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酷的建築在南極,第一個科學考察站至今還在維護

2020-12-24 最炫科技館

關於南極,有一句這樣的話很適合它,人們常常在童年時期充滿著好奇,對世界上的一切都有著求知慾,但是隨著人們懂得知識越來越多,成年人往往不再對未知感到好奇。不過嗯,有這樣的一群人例外,他們就是探險家,探險家始終對世界上的未知感到好奇,為人類的不斷前進提供了基礎。

對今天來說,我們去南極是科研考察,但在百餘年前,與其說當時的那些人是科學家,不如說他們是不畏犧牲的探險家。

第1個建立在南極的考察站

1903年,當時蘇格蘭有一個探險隊來到了南極地區,這個探險隊的成員一共33人,他們原本想在南極勘探更多,但是由於厚重的冰層阻擋了他們的去路,以至於他們後來不得不先找一個地方紮營。探險隊成員用簡易的木板以及石頭圍成了一個小屋子,這個看上去非常簡陋的小屋,就是歷史上第1個南極考察站。

實際上,這個南極考察站的使用價值非常有限,因為探險隊隊員基本上很少會停留在這裡過夜,簡單的石頭與木板沒有辦法達到防風保暖的效果,畢竟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探險隊的隊員們每天都要面臨著8級以上的寒風以及零下30度的天氣,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大家都會選擇回到船上過夜。

今天還有人在維護

從1903年到2020年已經是過了100多年的時間,但是這個簡陋無比的南極勘探站點卻已經成為了南極考察的一個標誌,直到今天,它依舊頑強的存在著。在當年那批探險家撤走之後,這棟小屋子就被阿根廷所管理,阿根廷的人覺得它很有紀念價值與歷史意義,所以直到今天依舊在為其做定期維護。

在如此寒冷的南極,一棟高不過一個人的小屋子看上去可實在是太酷了,畢竟如果一場大雪落下,很難想像這棟小房子不會被掩蓋,儘管當年科學家選好了地址讓房子不會面臨這麼極端的事情,但是留給人們的想像空間依舊無窮。大雪確實是一個可怕的事情,當地的人還說,這裡的雪最多只會覆蓋1/2的高度,住在裡面的人依舊可以從窗子爬出來。

中國泰山站

今時不比往日,今天很多的科學勘探站都是非常的威武霸氣,今天的人已經攻克了很多極限,至少在非常寒冷的南極生活已經不成問題,所以建築師們就更多的開始考慮美觀與舒適性的問題。比如說中國就在南極建設的泰山站,8個巨大的鋼柱將考察站支撐起來,正十六邊形的外表看上去非常的酷炫,就像是外星飛碟。

除了中國的考察站之外,大多數的國家現在都會打地基將考察站支撐到半空,因為在南極下大雪是必然的,但我們如果把房子撐起來,那麼就可以避免掉雪把房子覆蓋,畢竟大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科學家,每天從窗子爬出來爬進去的也不怎麼好看吧?

冰洞建築

中國所建設的泰山站在國際的各個科學考察站當中,是比較漂亮與美觀的,不過所有的科學考察站如果要跟丹麥即將建成的站點對比,估計都是有點汗顏。原來這些設計師突然之間就想出了新的辦法,他們會直接選擇在一座南極的大冰山建立考察站,採用的方法是將冰層挖空,然後把裡面鑿出一個合適的環境,以便科學家們對南極的科研探討以及生活。

這樣的一個冰洞考察站聽上去真的很酷,但它真的不是會融化嗎?住在裡面的人不會很冷嗎?

首先第1個問題,這個冰凍考察站當然是會融化的,但丹麥人認為它能撐8年左右的時間,而在時間到了之後,可以再找另一座冰山鑿新洞。這樣的臨時考察站成本不高,而且反正大家也在原來的地方住得夠久了,換個新的地方還能換換心情,聽上去似乎還不錯。

第2個問題是關於住在冰洞裡的人會不會很冷?其實並不會,一個地方是否寒冷跟很多因素有關,如果你住在內部不通風的一個冰洞裡,那麼你反而會感覺比南極外面要暖和很多。

而且還有這樣的一個物理小知識,大家有沒有發現,下雪的時候你不會感覺到特別寒冷,反倒是雪開始融化的時候你會感覺寒冷加劇,而冰洞考察站也是同樣的原理。

相關焦點

  • 100年前的南極科研站是什麼樣子的?網友:太感動了
    南極洲是一片渺無人煙的大陸,這裡是地球最寒冷的區域之一,沒有任何人願意住在這樣的一片大陸上,雖然俄羅斯有人住在北極圈內極度寒冷的地方,但南極比北極要更加寒冷,可以說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居住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 盤點中國在南極的5個科考站,你都認識嗎?
    中國南極長城站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南極建立的常年性科學考察站,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長城灣,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該科考站於1985年2月20日正式落成,現有各種建築25座,建築面積總計約4200平方米,夏季可容納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2.中山站
  • 人類對南極科學考察的興起
    #南極一般指地球自轉軸同南半球表面的相交點。為了緩和矛盾,美、英、蘇、法等12國於1957年7月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南極會議,與會國家同意暫時擱置對南極的領土要求,強調對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合作精神,協調各國的考察計劃,決定由12國分別在南極洲不同地區設立50個越冬科學考察站。
  • 南極人造金字塔曝光!揭開南極十大天謎!
    這是在南極冰蓋深處發現生命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可能對在太陽系極端環境中發現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不過也有人質疑樣本可能出現汙染,畢竟,在幾百萬年內與世隔絕的冰湖底發現生命實在令人難以置信。2001年4月,世界最大的秘密之一被揭露:巡迴間諜衛星探測到堅硬的南極冰層數公裡下包裹著一座古代建築或裝置。美國軍方馬上出動鎮壓了報導,主流媒體只能忠實地遵從。
  • 第一個登上南極大陸的中國人,走了
    由此,在中國人進軍南極的史冊上,永遠留下了張逢鏗的名字——登上南極大陸的中國第一人。  為了這一天,張逢鏗進行了長久的準備和磨鍊,而之後15個月的南極生活,是他永遠難忘的人生經歷。  張逢鏗參加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南極研究計劃,是國際地球物理年「探凍第四號計劃」的重要部分。
  • 地球上最難抵達的南極點+帝企鵝營地→成為2020全球20位幸運兒一員
    每年6月初夏的北極而地球的另一端南極點正在經歷著漫長而又嚴酷的冬季封印中的大陸快速,便捷,安全全程只需4個半小時即可穿越南極抵達南極大陸深度的聯合冰川從壯觀的聯合冰川營地直飛到南極點是前往南極點唯一最快捷最安全的方式
  • 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巴西費拉茲站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南極長城站2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部分成員9日前往與中國南極長城站同位於喬治王島上的巴西費拉茲司令南極科學考察站(簡稱費拉茲站),代表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這個由中國企業承建的科考站。
  • 南極人造金字塔曝光 揭開南極14大天謎
    這是在南極冰蓋深處發現生命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可能對在太陽系極端環境中發現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不過也有人質疑樣本可能出現汙染,畢竟,在幾百萬年內與世隔絕的冰湖底發現生命實在令人難以置信。5、南極冰下驚現萬年古裝置
  • 張青松:40年前中國科學家首次登上南極大陸……
    40年前,也就是1980年1月12日,兩位中國科學家首次登上了南極大陸,成為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的先行者,為世界南極探險考察史標上了「中國」註腳。這兩位科學家就是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董兆乾、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張青松。
  • 南極生活比我滋潤100倍
    >在南極,大家還會一起慶祝仲冬節這一天意味著南極的極夜將過去南極最難熬最黑暗的一段時光也將過去於是各國的可科考隊員們注意看桌上的這些美食猜猜最珍貴的是什麼?餃子?肉餅?牛羊肉?咖喱飯?不不不很有可能是那四塊菠蘿南極看到一抹綠色太難了!!!
  •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這次南極考察歷時198天,兩船行程共7萬餘海裡,完成南極陸地科學考察與工程技術維護以及相關海域調查等62項既定任務。第一次去南極,「雪龍2」號表現怎麼樣?新的考察站建設進展如何?這次南極考察是「雪龍2」號入列參加中國南極考察的第1個航次,它和「雪龍」號一起編隊航行南極,利用兩船的運載能力和科考設備進行南極考察。
  • 南極探險競賽
    2020-09-11 10:27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阿蒙森—斯科特站是設立在南極點的科學考察站,其命名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探險家
  • 徵名|你幫我取名,我送你去南極!
    @ 當然,它還要有品味,有畫面感,這也是你最擅長的!南極半島是南美洲對岸的西南極洲上的一個半島。相較於南極洲的其他地區,南極半島氣候較為溫和,因此大量科學考察站設立於南極半島及其周邊島嶼。在南極半島,您將欣賞到最極致美麗的南極景色。在風和水的雕琢下,每一座冰山,每一片浮冰,都有著人類難以企及的視覺震撼。巡遊期間,好像進入一個巨大的藍冰博物館,每一件都是大自然塑造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 2017山東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球與地圖
    2017山東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球與地圖  山東軍轉幹考試QQ交流群請點擊加入圖a示意我國南極四個科學考察站分布,圖b是泰山站主樓照片,據圖完成下題。
  • 認識南極海鳥:飛翔的南極精靈們
    摘要: 南極海鳥多達50餘種,但在茫茫海面上,由於許多海鳥數量少、體積小、飛行速度高,有幸得見其中幾類已十分難得。 有資料顯示,南極點上曾有賊鷗出現的記錄,可以說是地球上在最南緯度可發現的鳥類了。
  • 如何在南極吃上新鮮麵條?聽「後浪...
    北極海冰快速減少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雷瑞波介紹,過去40年來,北極海冰的減少是地球表面發生的最顯著變化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9月的北極海冰範圍減少了約3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面積最大的兩個省級行政區新疆和西藏面積的總和。海冰減少,加劇了氣候變化,也嚴重影響北極熊等動物的生存。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然而,當我們把視線轉向地圖最下方時,就會發現仍然有一片雪白的大陸並未被任何國家佔據,這就是我們人類至今還在探索中的南極洲。而地殼運動卻把它慢慢地推到了地球最寒冷的南極,如今它距離最近的南美大陸也有890千米之遙,是七大洲中唯一未被原始人類踏足的土地。
  • 在南極拉的粑粑,為什麼一定要烤一下帶走?
    總結一下就是:在南極拉的粑粑,需要燒烤後帶回祖國。在南極上廁所有很嚴格的步驟要求:墊漏鬥墊→拉粑粑→烤成糞灰。南極建議搭建廁所小便的話也有專門的尿袋,使用完之後放在衣服裡還可以當保溫袋使用,其他生活垃圾也都需要妥善保存後帶回考察站集中處理。
  • 疫情抵達南極 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
    來源:環球網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應對附近企鵝做核酸檢測【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2020年歲末,新冠疫情抵達了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南極,自此新冠病毒已席捲世界7大洲。
  • 地球上最神奇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人類有什麼不可思議發現?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坐落著類似金字塔山脈狀的結構,200年的時間裡,人類在南極大陸共發現了4萬8000多塊隕石,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化石,其中多數為熱帶植物的化石,也包括部分恐龍化石,這說明南極原先可能位於熱帶地區,以前曾出現過恐龍,顯然,南極大陸擁有諸多未解之謎,事實上,可以說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人類在南極和北極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北極則是一片汪洋大海,很少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