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徐悲鴻譽為「中國藝壇代表人物之一」的吳作人作品欣賞

2021-02-25 微美術空間

吳作人,1908年11月3日生,1997年逝世,安徽省涇縣人。1927年考入上海藝術大學美術系,翌年轉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師從徐悲鴻,並參加田漢組織的南國社。後隨徐悲鴻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繼續學畫。曾被徐悲鴻譽為「中國藝壇代表人物之一」。他畫的《齊白石像》《知白守黑》被認為是不朽之作。

1930年 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西蒙教授工作室。後轉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進院長白思天畫室學習,曾獲學院金質獎章和桂冠生榮譽。

吳作人 齊白石像 90×40.5 布面油畫 1954 中國美術館藏

吳作人出生在二十世紀初一戶書香門第,祖父早年遷居蘇州,是當地著名的花鳥畫家,去世得早,他的父親也在他小小年紀就被人毒害,家庭給他帶來的是藝術才情的繼承和人情世故的了解,所以他是站在人生觀的頂端畫下那些作品的。

徐悲鴻和齊白石,吳作人,李樺(後左)

1927年4月,徐悲鴻從法國回國,同年8月,19歲的吳作人看到上海藝術大學招生廣告中,校董的名單裡有徐悲鴻的名字時,便毅然報考了該校美術系。20多天後他就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一天下午,徐悲鴻在田漢的陪同下來到上海藝大美術科一年級教室了解學生的情況。當他走到一張素描前時,他停下了腳步問:「這張畫是誰畫的?」沒人回答。徐悲鴻又大聲問:「誰叫吳作人?」素描上寫著吳作人的名字。當時吳作人還不到20歲,羞澀地站了出來,徐悲鴻卻是叫他在一張桌前坐下,誇獎道:「你雖很年輕,但你很有繪畫天賦,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你會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隨後徐悲鴻還把自己的住址告訴吳作人,讓他可以隨時到家裡來做客。

大連星海公園 1956年

青島海濱公園

天山之秋 1955年作

高原傍晚 , 1944年作


吳作人 戰地黃花分外香 118×175.5 cm

藏族婦女

縫 1933 麻布·油彩 69×60cm

解放南京號外 1949年

老人像

歐洲小女孩

吳作人 芍藥花 51×40.5 布面油畫 1957 中國美術館藏

雜花

有鳳梨的靜物

相關焦點

  • 吳作人與黃河三門峽[圖]
    藝術的高峰:為時代立言    經過一年多籌備,2019年9月28日,「但替河山添彩色——吳作人《黃河三門峽》研究展」在蘇州吳作人藝術館開幕,共展出吳作人作品18件,其中,4件複製品,文獻資料近110件。這是中國美術界領軍人物吳作人去世22年後,對其藝術實踐與成就研究新成果的展示,也是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
  • 吳作人:丹青簡雅奪天工
    縱觀近百年中國美術發展歷程,不少著名畫家都曾經歷從早期畫油畫到中晚年轉向國畫創作的演變過程。如果說,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是從油畫轉入國畫的第一代傑出嘗試者,那麼,吳作人則沿著徐悲鴻等開創的援西入中的路徑奮力開拓,是從油畫轉入國畫創作的第二代出色代表。吳作人早年追隨徐悲鴻,20世紀20年代末曾先後在徐悲鴻任教的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和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
  • 看國內「第二代」油畫大家吳作人、吳冠中、董希文、艾中信等作品
    白石老人像 吳作人吳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從師徐悲鴻先生,並參加南國革新運動。早年攻素描、油畫,晚年後專攻國畫,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而準確的形象融會著中西藝術,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
  • 中國徐悲鴻畫院
    建院以來,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愛國義精神,始終堅守藝術為國家和民族服務的底線。 2012年,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示精神,畫院在原文化部僑聯中國徐悲鴻畫院的基礎上由愛國人士和企業家投資重組,成為了一家集國際文化交流、文藝創作、藝術品展銷等為一體的獨立法人單位。
  • 徐悲鴻國畫作品欣賞
  • 徐悲鴻作品賞析
    作為第一個新中國派出的代表團成員,徐悲鴻在布拉格參加世界和平大會時傳來南京解放的消息,全場沸騰,為中國人民鼓掌歡呼。中國代表被舉到空中,場面感人至深,徐悲鴻當即構思了這幅巨作。用中國水墨描繪如此人物眾多的真實場面,這是中國繪畫史上從未有過。徐悲鴻為此作了大量準備,為郭沫若、田漢、馬寅初、鄧初民、翦伯贊、丁玲、肖三、古元等作了數十幅肖像寫生。畫面上中外人物多達百餘個,郭沫若等被外國友人舉在空中,中國代表們與表示祝賀者握手、擁抱,樓上的代表和底層的代表一起鼓掌。這幅巨作為中國文化界的志士仁人和外交事業的開端留下了精彩的寫照。
  • 【賞析】徐悲鴻作品賞析
    作為第一個新中國派出的代表團成員,徐悲鴻在布拉格參加世界和平大會時傳來南京解放的消息,全場沸騰,為中國人民鼓掌歡呼。中國代表被舉到空中,場面感人至深,徐悲鴻當即構思了這幅巨作。用中國水墨描繪如此人物眾多的真實場面,這是中國繪畫史上從未有過。徐悲鴻為此作了大量準備,為郭沫若、田漢、馬寅初、鄧初民、翦伯贊、丁玲、肖三、古元等作了數十幅肖像寫生。畫面上中外人物多達百餘個,郭沫若等被外國友人舉在空中,中國代表們與表示祝賀者握手、擁抱,樓上的代表和底層的代表一起鼓掌。這幅巨作為中國文化界的志士仁人和外交事業的開端留下了精彩的寫照。
  • 從金魚看吳作人的中國畫探索,蘇州展其金魚作品研究展
    吳作人(1908-1997)吳作人先生是20世紀的藝術大家,是現代中國新文化運動之後全面掌握西方繪畫觀念和技法的畫家,是引入學院式造型的訓練制度,推行現代藝術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吳作人 《金魚》國畫此次展覽以三個部分呈現吳作人先生的金魚創作,分別為「東方聖魚——中國金魚簡介」、「百年流風——中國近現代中國畫金魚作品創作掇英」、「獨標新格——吳作人中國畫金魚作品風格形成解析」。
  • 徐悲鴻作品【下】
    徐悲鴻的動物畫,往往有著中國寄興託志的傳統,取材構圖均寓涵深意,本幅「金雞立石」,即為中國十大傳統吉祥畫題之一,以「石」諧音喻「室」,以「雞」諧音喻「吉」,寓意「室上大吉」;室即家資、家室,故此句即有合府吉祥,大吉大利之美意。
  • 徐悲鴻和十二生肖
    徐悲鴻在其才華橫溢的女弟子張蒨英留英前夕以此冊頁相贈,寄寓師生間的惜別之情。出洋:徐悲鴻寄予厚望的弟子徐悲鴻曾留學法國多年,西畫素描功夫深厚。歸國之後,先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授,後又任北平藝專校長,門下人才無數。「霧明樓」主人張蒨英、費成武夫婦是徐悲鴻在中央大學藝術系的弟子。
  • 徐悲鴻為何要稱劉海粟辦的上海美專是「野雞學校」?
    20世紀30年代前後,徐悲鴻和劉海粟在中國美術界的影響力不相上下,然而依然彼此水火不容,或明或暗裡在較勁。第一件事,1932年6月,開始籌備將在德國柏林舉辦中國現代繪畫作品展覽會。計劃在柏林舉辦中國現代畫展這件大事,由代表國民政府的蔡元培主持,成立了籌備委員會,蔡元培、葉恭綽為籌委會正副主席,徐悲鴻、劉海粟、陳樹人、高奇峰等12人為籌備委員。
  • 第14幅,百件作品裡的中國油畫史:李叔同《半祼女像》
    李叔同(中)在日本留學時留影當然,他還是中國最早赴日留學,學習油畫的那批人之一。在中國繪畫的近代化進程中,他有領航者之功。弘一法師像  徐悲鴻事實上,在第一代油畫家中,徐悲鴻、林風眠等人都尊其為藝壇前輩。在出國留學之前,他們都曾或少或少地受過他的影響。
  • 看油畫「第一代」方君璧、李叔同、陳抱一、徐悲鴻、劉海粟作品選
    出生於名門望族,曾經留學法國,在巴黎期間其作品《吹笛女》作為第一位中國女性畫家的作品入選"巴黎美術展覽會"。1984年巴黎博物館為她舉辦了"方君璧從藝六十年回顧展",給予這位在巴黎起步的東方女畫家的業績以充分的肯定。被譽為"東方傑出的女畫家"。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 近代名家經典油畫40幅欣賞
    2、音樂家 李鐵夫 1918年 布面油畫 68×56cm3、奴隸與獅 徐悲鴻 1924年 油畫 123×153cm 油畫《奴隸與獅》,左下籤題「甲子初秋,悲鴻」,為徐悲鴻1942年初自新加坡歸國時未能帶回的那批作品之一。
  • 百年巨匠—徐悲鴻
    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今天給大家推薦電視美術館——百年巨匠欄目,百年巨匠-徐悲鴻人物紀錄片中用影像記錄了一代大師的藝術人生歷程,全方位的解讀了藝術巨匠徐悲鴻的一生。
  • 抗戰勝利後的鑑寶案,徐悲鴻發現上百幅假畫
    在偶遇「鑑寶案」第一現場之後,記者的提問並沒有就此展開,而是圍繞著生活近況、藝術理念、藝壇近況與未來展望四個方面進行。而徐悲鴻的答語,強調最多的只是「創新」二字。除了身體健康狀況十分不樂觀之外,在抗戰時期艱苦奮鬥而來的徐,非常感念抗戰期間後方的藝術精神,他說那種「艱苦努力的表現,非常令人興奮」。
  • 吳作人少見的速寫手稿,油畫,國畫功力深厚
    所以他是站在人生觀的頂端畫下那些作品的。他的作品凝練簡潔,以簡取勝,清朗流暢,筆墨瀟灑,所塑造的形象準確真切。擅畫動物、人物、山水、速寫,而動物中尤以熊貓、金魚、駱駝、鷹、犛牛等最為傳神生動。吳作人學成後歸國,主要從事中國現代美術創作與教育工作,並在中央美術學院的重要崗位上奮鬥數年,與同時代的一批藝術大家共同肩負起中國現代美術最早的探索、實踐、傳授的重任。
  • 呂鳳子|被譽為中國美術界的「百年巨匠」
    呂鳳子(1886--1959年),中國近現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和藝術教育家,職業教育的重要發軔者,"江蘇畫派"("新金陵畫派")的先驅和最重要締造者之一。呂鳳子15歲中秀才,師從著名教育家、美術家、書法家李瑞清。1910年在上海創辦神州美術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現代美學校之一。
  • 田漢: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之一
    時至今日,老舍戲劇節成功舉辦三年,業已成為北京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之一。 通過「戲劇 · 人生」系列推送,我們一起走進名家與名作,探尋戲劇魅力。 接下來的三期戲劇·人生,我們將講述當今公認的三位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田漢、歐陽予倩、洪深,他們不僅有優秀的戲劇作品傳世,更推進了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造就了許多中國戲劇史的大事件。