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香港街市,那裡,不止是一個買菜的地方

2021-03-02 橙新聞


編者按:

 

橙子君今天想向大家介紹一個關於香港本土的事物,那就是街市。橙子君希望大家能夠靜下心的看完這個片子。我們想告訴大家,在香港,本土並不是政客吵鬧的概念,我們不需要停留在虛擬層面上的本土,這,才是真正的本土,真正的香港。

 

《街市,不止是一個買菜的地方》

拍攝、剪輯 |劉智恆、陳銘鴻

文 | Stacy Li

攝影|Dustin

  

為什麼,我們想拍一條關於香港街市的片子?

 

街市,在臺灣叫市場,在內地叫菜市場,無論怎麼叫,都離不開濃濃家常味和煙火氣。在自認年輕人的你我眼中,街市算什麼?一個不型不潮的長者活動場所?一個擁擠嘈雜的師奶文娛中心?一時興起與伴侶玩煮飯仔的拍拖去處?

 

小時候會跟著父母、家人去街市買餸,漸漸長大,我們中的許多人,已習慣徘徊在光鮮明亮的超市,習慣探索熱鬧精緻食肆,習慣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街市已不屬於我們的活動範圍,既不能打卡,也無法騙贊。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採訪了80後文字作者葉子騫,他寫了一本書叫《十九遊街市——街市成景點的本地遊》,描繪一個偽文青、真潮人眼中的香港18區街市。並非TVB式的「好好味!」介紹,他寫出了最個人的眼光和情感,最生活化、最粗糙、最原生態的香港街市。


約他採訪純屬好奇,一個80後作者\美食blogger,為什麼想去寫髒兮兮的街市?他有什麼特別的成長經歷嗎?我完全沒好好想過,他所描寫的街市,為什麼值得他尋訪。


   

那次與他約在深水埗保安道街市見面,一入去便明白,為什麼他想我來這裡。寬敞明亮的空間不輸超市,相當整潔舒適,一掃我的「髒兮兮」偏見。我們在最頂層的大排檔足足坐了2個鐘頭,阿叔下午要關門,都不忍心叫我們走。收拾好桌椅後,還專門留了一張檯給我們坐,當然,不用另外點飲品。採訪完畢,不由得喜歡上這個街市。



而葉子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成長經歷,他只是一個把眼光投向街市的人。聽了他的介紹,我才明白他說的道理,「街市是小區的舞臺,是最local的景點」

「我們花了不少錢去日韓臺,其實有沒有想過,自己住的地方亦有不一樣的風景?」街市充滿的人情味、鄉土味、生活智慧……這個城市還有第二個這樣的地方嗎?

     

採訪完後我對他說,希望有一日可以拍一條片,跟著你去看看街市。

     

好在大家都是有心人,「街市遊」終於成行。我們選了北角春秧街、觀塘瑞和街和大埔富善街這三個分別在港島、九龍和新界的街市,不同小區、不同風味。究竟街市的魅力何在,相信看完這條片你已心中有數。



是不是覺得,我們離開街市太久?好在,街市從未離開過我們。它們與城市一起變化,有的搬遷,有的被大集團管理,但令到街市可愛又熱鬧的那些人事物,現在都還在。

   

如你有耐心看這條片,不妨再多花一點時間,聽一首我想推薦的歌——謝安琪的《獨家村》。頭幾句歌詞,似乎寫出我們與街市漸行漸遠的關係,寫出我們在這個浮華城市漸漸失去的記憶。

     

我相信自求多福,只想販賣與眾不同。

若你為求風光去鞠躬祝福你成功。

這小店就如美夢,不想因應恩客易容。

就算將過得很窮,賣它僅有的種。

精彩文章,暗號在此:

公眾號後臺(文字內容需輸入簡體字)

回復【騷亂】

看《橙圖集|香港騷亂逾十小時 警察遭圍毆向天鳴槍示警! 》

 

回復【窮人】

看《在香港做窮人不如在大陸做窮人》

 

回復【年輕】

看《香港年輕一代是井底之蛙?》

回復【24】

看《24萬/㎡的香港「豪宅」什麼樣?看完這篇你幸福指數爆表》

回復【高興】

看《內地人不來了,香港真的高興嗎?》

 

回復【差異】

看《15張圖秒懂香港人與內地人的差異……(最後亮了!)》

相關焦點

  • 香港街市大爆發!恐成下一個華南海鮮市場?!
    香港又爆發了一個新的群組:紅磡街市群組!這兩個街市之間,步行只需要10分鐘。而之前曾經到過土瓜灣街市買菜的顧客中,也有最少8人確診。但魚檔本身確是一個很危險的傳播點,潮溼、溫度低,病毒的存活時間可以達7天以上。魚檔內的桌子、砧板、秤、水、裝魚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病毒(北京的新發地市場就在砧板上發現了新冠病毒)!
  • TVB恩愛夫妻去街市買菜回家下廚 蕭正楠向黃翠如傳授買菜心得
    現在兩年過去兩人依舊過得非常恩愛,日前有媒體拍到他們夫妻倆一起去街市買菜回家親自下廚,黃翠如就被老公曾經形容為生活上的白痴,當天蕭正楠親自向老婆傳授買菜心得。黃翠如最近忙著為新電視劇宣傳,而日前就有記者拍到黃翠如宣傳完新劇從電視臺出來。
  • TVB恩愛夫妻去街市買菜回家下廚 蕭正楠向黃翠如傳授買菜心得
    現在兩年過去兩人依舊過得非常恩愛,日前有媒體拍到他們夫妻倆一起去街市買菜回家親自下廚,黃翠如就被老公曾經形容為生活上的白痴,當天蕭正楠親自向老婆傳授買菜心得。原來老公蕭正楠早就在樓下等著,蕭正楠坐上駕駛位後就載著老婆前往附近的街市。接著兩人下車後就很開心地有說有笑走路,黃翠如性格一向都比較像大男孩,所以夫妻倆可是很聊得來。
  • 帶你去看香港最in的街市
    街市,除了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見證了一個地區的社會發展,同時,它還承載了許多當地的特色老店、特色文化。然而,在新零售正紅火的當下,我們也可以看到:對於很多投資建設者來說,太多人忽略了街市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對於發展街市,除了注重方便快捷、易於管理和經濟收益,更應該結合本土文化及發展歷史,傳承精華,並深入商戶,助其保留與發展。
  • 尋跡香港丨一個已經不是街市的街市有什麼好看
    街市,就是香港的市場。香港開埠初期,傳統市場多數都設在街道旁,因此稱為街市。大埔戶外街市如今,這樣的市場在香港已經比較少見。大部份商販都已經遷入由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的室內建築物,但沿用「街市」之名。申請售賣土地表,俗稱「勾地表」,曾經是香港特區政府拍賣政府土地的一個途徑,此制度在亞洲金融危機後(1999年)推出,在當時,它與另一傳統的拍賣官地機制──「常規賣地」同時施行。簡單地說「勾地」就是土地在正式掛牌出讓前,由對該土地感興趣的單位向政府表明購買意向,並承諾願意支付的土地價格。
  • 香港 五個街市 六款相機
  • 香港大埔墟街市
    到香港尖沙咀的時候,是下午1點多。百無聊賴。我突然想起可以去逛街市。
  • TVB司儀鄧英敏戴禮帽成習慣,街市買菜打扮紳士,半生自娛自樂
    而即將在12月18日迎來66歲生日的資深綠葉鄧英敏在一眾配角中的演出談不上是最出彩的,不過因為在劇中又一次出演了法官的角色,而備受討論,算下來都不記得鄧英敏在TVB演過多少次的法官角色,要給他配上一個TVB御用法官都不為過。
  • WET MARKETS TRANSFORMED 街市文創樂園
    街市的前身是墟市,墟和市是兩個不同概念,「墟是專賣乾貨的,以前交通不便,人們不能每天開檔,只能每隔數日把貨物運來空地出售;市則是指漁市,賣溼貨的地方,由於漁獲要趁新鮮即日出售,所以需每日開檔。」本地歷史研究學者鄧家宙(Billy)博士解釋,1841年香港開埠後,買賣需要增加,殖民政府為了確保衛生,便開始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劃分空間予小販擺賣,部分是以朝行晚拆方式經營。
  • 街市變幻,人情是否也跟著一起消失了?
    那些消失了的街市鳳姐一家人,都是倚著灣仔街市長大的。從外婆開始三代人都是賣菜的。她的母親90多歲,每天梳好精緻的髮型,描了眉,塗了口紅,坐在菜檔的一角剝蒜。她外婆當年賣菜的舊灣仔街市,建於1937年,是全香港第一座「流線現代主義」建築。1996年,香港特區政府將它納入發展計劃,要拆除後遷址新建。
  • 騰衝是一個夢開始的地方,你可以在那裡感受,在那裡邂逅
    有一個四季常青、溫度宜人的地方,在那裡百畝菜花競相開放,微風吹過,騎著自行車,遊走在這個城市,你可以找尋到屬於你自己的「世外桃源」。這個「世外桃源」就是雲南省邊陲的騰衝市。別看騰衝是一個小城市,但是它的地理區位很重要,它是中國與南亞的連接點,歷史上也曾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個必經小城。事實上,很多人還不了解騰衝這個城市,但是只要來過騰衝的人都會愛上這座寧靜祥和的小城。如果你行走在這座城市的街道,你會感受到他的寧靜與靜謐,你會感受到這座城市並不像西雙版納和大理那樣人聲嘈雜、人頭攢動,這也是人們喜歡騰衝的一個很重要的理由。
  • 到香港,有一個地方不可不去
    對中環情有獨鍾,總覺得,那裡才是體現香港精神的地方。這次在中環逛,發現一個舊香港,不斷發出的新芽。從港鐵中環站出來,走去PMQ元創方(PMQ是以前的「已婚警察宿舍」,現在已經變成創意生活區)。沿著「皇后大道中」走到半山扶梯腳下,突然想到從來沒坐過扶梯上山,於是臨時決定坐一次。
  • 香港生活知多點——日常生活篇
    話不多說,江小姐來給大家看看香港的街市究竟長啥樣子吧。香港的街市通常都在室內(露天的也有,但是比較少。室內的街市是政府提供場地給商家,所以算是持證上崗的正規軍喲),有空調,有扶手電梯,購物環境比較乾淨。一層樓賣葷菜(牛羊豬等肉鋪,魚蝦蟹等水產鋪和凍食鋪),二樓賣蔬菜,面點,水果,花卉以及雜物。
  • 澳門「黑梟」巨頭——「街市偉」吳偉的江湖路
    在香港和澳門回歸以前,環境很是動蕩,那個時代也成就了很多幫派的梟雄,澳門黑梟巨頭,「街市偉」吳偉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江湖路是怎樣的傳奇呢?1945年到1953年,香港人口從六十萬膨脹至二百五十萬人,中國大陸的連年戰爭和世界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的災民大規模湧入香港,而那期間也正是香港工業興起之時,故而香港政府對這些低價勞動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六年級作文:熱鬧的街市
    快過年了,街市上非常熱鬧。樹上掛了月亮、紅燈籠、雪花,草叢繫上了彩燈,晚上簡直是燈的海洋。早晨起來,吃了早飯,我們要去陌南附近逛街市。一路步行花了四十五分鐘才到達街市。街市的兩旁都是地攤,有賣衣服的,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乾果的,有賣水果的,有賣糖果的,有賣魚的,應有盡有。
  • 澳門叱吒風雲人物,「街市偉」的逐浪人生
    街市偉街市偉出生於1957年香港的貧民窟,新界遠郊的大帽山,原名吳偉,家境貧寒,沒讀幾年書就早早輟學,踏上社會補貼家用,來到大埔菜市場經營著一家豬肉檔,菜市場在香港被稱為「街市」,街市偉的綽號由此而來。
  • 香港蔡瀾帶路!藏在九龍城街市裡的「樂園」
    茶餐廳源起於二戰後,百廢待興的香港。▲《花樣年華》片段,背景為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茶餐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處於社會轉型期,白領藍領湧現的同時帶來新的社會需求:既可以快速解決用餐需求,又可以休閒「聚腳」。
  • 【城記】九龍城,香港最有人情味的城區
    查小欣  香港著名傳媒人、主持人、作家香港傳媒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對香港娛樂圈的權威報導、深度剖析
  • 在香港 | 周潤髮帶你吃遍九龍城的地道老店
    九龍城街市香港九龍城衙前圍道102號關鍵詞:#買菜#第一站,就是九龍城街市。從「樂富」地鐵站出來,走15分鐘就到,iRent九龍城公寓也緊挨著九龍城街市。這片街道不會太寬也不會太窄,剛好留出一段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這裡你能看到生活的具體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