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商網報導)2018年5月24日下午,以「小市場,如何做出大文章」為主題的贏商網城市沙龍第36期《渝城論道》在龍湖重慶星悅薈苗品記圓滿結束。
在購物中心存量巨大、去化困難的大背景下,商業地產在不斷尋求變革,社區商業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姿態越來越受到開發商的青睞和關注,並正逐漸成為城市商業的基礎。雖然社區商業極具市場,但仍然需要精細化的運作,更加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更加系統、專業、全面的商業模式護航。
本期沙龍由重慶市浙江商會副會長、贏商網川渝公司總經理 周旭先生擔任主持嘉賓,並吸引了數十位資深商業人士代表:萬達商管集團重慶區域公司總經理 李興萍、華宇集團重慶商業管理公司執行總經理 王珩、浙江佳源集團中國摩商業總經理 李宏偉、重慶普道富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總經理、新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本部副本部長 謝耀庭、重慶美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肖順萍、保利若比鄰(廣州)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區域招商運營總監 舒華、啟迪協信重慶公司營銷管理部商業總監 邊疆、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務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經理 郭豔、京漢股份川渝區域公司區域副總經理(商業管理) 藏冬、中迪禾邦集團萬城商業副總經理 謝傳華、重慶海派健身股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 陳智強、重慶苗品記茶業有限公司創始人 苗偉。(備註:排名不分先後)
部分嘉賓觀點:
贏商網川渝區域總經理 周旭
十九大之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成為高頻熱詞。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消費升級帶動消費模式升級,如何更好地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定製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成為社會各行業共同思考的命題。在這方面,定位於「最後一公裡」的社區商業,擁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2018年8月,贏商網發起籌辦首屆中國社區商業地產節,以「新時代 美好生活的需要」為主題設立分議題,對社區商業行業內各相關層次的變化做深度交流與有效探討,促進中國社區商業發展,促進各行業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萬達商管集團重慶區域公司總經理 李興萍
社區商業概念目前在行業中相對模糊,區域性商業和社區商業其實沒法做到完全的區分,社區商業基於周邊住宅自然形成的相對較多,承載的是周邊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數社區商業極度重視餐飲、零售業態的布局。但固有模式下的社區商業往往只能滿足消費者的初級需求。近年來傳統百貨相繼閉店,也給業內傳遞了一個訊息:消費者需求日益增高,低體驗感的消費時代已經接近尾聲。
華宇集團重慶商業管理公司執行總經理 王珩
王珩先生認為,社區商業分兩類,一類是自持並擁有決策權的商業,另一類是以銷售為主的商業。社區商業最大的優勢是離消費者近,對於項目方來說,如何與消費者建立更好的聯繫很重要,而對於品牌商來說,應該把產品的服務和品質往上提升。
浙江佳源集團中國摩商業總經理 李宏偉
在核心人流區和大型商業體附近的社區項目佔據優勢,而在郊區和人流較少的地區布局社區商業有一定的挑戰,如何經營這類社區商業是業內需要思考的難題。
每個人消費的機率始終圍繞著家庭、工作、出行等模塊化時間裡。不難看出這種在商場規範下,政府規則下,便於管理,安全性高的管理讓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一定保障。在常態化社區商業的發展下,社區商業的功能性和群眾日常生活習慣決定了家庭消費機率。
重慶普道富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總經理
重慶普道富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是藉助國家大力發展健康產業的良好機遇,依託中國科學院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背靠重慶富僑保健服務有限公司多年從事健康產業的管理經驗而成立的專業從事健康管理的中華養生保健服務企業。普道富僑公司的精英管理團隊為富僑的創新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必將給富僑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普道富僑公司運營管理重慶富僑總店,兼具富僑品牌管理和資本運作等職能,目前正在籌備建設富僑健康社區、富僑康養莊園和富僑健康服務共享平臺。
新玖商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本部副本部長 謝耀庭
隨著近年來社區商業的逐漸規範,7-11便利店接下來將進軍社區商業,也逐漸成為未來發展方向。7-11進駐社區商業首先會考慮品牌是否能夠存活,在當下市場環境,如果品牌只進大型購物中心,那麼規模難以擴大,考慮到成本把控,7-11品牌更青睞於成熟的社區商業項目。
重慶美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肖順萍
社區商業相比商圈型商業的先天優勢,在於能夠輻射相對穩定且數量龐大的區域人口,但如果沒有順應商業變革的大流,無疑是「吃老本」,同時也無法跳出「同質化嚴重」的商業怪圈。
保利若比鄰(廣州)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區域招商運營總監 舒華
「若比鄰超市」是保利打造的自營社區超市品牌,定位為主打生鮮產品和便利服務的社區生活超市,其中生鮮的比例將達到30%-40%,可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一站式」的功能需求,「高頻次便捷」的行為需求及「家庭生活用品」的品類需求。
社區不需要太多傳統品牌,而是需要大量能夠滿足周邊區民生活服務配套的品牌,所以新興品牌尤其重要,是吸引客流的有效砝碼。
啟迪協信重慶公司營銷管理部商業總監 邊疆
不可忽視的一點,目前大部分社區商業的開發多停留在作為其住宅項目的附屬產品的階段,這導致了不少令人尷尬的難題,如「業態過於單一」、「主題定位不明確」 、「運營推廣難」等。相關數據也顯示出目前社區商業運營水平參差不齊,價值被嚴重低估。消費升級時代,社區商業的價值需要被重塑,它的定位不僅僅是家庭的延伸,更是以商業的形式成為城市功能配套。協信將以服務為媒介,連接消費者與商家,與他們一同成長,與這座城市一同成長,實現社區商業的價值最大化,協信全新推出獨立分支商業產品線---協信星光·優家.
同時邊總表示,協信有兩種社區商業項目,一是持有型,例如協信星光天地、協信星瀾匯;二是銷售型,例如協信星光·優家。在經營社區商業時,應該充分考慮社區型商業和購物中心之間的差異,銷售型社區商業同時應充分考慮銷售後的運營問題。社區商業運營沒有所謂的捷徑和奇招,協信對於社區商業探索出的其實是一個笨辦法,那就是回歸商業的本質,做真實的運營。也即是說,作為銷售型的社區商業,星光·優家既要做管理,也要做經營。
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務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經理 郭豔
社區洗衣店相比商業店鋪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更強調便利性和社交體驗,當然對標準化和規範化的需求也越來越明顯。社區商業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顧客在社區需求服務的時候有一個價值的認同感。
京漢股份川渝區域公司區域副總經理(商業管理) 藏冬
從區域中心、社區底商到商業街區、鄰裡中心,不斷發展迭代的社區商業顯然需要更高的商業品質,在這種情況下,社區商業的推廣就顯得更加重要。
高周轉的開發思路使得開發商對於社區商業大多重銷售,輕視整體規劃,街區商業儘可能面積做小,總價做低,快速出貨回款,這就導致社區商業的規劃總是說一套,做一套,最後面世的街區總是千篇一律,毫無自身特色,業主買到或者租戶拿到的商鋪會出現開間進深不合理等各類問題。
中迪禾邦集團萬城商業副總經理 謝傳華
社區商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1-3公裡社區範圍內的居住,它是以便民、利民,滿足和促進居民綜合消費為目標的,這就意味著社區商業生來就帶有很強的公共服務的社會性質,也就是說社區商業既是商業行為,也是民生工程。
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電商的發展促進了消費社區商業的快速發展。作為社區商業項目方可以通過打造不同的標籤屬性,這對品牌方的指導性會非常強。品牌方可圍繞如何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頻次以及單價,特別是跟商場形成黏性之後,共同把社區商業這塊蛋糕「做厚」。
重慶海派健身股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 陳智強
品牌走進社區商業是一種趨勢,趨勢的背後是需求的引導。
17FIT一起健身是海派健身旗下集智能、科技、社群互動為一體的社區型健身品牌,秉承海派一貫使命「讓健身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並讓健康成為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投資」,讓健身從過去的「奢侈品」變為如今的「必需品」,成為 「家門口的塑形健身俱樂部」。
陳總表示,17FIT為了解決「沒有時間鍛鍊」的痛點,將塑形健身俱樂部開遍到各個社區,極大地縮短時間、距離成本;17小時超長營業時間,從清晨6:30到深夜23:30有效的彌補了傳統健身俱樂部營業時間偏短的不足,又摒棄了24小時營業非科學的健身方式。
重慶苗品記茶業有限公司創始人 苗偉
苗品記始於1993年,正式創建於1997年,專業致力於茶葉、茶器、茶館以及茶空間設計、茶生活美學、茶文化教育等經營項目體系。苗品記秉承「仁心妙茶奉天下」的經營理念,倡導「簡單生活,自得清淨」的生活方式,始終堅持產品品質、服務和文化的不斷提升和完善。
苗總表示,苗品記茶館不是一般的茶飲店,苗品記希望通過結合中式茶飲產品與文化,做更加純粹的中國茶。苗品記茶館首創現代新都市茶館連鎖經營模式,既保留了中國茶的原生原味,傳承中國茶館質樸優雅的人文空間,又結合現代時尚的茶藝體驗和舒適環境,無論是年輕人的小聚或是商務人士的洽談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和方式。同時苗總表示,苗品記的選址仍堅持地段為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