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萬同妻被騙,但你們都沒說中核心

2021-03-03 油炸綠番茄

轉載自公眾號:柳飄飄了嗎

2019開年的熱搜榜,有點喪。

不是某某明星人設崩塌,就是大神逝世。

唯一令人興奮的,是它——

#臺灣同性戀合法#

一時間,網友奔走相告,大V們連夜趕製爆款文,彩虹旗揚遍朋友圈。

但興奮過後,飄飄仔細看了這個詞條,感覺它其實是有歧義的——事實上,如今不論是在中國哪個地區,同性戀都沒有不合法、被罪名化。

但,若把#臺灣同性戀合法#改成#臺灣同性戀婚姻合法#,也不完全符合現實——

在去年11月24日的臺灣公投中,民法婚姻限定仍是一男一女,而反對保障同性戀婚姻的票數,也是壓倒性的。

只有「民法婚姻以外形式保障同志伴侶」是亮了綠燈的。

這個詞條只能說是「暢快」,方便轉發和擺立場,滿足一些人為平權呼喊的心。

卻並沒有真正釋義《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

而現狀,到底是如何呢,飄飄簡單解釋——

此次各種爆款文所謂的「同性戀合法」,說白了,就是大法官之前指出的「民法中一些規定,有違保障同志伴侶權益」限定修改的日期,即將到了。

而《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也正式作為保障同婚權益的草案。

可以看到,這個同婚專法草案,從命名到內容,多多少少有點「閹割」。還是有別於傳統意義及民法規定的男女婚姻的。

雖然如此,到底是積極作用,還是值得開心。

說起來,臺灣這幾年對於性少數者的包容和了解,真是進步巨大——

從1997年第34屆金馬獎評委以「同性戀演同志角色,是本色演出」為理由,將張國榮從影帝角逐中0票出局。主持人更公然嘲諷《春光乍洩》「那種男人愛男人的戲,我可演不來」。

到第55屆金馬獎,評審團入場時,舉起的彩虹旗幟。

再到今年使邱澤提名金馬影帝的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不僅描繪同志,更將目光移到因同性戀騙婚、催生出的同妻群體。

這進步是——

從只會用「同性戀」的標籤,粗暴定義一個群體下的個體,到了解群體中也會有好好壞壞形形色色的人,並刻畫他們及其周遭的人和事。

可以說是很飛速了。

但進步的背後,刻畫得到底怎麼樣,是真實細膩,還是紙上談兵?

看下去咯。

其實最近常有梅粉cue飄飄寫這部電影——

《誰先愛上他的》


但我很猶豫。

我不知道該以一個影評人的身份,來分析這部電影的結構、運鏡、手法、演員演技……還是,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同志、同妻問題的人來評價。

這矛盾的原因是,它作為一部電影,本身是巧妙的——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切入了社會話題:

父親死前,將保險金悉數留給他出軌的「男小三」,母親劉三蓮,帶兒子上門追討遺產。

小三卻反問:「誰是小三?叫我小王。」

劉三蓮,一個婚姻上的原配,卻淪為了丈夫和小王愛情的小三。

只因為他比她,「多一根」。

怎麼樣,是否已經好奇後續了?

不得不說,導演徐譽庭是會講故事的人,把一個很沉痛的社會話題,用較輕鬆的喜劇方式展現出來。

同時,人物刻畫得還很真實細膩。

邱澤飾演的同性戀小王,打扮誇張,衣衫襤褸。

他身上有「反臉譜化」的一面——他不是「房間整潔無異味」的那種gay。

但他也有同性戀角色常見的神秘魅力。有時,甚至看上去似曾相識。

他鬧著要陪癌症男友一起剃光頭時,執拗,單純,像個大男孩。有點像當年的藍宇宙。

亂拿別人東西時,眉目神態那股勁,又作又欠又嬌。

這又像「全世界都得慣著我」的魔王何寶榮。

純粹的男孩與曖昧的男人,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被糅合,很難用什麼形容詞去告訴你:看,他是這樣的。

只有一句歌詞極襯——他不羈的臉,像天色將晚。

小王的男友宋正遠,也很真實。

這「真實」甚至挺冒險——在去年同志運動正盛時,在如今的政治正確下,導演卻塑造了一個「汙點」,騙婚gay。

而更真實地,是更多的筆墨,給了被他欺騙的妻,劉三蓮。

電影表現劉三蓮這個人物,是一種欲揚先抑的手法。

儘管她的形象聒噪、囉嗦、神經大條,但依舊難泯卻觀眾對她的同情。

因為,在這喜劇的皮之外,她的名字,被叫做「同妻」。

同妻,即:男同性戀者的妻子。

一個矛盾且荒誕的形容。

描述的,卻是實際存在於中國的1600萬女性。

飄飄曾長期關注過百度「同妻吧」,後來因為承受不住負能量退出了。

在那裡有3萬餘同妻、關注同妻的網友。

開始關注的原因很簡單:怕中招。

而那裡有很多善良的「過來人」,以自身為例,為受害者畫像——到底什麼樣的女性,容易被男同性戀騙婚。

看了第一條,飄飄就放心了:社交簡單,沒有戀愛經驗,單純,不常上網,對同性戀的概念不了解。

畢竟我對LGBT群體有了解,且有一定的人際接觸面。

但,這的確很真實。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中的同妻劉三蓮,正是這樣一個女性。

單純,社交簡單,貌不驚人。

宋正遠送她一串風鈴,就笑開花。

對於同性戀,她也認知不清。

當丈夫向她出櫃,她還極力挽回,認為性取向是可以「改」的——

而她的遭遇,與現實中的同妻,就更像了。

據2015年調查數據,我國1600萬以上的同妻,超九成受過家庭暴力,其中38.7%曾受肢體暴力,15%曾受嚴重暴力,37.6%曾受冷暴力。

劉三蓮沒有被打,卻經歷幾乎所有同妻都遭受過的冷暴力——被丈夫冷落、打擊到體無完膚。

「同妻吧」中超九成的帖子,都描述過一點:她們的同性戀丈夫,曾多次以言語、行動、表情羞辱過妻子的女性魅力。

開始,她們都覺得是自己哪裡做錯。

她們像劉三蓮一樣改變,打扮、學習新的「招數」,意圖取悅丈夫。

然而,卻屢屢受挫。長此以往,她變得毫無自信,喪失安全感。

卻從來沒想過,錯的不是她,再怎麼「改」,也沒用。

接下來的生活,就是不斷崩潰與重組精神世界。

她無數次地怨命——

從安靜內向,變得歇斯底裡,感覺全世界都對不起她。

後來,她認命了。

只是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小小的——

就沒有一點點愛嗎

全部都是假的嗎

心理醫生失語。

她用嗚咽回答了自己。


這樣悲慘的劉三蓮,其實尚算幸運。

因為真相來得,還算早。

現實中有的同妻,就這樣自問自答了一輩子。

他對我非常冷漠,我不明白,哪個地方讓你不滿意

我那麼大歲數……徹底粉碎了

而有些人,連「一輩子」都沒有了。

還記得女博士羅洪玲嗎?

因發現丈夫多次出軌男人、驚覺被騙婚的她,身患抑鬱,跳樓自殺。

死前,她曾在博客發下一句控訴:「你有那麼多次機會,可以放我一條生路,為什麼非要拖我進泥潭?!」

然而回答她的,只有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

我就是個gay,

騙婚就是為了掩蓋自己

電影中,劉三蓮的丈夫,雖然因為身患絕症,想要「做自己」,選擇回頭與同性男友在一起。但在十幾年的婚姻裡,沒有濫交現象。

而現實中大多騙婚gay,尤其是步入婚姻前,一直習慣「約」的。

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不玩了」,只是想扯女人的裙角,做防護網。

婚後,繼續過自己的花花日子。

這也導致很多同妻,都被迫面臨尖銳溼疣、梅毒、愛滋等疾病的威脅。

「同妻吧」長年的置頂帖,就是如何進行HIV檢查。而出現最多的帖子,就是關於檢查、中了、沒中的大起大落。

這樣的無妄之災,使這些女孩身心受挫。

她們中,很多人在此之前都沒有戀愛經驗,也因此才被騙。

本來都是滿懷著對愛情、家庭的憧憬,步入婚姻的。結果,一個看似平靜、圓滿、有夫有子有雙親的普通家庭,實際從根源就是一場騙局。

看似對你很好的公婆,實際可能只是幻想你能「治療」他們的兒子,早日給他們生一個孫子。

看似正人君子、以禮相待的丈夫,實際是對你不感興趣。

連可愛的兒女,也成了謊言下誕生的產物。

……

而導致這些悲劇的源頭,是什麼?

或者說,同性戀騙婚的本質,是什麼?

對於「為什麼要騙婚」這一問題。

騙婚者對外的答案,往往是:壓力大,社會逼的。

就像前兩天,一個被轉爆的同性戀站子製作的一組海報,每張圖片的傾訴對象都不同,但想說的只有一句話:

傷害你,因為我別無選擇

請支持同婚合法化

這種言論,其實跟「我很窮、所以我合理搶銀行」「我不好過,所以我可以持刀砍小孩」是一個道理,荒謬至極,不值一哂。

而壓力大,會是騙婚的根本原因嗎?

同婚合法,真的能杜絕騙婚現象嗎?

也未見得吧。

首先,婚姻,它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時間、金錢、精力成本的「壓力活兒」。

現在隨便找一個男青年,問他目前最大的壓力是什麼,十個有九個都會說「結婚」。

而對於同性戀,還要忍著生理排斥、頂著經濟壓力、哭著和老情人分手、冒著良心譴責、人格破裂、被拆穿後昭告天下的風險去騙婚。

等於為了解決一個壓力,而選擇了一堆壓力。

這麼「蠢」的事,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幹,因為我們想要、需要婚姻帶來的紅利與輕鬆——

有段時間,網上曾廣為流傳一個《同志騙婚手冊》。

內裡詳細講述了為什麼騙婚、怎麼騙、騙哪些人、被發現後若魚死網破該如何「收拾」老婆等等。

其中,僅針對為什麼要騙,就簡單列舉了從自己的工作、高堂的父母、女人的子宮、老年的生活等七項好處。

壞處只有一個,還「瑕不掩瑜」。

在這些好處面前,壓力,似乎不能作為一個強有力的理由。

而手冊也很快給了我們比「壓力」更接近騙婚真相的答案——


同性戀婚姻,只是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

但就生理意義來說,並不能繁衍後代

這話,很接近同妻們常說的一句:「騙婚的本質,是騙子宮。」

——是繁殖欲在作祟。

去年下半年,一個gay博主,梳理了一篇關於「倡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的文章。

條目清晰,煞有介事。轉發逾6萬,飄飄也是其中之一,並且我看到,幫忙吶喊呼籲的,一多半都是女性。

就在我為女性與生俱來的共情能力感嘆時,異樣的聲音傳出——

別再轉了,這個博主夾帶私貨!

提倡同婚合法的同時,還提倡早婚、代孕合法化?

一時間,微博炸了。

這些平日滿口佛心,經常為動物轉發「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君子,在繁殖欲的驅使下,沒有一丁點為他們不愛、但同為人類的女性著想過。

在國內人口拐賣、重男輕女現象的泛濫下,「代孕」的口子一開,有多少女性會失學、失教、甚至要用人身安全,去填這張巨大的利益網。

跟著,很多女權博主出來嘲女性——你以為同性戀是弱勢群體?你以為同婚合法能遏制騙婚?人家雖然愛男人,也還是能惦記女人的生殖能力。

飄飄倒不覺得她們罵得對,畢竟,呼籲的初衷,是為了人權平等,並不是為了少數臭蟲。

但的確,很多人潛意識裡會覺得,同性戀就沒有繁殖欲。

其實不然,很多騙婚gay都強烈表示,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

領養的不行,甚至非男孩,也不行。

騙婚要生,形婚違約、也要說服對方生。

連推動同婚合法,也要「跳級」帶上子嗣問題。

這就催生了一個很悲哀的事實,如中國同志親友會主任阿強曾說:

即使同婚真的合法,也只能有效改善、並不能完全遏制騙婚。


在臺灣開放同婚登記後,女同性戀的登記數量,是男同的四倍。

而很多通過同婚的歐洲國家,男同女同登記的比例,也是懸殊巨大。

在豆瓣形婚小組裡,女同找男同形婚,往往不要求生子;而近八成的男同形婚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生小孩。


更讓飄飄覺得可悲的是,即使再退上一萬步來講,哪怕代孕真在中國合法,也未必能完全遏制騙婚現象。

——如果其費用遠超過騙婚成本,依然會有人因「代不起」而行騙。


照這麼說,騙婚就是一樁無法徹底遏制的暴行嘍?

倒也不是,即便它已經形成一個龐大族群,也依然有很多同性戀者,選擇不騙。想想看,那些曾堅決表示不會步入異性婚姻的同性戀者。

他們往往有開朗的笑容,大方的性格,自信並堅定自己的選擇。

而與之相反的,則是騙婚者的畫像。

是的,飄飄想說,導致騙婚的根源,還是——

騙婚者,對於自我沒有準確認知、或認知不堅定。


他們口口聲聲喊「被歧視」,實際卻是最不能接納自己的。

他們並不為同性權益爭取,甚至自己也通過「裝異性戀」,成為順從、固化偏見的傀儡、工具。

他們從幼年時,便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同。青年不敢出櫃,中年選擇騙婚。

等到年齡大了,更要無限美化、拔高自己當年「犧牲自我」結婚生子的壯舉,開始教訓其他同性戀「自私、不孝順父母,不關心人類」……


他們慷他人之慨,踩著女人的血肉大玩刻奇,自封英雄。


即使同婚合法,他們也未必有勇氣接受自己與別人不同。

甚至到死,也不能撕下自己蒙上的遮羞布——然而他們從沒想過自己、或者沒敢再往下想,自己根本不是羞恥的。

就拿《誰先愛上他的》中的騙婚gay宋正遠來說,他是一個十惡不赦、不值一文的人渣嗎?

似乎也不是。

他是教授,有學識,有社會地位,會樂器,懂情趣。

對於被自己利用的同妻劉三蓮,也並沒有像很多心理扭曲的騙婚gay一樣,縮起脖子就躲進裙角,挺起腰杆就非打即罵。

到生命的結尾處,他甚至是承認自己選錯了的——錯的不是你,錯的都是我

生命剩下的時間,他後悔,他想去「做回自己」。

可當他意識到這些時,已經太晚了。

他當初拋棄同性愛人,選擇步入異性婚姻的理由是什麼——

我需要一個正常的妻子,一個正常的婚姻,做一個所謂正常的男人。

你看,他不是完全沒有自我認知,他能明確知道自己是gay、愛的是誰。

他還用了「所謂」兩個字,這說明,他也並不認可世俗對「正常」與「不正常」的定義與劃分。

可他堅持了嗎?

他堅持心中真正對自己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了嗎?

沒有。

他選擇了妥協、順從、固化偏見。

他最終還是不敢見兒子。

他覺得自己是不好的。

他不是同志平權的助力者。

他,與騙婚的他們,都不是。

甚至於,他們所迫害的,也不僅僅是比性少數者更弱勢的同妻,而是同性戀群體本身。

不論是同婚合法、代孕、或是禁色浸淫的夢幻時代終於來臨……

但,如果自己不曾接受、認知自己,終究只能是犧牲個性,裹著符合大眾審美的衣服;

委屈自己,躲進女人的婚紗裙擺後;遺忘根本,活在自我編造的所謂「我是正常的」夢境裡。


宋正遠曾在一個昏黃的下午,在一間潮溼陰暗仿若生病的小屋裡,創作下一首叫《峇里島》的歌,燈影曖昧,愛人在側,一切都很好。

他唱「渴望你給的自由」。

他一直不知道的是,真正的自由不是別人賦予的。


作者:柳飄飄,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柳飄飄了嗎(DSliupiaopiao),業餘追劇,職業吃瓜。

今  日  好  物

今天二條推薦了超好吃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舌尖上的中國》力薦款。

吃過它一次,就會覺得其他的面,都是湊合。(點擊今天的二條文章,查看更多介紹)

點擊下圖,搶先入手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豆瓣8.6《誰先愛上他的》|無性,無愛,中國1600萬同妻家庭的縮影
    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或許會叩問,中國1600萬同妻家庭的誕生,到底是誰的錯?宋正遠:需要「正常」生活的丈夫和男朋友宋正遠是一個大學教授,他一表人才,脾氣溫和,又精通音樂。可以說是很多女性眼中的理想丈夫。她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丈夫才對自己失去了興趣,可她沒想到的是,問題不在她的身上,而是在丈夫身上——丈夫天生就對女性提不起興趣。
  • 中國1600萬同妻到底被誰毀了?
    但說實話,99%的人並不了解同妻這個看上去有點邊緣的人群。《喜宴》劉三蓮與丈夫結婚多年,但早已沒了性生活,就算穿性感內衣挑逗老公,對方也非常冷漠。「又沒支持又沒呼籲要騙婚,只是講了這個事情這個現象,幹嘛因為講了這個現象就給這電影打一星。拍出來可以會讓更多的人去理解,這樣的悲劇才會少一些。」
  • 「結婚40年我還是處女」: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
    與其說是娶妻,還不如說男人找的是傳宗接代的免費子宮和孩子保姆。同性戀不可怕,可怕的是騙婚的同性戀。他們迫於社會或家庭壓力,選擇隱瞞性取向和異性結婚,把對方誆騙進有名無實的婚姻軀殼中。而這些嫁給男同性戀的女性,被叫做同妻。她們從步入婚姻起,就註定是悲劇的犧牲品。
  • 初中女孩網上刷單被騙599元 找黑客幫忙取錢又被騙1600元
    否則可能被騙得更多!這不,兩名初中女孩因網絡刷單被騙,竟天真地「另闢蹊徑」找黑客幫助,意圖挽回損失,不料卻遇到了假黑客,又被騙了1600元。2月8日凌晨,茶山派出所接到一起報警,報警人稱自己的同學在網上刷單被騙了599元,之後她與同學又被「黑客」一共騙了1600元,其中一人被騙450元,另一人被騙1150元。
  • 「結婚40年,我還是處女」:同性戀騙婚背後,是2000萬同妻的悲劇
    之後她才知道,丈夫從始至終都是一個gay;娶她不過是為了形婚掩飾自己的身份。說白了:她是徹頭徹尾被騙婚,被迫成為了一個「同妻」。乍一聽,好像是很自相矛盾的說法,但實際上,在中國,這樣的人群有1600多萬。在百度的「同妻吧」裡,裡面就聚集了將近4萬同妻;以過來人的身份講述著自己的被騙經歷。
  • 沈夢辰被騙?你們有什麼被騙的經歷嘛?
    今晚沈夢辰發微博講述自己被騙的經歷,讓她付錢 、付錢、再付錢~~對方在交易過程中不斷地催促,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來思考,對方理由是沒有開通二手交易!由此可見,生活中的騙子太多,到現在的騙術讓人防不勝防,大家一定要謹慎一些,防止被騙事件的發生!
  • 小象優品2020下半年第一瓜:鵝被騙了,哈哈哈~
    >它可是老企鵝啊我想說真的我覺得我給你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你們看天底下哪有一直走運的鵝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買到假的辣椒醬現在你看到了我虧1600萬!看完後,隔著屏幕,象妹都能感受到鵝的焦慮,畢竟這瓶辣椒醬,確實有點貴。(不好意思,我克制一下自己忍不住上揚的嘴角)雖說,1600萬確實有點虧,但必須承認的是,這波營銷賺翻了!(突然想起年初釘釘的營銷套路,果然大佬們玩自黑都是專業的!)
  • 企鵝大戰國民女神,1600萬的背後到底還有什麼故事?
    到現在來看,企鵝的訴求也是合情合理,結果到了6月30號晚上,老乾媽兩年沒更新的公眾號發出聲明:意思就是:我從來沒和騰訊合作過,你們騰訊被騙了!平地一聲驚雷,不僅把廣大吃瓜群眾都給震住了,還把騰訊給整懵了,我廣告費找誰要啊?
  • 「沈大師」走紅:騙子騙你們,是因為你們需要被騙.騙子哄你們,是因為你們需要被哄!
    26年以來,除了撿破爛,他唯一的喜好就是讀書了,雖然很多都是從廢舊報紙、別人扔掉的書中淘來的,但是絲毫不能消弱他對於文化的痴迷,中華文化的道理他曉得,正史野史他曉得…… 對於「沈大師」,附近的上海本地人不不太了解,至少不太關注他。反而,全國各地的網紅們都來了,什麼孫悟空、新疆哥、沈師娘、紅衣哥、光頭哥、九爺、徵婚弟、垃圾哥等等等等,八大門派紛紛圍攻「光明頂」。
  • 《枕上書》帝君開啟無賴模式追妻 戀愛中的天庭空巢老人都是中二青年
    《枕上書》帝君開啟無賴模式追妻 戀愛中的天庭空巢老人都是中二青年時間:2020-03-01 13: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枕上書》帝君開啟無賴模式追妻 戀愛中的天庭空巢老人都是中二青年 涼涼天意瀲灩一身花色~ 兩年前青丘大齡剩女白淺和九重天夜華太子,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戀愛詩史
  • 如何不被騙?詐騙攻防核心機密收好!
    以當前多發的戀愛殺豬盤為例,使被騙人信以為真地墜入愛河的過程,俗稱「養豬」,而使被騙人主動交付財物則稱「殺豬」。從宏觀層面講,任何一種詐騙犯罪都有「養豬」和「殺豬」的過程。題圖:資料圖使被騙人信以為真是詐騙犯罪的核心,而且是隨著時代變遷、人群心理變化不斷進化。
  • 女怕嫁錯郎男怕娶錯妻,男明星也「被騙」,女網紅的魔力有多大?
    8090後們的偶像周杰倫沒要蔡依林而是娶了小十幾歲事業沒什麼起色的昆凌。郭富城和熊黛林談了9年戀愛,最終娶了小網紅(疑似AMY旗下的另外一個大將,也被網傳婚變,不過有娃在手,似乎沒什麼變化)。為什么女網紅無論長相還是事業都不如女明星,卻能得男明星青睞娶進家門呢?都說被騙得是潘瑋柏,可是潘瑋柏得歷史也並非清白,他得「玩咖」名號也非浪得虛名。而這樣的玩咖想結婚是真的收心,還是找一個不會那麼約束自己的人都未可知。
  • 雲南花農寄給武漢女醫護1600盆康乃馨:沒有你們,就沒有春天
    沒有你們,也就沒有春天。」3月7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到了雲南花農送來的鮮花,上海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護士長甄暐選了一株紫色的康乃馨。&nbsp&nbsp&nbsp&nbsp當天下午3時,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向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們送來節日祝福,也帶來了1600捧從雲南發出的康乃馨。
  • 1600捧康乃馨送給白衣天使,網友們看哭了:沒有你們就沒有春天!
    「沒有你們就沒有春天!」全國人民被雲南花農們的一個舉動感動了。1600捧康乃馨,通過「鮮花專列」跨越1500多公裡,從雲南送到了武漢金銀潭醫院,送到了一位位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手裡。「你們像花兒一樣美麗,纖塵不染。」在評論中,網友們毫不吝嗇對醫護人員的讚美。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全民抗疫戰鬥中,女性醫護人員們以她們的嬌弱之軀,卻築造了一道堅實無比的長城。「你們就是最美的花兒」,「節日快樂!辛苦了!」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送上祝福。
  • 奇葩說楊奇函疑似網戀被騙,被騙走一百多萬,網友的反應出乎意料
    11月18日,有網友爆料《奇葩說》選手楊奇函疑似被騙走100多萬。根據爆料者所說,楊奇函這次被騙走100多萬的原因,竟然還是網戀被騙,而最讓人沒想到的就是網友們的反應。奇葩說楊奇函疑似網戀被騙,被騙走一百多萬,網友的反應出乎意料。
  • 《誰先愛上他的》同性戀人不可言說的痛,到底是誰先愛上誰?
    同性戀題材就是一個邊緣人物的題材,他們遊走在社會的邊緣,是道德不允許的事,人們都不接受的也一個人群。到底同性戀人是不是應該回歸正常,還是就應該做他們自己該做的。我想只要不傷害任何人,那就是可以的。影片中的劉三蓮的丈夫宋正遠死了,而他的保險的受益人竟然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同性戀人邱澤飾演的高裕傑。而影片開頭就是劉三蓮帶著他的兒子去"小王"那裡討要保險賠償金。
  • 他說是「最後一次」,我們都被騙了……
    他說是「最後一次」,我們都被騙了…… 2020-12-05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騰訊魔改楊超越視頻自嘲:我就是個憨憨 假辣醬虧了1600萬
    在網絡上,大家都知道「南山必勝客」騰訊法務的厲害,今天騰訊因為老乾媽廣告被騙的事成為全網吃瓜的焦點,各路網際網路廠商都蹭熱點了。不光別人調侃,騰訊也很能完梗自黑,官方魔改了楊超越前幾天的視頻,表示自己就是個憨憨,別人買假辣醬虧了8塊,自己卻虧了1600多萬。
  • 張一山版韋小寶被吐槽像猴子,演技遭質疑,醒醒吧,你們都被騙了
    《家有兒女》中,他飾演的劉星可是一代人的青春,後來他出演《餘罪》,帥氣有型把臥底警察的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柒個我》中更是一人飾演多個角色,你說他沒演技,那這些都是怎麼做到的?小編卻覺得,這鍋不是張一山的,他的演技或許沒有老戲骨們那麼深厚,但也不至於說「沒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