻體現了一種內斂與精緻。
這道菜要吃得燙,「南堂含翠「廚師長王勇、「南堂聽香「廚師長李金波、「南堂館「廚師長何奎、「南堂小館「廚師長劉志鋼四人從後廚來到前堂,現場為嘉賓分送菜品。由廚師長親自上菜,這既是南堂師傅們對傳統川菜的一種致敬,也是對現場所有嘉賓致以最高的敬意!
師傅們走到嘉賓身旁,用勺子輕輕撬開蔥油脆皮的脆皮,然後在開口的小口中灌入麻婆豆腐。操作完畢,提示嘉賓在品嘗的時候用大拇指和食指拿起蔥油脆皮包裹著的豆腐,一口下去,瀰漫舌尖的將是絲絲縷縷的酥麻,還有那豆腐的滾燙滑嫩,味蕾的滿足一定無以言表,令人回味。另外,餐盤上的酥黃豆也可以和豆腐一起品嘗,增加不同口感享受;吃完豆腐一定要品嘗旁邊的清口豆花,這才算是麻婆豆腐的完整品嘗方式。這道菜可謂是關於豆子前世今生的最好演繹,兒孫滿堂(黃豆、豆腐、豆花齊上陣),吉祥滿堂。

  

  
貝母雪梨配金箍棒:貝母主攻在心經和肺經,雪梨有潤肝、養血生肌之效,二者搭配恰到好處,配以少許的冰粉增加口感,成都風味十足。食用時將金箍棒(手工做成豎條狀的酥脆小吃)掰成段放在甜品中,一起食用,這也是貝母雪梨的另一重境界和吃法了。一個沁入心脾,一個金黃酥脆,堪稱這個季節的黃金搭檔。
南堂宴得到與會嘉賓、專家學者的共鳴與認可。原四川省副省長王恆豐說,今天的宴會做得非常精緻,是站在前人肩上的創新發展,提升了川菜的美學價值,在吸收其他菜系的優點所長中,保留了川菜本真的東西。成都名宴的推出,將為豐富四川美食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做出新的貢獻;四川旅遊學院教授、川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莉說,正在編撰的《中國飲食文化百科全書》擬把最近幾十年餐飲及飲食文化的成就收錄進去,成都名宴的創建與推介應該納入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版塊「飲食文創」。其次,作為飲食文化教學,成都名宴作為文化與文創餐飲也可以放入教材之中,邀請各位名宴的設計人、策劃人到四川旅遊學院去做教學演講,也給學生們帶去鼓勵,告訴他們餐飲是有文化創意的;巴蜀文化專家譚繼和讚嘆南堂宴勇於創新並即興賦詩,他說,味是川菜的君子,從巴蜀文化與川菜歷史來講,1700多年前《華陽國志》說「好辛香,尚滋味」,講究滋味,用四川話說叫「醞味」,與北方話說「韻味」不一樣,四川人改成了動作,注重體驗,體驗它的文化,今天的南堂宴也是一場文化之宴,值得體驗。「百科美食如讀書,川菜系列如明珠。三千年來傳薪火,每著不忘在巴蜀。南堂盛宴走新路,四季沐歌譜新曲。東坡牛肉民為重,名宴不愧美食都」;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麥建玲說,這既是一臺宴,又是一本書,是一本川菜守正、創新的書。整臺宴席調味、溫度、分量、順序把握得非常好且主題鮮明「當代川菜致敬中國美食文化」,是一臺非常值得品鑑的主題文化名宴。

  

  

  

  

  

  

  
南堂宴受到中國烹飪大師一致好評。張中尤說,川菜不應該妄自菲薄,也不能夜郎自大。川菜本身就是中國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我們川菜人應該為之努力,為之發揚光大。發揚光大不是一成不變,不是墨守成規。從今天來看,川菜最大的優勢是味型,是世界很多菜系無法比擬的,川菜可以用任何原材料來做,只要保持川菜的靈魂「調味」和獨特的烹製方法,川菜就可以無窮地變化,今天的宴會是成功的;盧朝華說,今天的菜味道讓人感覺很滿意,比如涼粉味道濃鬱,牛肉汁水統到肉裡的,吃到嘴裡有又不流出來,肉質酥爛化渣,形狀又完整,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菜品的溫度掌握得好,作為中餐特別是川菜是非常講究的;王開發說,任何事物都是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最後發現還有更好的,這就是川菜的繼承發揚,既不墨守成規,也不是亂創新,這就是對了的。成都名宴到了今天第五場,讓我們看到傳統川菜的精華傳承得很好,同時又結合時代發展得很好,川菜的明天肯定大有希望;藍其金說,誠如張大師所講,味是川菜的魂,今天的宴對味的把握是非常準的,而且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是非常成功的,不愧是王總帶出來的團隊;肖見明說,可以用很多形式、很多模式來做川菜,但一定要有四川文化的元素,今天的菜品可以看出整個團隊的用心;張元富說,今天非常興奮,許多菜品實際上改變了對傳統的認知,但又適合現代人,符合川菜的走向,讓更多的人接受川菜。
「南堂宴」由川菜烹飪大師王正金先生帶領擁有過硬本領的廚師團隊完美呈現。在不同的音樂搭配中,茶和酒的搭配也是十分有講究和有意思。三款茶,一是品茗包間時喝到的陳皮白茶、二是餐中呈現在嘉賓面前的玫瑰紅茶,三是普洱菊花茶,最後還加了一款花椒茶,搭配不同的用餐環節與體驗,也適合秋冬時節潤肺降燥。而酒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品飲。桌上小溪流水潺潺,一條紅色錦鯉開道,一杯佳釀順流而下。此時,音樂驟停,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舉杯暢飲,並朗誦一句與酒相關的詩句,賓主相聚甚歡。可謂,「曲水流觴」南堂聚。
(責任編輯/馮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打造意境川菜新繁榮時代 子非「魚麗之宴」 亮相成都名宴
    第二代川菜意境菜——大千系列   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精通繪畫、書法、篆刻、詩詞,對中國飲食文化也很有研究,被稱為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家。 在「成都會客廳」寬窄巷子唯一的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你,為各位名家大廚上的這個名宴,不僅還原古代小雅裡的「魚麗宴」,同樣也用意境菜串起一幕當代魚麗之宴的故事......   傳統文化裡,魚象徵著「吉慶有餘」、「年年有餘」。魚是中國人的飲食信仰,子非用美食美酒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選翹殼魚為主要食材,用赤水河美酒致敬,有了取自《詩經·小雅》「魚麗之宴」的創意。
  • 川菜基金會為弘揚重慶美食文化助力川菜國際發展赴美國交流研討
    (UC DAVIS)共同舉辦了中國美食專題研討會。重慶市胡曉華川菜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趙濤、美國代表處首席代表王蔓女士、川菜基金會技術專家組中國川菜烹飪大師陳泳嶠、王程華和基金會國際創新川菜大師郭紅曉以及中國烹飪大師張大千、徐伯春、張仁宇、陳文,西點師段為等人共同參加了此次中國美食專題研討會
  • LEGLE FRANCE(法國麗固)如意宴—川菜的二十四味型之粵菜大師姐親臨如意宴有感
    大師姐是香港著名飲食專欄作家,創立「大師姐」美食品牌。          (此文轉載《信報--大師姐\食家講場\經歷七年的如意宴(三)》)    如意宴由徒弟陳嵐舒的夫婿張聰先生於2012年始創,用百年餐瓷品牌LEGLE FRANCE(法國麗固)最高端的定製如意系列,在各地舉行了多次高級中菜筵席。
  • 聚焦丨第十二屆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第三屆世界川菜大會在...
    活動以「讓世界愛上川菜」為主題,旨在弘揚中華飲食文化,推動中餐國際化發展,積極促進「川菜走出去」。自2018年開始已成功舉辦兩屆,來自全球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餐飲人群參與活動。第三屆世界川菜大會由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僑聯支持,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眉山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 魚你在一起酸菜魚摘得「2020十大川菜品牌、十大川菜美食爆品...
    11月15日—17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眉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第三屆世界川菜大會」在四川省眉山市順利舉辦。2020全球川菜產業發展高峰會議、2020「天府杯」世界川菜頒獎大會、2020世界川菜烹飪技能大賽、2020世界中華火鍋宴大賽等活動相繼開展,成為今年最為隆重的一場川菜盛宴。
  • 中國十大川菜名廚邱克洪:只要生命在,我就不會忘了振興川菜的初心
    邱克洪,中式烹調高級技師、中國烹飪大師、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副主席、川菜文化全球推廣大使、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原菜根香烹飪學院院長、四川省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現代職業技師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首屆川菜大賽優秀評委、全國第六屆烹飪大賽評委、中央電視臺美食冠軍PK賽評委、2018賽季星廚精英西南選拔賽評委
  • 解讀松雲宴:回歸「川菜正宗」
    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辦、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成都範兒協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中國服務委員會、四川旅遊學院川菜發展研究中心、成都市烹飪協會等機構支持的「成都十大名宴」主題文化名宴創建與推介活動在松雲澤舉辦。
  • 成都名宴系列之六:崇德裡「錦繡十樣」,最成都,很中國,真美麗
    中國烹飪大師張中尤、盧朝華、藍其金、肖見明,川菜文化專家楊代欣,知名媒體人賀平、元霄、飛哥、陳聃、陳怡然、孫培可、劉梓舟、王兆華、張鏡等參加活動,創建成都名宴的其他知名餐飲柴門、南貝、許家菜、子非、南堂館、麓湖遊艇會、成都宴
  • 文化 |《魚翅與花椒》:外國人眼中的川菜文化
    讀者稱道扶霞以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為外國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同時,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熟悉的川菜,對川菜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一個外國人,為何能說起川菜如數家珍,做起川菜得心應手,寫起川菜來下筆有神?細讀《魚翅與花椒》之後,記者恍然大悟。
  • 先鋒星廚國際名廚胡曉華領航川菜創新潮流
    川菜文化發展基金會的成立,也必將在全國乃至海外餐飲市場與川菜名家以及有志於捐資川菜文化發展、資助川菜研究,獎勵對中國川菜文化做出突出貢獻的各界朋友間搭建起溝通和聯繫的橋梁,成為川菜文化發展與社會交流的又一重要平臺,標誌著重慶川菜餐飲業在拓寬、爭取川菜文化研發資源渠道、更好地加強與社會聯繫等方面邁出堅實的一步。
  • 美食 「成都映象」進駐洛杉磯 舌尖上的川菜大步走出去
    大家在品嘗四川美食的同時,也會體會到藝術的氛圍。所以『成都印象』是很精緻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美食,他們的『熊貓湯圓』很有特色,今天正逢中國傳統元宵佳節,『成都印象』的熊貓湯圓會是元宵節的一大亮點。」 杜兵介紹,「成都映象」為大家帶來道地的天府之國川菜,特點是麻辣有度,滋味醇厚,口味多變,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希望當地華人和主流人士喜愛。「成都印象」將把成都茶馬古道和蓋碗茶帶到海外,發揚川菜飲食的同時,傳揚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本次還帶來了中國當代一線藝術家,為大家做一系列展覽,希望大家喜歡。
  • 芝加哥市中心老四川:中國美食文化風景線
    今年,位於密西根大道黃金路段的老四川餐廳推出遊客免費品嘗川菜活動,在輝煌一英裡颳起中國美食文化之風。跨越美麗的芝加哥河,走過古樸壯觀的芝加哥論壇報大樓,在豪華酒店與名牌奢侈店迎面而來的密西根大道上,你會看見熟悉的中國字:老四川。
  • 之參主理人無真:當四代傳承的國宴川菜,遇上快餐時代 | 帝都獵奇指南
    無真是身體力行地踐行了「參」這個字眼,參照參悟中國傳統美食文化,進行有序傳承,使得傳統技法可以發揚、讓食客唇齒留香,記憶入味。我當時眼前一亮,中國的傳統菜怎麼會有白蘭地。 「恰巧是傳統,才突破你想像力。」 從洋酒入菜到國門初開的時代背景,無真為我們一一描述的川菜江湖往事,像極了之參餐廳所在的前門黃金年代,用舌尖去傳遞時代脈搏裡的嶄新世界。 「傳承,我們很認真」這句話是之參的魂,就像我開篇說的那句,能呈現的出來,得是無真這麼較真的人。
  • 「美食聯合國」清單:中國百家餐飲集團品牌大全
    、食代館精品美食廣場;     >     西湖春天、江南廚子、江南味道、粵秀春天;       名人名家集團     名人名家、UNCLE5、名家廚房 、名家粵浙會 、名家海鮮工坊 、名家會 、名家口味堂 、名人名家漕舫船宴;       陶然居集團     陶然居兩江會館
  • 渝宴冰冰龍蝦 美食美景一網打盡的江景花園餐廳
    我們穿越人生,只為遇見;我們擁抱四季,只為言歡;邂逅渝宴冰冰龍蝦(花園江景餐廳),賞南濱美景,品四季美食,皆是歲月的恩賜,在這裡杯中的酒,盤中的餐,口中的麻辣酸甜, 眼中的纏綿愛戀皆是歲月的留言……,更是所有美好的詮釋……渝宴冰冰龍蝦(花園江景餐廳),位於南濱路珊瑚水岸一期四樓,
  • 《中國川菜》雜誌2020年10月刊
    承接餐飲企業推廣,餐飲人物封面、特色優秀產品等信息發布。雜誌紙質版國內發行20000冊/月刊,電子版國際網絡下載越60萬次,歡迎餐飲企業、烹飪學校、大廚個人等聯繫發布信息圖文資訊。歡迎訂閱《川菜》微信版雜誌全年12期220元,請添加微信13980808887聯繫,每月15日發送至微信群,同時,歡迎投稿推廣企業、個人、產品信息。
  • 九鍋一堂重慶菜,把重慶味道帶向全國
    2010年,九鍋一堂第一家門店在重慶觀音橋新世界誕生,從最初的石鍋菜,再到能喝湯的酸菜魚,和重慶家常菜,10年間,九鍋一堂經歷了不斷的蛻變。2020年,九鍋一堂品牌升級轉型為重慶菜,致力於把重慶味道帶向全國,弘揚傳承重慶美食。
  • 孫燕:愛「新」川菜,從品味南堂館開始丨2019十大魅力女川商
    百年前的成都人,請客吃飯都去一個叫「南館」的地方,「南館」菜餚或豐富或簡樸,二兩銀子或三五銅錢,都是美味一頓,食客只要往「南館」裡一坐,甭管吃什麼,光是等待就是幸福的時光。豐簡自由,便是從那時傳開的飲食記憶,這是有關近代川菜最繁榮、最樸實的記載。
  • 淺談川菜,喜愛川菜的朋友必讀
    川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與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是中國特色傳統菜系。據考古分析,商周時,川菜就已進入萌芽時期。東漢、魏晉時,川菜便已形成地域特色,兩宋時期成為地方獨立菜系。在歷史長河中,古川菜幾乎一度毀於戰亂。直至清代,「湖廣填四川」使得四川移民匯集、經濟恢復,川菜才得開始以重新振興。
  • 中國百家餐飲集團品牌大全
    、旺池川菜、和湘匯;麵包新語旗下:麵包新語、拉麵玩家、土司工坊、蛋糕細語The Icing Room、Bread Society、拉麵玩家、卡樂星漢堡、station kitchen、J.CO Donuts&Coffee、大食代美食廣場;百勝旗下:肯德基、必勝客披薩、東方既白中式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