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運江湖「沒有一哥」,「青藤」低調登場:後浪如何追前浪?

2021-02-07 驛站


老鬼邀您閱前思考

一花獨放不是春。未來的快運江湖舞臺上,期待更多「青藤」們大施拳腳。

2020年已然過半,對快運行業而言一定是喜憂參半的半年。

喜的是,雖然巨頭林立,但還沒有哪家或哪幾家巨頭能一統江湖,新的入局者也並未被一棒子打死,更多地具有強區域屬性、全網屬性、新型的組織模式的新玩家入場,一大波新生代快運品牌紛紛破殼;

憂的是,競爭日益白熱化,頭部效應的趨勢越發明顯,市場的整合客觀上也在加劇。比如,含著金湯匙誕生的修正快運被曝欠薪停擺,另一個老牌玩家速爾也深陷泥沼,其情其景讓人唏噓。

有人說現在是最差的時代,不管是已進局者還是新入局者都將面對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也有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國家政策、市場發展紅利,無一不在為行業注入催化劑。

不論好與差,現在的快運與過去的快運,都已是兩個時代。

車輪滾了幾十年的零擔快運,從未像今天這般迷人眼。

老鬼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及和強調的一個觀點

當下快運市場諸強混戰的局面像極了五年前的快遞。

時至今日,在7大上市快遞巨頭合圍起的市場屏障與競爭壁壘前,「外來者」想要分羹的可能性近乎為零。

當快遞的窗口緊閉到密不透風,風向必然會發生轉向——

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網絡主體極度不平衡的零擔快運開始成為「下一個風口」。

想要深入解局這個當下公認的「準風口」,我們不妨稍微追溯下源頭:從1949年的計劃性物流,到1984年的物流市場化,到1992年的物流網絡化,到2010年的物流網際網路化,再到2019年的物流綜合化和智能化,行業縱深變革加速。

市場進入新階段的同時,經濟下行也給物流人帶來不同維度的思考:頂層設計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核心產品創新及快速迭代。對於所有入局者來說,是短期壓力,也是一個謀動突圍的絕佳機遇。

一個時代一個玩法。

不可否認,快運江湖「百花齊放」的同時,還有肉眼可見的迭代與整合:從廣度覆蓋加間接交易,依賴層層分銷商和零售商,進行用戶覆蓋的傳統線下物流;到廣度覆蓋加直接交易,依託平臺流量,直接面向最終用戶的電商物流;再到精準覆蓋加靈活交易,基於平臺數據定位目標用戶,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的即時物流;物流行業的創新、顛覆和迭代的速度隨著商流的演變在加快。

一直以來,德邦與安能都在爭奪零擔快運的龍頭之位。雖說就貨量而言安能暫時領先,但很多事情都不是亙古不變的。物流行業,尤其是零擔領域,對比行業內各平臺或網絡公司起網方式、發展現狀、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可以發現,行業格局遠未穩定。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主要得益於三方面——

一是快運市場本身就足夠大,整體規模為快遞市場的2-3倍,絕對的萬億級市場;

二是快運存量市場集中度不夠高,行業CR10的佔有率還不足10%(同等的,快遞市場CR10市場佔有率接近90%),未來整合空間非常大;

三是快運的增量市場值得期待,主要是大件電商即將迎來爆發期。

一直以來,零擔快運市場大多是巨頭的領地。但容量大、門檻低、參與者眾多的萬億級零擔快運市場,正在被更多的新銳品牌蠶食。

今年3月,一個名叫匯森速運的快運品牌起網;4月,蟻鏈物流宣布成立,並將於6月28日首次在行業亮相;5月,快兔物流更名「快運兔」,在一個月之前完成B輪融資;6月,青藤快運第一次戰略及經營會議在上海召開,潛行許久後終於浮出水面。

江人代有才人出。快遞也好,快運也罷,生意要想做大,一張通達全國(最起碼核心區域和城市必須覆蓋)的大網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快運行業發展到如今,已經出現了太多的模式案例。

問題來了:如何起網?

傳統且有成功經驗的做法是兩種:一種是直營,如快遞領域的順豐,零擔起家的德邦;另一種是加盟,如快遞領域的通達,快運領域的安能。

後來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又延伸出第三種:直營+加盟,比如百世。實際上,在後續的網絡改造過程中,包括通達在內的快遞都升級成這種模式。

近年來,又出現了第四種解決方案——聯盟。其中頗具代表性的玩家有以下幾個:

壹米滴答,首創區域網聯盟起網方式,通過自營幹線連結形成全國快運網,再通過併購優速搭建快遞網,實現三網融合,並在此基礎上布局車隊、三方、車後市場、供應鏈金融等產品和服務。

三志物流,省際幹線整合入股自營或專線加盟,省內支線加盟,收貨網點加盟等方式,實行股份制線路阿米巴管理模式,每一條線路乃至每一單業務從員工到公司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線路和網絡的快速擴張。 

德坤物流,通過省際專線合併重組,實現一點發全國,再通過不斷整合更多優質專線,實現線路的擴張,目前核心戰場在經濟發展的廣東和江浙滬等地區。

聚盟,以園區為基礎,通過總部和專線聯合共建各地二級平臺、二級平臺參與一級平臺的方式起網,並開展線路加盟和網點加盟,組合形成全國網絡;以蜂羽APP為抓手,打造線上流量入口,吸引貨源和運力,形成線上線下交易一體化,從專線集合平臺向新三方物流平臺轉型。

蟻鏈物流,參照壹米滴答以區域網聯盟方式起網,通過區域網省內網絡優勢,吸引落貨,提供共同配送服務,同時引進有產業背景的投資方,建設物流園區,打造物流金融等產品。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毫無疑問,物流行業發展進入變革快車道,不管是哪種方式,每個入局的快運品牌都各有千秋,切入點和前期定位也各不相同,而他們對於重塑行業格局的不懈努力,正激勵著每個踐行者。

風往哪個方向吹,浪就要往哪個沙灘拍。

如前所述,中國的快運江湖的水大魚大,從來不缺「鯰魚攪局者」。就在大家認為零擔快運領域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時候,「青藤快運」靜悄悄地破殼而出。

▎1、青藤快運是誰? 

據公開資料顯示,青藤快運是一家新興的科技型的的物流平臺公司,由山東宇佳、河南鴻泰發起成立,東北遼西、陝西秦東、寧夏萬家通、甘肅聚盟、青藏東方洋程、四川西部風、重慶迪豐、廣西高華、安徽中原和雙陸物流首期參與,總部位於上海。

起網模式上青藤快運以區域網+專線相結合,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國的高性價比快運網絡。通過聯合物流園區、配送公司以及其他資源方,以組織創新和高效協同驅動,實現門到門全鏈路運輸服務,建設物流行業基礎設施。

業務運營上青藤快運致力於全網運營流程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業務入口統一、結算規則統一和操作場地集約,為客戶提供物流和供應鏈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已有十幾個省級網絡及上百家省際專線加入青藤快運網絡。

▎2、模式有何創新? 

趨勢如同空氣,沒有離開,但也很難把握。在時代的大潮下,青藤快運如何才能把握趨勢,不被拍暈在沙灘上?

據老鬼了解,2019年上半年,幾個省的區域網為解決出省渠道整合、末端配送和中轉穩定、代收貨款可控及一票到底等問題,而組建一家全國物流平臺,可惜因準備不足,追求大而全,成員各自發展思路難以匯聚而以解散收場。

現狀讓人倍感刺痛,但卻再真實不過。

基於這種現狀,青藤快運發起者詳細分析行業趨勢和行業格局,在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聚合優秀的區域網和優質專線,以「區域網+專線」的創新模式,成立青藤快運。

作為操盤手和掌門人,青藤快運董事長周倜給出的方案是——順勢而為,區域網+專線模式切入。

一方面通過深耕本省的區域網,同時需要走向全國,實現省內省外一體化經營;

另一方面,在多種因素驅動下,作為貨量整體佔比最高、運作靈活性最高、經營數量最多的專線物流群體,需要一個穩固的前端收貨網絡和末端分撥配送網絡。

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二者深入融合,同時在保持各自靈活運作的基礎上,實現網絡加密、線路加粗和點點直達。

我們常說,一個穩定的全國性零擔快運服務網絡需要巨大的貨量規模的支撐,而組織化底層的小型物流專線企業,抓手非常困難。在這方面,通過青藤快運的模式創新,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在頂層設計上,聘請頂尖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和諮詢公司作指導,建立起現代公司制度。

在團隊組建上,由融合全國網絡、區域網絡、物流平臺、專線和信息技術等多方基因的人員組建而成。

在融資策略上,選擇適合的資本作為長期夥伴。

在經營策略上,以魯、豫、川、渝和東三省為根據地,以其他省份為重點梯隊,以優質專線為幹線通路,產糧大區江浙滬皖粵獨立打造,穩步有序推進各項業務。

多元垂直模式的深耕之下,青藤快運開始像蛋殼一樣被片片剝離,破殼而出。

年輕,是青藤快運解不開的「心結」。

通常來講,快運江湖「老司機」的拼殺已經相當激烈。青藤快運這一「小鮮肉」式的項目或者初創公司,除非是已經具備相當大的規模,或者得到實力雄厚的資本加持,否則很難獲得市場的青睞。

問題又來了:剛成立不久的青藤快運如何破除「稚嫩」的固有印象?

眾所周知,快運行業發展到今天,資本市場和加盟夥伴對投資回報周期和企業自身盈利能力的要求都空前提高,如果企業盈利遙遙無期或不達預期,投資者和加盟夥伴就會選擇用腳投票。

「快運小鮮肉」青藤快運之所以能夠在豪強環伺的快運江湖破殼而出,除了創始人多年累積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切中了當下零擔快運市場的痛點,並且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為實現「破圈層」,青藤快運發展初期便確定了「兩頭做實、中間做粗、以貨聯網」的發展戰略,聚焦主航道、建設護城河,圍繞著讓區域網更好、讓專線更好、讓合作夥伴更好的宗旨來落地各項工作。

▎1、聚焦「主航道」,夯實網絡根基 

聯盟式起網可以因人而聚,同樣也可以因人而散。青藤快運的第一個大考就是:如何有效消除這種不確定性?加之,青藤快運是以「區域網+專線」的「身份」出生的,一旦其最基本的網絡根基發生波動,後續的「成長」也不會是一條直線。

周倜堅信,物流業是服務行業,用戶體驗是青藤快運核心關注點和平臺發展航向標,隨著經商渠道的多元化和數位化,如何構建滿足客戶需求的物流網絡,是青藤快運一直在踐行的著力點。為此,青藤快運在夯實網絡根基方面下足了功夫:

(1)落貨平臺。以區域網為依託,以園區共享為紐帶,搭建落貨平臺,把區域網自身深耕多年的網絡優勢共享出來,打造開放落貨平臺,為區域網、專線和三方物流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把控末端質量,做到末端無憂。

(2)專線加盟。利用區域網的網絡密度優勢,大力開發貨源,打造開放加盟平臺,邀請專線加盟共建,為專線提供有力收貨渠道,做強做大幹線通道。

(3)核心產品。一方面把區域網現有的省縣直達、倉配一體、城市共配、縣鄉村物流和代收貨款等5大優勢產品推向全國,另一方面結合全國網絡和專線特點,布局大車落貨、時效產品、電商產品、倉配一體等5大產品及增值服務。

(4)網點加密。在目前各省區網絡覆蓋不足以及產糧地區,有計劃地開展招商加盟,布局青藤快運網點,以實現網絡的加密和持續下沉。 

(5)客戶開發。積極共享各家現有資源,選擇適合區域網和專線運作的行業客戶進行對接,重點對接有倉配一體化需求的客戶、電商線上下單客戶,積極打造開放貨源平臺,對接各大流量入口及直接發貨客戶。

2、建設「護城河」,圍繞「主航道」提供有力支持 

底盤穩定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匯集各方的專業力量,深挖護城河,全面出擊。基於這個邏輯,青藤快運緊鑼密鼓布局一條條產品線,圍繞「主航道」,突破成長困境。

1)信息技術。遵循穩步推進、差異化實施、自主研發的原則,建設信息技術中臺,目前已實現預付制下的線上結算,從各家分散的信息技術孤島,通過數據的交互,實現一票到底。 

(2)物流園區。以場地集約、倉配一體、省內省外一體為標準,積極布局綜合性物流園區,為產能擴張和業務融合打下基礎,目前青藤發起企業已有近10個物流園區,並同眾多專線物流園區溝通洽談。 

(3)物流金融。和知名供應鏈金融機構積極對接,開發同網點、三方和專線發展相匹配的金融產品,賦能網絡上的各類成員。 

(4)甩掛和甩箱。以區域網和專線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實現甩掛運輸,降低幹線成本,提升運作效率;在青藤快運部分發起企業應用甩箱,降低短駁成本,提升運作運作。

(5)集採平臺。在車後市場、物流保險、物流設備及耗材採購等方面,對接上遊企業,利用網絡規模優勢,逐步實施集中採購,為網絡上的企業降低成本。

對於未來的發展,青藤快運也有明確的規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修正,不拘泥於與具體同行比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以科技為引領,集約資源和人才,穩健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中國的快運江湖,從不缺乏想像力。

步入二字當頭的新時代,人和貨的邏輯不斷被重塑,逐漸從「碰貨為王」演化為「以人為先」,從「如何運更多的貨,掌握更多的客戶資源,」轉變為「如何提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服務,實現用戶需求的充分滿足」。這意味著,當行業內的不同玩家決意做大做強時,它們的命運註定是彼此靠近,犬牙交錯又不可分割的。

就如同周倜所言,唯有以敬畏之心,潛心打磨產品和服務,才有未來。青藤快運作為一家始終根植於使命和初心,並積極面向願景和未來的科技型物流企業,以區域網+專線為基礎,積極學習各同行的優秀經驗,希望各同行一起攜手,持續努力提升物流在全產業鏈中的價值,從而更好的服務於客戶和用戶。

縱觀物流行業的發展,青藤快運的破殼而出固然可喜,對於新的入局者我們也有理由保持樂觀的期待,因為行業足夠大,一切皆有可能,也允許更多可能性的發生。

「拳怕少壯,管他什麼宗師不宗師的」,未來的快運江湖舞臺上,期待更多「青藤」們大施拳腳。

相關焦點

  • 甄子丹愛駒「宇宙車神」首度登場挑戰「一哥」
    「宇宙最強」的「打吡大使」甄子丹今年首度榮升馬主,其愛駒「宇宙車神」昨晚首度登場,挑戰全晚唯一一場杯賽「警察杯」,甄子丹當然入場支持。
  • 《新獨臂刀》:前浪的「惡」,後浪的「真」
    一入江湖深似海,江湖可不是自家後院,在你一腳踏入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已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死生難測的漩渦。前浪的惡意有些道理,後浪們致死也搞不明白——這世界仿佛總喜歡故意為難他們,真TM欠抽!我走路走得好好的,招誰惹誰了啊?
  • 「後浪」現形記:我用盡所有力氣,過著平凡的一生
    五四那天,獻給「後浪」們的視頻在朋友圈刷屏了。文案極盡對青年的讚美,何冰老師聲情並茂的演講,更讓這段文字變得生動有力。一時之間,領導、長輩等「前浪」們激情轉發,感慨年輕人的朝氣與未來。如何度過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畢業多年的秦桑,至今也在黑夜中憂傷,在迷茫中探索。或許我們,都不是《後浪》中的「後浪」。《後浪》中的青年,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可以盡情地追求自己所愛,而不被世俗壓力所束縛。
  • 什麼前浪後浪,人生就該一直浪
    "無論前浪、後浪,我們都應該「一直浪」?只要你覺得自己還是青年,那你就可以一直浪。沒有人甘願隨著年齡增長淡出社會主流,聲量越來越小,說什麼都鮮有人聽。無論是稚氣未脫小頑童,還是垂垂老矣白髮人,都不願自己被視如空氣。
  • 在前浪與後浪之間,還有非浪
    這個五四,前浪們發表了一個關於後浪的演講。網絡上吵吵鬧鬧的,各種聲音充斥其中。在這些聲音中,引起最多關注的自然是《非浪》。前浪揮舞旗幟,後浪樂在其中,只有非浪,在現實和理想之間,半夢半醒。《奔湧吧,後浪》的演講者何冰出生於1968年,是已經成功上岸的前浪,經歷了改革開放前後不同的苦難與輝煌時期,他們更懂現在這個時代的好,羨慕00後可以在20歲前享有到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
  • 一哥之爭!曝成毅分走部分任嘉倫資源,美其名曰後浪推前浪
    但成毅的發展勢頭還在逐步往上增長,自李易峰離開歡瑞影視之後,「歡瑞一哥更重要的是,傳他們分走了不少任嘉倫的資源,還美其名曰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不得不說,成毅上次在雲歌會上的那一波操作,就足夠顯示出公司以及團隊的智商下限了,正常人誰會做出這種事呢?
  • 「後浪」宋軼,現在還追不上「前浪」佟麗婭
    宋軼也成為繼佟麗婭後,第二位「演而優則主持」央視大型晚會的女演員。而且宋軼當晚也是一襲紅裙,都不免讓人將她和「前輩」佟麗婭聯繫比較起來。但是從主持的水平上來說,宋軼這個「後浪」,還追不上「前浪」佟麗婭。 縱觀端午整場晚會宋軼的主持,只能用「表現平平」四個字來形容。雖沒有大的過失,但也沒有驚豔之處、乏善可陳,沒有給到佟麗婭那樣的驚喜。
  • 李易峰問郭艾倫是前浪後浪
    李易峰問郭艾倫是前浪還是後浪,郭艾倫:前後左右都能浪。10月22日晚,郭艾倫曬出一張與《這就是灌籃》第一季中「龍騎士隊」隊員重聚的合影,並at隊長李易峰稱:「現在看來我們的執教水平好像還不錯,這隊叫什麼來著?」,此外他還邀請粉絲幫忙將另外沒有到場的兩位隊員及李易峰P到圖上。李易峰則在評論中發問:「請問你是前浪還是後浪?」郭艾倫回復道:「我的心跟大海一樣寬廣…前後左右都能浪。」
  • 一路順豐,「快運一哥」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在剛過不久的雙十一,順豐快運、順心捷達單日貨量雙雙突破歷史高峰:11月12日,順豐快運和順心捷達單日貨量達69061噸,其中順豐快運45224噸,順心捷達23837噸。 綜合各方數據及比較同行的數據看,2020年末,順豐快運將奠定「快運一哥」的位置。
  • 前浪與後浪之間的暗流湧動
    5月3日晚,B站五四宣傳片《後浪》面世,在五四青年節當日引發大型刷屏,這條署名「獻給新一代的演講」迅速激起千層浪,在過去的幾天成為輿論的中心。一邊是B站被吐槽毫無底線地討好年輕人,另一邊則是「前浪」們繼續奔湧向前,娛樂圈的「前浪」和「後浪」們也正在暗暗較量。
  • 鄭鈞《青春的葬禮》:不管前浪還是後浪,浪就完了
    最近關於前浪和後浪的討論火遍朋友圈,一代又一代後浪不斷奔湧、揮灑著青春,而前浪們卻不得不向青春告別。鄭鈞很搖滾,成名後受邀去學校演出,他站在臺上說:「我來的路上,你們學校領導說除了《赤裸裸》,其他歌都可以唱。」然後緊接著大喊道:「那麼我的第一首歌就是……《赤裸裸》!」節目中,鄭鈞談到自己籤約寶麗金後的生活,他說自己沒有想過到那個位置,結果真的到了那個位置後發現特別失望,於是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毀意識」。
  • 青藤情侶:不談一場「姐弟戀」,你永遠不知道愛情有多甜 ​!
    最近不少青藤村民私信藤藤:冷到縮成一坨的冬天急需甜甜的愛情故事來續命。於是,我們邀請到了11月份從「青藤之戀」脫單的百裡少俠和瑾瑾——一名清華大學在讀碩士和一位UI設計師,來分享他們的故事。藤藤根據採訪作了如下記錄,希望火熱出爐的故事,能為你的冬天增加一點溫度。
  • 管它前浪後浪,這樣的「浪打浪」,是多少恩愛情仇不停歇
    這句評語指向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代際問題,或者可喻之為「前浪」與「後浪」的關係。九斤老太那句話本來就是個諷刺,魯迅當然是寄希望於下一代的,在更早的《狂人日記》裡他就大聲疾呼「救救孩子」。不過,100年前沒有社交媒體,當時的孩子們有什麼反饋,我們不得而知;那時候,一個民間的傳播載體是戲臺,戲臺上能聽到孩子的聲音嗎?
  • 前浪,你還能浪嗎?
    撇開演講的含金量、不論誰對誰錯,我想到了另外的一個問題:如果後浪這麼兇猛,前浪們是不是心甘情願的被拍死?前浪們,你們或者說我們還能浪嗎?無論他個人的做事風格如何,但是這麼多年他在特斯拉、spaceX上的持續硬投入,讓那些左右搖擺的跟隨者望塵莫及。如果不能持續為社會為市場創造增值,即使現在很火爆,也逃不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樣的宿命。
  • 麥當勞拍了個《後浪》續集,竟然翻了車
    麥當勞推出炸雞版《後浪》,再次上演翻車戲碼 今年五四青年節之際,B站發布了一支題為《後浪》的廣告片。作為B站浪潮三部曲的第一部,短片一經發布就迅速在網絡上刷屏,並讓「年輕人」這個話題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熱議,也一度讓「前浪」、「後浪」成為熱詞,還成功地勾起了很多人關於「青春」這個詞更深層次的思考。
  • 不管前浪後浪,都是人工造浪
    男生們說,沒有為限量球鞋排過隊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 比如共享經濟、醫美經濟、二手經濟、盲盒經濟,還有更多的年輕化商業概念,正在層出不窮地博取年輕人的注意力。 B站,這個被譽為最大的年輕人文化社區,近期直接踩中「五四青年節」的節點,用一個視頻《後浪》將「年輕一代」推向了浪尖。
  • 「豬肉一哥」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溫氏股份幹不過「後浪」牧原股份?
    原標題:「豬肉一哥」江湖地位岌岌可危,溫氏股份幹不過「後浪」牧原股份? 摘要 【「豬肉一哥」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溫氏股份幹不過「後浪」牧原股份?】
  • 潘長江——長江後浪推前浪
    也許他們是希望兒子以後長江後浪推前浪吧。1957年7月,潘長江出生在黑龍江省東寧縣。1962年7月,五歲的潘長江患了尿崩症。醫生斷定他活不過25歲。這對於潘長江的父母來說,猶如晴天霹靂。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皇天不負有心人。老中醫的針疚讓潘長江的病情有了轉機。潘長江每天不扎針灸的時候,他就跟隨父親一起練功學表演。也許是夢想和毅力的作用,奇蹟發生了——潘長江竟然康復了。
  • 召喚「前浪」,高頓老師引領「後浪」奔湧向前
    今年五四青年節期間,名為「後浪」的演講刷屏,其內容雖是「前浪」對「後浪」的讚許,但在「後浪」的成長過程中,卻並不如演講視頻中表現的那樣順風順水。一位大四學曾生給「前浪」高曉松發私信說: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工作還沒著落,還有資格談詩和遠方嗎?這個疑問也道出了當代大部分年輕人心中的迷茫。
  • 前浪後浪 一起來浪!首屆酸奶文化節來啦!
    無論前浪後浪,這個夏季一起來首屆酸奶文化節浪就完事!活菌酸奶在手美味與健康兼得相信很多人的夏天都如前面所說,沒有西瓜烤串冰淇淋的日子不算夏季,只管當時吃的爽,但過後不是便秘就是腹瀉,腸道健康經常亮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