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塞隆納》是伍迪艾倫午夜三部曲中色彩最美麗的一部。三位大美女加盟,產生了神奇的化學效應,2009年斬獲奧斯卡最佳配角獎。不過影片上映後,口碑兩級化,有的人覺得不知所云,有的人覺得是伍迪老爺子近10年來最好看的電影。
內容簡介:維姬和克裡斯蒂娜是一對性格迥異的大學好友,相約到巴塞隆納過暑假,邂逅了溫柔多情的畫家胡安。各自開始了美妙的豔遇,而胡安美麗多才的前妻埃琳娜的出現,也使得這段豔遇變得充滿了意外且神奇。
很多人看了這部影片後覺得很伍迪,充滿了伍迪式的碎碎念,藝術、性、愛情、中年危機和死亡,一直是他影片中亙古不變的話題。下面我就從中年危機、性和愛情分別來看看這部荷爾蒙爆棚的電影。
01 理智務實遇上自由浪漫:中年危機的提前預演
即是是美好的品德,也抵擋不過美麗的身體。——維吉爾《埃涅伊德》
1 歡喜冤家的開頭,起源是對立吸引
維姬與胡安的第一次見面就挺不對盤,直白的邀約滾床單讓理智又務實的維姬心生不滿。當然,伴隨而來即是針鋒相對,更是強烈的關注。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認知:對立吸引。
社會學家羅伯特.溫奇曾說過:一個外向的、具有支配性的人的需要,正好和靦腆的且喜歡服從的人是天作之合。
但這不過是我們的誤會,團隊成員更傾向於尋找相似點,以便更好的相處。
2 態度的轉變,是男人精心圍獵的結果,更是雙方相似性的確立。
克裡斯蒂娜的突發胃腸炎,讓這段豔遇臨時換角,但情場老手胡安非常聰明的帶著維姬去看望老父親。經過與維姬探討自我的藝術表達形式以及父親對世界難以言喻的愛,維姬已經在心理上認同了胡安:這位看似風流不羈的男人,其實才華橫溢且內心柔軟。
至於晚餐之後去聽吉他,這就不得不感嘆維姬的在劫難逃了。「他懂我,他跟我一樣!」沒有什麼比這些認知導致的情感偏移更有效率了。
3 一夜風流後的糾結,看似是物質或者情感的選擇其實是中年危機的預演。
維姬這個角色算得上是最接近普通人的。務實,按部就班,找好工作,嫁個好老公。可我們在尋找另一半時的物質化,往往會帶來情感表達的漠視。
未婚夫的到來沒有讓維姬不安或者愧疚,更多的是糾結和迷茫。原來十分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可經過那一晚以後變得模糊。維姬看似精明的選擇,其實面臨著巨大的情感交流真空。
這裡巧妙的運用了看似幸福的朱迪,居然跟年輕的合伙人擁吻,引出了中年危機這一議題。多年以後,自己會不會也像朱迪一樣,瘋狂的想逃離生活中的一切。朱迪優雅掩飾的當下,就是自己可以預見的明天。看似物質與情感間的選擇,其實是中年危機的預演。
02 性:來自肉體的本能吸引,終究無法填補靈魂上的不匹配
個人魅力勝過任何介紹信——亞里斯多德
1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克裡斯蒂娜第一次注意到胡安,是在藝術館,身著酒紅色稠衫的胡安真是復古又曖昧。而他與前妻的分手居然涉及謀殺,這種經歷更是平添幾分魅力。
克裡斯蒂娜本身就是個戀愛腦,認為痛苦是愛到深處的必然產物。對於新奇的事物,她都願意嘗試。胡安稱之為思想的自由者。相似的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尤其是發現對方還喜愛自己。
我們會僅僅因為別人喜歡我們而喜歡對方,更何況這個人還跟我們如此相似。
2 原始本能吸引的光環無法消弭靈魂上的不匹配。
同居的日子是極其愉快的,激情之愛永遠都這麼令人炫目。電影畫面變得柔和曖昧,甜甜的。而克裡斯蒂娜甚至覺得已經拋棄國籍跟他在一起,以逃離美國物質化的標籤。然而,深夜裡前妻埃琳娜的來電,讓這段關係撲朔迷離。
克裡斯蒂娜一直在尋找一種自我情感的表達方式,但自認沒天賦。因此她一直在尋找愛情,更是在尋找一種自我的表達。
克裡斯蒂娜藉由著一場又一場的戀愛,來表達自我,直到遇上埃琳娜。這個才華過人的女人,在短暫的觀察之後,積極的發掘克裡斯蒂娜的天賦,引導後者在攝影藝術上的創作。
克裡斯蒂娜與胡安在靈魂上沒有站在同等高度。她的離去,更是因為任何人的人生都不該淪為他人的配色。肉體上的原始吸引,終將無法消弭靈魂的不匹配。
3 追逐目標的模糊,終將在不停的試錯間流浪。
克裡斯蒂娜對於愛情是好奇的、嚮往的,可對於愛情的理解過於理想化,導致她一直無法認清自己,更加無法認清自己要什麼。
胡安在一起時,她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她深信不疑的畫家的情人」。跟胡安、埃琳娜在一起時,她是一抹白色。她甚至無法影響胡安的生活習慣,更逞論成為他創作靈感的繆斯。
無論是兩個人還是三人行,克裡斯蒂娜永遠是他人的底色。這種源自自我認知上的不清晰帶來的次生問題,讓她再一次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追逐目標上的模糊,克裡斯蒂娜們將在不停的試錯間流浪。
03 愛情:相通的靈魂卻無法相守,這是過分追求自我的宿命
愛是自我利益中最微妙的東西。——霍爾布魯克.詹森
1 難以漠視的性別價值,成就風流才子心中的白月光
埃琳娜無疑是風流不羈的胡安心中的繆斯。哪怕在相識之初,胡安也從不忌諱說自己跟埃琳娜的故事。那麼美一個人,在眾多人中選擇了自己。哪怕為她死,也是心甘情願的。
他們之間感情之濃烈,是離開彼此都無法隔斷的羈絆。可愛情不是永恆的,當激情褪去,現實浮現,兩個獨特的靈魂變得格格不入。
2 相似靈魂的碰撞,那是藝術創造的春藥。
埃琳娜的存在是強烈的,哪怕是沒有上場的前半段,她的名字也數次被提及。而佩內洛普的演繹,也是恰如其分。濃烈有美豔,咄咄逼人又相得益彰,西班牙玫瑰果然不同凡響。
更難得的是她的天賦,連自視甚高的胡安父親都對她念念不忘。而胡安本人也承認,自己的作品受到埃琳娜的啟發乃至影響很大。
埃琳娜不僅是胡安的白月光,更是他創作路上的引導者,就像一劑春藥,傷身但效果好。
3 過於追求自我的完整,終將無法想容於對方。
《少有人走的路》裡曾經說到過,愛情初期是個人界限最不清晰的時候,強烈的愛情讓人拋棄自我,恨不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我界限又重新變得清晰。個體不在願意分享自我的界限,對方的某一方面開始變得不順眼。這時,一般人會試著接受對方的差異或者適當改變自己來照顧對方的感受。
可埃琳娜與胡安,作為藝術家的身份,決定了他們會保持相互的獨立性。尤其是埃琳娜,強烈的個人風格,濃烈而不穩定的個人特質。同時也不具備經營家庭的決心與智慧。兩人的分道揚鑣簡直就是宿命的選擇。
四 啟示
兩性關係永遠是聊不完的話題,在現代女性意識崛起的今天,女性在兩性關係中有了更多的選擇。但三位風格迥異在這場豔遇中的遭遇,不免讓我們思考愛情婚姻在生活中的意義。
1 情不是不知所起,一切皆有緣由
在喜歡這事上,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人們都會喜歡有可獲得性的、相似性高的、甚至喜歡自己的人。相同的價值觀會讓人身心愉悅,愛情中更是如此。例如維姬,希望藝術,為吉他流淚的女子一定有顆七竅玲瓏心。可她的丈夫卻只關心買房子的地段、家裡鋪的地毯是否夠夠名貴。
不同的價值取向,南轅北轍的就人生觀。這樣的婚姻味同嚼蠟,中年危機只怕是或早或晚。人生苦短,大可不必如此。為難自己,為難他人。
2 愛情既有激情之愛,又有相伴之愛。前者讓人進入婚姻,後者得以維持婚姻
每一段感情的開始總是令人頭暈目眩,聽到他的聲音就開心,強烈的渴望觸碰她的肌膚,偶爾的眼神交匯都讓人心滿意足一整天,這就是激情之愛。盲目、原始,生機勃勃,其實是荷爾蒙的結果。愛情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相伴之愛。唯有順利進入這個階段,婚姻才能長久。也許牽手不再有心悸的感覺,但想到他/她便覺得安心,往後餘生,只因有你。
3 人過三十不學藝,關注彼此的成長,才能走得更遠
穩固的關係令人安心也容易讓人倦怠,好的關係令人成長。無論婚姻還是愛情,都是兩人共舞的華爾茲,只有同步,才能跳出優雅的共舞。與其憂心於中年危機,或者自我的不完整,不如攜手共同進步,在關係中吸取養分,同步成長。我想起了楊絳和錢鍾書先生,齊頭並進的婚姻:你翻譯,我校對。燒菜做飯都不拿手,那就生一個會做菜的孩子唄。哪怕到了七八十歲,看你仍覺得可愛。
寫在最後
《午夜巴塞隆納》用道德的目光來審視,實在無解。伍迪艾倫選定巴塞隆納,結合城市濃鬱的風格,使得影片有了獨一無二的表達。這個故事,放在上海那是荒謬,發生在紐約那是矯情。
你可以看做是伍迪艾倫式的自我意淫,也可以理解為現代女性在兩性關係中關於自我的呢喃。
關係是一種建構,如果沒有得到維持和改善,就會隨著時間而衰退。我們不能簡單的期望愛情關係會像建築物那樣保持自身穩定,我們有責任創造我們愛情關係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