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電影的朋友們,對於電影的開頭字幕一定很熟悉。
在大大的龍標(電影公映許可證)之後
電影會出現一批字幕,按照出場順序,一般是:出品人某某某、聯合出品人某某某;製片人某某;有的還有監製某某某,等這些完了,接下來是導演某某某,領銜主演某某某,聯合主演某某某.....
對於電影的導演、主演大家都很清楚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部電影的出品人和製片人,以及監製,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到底有啥區別呢?
我知道,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解釋,最常見的比如說,出品人就是投資人啦,聯合出品人,就是跟風投資的啦;然後製片人就是具體拍攝這部電影的製作公司負責人啦,監製就是出品人或者製片人可能不懂行,所以請個內行來監督的啦.......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
但是
如果只看字面意思的話,出品和製片其實差不多,反正都是老闆。有的說法出品人是董事長,製片人是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其實都是那麼回事。反正都是老闆就對了。
我拿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星爺幾部電影片頭字幕為例,給大家科普科普。
我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片頭出品人:向華強、向華勝兩兄弟。
《逃學威龍2》出品人也是這倆人。
《國產凌凌漆》還是如此。
向氏兄弟的背景,大家都懂的。
如果是經常看周星馳老片的觀眾,一定會經常看到這個logo。
向氏兄弟的永盛電影公司成立得很晚,1987年才成立。後來就是拿下了王晶和周星馳的電影合約,周星馳自從《賭聖》爆紅以後,一直到1996年,早期創作最巔峰的時代都是在給永盛拍片。早期的周星馳就是永盛的招牌。
向華強作為老闆,經常在自家電影裡面出鏡。最著名的是《賭神》裡面飾演龍五,後來的《賭俠》等幾部賭片也出現過。
最近這些年向華強基本上不出頭露面了,現在的年輕朋友們可能對他不太熟悉。
因為他後來開始捧自己的兒子了,就是向佐啦,最近和郭碧婷鬧離婚那個
這些是題外話了。
但是看了這麼多周星馳電影的片頭,我們發現只有出品人,從來沒有製片人。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老闆心中
所以不用分這麼清楚啦。
好了,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裡,出品人還是這兄弟倆。然後監製還是向華勝。
還有《逃學威龍2》也是如此。
所以,在老闆心目中,不僅製片人和出品人可以是自己,連監製都可以是自己。
我也是醉了。
所以老闆覺得,既然我都幹得過來,索性都自己來吧。
當然,要是老闆太忙了,還是要換別人來幹。但一定是心腹。
在《大內密探零零發》裡面,監製就換成了王晶。
這裡面還有個行政監製陳嵐,就是大名鼎鼎的向太了。
行政監製是啥我也不懂,估計就是瞎掛個名。
好了。上面舉了這麼多例子,大家看,製片人、出品人和監製的關係其實亂七八糟。
大家就記住一句,老闆們根本不在乎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
你就記住一句話,老闆是出錢的,導演和演員就是幹活的,就這麼簡單。
所以管他什麼出品人、製片人還是監製,反正都是老闆,或者是老闆的馬甲,或者是老闆的跟班,不管叫啥,反正他們就是出錢的,咱們看電影,也不用管誰出錢,誰出錢跟咱們也沒關係。
所以與其關注出品人和製片人,咱們還是多關心導演和主演吧。
以後電影龍標之後這些字幕,就全部跳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