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生活了三十年,走在杭州的老街上,仍然能找到驚喜。幾年前去過杭州的饅頭山社區,也去過鳳凰創意園,但似乎從未留意過苕帚灣這個地名。
最近一次和好友約飯,約在了苕帚灣的海貓食堂。出門走得急,忘了帶相機,但鳳凰山腳下的老社區,傍晚的樣子實在很迷人。
在弄堂裡散步,隨意地走,我會覺得很舒服。朋友剛從上海回來,她說走在這些街巷,感覺自己好像已經七十歲了。我跟她說過了三十後,我就喜歡待在老社區,喜歡待在農村,反而不喜歡往市中心走。人的心態會開始變得很兩極化,要麼特別安靜,要麼乾脆風風火火地做上一兩件事。
而去到海貓餐廳,在周圍轉了一圈,大約只有幾百米的小路上,開了好幾家私房菜館,除了我去的海貓食堂,還有老懂茶食等,巷子裡還有精釀酒吧和一些特色小店,實在很適合朋友約飯。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海貓食堂探店報告吧。
探店:海貓食堂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苕帚灣45號3幢101室
饅頭山腳下這一家「海貓食堂」,是日本電影《海街日記》裡的同名小店。從外面看,門面不大,有一些深夜食堂的感覺。
名字聽起來,就挺溫暖的。這家小店,位於笤帚灣45號鳳山拾遺園裡。這個園區和很多的創意園不同,真的就是窄窄的兩條小道,然后里面都是一些小店,餐館。這裡的餐館,幾乎都是主打私房菜,端午期間,每一家生意還都不錯。
也許是因為開在笤帚灣裡,比起城市的餐館多了一些生活的氣息。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笤帚灣,這裡位於鳳凰山腳,名來源於鳳凰山東的一條山溪,以山勢曲流而得名。皇城的南宮牆,依靠各書記載,約在今天的宋城路、笤帚灣一帶。
走在舊時的皇城根下,時光就變得美妙起來。過去的鳳凰山東麓極盡豪華,壯麗無比。而如今卻異常安靜,完全沒有了皇家的氣息,反而在修整後,變得很質樸。
餐廳的選址,其實也是妙的一件事。把餐廳開在一個老城區裡,似乎這樣的定位真的就更適合做私房菜,而不是做粵菜,西餐。
我所理解的私房菜,就是在家常菜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特別的創意。首先,食材很重要,其次,想法很重要,要有巧妙的設計,要給人一些驚喜和溫暖的感覺。
而杭州的私房菜館,很有趣,幾乎每一家,都有一道關於臭豆腐的菜,海貓食堂也不例外。
店裡的生意很好,最好是能提前預約,臨時去的話很可能就沒有位置。我們去的時候,還算比較早,所以沒有等位。店裡的氛圍也是比較日系的,有點治癒系食堂的感覺。大堂比較開放,就像食堂一樣,人多的時候會有點吵。二樓有包間,但要預訂才行。
菜單上從剁椒蒸永昌臭豆腐,到脆皮大腸,店裡主打的菜都很接地氣。
招牌菜其實很固定,會根據季節稍微有一些變化,比如六月就會主推六月黃(大閘蟹),吧檯還放了一排酒,從精釀的啤酒到自釀的米酒,楊梅酒,應有盡有,感覺就像是文藝版的家常菜館。
點擊播放 GIF 2.7M
@動圖來源:大杭州
招牌脆皮大腸,做法和我之前去的那家【龍拳】很類似,大腸經過滷製,風乾後入鍋炸,搭配醬料,非常香,炸的已經很酥脆,就沒有大腸原本的那種騷味。
像我們這類不愛吃大腸的人,就會很喜歡吃這種脆皮大腸。
醋鍋雞。雞肉被切成小塊,方便入口,酸辣的口感很適合夏天,蒜粒的香味也很足。如果不太會吃辣的杭州人,吃到這個估計怕是會拼命喝汽水,不過,我倒是挺喜歡的。
對了,店裡還有古早的荔枝汽水,很適合搭配這些有點辣味的菜來喝。
天王炸,其實是一個炸物拼盤,基本是蔬菜+烤腸+烤小黃魚+雞爪,都是炸物裡的明星產品,非常下酒。
調味比較合適,不會非常重口味。同樣旁邊搭配兩碟蘸料,可以選擇椒鹽的或者辣的。
其實,吃著吃著發現這家店還蠻適合吃夜宵的,倒有點不太像正餐。
酸湯牛蛙,是店裡的招牌,這個看起來辣,卻完全沒有醋鍋雞的辣。湯汁非常濃鬱,搭配萵筍、魔芋等配菜,銅鍋裡內在豐富,而且這道菜,特別下飯。
這道洋蔥炒土豆,口感甜甜的,做的真的味道很接近薯片,很香脆。但有點太接近了……建議人多的時候點,人少的話吃多了會有點膩。
總體來說,海貓食堂的口味是還不錯的,屬於好吃的家常菜,在裡面吃,能吃下好多飯。但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一來人多的時候服務跟不上,上菜的速度會比較慢;二來性價比比較低,價格定的很高,而份量比較少。人均差不多快到200了,和它那種定位就不太搭配。
菜品上,可以多一些選擇,現在現有的選擇餘地比較小。基本嘗鮮為主,吃一到兩次就差不多,很難真的成為人們的食堂。
但苕帚灣我一定還是會再去的,這裡的私房菜還有好多家朋友向我推薦的,比如老懂茶食,比如大頭隱食,都可以去試試。
點擊播放 GIF 0.3M
園區裡還有一些咖啡館和雜貨鋪,適合壓馬路。可以下午的時候坐著喝喝咖啡,等傍晚去散步,然後天黑了,再要上一杯精釀。
最好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了。有酒有朋友,有美食還有遠方。
互動:你最近有吃到什麼好吃的餐廳嗎?
一個從小愛寫稿的姑娘
從記者圈跳入財經內容圈
從財經圈又到了傳統手藝圈
採訪匠人 市民 生活家 / 撰寫故事 財經欄目 遊記
對寫作的熱愛和對世界的好奇從未消失
願在這條路上死磕到底
很高興認識你,我是末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