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瞬間,你感覺春節進入倒計時?
春晚主持人陣容發布,算不算其一?
2月6日,春晚節目組官博@春晚 公布了2018狗年春晚央視主會場的主持人陣容:康輝、李思思、朱迅、任魯豫、尼格買提入選。
2018年春晚,沒有董卿。
2005年,21位聾啞女孩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驚豔絕倫,《老鼠愛大米》從大街小巷紅到了春晚舞臺。
也是在這一年,董卿從倪萍手中接下「春晚一姐」的主持棒,在13年葳蕤時光的雕琢下,一路成長為央視當家花旦。
(感謝每位的悉心閱讀,希望給予你美好的一天,如果想了解更及時的資訊,可以關注小編哦。)
2018,當我們都以為她會繼續下一個12年的輪迴時,她卻選擇了在人生最曼妙的時光戛然而止。
主持人名單公布不久,董卿在官博上寫道:
時間和精力有限,專注於想做的節目,會失去一些東西,就像過去13年主持春晚,沒辦法回家過年一樣。
......春晚是一份榮譽,這個舞臺永遠值得尊重......
上則盛世,下則團圓。
仔細算算,董卿確實已經有13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年了。
倪萍主持了12屆春晚,謝幕時45歲;
董卿主持了13屆春晚,謝幕時44歲。
我們霸佔了她們這些年,也是時候,讓她們回家了。
董小姐,感謝你13年的陪伴。
2006年,倪萍作客《藝術人生》,訪談結束,倪萍抽到一個新生代主持人的提問:
臺上萬眾矚目,臺下的寂寞無助,
曾經鼎盛一時,總有落幕的一天,
怎麼平衡和面對?
提問的人,就是董卿。
倪萍答:「當一個戰士穿上軍裝,一直被領導派到前線打最重要的戰役,當你回到我這個年齡,和我現在這個狀態的時候,你一定會特別覺得,生命特別值得。」
春晚之於董卿,是一扇大門,她通過這扇大門看世界,人們通過這扇大門看見了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世間萬事,皆是如此。
或許正是這種精神力量的建立,支持著董卿在春晚的舞臺上一站就是十幾年。而她也在這歲月的洗禮下,散發出最璀璨的光芒。
就像她曾在《朗讀者》新書發布會上,朗讀的林清玄之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開》中說的那樣:
「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
「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
「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對董卿來說,生命就是用來綻放的。儘管這花開也要歷經歲月的淬鍊。
她曾經出過錯。
在報幕時將馬季先生的兒子「馬東」說成了已經去世的「馬季」,她站在風口浪尖被吐槽炮轟。
那是她最晦澀的一屆春晚,她沒有參加慶功宴,哭著度過了新年的第一天,後來,她在公開場合接受馬東的採訪,鄭重道歉。據我所知,那之後她沒再在主持的節目中出過錯。
她曾經備受爭議。
給劉謙當搭檔表演魔術時被指穿幫,她被網友嘲諷為「託兒」,說她沒有專業精神。董卿在接受採訪時,只解釋了一句話:作為主持人,就是要把最好的節目效果呈現給觀眾,只要觀眾喜歡,我願意做這種託兒。印象裡,那是她少有的言辭犀利。
而最令人難忘的,是她留下的美麗芳華。
她的溫婉知性、落落大方,笑起來月牙一樣的眼睛,在那麼長的時間裡,給了我們除夕夜最溫存的記憶。
(感謝每位的悉心閱讀,希望給予你美好的一天,如果想了解更及時的資訊,可以關注小編哦。)
《挑戰不可能》裡,有一期專門為董卿設計的挑戰。
那是她主持過的13屆央視春晚的照片,每一幅照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董卿說:這一次,不是為了挑戰,而是為了回憶。
在生活中,有一種女子,她由內而外散發著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無關顏值;她的一舉一動都自帶香氣,使人忍不住想去靠近。
董卿便是如此。
14年的時候,董卿的事業迎來巔峰,拿獎拿到手軟,無數的節目邀請她做主持,但她內心卻很焦慮,她感覺自己陷入了瓶頸期,「你現在做的一切,是循著套路,還是因為激情和熱愛?」「你敢不敢停下來,停下手裡的一切,重新開始?」
△停下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痛定思痛之後,她選擇了急流勇退,把過去的一切清零,開拓新的自己。她停下所有的工作,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去了美國的南加州大學進修。
而2016、2017年,她帶著《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這兩檔扣人心弦的節目,化繭為蝶,涅槃重生!
從《詩詞大會》到《朗讀者 》,董卿始終以文學之名叩問生命,信手拈來的詩詞歌賦,脫口而出的名人典故,甚至她的一顰一笑都像是一幅別致的風景畫,美的清新雋永,美得沁人心脾。
你的氣質裡不僅藏著你擦過的口紅,也藏著你讀過的書。沒有誰,比董卿更適合詮釋這一點。
要讀過多少書才能款款而談,經歷過多少事才能淡然百態。
自此,董卿的人設,再不僅僅局限於春晚主持人,另一個董卿形象浮現在我們面前:古典知性美。
就連「毒舌姐」金星也忍不住讚美道:
真正的美人,有聞過書香的鼻,吟過唐詩的嘴,看過字畫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紅,讓我們看到了不顯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林清弦說:「一個人的氣質裡,藏著她讀過的書。」
此語用來形容董卿,倒是極為妥帖。
那一望皎然的優雅,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澱。
若有詩書藏於心,何懼歲月敗美人。
可對董卿來說,春晚和古典從來不是她唯一的光環。
曾經她「把最好的笑容都留給了觀眾,留給了舞臺」,如今,她選擇把最溫暖的祝福和最真摯的陪伴留給家人。
13年了,讓我們對她說一句:董卿,謝謝你,新年快樂!
她說:「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那是她最喜歡的一句話,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銘。
活得最漂亮的那種人,是隨時都在準備重新開始的人。
不放棄探索世界的熱情,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就不會懼怕被別人忘記。
最後,讓我們在她溫睿的聲音裡,與她暫別。有時轉身,是為了下一程的精彩。
《青春》
人生有一首詩,
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
往往並沒有讀懂它。
而當我們
能夠讀懂它的時候,
它卻早已遠去,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 青春。
青春是那麼美好,
在這段不可複製的旅途當中,
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記憶,
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獨的、不安的,
還是歡騰的、熾熱的、理想的,
它都是最閃亮的日子。
雨果曾經說:
''誰虛度了年華,青春就將褪色。''
是的,青春是用來奮鬥的
不是用來揮霍的。
只有這樣,當有一天,
我們回首來時路,
和那個站在最絢爛的驕陽下
曾經青春的自己告別的時候,
我們才可能說:
「謝謝你,再見」
(感謝每位的悉心閱讀,希望給予你美好的一天,如果想了解更及時的資訊,可以關注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