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邀您閱前思考
一花獨放不是春。未來的快運江湖舞臺上,期待更多「青藤」們大施拳腳。
2020年已然過半,對快運行業而言一定是喜憂參半的半年。喜的是,雖然巨頭林立,但還沒有哪家或哪幾家巨頭能一統江湖,新的入局者也並未被一棒子打死,更多地具有強區域屬性、全網屬性、新型的組織模式的新玩家入場,一大波新生代快運品牌紛紛破殼;
憂的是,競爭日益白熱化,頭部效應的趨勢越發明顯,市場的整合客觀上也在加劇。比如,含著金湯匙誕生的修正快運被曝欠薪停擺,另一個老牌玩家速爾也深陷泥沼,其情其景讓人唏噓。
有人說現在是最差的時代,不管是已進局者還是新入局者都將面對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也有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國家政策、市場發展紅利,無一不在為行業注入催化劑。
不論好與差,現在的快運與過去的快運,都已是兩個時代。
車輪滾了幾十年的零擔快運,從未像今天這般迷人眼。
老鬼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及和強調的一個觀點:
當下快運市場諸強混戰的局面像極了五年前的快遞。
時至今日,在7大上市快遞巨頭合圍起的市場屏障與競爭壁壘前,「外來者」想要分羹的可能性近乎為零。
當快遞的窗口緊閉到密不透風,風向必然會發生轉向——
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網絡主體極度不平衡的零擔快運開始成為「下一個風口」。
想要深入解局這個當下公認的「準風口」,我們不妨稍微追溯下源頭:從1949年的計劃性物流,到1984年的物流市場化,到1992年的物流網絡化,到2010年的物流網際網路化,再到2019年的物流綜合化和智能化,行業縱深變革加速。
市場進入新階段的同時,經濟下行也給物流人帶來不同維度的思考:頂層設計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核心產品創新及快速迭代。對於所有入局者來說,是短期壓力,也是一個謀動突圍的絕佳機遇。
一個時代一個玩法。
不可否認,快運江湖「百花齊放」的同時,還有肉眼可見的迭代與整合:從廣度覆蓋加間接交易,依賴層層分銷商和零售商,進行用戶覆蓋的傳統線下物流;到廣度覆蓋加直接交易,依託平臺流量,直接面向最終用戶的電商物流;再到精準覆蓋加靈活交易,基於平臺數據定位目標用戶,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的即時物流;物流行業的創新、顛覆和迭代的速度隨著商流的演變在加快。
一直以來,德邦與安能都在爭奪零擔快運的龍頭之位。雖說就貨量而言安能暫時領先,但很多事情都不是亙古不變的。物流行業,尤其是零擔領域,對比行業內各平臺或網絡公司起網方式、發展現狀、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可以發現,行業格局遠未穩定。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主要得益於三方面——
一是快運市場本身就足夠大,整體規模為快遞市場的2-3倍,絕對的萬億級市場;
二是快運存量市場集中度不夠高,行業CR10的佔有率還不足10%(同等的,快遞市場CR10市場佔有率接近90%),未來整合空間非常大;
三是快運的增量市場值得期待,主要是大件電商即將迎來爆發期。
一直以來,零擔快運市場大多是巨頭的領地。但容量大、門檻低、參與者眾多的萬億級零擔快運市場,正在被更多的新銳品牌蠶食。
今年3月,一個名叫匯森速運的快運品牌起網;4月,蟻鏈物流宣布成立,並將於6月28日首次在行業亮相;5月,快兔物流更名「快運兔」,在一個月之前完成B輪融資;6月,青藤快運第一次戰略及經營會議在上海召開,潛行許久後終於浮出水面。
江人代有才人出。快遞也好,快運也罷,生意要想做大,一張通達全國(最起碼核心區域和城市必須覆蓋)的大網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快運行業發展到如今,已經出現了太多的模式案例。
問題來了:如何起網?
傳統且有成功經驗的做法是兩種:一種是直營,如快遞領域的順豐,零擔起家的德邦;另一種是加盟,如快遞領域的通達,快運領域的安能。
後來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又延伸出第三種:直營+加盟,比如百世。實際上,在後續的網絡改造過程中,包括通達在內的快遞都升級成這種模式。
近年來,又出現了第四種解決方案——聯盟。其中頗具代表性的玩家有以下幾個:
壹米滴答,首創區域網聯盟起網方式,通過自營幹線連結形成全國快運網,再通過併購優速搭建快遞網,實現三網融合,並在此基礎上布局車隊、三方、車後市場、供應鏈金融等產品和服務。
三志物流,省際幹線整合入股自營或專線加盟,省內支線加盟,收貨網點加盟等方式,實行股份制線路阿米巴管理模式,每一條線路乃至每一單業務從員工到公司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線路和網絡的快速擴張。
德坤物流,通過省際專線合併重組,實現一點發全國,再通過不斷整合更多優質專線,實現線路的擴張,目前核心戰場在經濟發展的廣東和江浙滬等地區。
聚盟,以園區為基礎,通過總部和專線聯合共建各地二級平臺、二級平臺參與一級平臺的方式起網,並開展線路加盟和網點加盟,組合形成全國網絡;以蜂羽APP為抓手,打造線上流量入口,吸引貨源和運力,形成線上線下交易一體化,從專線集合平臺向新三方物流平臺轉型。
蟻鏈物流,參照壹米滴答以區域網聯盟方式起網,通過區域網省內網絡優勢,吸引落貨,提供共同配送服務,同時引進有產業背景的投資方,建設物流園區,打造物流金融等產品。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毫無疑問,物流行業發展進入變革快車道,不管是哪種方式,每個入局的快運品牌都各有千秋,切入點和前期定位也各不相同,而他們對於重塑行業格局的不懈努力,正激勵著每個踐行者。
風往哪個方向吹,浪就要往哪個沙灘拍。
如前所述,中國的快運江湖的水大魚大,從來不缺「鯰魚攪局者」。就在大家認為零擔快運領域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時候,「青藤快運」靜悄悄地破殼而出。
▎1、青藤快運是誰?
據公開資料顯示,青藤快運是一家新興的科技型的的物流平臺公司,由山東宇佳、河南鴻泰發起成立,東北遼西、陝西秦東、寧夏萬家通、甘肅聚盟、青藏東方洋程、四川西部風、重慶迪豐、廣西高華、安徽中原和雙陸物流首期參與,總部位於上海。
起網模式上,青藤快運以區域網+專線相結合,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國的高性價比快運網絡。通過聯合物流園區、配送公司以及其他資源方,以組織創新和高效協同驅動,實現門到門全鏈路運輸服務,建設物流行業基礎設施。
業務運營上,青藤快運致力於全網運營流程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業務入口統一、結算規則統一和操作場地集約,為客戶提供物流和供應鏈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已有十幾個省級網絡及上百家省際專線加入青藤快運網絡。
▎2、模式有何創新?
趨勢如同空氣,沒有離開,但也很難把握。在時代的大潮下,青藤快運如何才能把握趨勢,不被拍暈在沙灘上?
據老鬼了解,2019年上半年,幾個省的區域網為解決出省渠道整合、末端配送和中轉穩定、代收貨款可控及一票到底等問題,而組建一家全國物流平臺,可惜因準備不足,追求大而全,成員各自發展思路難以匯聚而以解散收場。
現狀讓人倍感刺痛,但卻再真實不過。
基於這種現狀,青藤快運發起者詳細分析行業趨勢和行業格局,在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聚合優秀的區域網和優質專線,以「區域網+專線」的創新模式,成立青藤快運。
作為操盤手和掌門人,青藤快運董事長周倜給出的方案是——順勢而為,區域網+專線模式切入。
一方面通過深耕本省的區域網,同時需要走向全國,實現省內省外一體化經營;
另一方面,在多種因素驅動下,作為貨量整體佔比最高、運作靈活性最高、經營數量最多的專線物流群體,需要一個穩固的前端收貨網絡和末端分撥配送網絡。
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二者深入融合,同時在保持各自靈活運作的基礎上,實現網絡加密、線路加粗和點點直達。
我們常說,一個穩定的全國性零擔快運服務網絡需要巨大的貨量規模的支撐,而組織化底層的小型物流專線企業,抓手非常困難。在這方面,通過青藤快運的模式創新,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在頂層設計上,聘請頂尖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和諮詢公司作指導,建立起現代公司制度。
在團隊組建上,由融合全國網絡、區域網絡、物流平臺、專線和信息技術等多方基因的人員組建而成。
在融資策略上,選擇適合的資本作為長期夥伴。
在經營策略上,以魯、豫、川、渝和東三省為根據地,以其他省份為重點梯隊,以優質專線為幹線通路,產糧大區江浙滬皖粵獨立打造,穩步有序推進各項業務。
多元垂直模式的深耕之下,青藤快運開始像蛋殼一樣被片片剝離,破殼而出。
年輕,是青藤快運解不開的「心結」。
通常來講,快運江湖「老司機」的拼殺已經相當激烈。青藤快運這一「小鮮肉」式的項目或者初創公司,除非是已經具備相當大的規模,或者得到實力雄厚的資本加持,否則很難獲得市場的青睞。
問題又來了:剛成立不久的青藤快運如何破除「稚嫩」的固有印象?
眾所周知,快運行業發展到今天,資本市場和加盟夥伴對投資回報周期和企業自身盈利能力的要求都空前提高,如果企業盈利遙遙無期或不達預期,投資者和加盟夥伴就會選擇用腳投票。
「快運小鮮肉」青藤快運之所以能夠在豪強環伺的快運江湖破殼而出,除了創始人多年累積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切中了當下零擔快運市場的痛點,並且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為實現「破圈層」,青藤快運發展初期便確定了「兩頭做實、中間做粗、以貨聯網」的發展戰略,聚焦主航道、建設護城河,圍繞著讓區域網更好、讓專線更好、讓合作夥伴更好的宗旨來落地各項工作。
▎1、聚焦「主航道」,夯實網絡根基
聯盟式起網可以因人而聚,同樣也可以因人而散。青藤快運的第一個大考就是:如何有效消除這種不確定性?加之,青藤快運是以「區域網+專線」的「身份」出生的,一旦其最基本的網絡根基發生波動,後續的「成長」也不會是一條直線。
周倜堅信,物流業是服務行業,用戶體驗是青藤快運核心關注點和平臺發展航向標,隨著經商渠道的多元化和數位化,如何構建滿足客戶需求的物流網絡,是青藤快運一直在踐行的著力點。為此,青藤快運在夯實網絡根基方面下足了功夫:
(1)落貨平臺。以區域網為依託,以園區共享為紐帶,搭建落貨平臺,把區域網自身深耕多年的網絡優勢共享出來,打造開放落貨平臺,為區域網、專線和三方物流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把控末端質量,做到末端無憂。
(2)專線加盟。利用區域網的網絡密度優勢,大力開發貨源,打造開放加盟平臺,邀請專線加盟共建,為專線提供有力收貨渠道,做強做大幹線通道。
(3)核心產品。一方面把區域網現有的省縣直達、倉配一體、城市共配、縣鄉村物流和代收貨款等5大優勢產品推向全國,另一方面結合全國網絡和專線特點,布局大車落貨、時效產品、電商產品、倉配一體等5大產品及增值服務。
(4)網點加密。在目前各省區網絡覆蓋不足以及產糧地區,有計劃地開展招商加盟,布局青藤快運網點,以實現網絡的加密和持續下沉。
(5)客戶開發。積極共享各家現有資源,選擇適合區域網和專線運作的行業客戶進行對接,重點對接有倉配一體化需求的客戶、電商線上下單客戶,積極打造開放貨源平臺,對接各大流量入口及直接發貨客戶。
▎2、建設「護城河」,圍繞「主航道」提供有力支持
底盤穩定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匯集各方的專業力量,深挖護城河,全面出擊。基於這個邏輯,青藤快運緊鑼密鼓布局一條條產品線,圍繞「主航道」,突破成長困境。
(1)信息技術。遵循穩步推進、差異化實施、自主研發的原則,建設信息技術中臺,目前已實現預付制下的線上結算,從各家分散的信息技術孤島,通過數據的交互,實現一票到底。
(2)物流園區。以場地集約、倉配一體、省內省外一體為標準,積極布局綜合性物流園區,為產能擴張和業務融合打下基礎,目前青藤發起企業已有近10個物流園區,並同眾多專線物流園區溝通洽談。
(3)物流金融。和知名供應鏈金融機構積極對接,開發同網點、三方和專線發展相匹配的金融產品,賦能網絡上的各類成員。
(4)甩掛和甩箱。以區域網和專線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實現甩掛運輸,降低幹線成本,提升運作效率;在青藤快運部分發起企業應用甩箱,降低短駁成本,提升運作運作。
(5)集採平臺。在車後市場、物流保險、物流設備及耗材採購等方面,對接上遊企業,利用網絡規模優勢,逐步實施集中採購,為網絡上的企業降低成本。
對於未來的發展,青藤快運也有明確的規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修正,不拘泥於與具體同行比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以科技為引領,集約資源和人才,穩健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中國的快運江湖,從不缺乏想像力。
步入二字當頭的新時代,人和貨的邏輯不斷被重塑,逐漸從「碰貨為王」演化為「以人為先」,從「如何運更多的貨,掌握更多的客戶資源,」轉變為「如何提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服務,實現用戶需求的充分滿足」。這意味著,當行業內的不同玩家決意做大做強時,它們的命運註定是彼此靠近,犬牙交錯又不可分割的。
就如同周倜所言,唯有以敬畏之心,潛心打磨產品和服務,才有未來。青藤快運作為一家始終根植於使命和初心,並積極面向願景和未來的科技型物流企業,以區域網+專線為基礎,積極學習各同行的優秀經驗,希望各同行一起攜手,持續努力提升物流在全產業鏈中的價值,從而更好的服務於客戶和用戶。
縱觀物流行業的發展,青藤快運的破殼而出固然可喜,對於新的入局者我們也有理由保持樂觀的期待,因為行業足夠大,一切皆有可能,也允許更多可能性的發生。
「拳怕少壯,管他什麼宗師不宗師的」,未來的快運江湖舞臺上,期待更多「青藤」們大施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