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延續至今?

2020-11-22 網易新聞

2020-11-22 09:43:35 來源: 一個腳印

舉報

  作者:謝禮根

  朋友,你知道嗎?為什麼中華文明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以至到了滅族的時刻,如今仍然能夠綿延下來嗎?因為每當生死存亡之際,就有民族英雄出世,前僕後繼……

  湖南伢子說,「若要中國滅亡,除非湖南人死光";陝西人說,「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山東大漢說,「男兒欲報國恩重,沙場捐軀是正道」;河南人說,「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河北人說,「燕趙自古俠客多,慷慨悲壯誰爭鋒?」;四川人的口頭禪,「狗日的龜兒子,給老子滾回日本去!」;東三省人念念不忘,"中華若有難,吾輩是先鋒」,漫山遍野大豆高粱的家鄉;兩廣人人狠話不多,一把菜刀就可以一一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

  

  沒事的時候,我們相互擠兌,江蘇蠻子,山東侉子;相互嘲笑,你那偷井蓋,你那出響馬。但國家有難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人人都有守土抗戰之責,刀劈斧鑿的天地間,到處都是不願做奴隸的人!

  

  這個文明在國家危難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毅然捨棄一切,負重前行!這些人往往被傳誦,被紀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這大概就是我中華文明生生不息,能夠永遠綿延傳承的原因吧?!

  致敬脊梁!致敬英雄!這盛世,正如您們所願。我們當不負盛世。

  中國夢就是強國夢!有你,有ta,有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微評】從四大文明之興衰 見中華文明之永續
    就這位參議員對中國的無理抹黑,北京語言大學學院特聘教授黃靖表示:中國5000年的文明是偷不來的,也無處可偷,只有貢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不斷的、不可或缺的貢獻。在考古中學習歷史,研古鑑今,對當下更好理解中華文明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在5000年以前,我國就已經進入文明階段,且未曾斷裂,一直延續至今。相較於另外三個古文明,中華文明的特色在哪?
  • 向世界解釋中華文明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哈佛極簡中國史:從文明起源到20世紀》,出自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阿爾伯特·克雷格。這本書致力於向英語世界的讀者引介中華文明,解釋全球唯一一個延續至今的古代文明並走向重新復興的奧秘。阿爾伯特·克雷格對於中國史、日本史等東亞區域的歷史十分熟稔,這部篇幅不長的「小書」實則選自作者《世界文明的遺產》有關中國部分,並進行了擴充。
  • 延續中華文脈:書法藝術傳遞文化理念的使者張樂蓀先生
    書法為中華文明的文化原點,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薪火相傳而未曾中斷的古老文明,一定具有最基本的、區別於其他文明的文化內核。黨的最高領導在此深刻地闡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備的三個基本特徵,即內涵的獨創性、價值的永恆性、文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些基本特徵,正是辨識中華文化優秀基因的一把鑰匙。當我們用這把鑰匙開啟了中華優秀文化基因寶庫的大門,也就找到了中華文明的文化原點。
  • 承載了中華文明延續的秘密
    合餐也不是自古就有的,而分餐也不是所謂的高級文明體制,這段用餐歷史的轉變,裡面承載了中華文明延續的秘密。到了秦代,由於西周之後的諸侯群起,發展不平均,導致戰爭百年不斷,導致「禮崩樂壞」,而當時的統治者維護國家穩定,這種森嚴的等級制度依然延續使用,而分餐制也一併延續。
  • 瑪雅文明,蘇美爾文明,中華文明
    《在埃及與中華文明》胖哥已經說明了,中華文明與瑪雅蘇美爾文明有著幾乎共同的信仰。對於山頂洞原始記憶神的崇拜。所以才把神廟建成一座山的模樣,並共同程度的把神廟建在山頂之上。當時胖哥僅僅只是說的是三個文明的相似性,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說三個文明有什麼關聯。
  • 《如果國寶會說話》鍛造通往中華文明的鑰匙
    延續前兩季的良好口碑,該片不僅收視一路走高,各界更是好評如潮,被網友譽為「5分鐘文明簡史」、「重寫了中國藝術史」。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共分四季、100集,每集5分鐘。節目遴選了承載中華民族上千年歷史與文明的100件珍貴文物,通過全新的電視表現手段呈現在觀眾面前,堪稱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
  • 為什麼宋朝以後中華文明走下坡路?只因元明清三朝太特殊
    ——陳寅恪這段話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在一次演講中所說的,他準確地概括了中華文明從誕生到巔峰再到衰落,終會復興的全過程。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歲月剝蝕,始終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雖然它起步晚於古埃及和古巴比倫文明,但它卻是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成果。
  • 這個張網紅竟然公開嘲諷中華5000年文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切莫不懂裝懂誤人誤己!
    張網紅說:「中國別覺得自己牛哄哄的,什麼五千年文明啦,這都是瞎扯!」如此侮辱祖國的傳統文化,自然招致了罵聲一片。張文宏的意思是最早的文明發源於兩河文明,至今只有2000多年,所以中國所謂的5000年文明是「瞎扯」。從張文宏的發言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了他的西方認知。如此忘乎自己的祖國,吐露自己的崇洋媚外,可謂是自找苦吃。
  • 文揚:以前問「中華文明缺了什麼」,現在問「中華文明多了什麼」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文揚】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天下中華——廣土巨族與定居文明》一書,是在觀察者網「70年對話5000年」系列文章基礎上,經過4個多月的撰寫和4個多月的編輯而完成的,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70周年的一本主題圖書。
  • 央視紀錄片《中華文明》:屹立5000年的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整理的如此清晰!(建議收藏)
    這裡的一絲一繡,一茶一瓷,一碗一箸,一爵一鼎,一雕一飾,一冠一袍,一閣一瓦,一簷一榫,一卷一碑,一筆一畫,都帶著中華文明基因,至今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中。我們身為中國人,只有通讀中國歷史,了解中華文明,眼裡才能有更大的世界,心裡有更廣的格局。然而,上下5000年中國文化,浩瀚如海,博大精深,我們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探索呢?欲了解中華民族文明精華,不妨先從紀錄片《中華文明》開始。歷史紀錄片《中華文明》共十集,各集分別體現出每個時代不同的人文主題。
  •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之根
    其實在中華根本文明問題上做這樣的辯論就是自我割裂,說明有一些人還不明白中國文化的本質問題,所以我將這個問題重點談一談。中國文化之源在《易》,解易至深者莫過老子,因為他老人家為中國揭開了易之本源、道的奧義,令中華文明自此代代有回心向道之人,道就是人與宇宙之本源,所以這顆道種一種下之後,中華文明就有了根本種子,中華文明也自此道根牢固,不為外道所侵。
  • 以人為主體:中華文明知識體系的本質特徵
    原標題:以人為主體:中華文明知識體系的本質特徵 ●中華文明歷時數千年而綿延不絕,比較它和世界上其他各種文明,包括那些早已中斷的古老文明,就知識體系而言,中華文明所獨具的以現實的人為主體的特質值得深入研究。
  • 【每日一習話】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習近平: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華文明是偉大的文明。  這段話出自2019年9月30日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上的講話。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那時候的中國正是東周的尾聲,戰國時代的白熱化階段,中華文明與古希臘文明的唯一一次邂逅的機會就此擦肩而過。希臘的古典文明時期,中國正經歷東周的禮崩樂壞。古希臘文明對西方的意義,歷史學家夏曾佑在《中國古代史》作出類比:「中國之有周人,猶泰西之有希臘。」
  •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大學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有一點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現在為什麼總是恐怖主義頻發,永遠是災難不斷、炮火連連?這完全是一個逆反的狀態。而留存到今天比較完整的文明確實只有中華文明。(1)巴比倫文明伊拉克是很少能夠看到巴比倫文明的遺留的,雖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沒有任何存檔,永遠是戰場,幾千年來永遠是戰場。
  • 在災難面前,中華文明是中國精神的永動機
    在沒有完全了解中華文明和文明國家的前提下,你是不可能理解中國的。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是中華文明的守護者。對於中國人他們認為政府——馬丁雅克《了解中國崛起》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襲擊下,儘管一度出現了混亂局面,在國家最高機構的親自指揮下,混亂的秩序迅速得到遏制。
  • 中華文明融合外來文化從歷史走向未來(上中下篇)——智慧人生系列
    傳統在不斷延續,影響著今天的生活,經典也在不斷被重新解釋,至今還是我們精神的來源之一。歐洲由於中世紀神學籠罩,文化曾經有過斷裂,所以才會有重新整理和發掘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歐洲原本是建立在古希臘羅馬傳統、基督教信仰基礎上的文化,隨著各個民族國家的建立,曾經各自分化、凝聚、成型。       中國卻是從國家核心向四周彌散,文化從一元向多元發展。其中,傳統和經典幾千年不斷延續,沒有被打斷。
  • 中華文明的核心精髓和人類終極之路——太一與中庸之道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文明越來越變得支離破碎,無數專業分工,無數國家民族,無數個性與領域,讓世界無比複雜,無比混亂。所有的人都埋頭鑽進牛角尖,越鑽越深,越鑽越細,造成了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隔離,越來越不能相互包容。但是世界的真相真的如此嗎?有沒有其它選擇?
  • 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大學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有一點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現在為什麼總是恐怖主義頻發,永遠是災難不斷、炮火連連?這完全是一個逆反的狀態。而留存到今天比較完整的文明確實只有中華文明。(1)巴比倫文明伊拉克是很少能夠看到巴比倫文明的遺留的,雖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沒有任何存檔,永遠是戰場,幾千年來永遠是戰場。
  • 木材那麼多,為什麼在中華文化裡只有桃木劍能夠闢邪除魔?
    桃樹本身是一種很平常的果樹,但是這種樹卻貫穿了華夏文明的整個發展歷程,特別是古代人們將桃樹視為聖樹,都認為桃樹是陽氣匯聚的地方,所以它能夠闢邪驅魔,周禮中也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的說法,而這裡所說的瓊瑤其實就是水蜜桃,但是追更溯源,要說桃樹為什麼能夠在華夏文明中成為聖樹,根源還在神話傳說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